发展汉语(第二版)中级写作Ⅰ-第1课

更新时间:2023-06-20 00:55:22 阅读: 评论:0

第1课  教案
教学任务
一、课程介绍,介绍课程的主要特色及课堂操作考前须知。
二、范文阅读与感悟,把握人物介绍的角度
三、范文分析,熟悉范文内容,把握范文写作思路,掌握重要表达范例。
四、写作实践,通过小组活动,进行语句、语段的综合写作训练。
五、课后作文布置,引导学生选择题目,分析思路,进行头脑风暴〔brainstorm〕。
时间安排
一、本课书所需课时:2课时
二、课时分配 :课程介绍〔10分钟〕、范文阅读〔10分钟〕、范文分析〔15分钟〕、写作实践〔20分钟〕、课后作文布置〔15分钟〕、写作标准〔20分钟〕。
三、注意:
〔一〕第1课没有作文讲评环节,增加了课程介绍和写作标准两个环节。政治课
〔二〕所有时间均为参考用时,各环节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如有可能,可以给“写作实践〞环节更多时间。
教学实施
一、课程介绍与说明【约10分钟
〔一〕任务与过程
1.本课程在最终写作前,有很多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主要包括范文的学习与分析、基于范文的写作实践训练、建立在范文学习与实践训练根底上的课后作文构思〔讨论〕。这些任务均从不同角度为最后的写作任务奠定根底。
2.本课程虽然也看重学生最后的写作成品,但也尤为重视学生最后成品出来之前的创作与构思过程。学生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语、句式、表达思路等,这些都是写作构思过程的一局部。在课后作文阶段,尤为主张教师与学生就选定的作文题目进行头脑风暴,就写作的根本思路,可能用到的根本词汇和句式等进行广泛充足的讨论,为学生最后可写、能写、愿意写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搭建脚手架。
〔二〕课程操作考前须知
1.把握时间节奏。虽然每个环节给定的是参考用时,但为了较好完成教学任务,建议教师授课过程中注意把控节奏,从讲解及练习的深度、广度等方面控制课堂用时,有些练习实在完不成,可考虑留作课下作业。
2.高度重视“作文讲评〞环节。作文讲评是真正的写作教学,只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深度讲评,找出优佳表达一起学习,找出典型偏误一起改正,才能真正对写作教学作出反应。优佳表达和典型偏误的数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一定要讲出内容,让学生有所收获。
3.作文布置环节是作文讲评之外的另一大重点环节。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广泛讨论,头脑风暴,在写作思路、主要用词、关键句式等方面对学生有所启示。
4.对学生的特别期待
5.对教师的特别期待
〔三〕考试方法
写作课一般不设期中考试。最后成绩测评的方法可以参照这种形式:最终成绩=考勤〔20%〕+平时〔30%〕+期末成绩〔50%〕。〔注:平时成绩,主要指平时写作的完成情况〕
二、范文阅读与感悟【约10分钟
〔一〕引导学生默读一遍范文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李明的哪几个方面?
〔二〕教师领读一遍范文
提问: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三〕答疑
提示:对学生不明白的句子、词语等进行简单解释或说明。
三、范文分析【约15分钟
〔一〕解读范文?我的朋友——李明?
1.引导学生从文中查找10个问题的答案。〔为节省时间,可建议学生不必写下来,直接在文中标注〕
2.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集体答复。
如:〔1〕李明是从哪儿来的?
  〔2〕李明是做什么工作的?
  〔3〕找出描写李明来中国原因的语句。
  …………
〔二〕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
1.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一个人。〔在“范文阅读与感悟〞环节中,已经初步涉及〕
2.参考答案:李明的工作情况、李明的爱好
〔三〕熟悉?我的朋友——李明?中的表达范例。〔教师可提前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语或结构,一是提醒学生注意,二是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
1.引导学生齐读范句
2.点读例句
3.如果时间允许,鼓励学生运用这些重点词语或结构造句
四、写作实践【约20分钟
〔一〕小组活动I:两人一组,试一试,写一写。
提示:4个题目中前3个均针对语段衔接进行练习,第4个是让学生模仿语段进行简单写作。建议用时8分钟。
1.找出语段中省略的“虽然〞、“但是〞、“所以〞。
提示:先找出转折关系,再找出因果关系。参考答案:
李明说他喜欢阅读和摄影。……〔虽然〕在中国,〔但是〕李明也有这些兴趣和爱好,〔所以〕每个周末他都去图书馆看书,看累的时候就去拍照片。
2.用“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提示:注意关键词“为了〞〔表示目的〕,改成因果关系的复句时,第一分句应该增加词语“要〞、“想要〞等。参考答案:
因为要了解中医,加强合作,所以医院派他来中国学习汉语。
3.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主播签约合同提示:间接引语变成直接引语,注意标点符号,人称的变化〔第三人称变成第一人称〕。参考答案:
他告诉我,他们医院和中国的医院有不少联系。→ 他对我说:“我们医院和中国的医院有不少联系。〞
4.模仿下面的语段,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提示:提醒学生注意,给定语段介绍一个人的角度:职业〔工作〕、在哪儿工作、目的复句〔为了一个目的,做一件事〕。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把握住段落结构特征即可。
〔二〕小组活动:两人一组,练习一下。建议用时7分钟。
提示:完成此练习,一是参考给定的表格,而是参照前面的范文。根据表格内容填上适宜的词语,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借鉴范文的某些表达格式。关于文中的省略问题,关系到汉语行文的根本规律,有时用人名全称,有时用代词指代,有时为了防止重复直接省略。参考答案:
最近,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叫大卫。大卫 来自  美国,〔大卫/他〕1989年出生,〔大卫/他〕和我都出生在8月。
〔大卫/〕是单身,〔大卫/他〕  没〔有〕 结婚。〔大卫/他〕现在是留学生,〔大卫/他〕  没〔有〕 工作。〔大卫/  为了  了解中国文化,〔大卫/他〕来中国学习汉语。〔大卫/他〕才学了半年汉语,汉语水平   我低很多。〔大卫/他〕不能和中国人 谈话/说话/聊天 ,我常常帮助〔大卫/他〕。
强筋壮骨〔大卫/〕有很多爱好和兴趣,但最 喜欢 排球和游泳。〔大卫/他〕在美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去打排球或者游泳。到了中国以后,〔大卫/他〕每个周末都不在宿舍,如果你要找〔大卫/他〕,就得去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 球场 游泳馆
周末要是没有事,我 常常新一轮冷空气 和〔大卫/〕去运动。虽然我的排球还是打得不好,但在〔大卫/他〕的帮助下,游泳游得越来越好了。
注意:关于不能省略“〔大卫/他〕〞的地方,应该用“大卫〞还是“他〞,可能有一定的灵活性〔存在两可的情况〕,教师可灵活处理。
〔三〕小组活动偶然遇见你:两人一组,介绍一下。建议用时5分钟。
提示:1根据表格内容介绍王好〔人名〕,可参考小组活动II和范文内容。
      2互相介绍一下自己,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互相介绍,并做简单记录。
3提醒学生使用以下结构
…叫…,来自…;为了;V+了+时间+〔的〕名词;特别是;跟…一起+V
4如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可留作课下作业。
五、课后作文布置【约15分钟
〔讨论写作思路,口述可写内容,提炼、归纳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一〕引导学生确定题目,并标准个别学生的自选题目
〔二〕师生共同讨论不同题目的写法
1.关于题目选择,可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最好有一个限制,不宜完全放开,以便于集中讨论。
2.不同题目的写作思路分析。
虽然题目不同,但思路大致相同。可模仿范文?我的朋友——李明?的多角度介绍人物:根本情况→工作情况→兴趣爱好→我们的关系。
3.头脑风暴〔brainstorm〕
师生一起讨论写作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词语、句子等。〔注意使用本课重点词语或结构〕
4.提示:中间可适当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参与分组讨论。
六、写作标准【约20分钟
〔一〕关于稿纸的内容安排
1.文章的题目:第一行的中间位置
2.姓名写在题目右下角位置
3.每段的开始空出两格〔两个汉字的位置〕
〔二〕主要标点符号
逗号 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  我去过很多地方旅游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港。
句号    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虽然每天都刷牙,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
问号    表示疑问语气  难道你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吗?
顿号    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我的房间里有空调洗衣机冰箱  和一些家具。
冒号    表示提起下文  办银行卡需要带上以下东西护照、学生证、证明材料和申请表。
“〞引号    表示文中引语或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分号    表示并列句子之间的停顿  张雨见识广泛:别人没有看过的书,她翻过别人没有经历过的事,她经历过。
……婚姻三观是哪三观省略号  表示省略的话  文学,哲学,历史……几乎所有的书他都爱看。
叹号  表示强烈的感慨语气  祝你每天都开心
??书名号  表示书名、篇名  ?论语?是唯一一本记录孔子思想的著作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备课心得
一、备课心得
〔一〕课程介绍与说明局部,有些内容是面向教师的。教师在授课中可进行适当转换,向学生介绍课程〔教材〕的主要特点。尤其要跟学生讲清楚“作文讲评〞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实际讲评做好根底。此外,需跟学生交代,本课程每星期都有写作任务。
〔二〕写作实践局部的20分钟可能略显紧张,小组活动III可视具体情况留作课下作业。
二、教学建议
〔一〕建议教师在紧凑的过程中抓好优佳表达和偏误分析环节,特别是偏误分析,应该精心准备,让学生有所得。
〔二〕建议教师在写作实践环节,不断引导学生分析汉语语段和篇章的结构特点。
〔三〕课后作文布置,建议教师“深度布置〞,切实给学生在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可能用词及句式等方面的具体建议,让学生觉得可写、能写、愿意写。

本文发布于:2023-06-20 00:5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94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写作   教师   作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