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更新时间:2023-06-18 16:09:48 阅读: 评论:0

2018年31期总第419期
ENGLISH ON CAMPUS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文/王斯纯
一、作者和创作背景
弗朗西斯.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凭借其1925年出版的代表作之一《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菲茨杰拉德所处的时代背景也给他的创作思想和风格打下了特殊的烙印,因而他也被誉为是“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作品深刻反映了“迷茫的一代”所处的困境和心声。“爵士时代”是指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前,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期”,人们摈弃了传统思想,摆脱了战争的灰暗,盲目地沉浸在享乐主义中,菲茨杰拉德评价这个时代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因此,菲茨杰拉德常用这一代人渴望的奢华的上流生活和微妙浪漫的感情纠葛作为作品的主题,但却又能敏锐地察觉到背后的空虚和失落,以小见大,描述了美国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真实的社会现状。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出身贫寒的盖茨比在离家闯荡之后成为了自己理想中富豪,以全新的身份去追求梦中情人富家女黛西,然而由于战争的介入,黛西早已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富二代,但这样的婚姻也并不幸福;相反,盖茨比用自己奋斗而来的财富高调炫富,想方设法接近黛西,摒弃传统道德的禁锢,希望和黛西旧情复热,捍卫真爱。然而,就像美国社会喧嚣繁华的背后总有不为人知的冷漠和凄凉,看似高尚的爱情最后吸引黛西的只是盖茨比的地位和财富,在一场车祸后,善良的盖茨比心甘情愿地成为了黛西的替罪羊,而黛西的自私和懦弱暴露无疑,最终等待盖茨比的只有死亡。作品的巧妙之处在于并非单纯的悲伤爱情故事,影射出了美国上层社会的虚伪和自私,让读者纷纷为成为主流意识牺牲品的盖茨比感到叹息。
二、象征主义的运用
“象征是指能够表达一定抽象意义和概念的具体物品、事物等。一个象征符号不仅传达了其字面上的含义,更重要的包含了多层内涵意义。文学意义上的象征是以词语、意象、背景、事件或人物角色等形式来暗示并深化作品意义的”。象征主义是19世纪中叶起源于法国的一种创作美学,与自然主义总是机械地反映事物不同,象征主义更强调凭借想象力去营造更加隐秘的超自然世界,因此和浪漫主义更加接近,其后期的发展又为现代主义奠定了基础。因此,象征主义被称为西方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界线。本文将从地点、颜色和叙事三个方面浅析菲茨杰拉德如何在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巧妙地运用象征主义。1.象征主义在地点中的运用。大部分读者在开篇就对文章中的地点名称产生了兴趣
青春爱情故事报告和疑问,即黛西和汤姆居住的“东卵”以及尼克和盖茨比居住的“西卵”,看似只是住所的不同,但方向的选择并非偶然,纵观美国的历史不难发现,“东”和“西”象征的是截然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
在文章创作所在的历史转型期间,旧的维多利亚生活模式和价值体系逐步瓦解,新生代又正处于鲁莽且迷茫的探索期,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进度也各不统一。“东部”代表着充满机遇的新大陆,在更开放的社会风气下,人们疯狂地追逐财富,由于缺乏传统道德的约束,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西部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殖民地的烙印更加明显,商机和繁荣度远不如东部,在思想上还保留着清教徒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对于迷茫的一代来说,也许会给西部贴上“落后”的标签,但这种还没有被世俗气息所影响的生活方式也给人带来一丝安定和温暖。不难看出,作者巧妙利用“东西”两个方向划分开了黛西与盖茨比和自己的社会阶层和思想境界,“东卵”的住户家事显赫、但唯利是图的“贵族”,“西卵”的住户则代表了白手起家、充满理想、但终究无法摆脱命运的新型阶级,正符合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和角色命运的安排。中间相隔的海湾则暗示出两个阶级间不可逾越的差距,作者提到盖茨比经常隔海遥望,看似是希望,实则预示着人物角色的悲剧命运。
耳鬓厮磨什么意思>街舞资讯2.象征主义在颜色中的运用。整部作品中,作者对颜色的运用富有深意、耐人寻味,利用颜色营造浪漫的氛围,将主人公的性格、命运和内心世界与某种特定的色彩形成紧密的联系,避免了冗长的叙述,但却能将读者带入故事情节,激起内心的情感。作品以盖茨比住所远望可以看到的一束绿光开头,同样也以这束绿光结尾,大约是醉深入人心的一种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绿色往往都象征着生
命,恰恰就代表了盖茨比看到了生活和爱情的希望,虽然若隐若现,但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就像灯塔一样给了他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浪漫背后的残忍和冷漠愈发明显,结尾处的绿光更多是一种虚假的景象,并且作者在这里赋予了绿光更深层的象征,那就是整个民族看似狂热的美国梦在现实的阻挠下终究不切实际、难以实现,就像盖茨比的人生充满了讽刺的意味,终以悲剧收场一样。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纯洁、无暇甚至神圣的代表色,非常适合塑造一个梦中情人的角色,因此作者将女主人公黛西的出场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薄纱,她穿着白色的裙子,若隐若现地出现在白色的窗帘后,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到浪漫的情境中,但当黛西和丈夫发生争吵时,白色的象征不再单纯,也暗示了婚姻的苍白与无助,当黛西在盖茨比的财富前表现出贪婪时,白色代表了她思想的空洞与浅薄,最后当她抛弃了盖茨比,白色甚至带来了一丝无情和死亡的感觉。除了服装和家具外,作者时不时利用白色控制读者的情感,例如白色的汽车、白色的豪宅、白色的西装等。
从出现的频率来讲,黄色被作者提及的次数并不算多,所被赋予的象征意义变化也较小,大部分使用是为了加强对比。文中极力营造的奢华生活总会给读者一种金灿灿的视觉感,黛西的精致金色的签字笔暗示了她虚荣的价值观,乔丹出场时用“纤细、金黄色”来形容她的手臂,似乎也无形中产生了距离感。3.象征主义在叙事中的运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两方面的体现出了象征主义的运用。首先,作品中的叙事者并不是主人公盖茨比本人,而是和各个角色都或多或少沾亲带故并且性格随和的尼克。选择一个客观理想的旁观者做为叙述人的现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但值得深思的是,作者巧
229
230
2018年31期总第419期
ENGLISH ON CAMPUS
色身上。菲茨杰拉德同样出身平凡,爱上身份悬殊的富家女,婚姻也因他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而充满悲剧色彩,这无疑是盖茨比灵感的来源;然而,即使旁观者也是参与者的尼克则隐藏较深,人的本性往往都具有矛盾性,更何况作者本身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转型期,很难单一地讲述清楚曾经的叛逆迷茫和洗尽铅华后懂得的人情冷暖,两个角色“各司其职”,在保证故事叙述清晰的前提下,体现出了作者的脱变与成长。在读者阅读过半时,可以逐渐体会出作者的用心,理性的尼克和悲剧的盖茨比代表了作者本人的双重人格。
从叙事时间的角度来看,作品并没有采取单一的正序叙事手法,而是根据情节的推进,根据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片段式的倒叙。作者往往在倒叙前会铺垫一些悬念,例如作为第一叙事人的尼克在描
述盖茨比频繁接触他时埋下伏笔,而并没有直接说明他的身份,通过回忆再告知读者他和黛西间曾有过的纯真往事;除此之外,车祸发生后,通过对现场的描述引得读者认定盖茨比是肇事者,同样也是通过回忆说明实情,更体现出了盖茨比为爱牺牲的伟大。这样错综复杂的时间安排极具戏剧性和,最大程度调动了读者的好奇心,却有能巧妙地将故事安排地有条不紊,这种错落有致的复合式叙事手法无疑是作品成为经典的重要
原因之一。
《了不起的盖茨比》充分地将象征主义运用在文章的人物塑
造、叙事技巧等方面,突破了单一局限的情节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和解读空间。在精湛的艺术创作手法的基础上,作者揭示的道理更是发人深省,更深刻诠释了“美国梦”在特殊历史时期扭曲和破碎的原因,警醒人们不要过分放大一己私欲,梦想应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时代背景下。
参考文献:
[1]菲茨杰拉德,刘申丽.了不起的盖茨比[M].台海出版社,2015.[2]王颖君.《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研究[J].语文建设,2015 (11).
[3]塔英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应用研究[J].品牌, 2014(11).
[4]顾军.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运用[J].开封大学学报,2009(09).
[5]黄睿.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J].大众文艺,2014 (03).
[6]张远.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J].卷宗,2016(02).
【作者简介】王斯纯(1989.11.13- ),女,汉族,陕西西安腰在哪
人,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翻译。
A Film Analysis on the Rhetorical Theory: Leon
文/王月
【Abstract】The film Leon has been worshipped as one of the most classical and popular films, the influence of which has expanded globally and has been sustained through generations. Its gripping plot arrangement, distinct character tting as well as the well-organized diction are all highly prai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examined Le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spectacle and song. However, few scholars make the academic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hetoric.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is paper aims at making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Leon in virtue of the rhetorical theory of Aristotle, which discuss how Leon’s emotion changes from coldness
to warmth. In this way, the audience will achieve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Leon. Meanwhile, this paper may also provide referential appreciation views for other similar films.
【Key words】Aristotle; Rhetorical theory; emotional changes; Leon
【作者简介】王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 Introduction小孩晚上老是哭闹是怎么回事
The film, Leon, was first relead in 1994 and still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appeals to audience all over the world to appreciate, which demonstrates a great success of the film. The success can be attributed to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ments. For the external part, the film caters for the needs
苏洵苏轼苏辙
of the era and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Hollywood. Furthermore, man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made massive rearches on this film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he internal aspects such as the background music(Ai Jingjing, 2010), the artistic technique (Zhou Yugang, 2011) and so on. However, there are only few rearches apprecia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hetoric.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latively original aspect for analyzing this film, this paper lays emphasis on the rhetorical analysis of Leon.
2. Theoretical Basis
The Rhetoric theory of Aristotle consists of three books.
In Book II, Aristotle discuss in detail the three appeals of
persuasion that an orator must rely on: tho grounded in credibility (ethos), in the emotions and psychology of the audience (pathos), and in patterns of reasoning (logos). With the parts, rhetorical analysis of a speech or a play can be
well made and in turn the analysi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appreciation of a speech or a play.
3. Rhetorical Analysis of Leon 3.1 Pathos Analysis on Plot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16:09: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843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者   读者   白色   象征主义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