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
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评价方法20年后回故乡作文500字
试验项目、试验原则及结果判定
Items, Principles and Result Asssment
1 试验项目
1.1 动物实验
1.1.1 体重
1.1.2 血红蛋白
1.1.3 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1.2 人体试食试验
1.2.1 血红蛋白
1.2.2 血清铁蛋白
1.2.3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红细胞运铁蛋白饱和度
骆怎么组词2 试验原则
2.1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所列指标均为必做项目。
2.2 针对儿童的人体试食试验,只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2.3 在进行人体试食试验时,应对受试样品的食用安全性作进一步的观察。
3 结果判定
3.1 动物实验:血红蛋白指标阳性,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红细胞压积二项指标一项指标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动物实验结果为阳性。
3.2 人体试食试验
3.2.1 针对改善儿童缺铁性贫血功能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二项指标阳性,可
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作用。
3.2.2 针对改善成人缺铁性贫血功能的,血红蛋白指标阳性,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二项指标一项指标阳性,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具有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作用。
改善缺铁性贫血功能检验方法
Method for the Asssment of Improving
Nutritional Anaemia Function
1.动物实验
1.1 原理
用低铁饲料喂饲动物可形成实验性缺铁性贫血模型,再给予受试样品,观察其对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等指标的影响,可判定该受试样品对改善动物缺铁性贫血的作用。
1.2 实验动物
健康初断乳大鼠,单一性别,每组大鼠新疆羊肉手抓饭8-12只。
1.3 低铁饲料
配方:
成 分 | 添加量 g/kg |
玉米淀粉 | 529.5 |
蛋清蛋白* | 200.0 |
蔗糖 | 100.0 |
玉米油(无添加剂) | 70.0 |
纤维素 | 50.0 |
混合矿物盐(AIN-93G-MX) | 35.0 |
混合维生素(AIN-93G-VX) | 10.0 |
L-胱氨酸 氯化胆碱 | 3.0 2.5 |
| |
* 亦可使用EDTA处理的酪蛋白
AIN-93G混合矿物盐配方
矿物质 | 添加量 g or mg/kg mix |
Calcium carbonate anhydrous | 357.00 |
Potassium phosphate monobasic | 196.00 |
Potassium citrate, tripotassium monohydrate | 70.78 |
Sodium chloride | 74.00 |
Potassium sulfate | 46.60 |
Magnesium oxide | 24.00 |
Zinc carbonate | 1.65 |
Sodium meta-silicater9H2O | 1.45 |
Manganous carbonate | 0.63 |
Cupric carbonate | 0.30 |
Chromium potassium sulfater12H2O | 0.275 |
Boric acid (17.5% B), mg | 81.50 |
Sodium fluoride (45.24% F), mg | 63.50 |
Nickel carbonate (45% Ni), mg | 31.80 |
Lithium chloride (16.38% Li), mg | 17.40 |
Sodium lenate anhydrous(41.79% Se), mg | 10.25 |
| |
AIN-93G混合维生素配方
维生素 | 添加量 g/kg mix |
Nicotinic acid | 3.000 |
Ca pantothenate | 1.600 |
Pyridoxine-HCl | 0.700 |
Thiamin-HCl | 0.600 |
Riboflavin | 0.600 |
描写山的四字词语Folic acid | 0.200 |
Biotin | 0.020 |
Vitamin B-12 (cyanocobalamin) (0.1% in mannitol) | 2.500 |
Vitamin E (all-rac-a-tocopheryl acetate)2 (500 IU/g) | 15.000 |
Vitamin A (all-trans-retinyl palmitate)2 (500,000 IU/g) | 0.800 |
Vitamin D-3 (cholecalciferol) (400,000 IU/g) | 0.250 |
Vitamin K-1 (phylloquinone) | 0.075 |
Powdered sucro | 974.655 |
| |
1.4剂量分组及受试样品给予时间
实验设三个剂量组和一个低铁对照组,以人体推荐量的5倍为其中的一个剂量组,另设二个剂量组,必要时设阳性对照组(硫酸亚铁或乳酸亚铁,剂量为2 ppm或2 mg/(kgbw),以Fe元素计)。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
1.5 实验步骤
1.5.1 建立缺铁性贫血大鼠模型
选用健康断乳大鼠在实验环境下适应3-5天后饲予低铁饲料及去离子水(或双蒸水),采用不锈钢笼及食罐,同时,采用剪尾取血法放血,5天一次,每次我问佛0.3-0.5ml。实验过程中避免铁污染。自第3周开始每周选取部分大鼠采尾血测Hb,如多数动物Hb低于100g/L时,测定全部大鼠的体重及Hb。
1.5.2 恢复实验
选取Hb<100g/L的大鼠作为实验动物,根据贫血大鼠Hb水平和体重将其随机分为低铁对照
组和三个实验组,各组均继续饲予低铁饲料,低铁对照组给予相应溶剂,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样品,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天,必要时可延长至45天,测定体重及各项血液学指标。
1.6 观察指标
体重、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1.6.1 血红蛋白测定(氰化高铁法)
消光系数法和标准曲线法任选其一测定血红蛋白。
1.6.1.1 吸光系数法
1.6.1.1.1 原理
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被铁氰化钾氧化后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再与氰离子结合形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红色),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红色)极为稳定,在540nm波长下,摩尔吸光系数为44000,据此,用分光光度法测其光密度,运用吸光系数作血红蛋白的定
量测定。
1.6.1.1.2 仪器
分光光度计。
10微升微量吸管。
1.6.1.1.3 试剂
称取碳酸氢钠(NaHCO3,AR)140毫克、铁氰化钾200毫克、氰化钾50毫克,用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毫升。贮存於棕色试剂瓶内,在暗处或冰箱(4℃)保存,至少可稳定数月到1海边图年。
1.6.1.1.4 实验步骤
1.6.1.1.4.1 取试剂2.5毫升於5毫升带盖试管中,加入10微升血液,混匀后,放置15分钟。
1.6.1.1.4.2 选用0.5厘米光径比色杯,于540nm波长下,以试剂调零点,将所得样品管之光密度乘以736,即为血红蛋白浓度(g/L)。
计算公式如下:
Ct =
Ct=待测的血红蛋白(g/L)浓度。
=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540nm波长下测出的光密度。
251 = 测定时血液的稀释倍数(血10μL加入试剂2.5mL中)
44000 =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摩尔吸光系数
0.5 = 比色杯的光径
64458 = 血红蛋白的分子量
1.6.1.1.5 注意事项
1.6.1.1.5.1 试剂不要放在聚乙烯瓶内,以免因氰离子与其反应而使试剂作用降低。
1.6.1.1.5.2 仪器因摩尔吸光花开花又落系数法完全依靠仪器的吸光度来计算,故此法要求所用的仪器性能要符合要求(如仪器的波长准确与否,以及灵敏度及线性等),否则将直接影响测定的结果。
1.6.1.1.5.3 仪器在使用前最好应以WHO规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参考液校正后再使用。参考液最好选用ICSH(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确定的由RIV(荷兰国立公共卫生研究院)制作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参考液或上海医学化验所制备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标准液。
1.6.1.2 标准曲线法
1.6.1.2.1 原理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铁氰化钾和氰化钾的作用下生成极为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红色),其颜色深浅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血红蛋白标准品和参考标准物质的吸光度,制成标准曲线,测得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后查标准曲线即可得Hb的浓度。
1.6.1.2.2 仪器
10μLmusic音标血色素吸管(或定量毛细管)
5mL或10mL带盖试管
分光光度计
1.6.1.2.3 试剂
称取碳酸氢钠(NaHCO3,AR)140mg、铁氰化钾200mg、氰化钾50m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到1000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内,保存于4℃冰箱可稳定至1年。
1.6.1.2.4 实验步骤
吸取2.5mL试剂于5mL带盖试管中,用10μL血色素吸管(或定量毛细管)取大鼠尾血或静脉血10μL放置于已放入试剂的试管中;混匀放置15min。选用0.5cm光径比色杯,于540nm波长下,以试剂调节仪器零点,测定各样品管的吸光度,同时测定血红蛋白标准和参考标准物质的吸光度,绘制血红蛋白的标准曲线。查标准曲线可求得待测样品和参考标准物质的血红蛋白含量(g/L),计算参考物质的回收率。
1.6.1.2.5 注意事项
1.6.1.2.5.1 不要将试剂放在聚乙烯瓶内,以免因氰离子与其反应而使试剂作用降低。
1.6.1.2.5.2 不宜直接使用消光系数方法计算血红蛋白的含量,因为仪器的波长准确与否仪器的灵敏度和线性等因素均直接影响测定结果。
1.6.1.2.5.3 每次测定时,在不同间隔反复测定血红蛋白标准液和参考标准物质(低、中、高3个浓度)。
1.6.1.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
实验数据可用方差分析,但需按方差分析的程序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计算F值,F值< F0.05,结论:各组均数间差异无显著性;F值≥F0.05,P≤0.05,用多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间均数的两两比较方法进行统计;对非正态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足正态或方差齐要求后,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统计;若变量转换后仍未达到正态或方差齐的目的,改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
结果判定
受试样品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经统计处理差异有显著性,且受试样品组前后升高幅度平均达到10g/L以上,判定该实验结果阳性。
1.6.2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测定
1.6.2.1 原理
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幼红细胞中的原卟啉在血红素合成酶的作用下与铁结合,当铁供应不足时,红细胞内的原卟啉乃以游离形式累积起来超过正常水平。因此,检测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ree erythrocyte proloporphyrin, FEP)的含量是检查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