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篇一冷的感觉,我们在冬天就可以感受到,在冬风中瑟瑟发抖,手是寒冷的,那样的冷好像并不可怕,只是身体的冷,我们可以用外界的事物来取暖。
冷的感受,我的认知里冷的感受应该只有在绝望时,那一霎那的心寒,怎么去温暖它都毫无意义,让心暖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吧?我从未有过绝望,所以也无从去感受,只是一开始的认知,或许并没有那么可怕,但也不想去触碰。
在我小的时候,单纯的要死,当然所以小孩小时候都很单纯,只知道让自己感觉冰冰的,讨厌的就是冷,就想水,我讨厌它的温度,却喜欢触碰它,所以我是玩热水;就像冬天,我讨厌它的寒冷,却喜欢它下的雪;就像冰淇淋,我讨厌它的冷,却喜欢它的味道,所以当你讨厌一样事物时,却也有喜欢的地方,没有绝对的讨厌与喜欢。
我讨厌冷,但许多事物让我必须去迎接这冷。就像冬天,我不能阻止它的到来,所以必须去接受、适应它的到来。就像有些冷,你不能逃避它,因为以前与她息息相关,你预料不到,会突如其来,所以就适应直到接受。
我们的心给我们没带来情绪,最常有的是开心,最少有的事冷,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触碰到冷,他们一辈子都是在快乐中度过,心态好,是心给予的奖励,而有的人总是无病而呻,总是认为自己是悲惨的,整日被冷所纠缠,他们只是闲的没事做吧?没有真正感受过冷。有的人看似无常,往深处看,越有志气与强大的能力,就越经历过那样的冷,在绝望中让自己成长。第一种人最令人羡慕,第二种人早晚都困在那种消极与悲观看待一切而痛苦的死去,第三种人不知是好是坏,看不到他们的未来,却也是他们的特点。
寒冷在许多处就看得见,双手通红,穿着厚重,看上去十分沉重,我不讨厌冬天,我讨厌寒冷,不寒冷就不用穿的这样笨重,而寒冷却是冬日的象征,我很郁闷!感受和感觉,我的讨厌寒冷,冷显得萧条、孤寂。
心寒是冷的另一只感受,它建立在一次次的伤害中,它在那伤害中长大,直到最后一次重击,让它油然而生,那种感受没有药去医治,心病是没有药医的,就像一个老虎吃一只刺猬,无从下口。时间和人的阅历,会那一点点融化他吧?不确定,没有经历过,不过人是充满想象的,想象一下,也可以。
冷是慢慢侵入身体的一只东西,你不可抵御,但它也会在温暖中融化,所以要有一颗温暖的心,驱赶那冷,不要去体会那种彻骨的冷,或许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但我不想成为因绝望强大却空洞的人,我想做一个温暖、有血有肉的人!
冷的形式有两种,看似相似却截然不同,我两种都不喜欢,冷冷的不如温暖的,所以我不要冷的出现,冷给我距离感,但我也不想靠近,就让这距离一直保持吧!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篇二温润夏季,夜色弥漫。群花结伴,柳絮四散。气氛有点潮湿,又时而温暖。踱步走过,处处生莲。只许你懂,我的思念。
在这个浮躁的夏天,我和文化有了一个约会。
文化,听起来似乎很飘渺,与我们遥不可及。可事实上,她存在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角落,她时刻与我们为邻,等待着每一次美丽的邂逅,有期待着擦出怎样的火花。
于文化约会,我发现她存在于那个自由的国度。
于是,我看到了他——孔子。韦编三绝,那个混乱的年代,他广招弟子,只为了将自己的思想主张种在这片中华土地之上,待其开花、结果,滋润每一个干涸的心灵。尽管帝王不解,诸侯不屑,但他仍然不改初衷,只为让这片神州大地上结出儒家思想的硕果。殊不知,他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更在传递着一种不懈与坚守。
于文化约会,我发现她存在于凄婉的爱情中。
于是,我走进了《红楼梦》。我亲眼目睹了庞大家族的繁盛与落没;体味到了人情变化、世态炎凉;体味到了宝玉那“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的深情;感叹了宝玉那“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坚韧;领悟了宝钗那“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的洒脱‘;更钦羡于那份或迷茫或凄婉的爱情、平静的微笑下抑制的不安的心和不甘于命运的倔强的眼泪。
于文化约会,我发现她存在于不屈的脊梁中。
于是,我认识了他——鲁迅。我和他一起徘徊在社会现实的边缘;与他一起发出不屈的呐喊;与他一起在迷茫的街道上彷徨;与他一起重温《朝花夕拾》的抒旧情怀。在那个硝烟四起的年代,他不甘愿就这样庸庸碌碌地随波逐流,更不愿意麻木不仁地看着祖国就这样沉沦。于是,他那铿锵有力的呐喊响彻祖国山河,震撼每一个国人的心。他那不屈的脊梁挺起了中国人的铮铮傲骨。
于文化约会,我发现她是那样永恒,即使在这个浮躁的夏天,她依然存在。
穿着光鲜亮丽的唐装、旗袍;品尝着美味可口的饺子、东坡肉;观赏着底蕴深厚的天安门、圆明园;聆听着清新淡雅的《青花瓷》、《菊花台》……
原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中华文化的甘霖,接受着中华文化的洗礼。
也许,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看似文化离我们愈来愈远。可事实上,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说着中国话、写着中国字。
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灵魂,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现在,霓虹灯仍在闪烁,而我们是否应该抓住自己心灵的微光,去享受一下中华文化带给我们的心灵盛宴呢?
在这横穿生命的岁月长河中,总会有某些永恒的东西,或者永恒的执着。操纵着七情六欲的我们啊,请停留在这永恒的文化面前,聆听心中最纯最美的声音。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篇三世界如沧海,茫茫无尽头,如同砂砾般渺小的我们,或许前世的五百次回眸,也换不回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可就算这样,我依然还是于这茫茫人海中遇见了你。时间如流水,绵绵无尽期,如同夏雪般稀少的奇迹,或许一辈子都只能活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过着平凡的生活,无风无浪,无喜无悲,可哪怕如此,奇迹仍旧还是于这绵绵时光中存在着。
——题记
九月,秋风四起,枫落满地,遇到你,可否算作一种奇迹。
独自一人,席地坐在明亮的落地窗前,剩下厚厚的毯子毛茸茸的,很温暖,很安心。九月的风在眼前不愠不火的打着旋儿盘旋而来,被阻断在触手可及的虚空中。消散,无喜无悲。看着飘零在空中的落叶,却想起曾有那么一个人,亦是在这个时节,在这片景中,指着飘然而落的枫叶对我说:你看,风起了,叶落,便知秋。
三年来,似是艰辛,似是坎坷,总觉得一路跌跌撞撞,有时晴天,有时雨,或许上一瞬的阳光灿烂,会在转身间消逝,幸好我们还有方向,我们坚信着最初的梦想,我们站着,我们跪着,道路坎坷,就算这样,也坚持着走过来,我们紧握着希望,让曲折坎坷之路成坦途,最想要去的地方,又怎能在半路返航。
华灯初上,爬上飘窗,抱紧膝盖,给自己温暖,想念你给的安心……
那是我们上不更事,年少轻狂,那年九月秋风起,霜满地,最初的相识,仿佛就注定了一生,相伴相随,不离不弃,我们互相依偎,我们彼此信赖,你视我为知己,说我是唯一,无可替代。你常常说,人在尘世间,朋友易得,知己难求,还说,若得知己如我,此生足矣。每每如此,我便笑你,煽情如你,若非诗贤,可惜了。你不语,只静静将我凝视,眸子中闪烁着的宠溺,些许落魄,些许无奈,明亮如星子。最喜欢这时的你,安静的,忧伤的,无奈的,沧桑的,你就那样不言不语,静静聆听,那样与世无争,恍若不食人间烟火。
我渐渐不语,细细看着你,安静的,你就在那里,触手可及,却又隔沧桑万年,寻不着,觅不到,那么不真实,那么遥远。不安在心中,悄悄萌芽,慢慢生长。便看到你静静走进,静静凝视,静静抬手,静静拥抱。在你怀里,那么近,那么远,那么真,那么假。真真假假,远远近近,都不再去想,你就在我面前,紧紧抱住我,静静哭泣。
什么是心痛的感觉,我想我曾体会过,不需太多的言语,只要一个静静的拥抱,一滴温热的泪。
三年光阴覆盖山脉变海洋,三个秋天过去我们都变得坚强。
三年里多少离合悲欢,曾被我切身体会。心被扔进火焰里灼烤,被丢到极地中冰封。刺痛的麻木,从未有人懂,所以才会有你的到来吧,所以才会有你的懂得和疼惜吧,所以你会是天使吧。
有你的日子,没有你的日子,一天天在流逝着,如白驹过隙,时光打马而过。
总之,在天真无邪的岁月里,你不曾欺骗我,在荒唐又光怪陆离的青春里,你不曾辜负我,陪我走过一段段平坦与坎坷,光明与黑暗,繁华与堕落交织而成的旅途。
其实有句话我从未对你说过,或许永远也不会对你说:我是何其幸运,今生得以遇见你,认识你,陪伴你,朝朝暮暮。
又一年九月,看秋风四起,听枫落满地,遇到你,是一种奇迹。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篇四古今中外,但凡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名人、企业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行善。
名人、企业家所行的善或许是大善,但这并证明行善这个伟大、光荣的举动仅属于那些头顶光环和家财万贯的名人、富人们。行善的权利属于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包括老人、妇女、儿童,还有残疾人等,当然还有你和我。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通常认为,行善事是一种虚伪的做法,只是那些名人、富人彩piao、出名、造势的一种手段。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并非所有的行善举动都是有目的的。陈光标,一个在慈善界享有声誉的企业家,数十年如一日行善,从不间歇。如果说一个人能够一直行善,哪怕他是“伪善”、“假善”,时间一久,这种善也就成为“真善”、”“大善”。“大善”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气魄、实力和胆量,那么小善则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道德。
我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办“大善”,但我们绝对有能力去从事“小善”。小善就在我们身边。所谓“小善”,就是利用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哪怕是让座、指路,甚至是笑容,这些都是一种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有的大善都是由诸多小善积累起来的,博大的爱心都是由微小的善举堆砌而成的。
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小善,更不要忽视小善的力量。对于自己来讲,有可能一个小小举动不能损失什么,但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讲,小善也许会帮到大忙。如果说大善是一种荣耀,那么小善则是一面镜子。是一面反映人道德修养、思想品质的镜子;是一面折射人性光辉、乐于助人的镜子。
明知善小而不为,这是一种愚昧、堕落;明知善小而为之,这是一种聪慧、积极。现实生活里,没有万事不求人,也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一路平坦,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行小善也许不能让我们出名,但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洗涤;行小善也许不能让我们得到回报,但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如果人人都去行善,都去从小善做起,那么加起来这就变成了大善,整个社会到处都会充满温暖和爱。小善是一面镜子。
如果想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美丽的一面,那么就请伸出自己的双手,献出自己的爱心,从小善做起,从点滴做起,让诸多“小善”汇集起来而形成的绚丽色彩,为你画上人世间最美丽、最高贵的妆容。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篇五谁能听得见美人泪,谁能看得见昭君哭。
——题记
曾几何时,她也在河边嬉戏,笑魇点点,明若星光;曾几何时,她也翩然起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曾几何时,她也曾在镜前梳妆,姣容半映。
可她为何不依靠这温婉动人的相貌寻觅一个好归宿,却偏偏背上琵琶泪两行告别老母,独上长安,从此踏上这条不归路。
她本可以凭借摇曳的身姿获得万千的宠爱,却又因她不愿贿赂画工而被在画布上平添了几颗黑痣,最终独守宫门与落叶为伴。
他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又怎么想到多看她两眼。她落泪千行,却也只能独上西楼看遍这深夜孤凉的秋。
她不愿再将自己锁于这无止境的深秋中。她想,或许远方才是她最终的归宿。
她终于踏上了和亲的道路。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却无法埋葬她内心的伤。她俯下身子,最后一次抚摸这片养育她多年的故土。
这条路太长,动人的妆也掩盖不了她眼神中的凄凉。她抱起琵琶,低声吟唱。她不禁回头远望,望见这路过的远方。她想念她的故乡,想念故乡中依偎在老母亲身旁。无奈,她只能驶向远方。
一路上,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踏上这片塞外。
这塞外,再也没有深深的院墙束缚她。可天不尽如人意,她再也无法追溯到老母亲的笑颜和那一声声“嫱儿”的呼唤。
或许依偎着一个坚实的肩膀在这漫无边界的夜空下大哭一场远比永远被锁在那幽深的冷宫中更酣畅淋漓。
一个人,一片天,冷风瑟瑟,她独自坐在这片大草原上。她追忆以往,两行清泪淅淅沥沥。但她不后悔。她明白,她一个人的孤独换取了一个王朝利民的幸福。
她负尽青春,抛尽韶华,用一生的时光陪伴着这个她陌生的男人。她用自己的一辈子换取了匈奴与汉室半百年的和平。
美哉!她那绝世的姣容;惊哉!她用柔弱的双肩竟扛起一个王朝的兴衰。
她流芳千古,却也用尽一生来换取。
若流芳千古,却也换取一生孤独。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篇六历史如川流不息的江河,挟杂着无数浪花奔涌而来,溯洄而上,乌江畔,垓下边,残阳如血,你一身戎装,执戟而立,身后冷风瑟瑟,身边乌骓嘶鸣,你横剑一挥,生命就此定格。一时间汉军相视无言,楚民哭之如父。
你是项羽。力能扛鼎,气压群雄。你用伟大而传奇的人生让后人记住韧性的反抗、敢单身鏖战的武人——西楚霸王。
“彼可取而代也。”
那是少年的你,学武艺,却不只学一人敌,要学万人敌。世人皆说你浮躁,可你并不只是夸口而谈。你做到了。你随叔父混迹在人群中,年少的你没有被始皇车辇的豪华所炫目,没有被盛大的阵势所震撼,你看见的,向往的,是那睥睨天下、君临八荒的霸气。
你随叔父诛无道之暴秦,刺杀太守殷通、斩杀大将宋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九战,大破之,杀苏角,掳王离。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九战九胜”。此时的你,便像那将要翱翔于九天的凤,清啼一声,足引百鸟来朝。
多少史学家提起那场鸿门宴,都在感叹你的妇人之仁。然而,你是霸王,不是遇圆则圆、遇方则方的政治家。你站在历史的高处感受着四面飒风,享受着这孤寂带来的崇敬,也承受着这崇敬带来的孤寂。你渴望一个对手,一个同路的知己。所以,你看着眼前唯唯诺诺、眼神中流露出恐惧的男子,不顾范增的劝阻,饶他性命。也许那时的你根本没有想到竟然有人为了自己的性命会舍弃自己的尊严和骨气。然而你终是错了,错得一塌糊涂。小人与霸王的较量,历史玩笑似的向小人倾倒。
将历史的齿轮退到那一年的垓下。四面楚歌,声声凄切,如暗箭袭来,锥心刺骨。这痛楚之下,只再一缕乡愁,就轻易地勒断了楚军的意志,断送了霸王的江山。虞姬——你最心爱的女人,做了一场倾城剑舞。这一场舞是你们的诀别,重于大汉四百年的江山。这一刻,你不再是霸王,只是一个柔情男子。
“天之亡我,我何为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以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戎马一生,你没有选择在平庸的`汉将刀下死去,而是用自己的宝剑自刎。霸王一生,落寞;霸王之业,永存。
历史上不乏揭竿而起的英雄,亦不缺黄袍加身、坐北朝南的帝王,多少人为秦皇汉武的雄韬武略所征服,多少人为唐宗宋祖的风骚所折腰,又有多少人为成吉思汗的豪情所打动?然而,你将你悲剧而传奇的一生刻印在一千年后的我的心中,任岁月侵蚀,却永不逝去。
我敬佩、羡慕、景仰你的一生。你名闻诸侯,却更真实;你运筹帷幄,却更勇敢;你惨败垓下,却不失傲骨。你从小立下大志,拍案而起,怒斥秦朝苛政;你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从不带上虚伪的面具;你始终相信他人的正直,所以一遍一遍地宽恕他人的行为。你活在秦末的楚河汉界中,活在历史的记忆中,活得恣意飞扬、无愧于霸王!
这就是你,西楚霸王。千古以来,只你而已。
匆匆走过霸王的一生,我突然停下。眼中汹涌而来的,是那乌江的潮水,一流,就是千年。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篇七近日有网友拍照斥责女孩蹲着等地铁没教养,并认其为外地人,言辞激烈。
我认为这位网友的做法和评论都体现了他自身无教养,不懂得尊重。这位网友未经同意便将女孩的照片放在社交的网络上,并对其行为进行攻击吐槽,并且女孩的行为并未妨碍地铁的秩序。由此不仅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位网友的行为的出现?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答案是学会尊重,懂得体谅。
尊重是为人处世的前提。试想一下,若是有人将这位网友的照片放于社交网络上,并大肆吐槽,不知这位网友会不会怒斥其无教养,是外地人呢?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与人之间缺少基本的尊重,不懂得将心比心,那么此类事件将会司空见惯,层出不穷。但我们的文明和社会发展至今,尊重也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在公共场喧哗、吸烟;在有人休息时放轻动作;给老人和小孩让座。这些将心比心的做法,就是尊重最好的体现。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不轻易对人下定义,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不打扰别人的生活,这些是尊重,更是为人处世的前提。
懂得体谅是最好的教养。试想,若是这两个女孩是因为不舒服才蹲着等地铁,而这个网友选择去询问她们是否有什么不便而不是上网攻击她们,事情会不会有其他结果?毋庸置疑,若是懂得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难处,生活中的许多矛盾便会迎刃而解。家喻户晓的程门立雪的故事,正是因为体谅老师正在休息,而老师深受感动,才有了为人诵传的佳话。盖茨比曾说:当我对别人的看法否定或置疑时,我总会思考他们是否有我所处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因。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教养最好的体现。
学会尊重和懂得体谅,贯穿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而我也相仿,一个人懂得尊重和体谅,他就会成功。一个社会懂得包容和体谅,这个社会就会进步。
真正的教养不是靠评论他人体现的,而是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篇八古语有云:用行舍藏。亦即是在受人垂青之时,当仁不让,以一己之力造福天下;在疾痛惨怛之时,韬光养晦,悠然寄情于天地之间。许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然而,真正能够宠辱不惊的又有几个人呢?我已经依稀看见苏轼黯然神伤的背影。
苏轼之才,高于八斗,富过五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仅样样精通,而且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悠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于今日,则苏轼大概就是中国音协会长,画协会长,围棋九段,作家协会会长,文联主席……然而这样稀世之才,却被腐朽的封建王朝左迁,左迁,再左迁。
于是就有了“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语,却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忧伤;于是就有了“山高月小,水露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悠闲,然而又有谁能了解东坡那无奈而游山乐水的郁结;于是就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狂放,只是谁又会去注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呢?
苏子的可爱与哀伤尽然跃于纸上,令我心痛,令我扼腕。我是多么想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轻轻走进苏子的世界,告诉他,别为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不识英才而郁结,寄情于山水,纵情于傲物而无所待。用时则行,舍时则藏,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我的话苏子不曾听到,然而苏轼就已明白地纵情于山水之间了。他像每一个古人一样,尊崇而艳羡陶潜。然而我却因此而为他感到的悲伤。因为我知道。
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文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犹豫、徘徊。苏子想到了出世,就会增加犹豫与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渊明,我从来都质疑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来都质疑于他的“欲辩已忘言”,我总想在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面,加上一句,你会不为六斗米折腰吗?六斗不够,八斗呢?这总是有种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钟爱的苏子啊!你怎能以此为效呢?
果然当苏子自以为毫无外物可阻,悠然无所累之时,山中的寺僧说了一句“放屁!”苏子愤而上山寻僧,却只寻来一句“八风吹不动,一屁已来之”。我现在还能想像苏子当时的面红耳赤。
所以我说,对苏子说,对柳咏,李白,辛弃疾等一并说,学习庄子吧。乘天地之正,以御六气之辩,物物而不物以物。请你们不要再痛苦,不要再悲伤,用行舍藏,摒弃那句“达则兼济天下”而引起的无限忧愁,安安心心地“穷时独善其身”,为千万中华儿女留下不朽的篇章吧。
本文发布于:2023-06-15 07: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58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