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说医学史106:贝林(上)
邮说医学史106:贝林(上)
01 首获诺奖
在诺贝尔奖体系中,有一部分颁发给那些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这就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1年10月,在众人急切期盼的目光中,第一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终于由诺贝尔委员会向外解密了,他的名字叫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是一位来自德国的医学家、细菌学家和血清学家。一起走过的
面对这个喜出望外的结局,远在柏林的贝林既兴奋又激动,灯火阑珊处,那个被聚光灯笼罩的人居然是自己,他只觉得获知喜讯的那一刻,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个人。两个月后的12月10日,全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于瑞典首都,举世闻名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首次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颁发。
这是一个醉人的日子,下午4时30分,贝林这位幸福的获奖者在五彩斑斓的灯光的映照下,满面春风地走上了音乐大厅的讲坛。面对全场2000多名来宾期待的目光,他激动地发表了获奖演讲,并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了诺贝尔荣誉奖状和金质奖章。
炭烤摘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样珍贵的科学桂冠,作为一名获奖者,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杰出的成就,还要有惊人的毅力、敏锐的洞察力、崇高的科学品质和对人类博爱的大医情怀。颁奖现场的人们和获奖者一起感受着这一份喜悦,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奇迹,见证了人类的伟大。
诺贝尔委员会如此评价这位获奖者:因其在血清治疗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该研究在治疗白喉应用上的贡献,由此开辟了医学领域研究的新途径,也因此使得医生手中有了对抗疾病和死亡的有力武器,所以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如水的光阴里,一切都是那么匆匆,而今,距首次诺贝尔奖颁奖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走过遥远的时空隧道,细数流年,在滚滚红尘的思绪泛滥中梦回深处,我们再难想象被称为白喉的病魔,在那个荆棘密布的年代里是如何肆虐而祸害人类的健康的?贝林当年又是如何以一个医者的担当力挽狂澜,救人类于危难之中?
那些沾在花瓣上的雨露,仿若书写时洒下的墨迹,正在无声地释着流年的风云,讲述着诺奖首次颁发的一段往事。
风中昔影 念你如歌,你是岁月里最美的旋律!
德国(1940):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贝林
02 儿童杀手
贝林生活的那个年代,疾病谱完全不同于今天。当时,传染病是全世界人类死亡率中占第一位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与繁洐。上课迟到检讨书
传染病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能够以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如果病原体的传播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范围,使得一定区域内的许多人同时发病,便爆发成瘟疫,危及无数人的生命,从而造成巨大的危害。纵观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其中相当部分便是人类与瘟疫进行殊死抗争的历史。
在众多可怕的传染病中,白喉就是其中的一种,对人体尤其是儿童危害极大,被称为“儿童
杀手”。它的英文名称是diphtheria,含义为“假膜”。这是一种借助于唾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白喉杆菌引起,患者多为1至7岁的儿童。
当易感者感染了白喉杆菌后,此菌便在患者的上呼吸道粘膜表层组织内大量繁殖,并分泌一种被称为“外毒素”的细胞毒素。这种细胞毒素是白喉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可溶性蛋白质,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毒力非常强。
湖南好玩的地方白喉外毒素渗入感染部位及周围组织后,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急性假膜性炎症反应,从血管渗出的液体中含有易凝固的纤维蛋白,将炎性细胞、粘膜坏死组织和白喉杆菌等不同成分凝固在一起,从而形成一层膜状物,即所谓的假膜。
假膜边缘常较整齐,与粘膜下组织紧密粘连,不易拭去,多位于扁桃体和靠近咽喉的其他部位。假膜很厚且硬,如果强行剥脱假膜,其下面的粘膜就会受损出血。假膜的形成缩小了气流的通道,甚至可以突然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阻碍呼吸,危及患者的生命。
粥的100种做法因假膜的外观呈灰白色,又多见于喉部,当给患者做喉部检查的时候,可以发现咽喉一侧或两侧有灰白色膜状物附着,不易擦去,因此将此病形象地称为“白喉”。
小儿感染白喉杆菌发病以后十分危险,因为白喉外毒素在局部吸收后,能经淋巴液和血液散布到全身各组织,从而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患儿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
19世纪末,白喉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由于当时缺少有效的治疗办法,一旦染上白喉的孩子几乎无一能逃脱死亡的厄运,令无数家庭备受痛苦的折磨。虽然科学家和医生们为阻击白喉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是依然没有有效的办法来治好这种疾病。
在这危急时刻,贝林挺身而出。面对人间悲剧,他的内心备受煎熬。夜已深,时间已安睡,而睡眠却与他无缘。孩子们在死亡线上挣扎,他们是尚未花开的生命蓓蕾,作为一个医生他怎么睡得着觉?他下决心要拯救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他要奏一曲最动听的生命赞歌,将冬日的阳光串成一个个美丽的花环,挂在每一个儿童的窗前,让他们不再寒冷,不再恐惧,不再忧伤,可以尽情地绽放生命的美丽。
他积蓄全部的力量,一头扑进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地进行科学研究。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研制出了能够有效抗击白喉的免疫生物制剂白喉抗毒素,通过血清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成功地阻击了白喉,拯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奏响了一曲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辉煌战
歌。
新西兰邮票背面广告:治疗哮喘、白喉、假膜性喉炎的新疗法
03 童年志向
1854年3月15日,贝林出生于普鲁士王国西普鲁士罗森堡县一个名叫汉斯道夫的小村子,他们家里共有13个小孩,贝林排行第五。他的父亲是一位收入很低的乡村教师,而家里孩子众多,自然开销很大,因此日子过得很清苦。
穷人家的孩子,物质生活固然贫乏,可贝林的童年却充满了乐趣。家里孩子多父母自是顾不上管他,这就给了他充分的自由。他机灵贪玩,家里没有各式玩具,他就跑到野外去,一个人疯了似的在乡下的小路上跑呀跳呀,跑累了就坐在小河的岸边看天水相依,望鱼翔浅底,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倒也自得其乐。
一天,贝林一个人在野外玩耍,他一会儿捡起一块小石子扔向远处的水面,一会儿又逮住一个昆虫出神地玩弄。天,渐渐阴暗下来,乌云越来越浓,天幕压得越来越低,玩兴正浓的贝林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场大雨即将降临。
土地国有制徐徐念之
天越来越暗了,暗得让人开始有点儿忧郁了。忽然间,豆大的雨滴哗啦啦地落在了贝林的身上。
“啊,下大雨啦!”
冰凉而硕大的雨滴劈头盖脸地砸向贝林小小的身体,他惊慌失措地大叫着,双手抱着头撒腿就往家里跑。当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冲进家门的时候,早就成了一只“落汤鸡”。
“妈妈,妈妈,天突然下起雨来,我全身都被雨淋湿了,好冷好冷啊!”贝林打着寒颤可怜巴巴地向母亲诉说道。
“唉,你这个顽皮的孩子啊,怎么被雨淋成了这个样子呢!”母亲心痛地看着儿子,不忍心再数落他。
妈妈赶紧给儿子擦干身子,换上干衣服,让他睡在被窝里。可是,被雨淋透了的贝林仍然出现了感冒症状,头痛、流鼻涕,后来越演越烈,出现了咳嗽、咯痰和高烧,甚至说起了胡话。
父母急坏了,他们四处奔走,请来了当地最好的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医生说贝林患了肺炎,给他用了很多药。
大病高烧的迷糊之中,贝林胡乱地不知说着什么,他感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而身边的人离自己越来越远了……那仿佛是一场特别辛苦的搏斗,令他筋疲力尽。朦胧中他挣扎着睁开了眼睛,看到爸爸妈妈都守在身边,而床头还多了一个陌生人。
陌生人在第一时间给了他一个和蔼的微笑,他俯下身子轻轻抚摸着贝林的小脸蛋儿,慈祥地说:“嗯,小家伙你没事啦,再按时吃一星期药,并好好休息个十来天,你就康复啦,哈哈哈……”
说着,他转过身朝向贝林的爸爸妈妈,“嗯,他烧也退了,人也醒了,总算度过了危险期。”
“大夫,太谢谢您了。要不是您的及时救治,我们家小贝林可就没命了。”父亲感激地对陌生人说。
原来,这位陌生人是一位医生。
“是医生救了我!”
小贝林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突然觉得眼前这位陌生人高大极了。
“一切都是应该的,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啊!”医生说。
果然,在吃药和休息以后,小贝林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晶莹的露珠这一场大病,让贝林对医生职业充满了好感,想着今后自己也能当个医生,该有多啊!
德国老明信片:美丽的德国乡村田园风光,贝林的童年就是在这样青翠安宁的乡间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