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云萍,翻译硕士。
杜萌萌,通讯作者,副教授。研究方向:口、笔五官的画法
陈维广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收稿日期:2020-7-28
(1)2018年8月24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官网公示2014—2016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在全国96家一级博物馆中,故宫博物院评估结果为优秀;(2)故宫博物院网站的英译采用 “中国本土译者+外国译者”的翻译模式,考虑到了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具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故宫博物院英文网站为例,运用交际翻译理论,对博物馆这类外宣文本特有的翻译原则进行探究。 2 文献综述2.1 文物展品解说词翻译原则针对展品解说词翻译,刘庆元(2005)认为,在处理文物翻译这种特殊类别的翻译时,如果“信”与“达”之间存在矛盾,译者应遵守以“达”为先的原则,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译文效果。杨红英(2012)则提到文物解说词英译应遵从 “读者中心” 的翻译原则。郦青等(2013)认为丝绸文物解说词英译应遵循“用语专业”“译名统一” “行文简练”和 “读者中心”四原则。2.2 外宣翻译原则博物馆网站的中译英工作,实质上是一种外宣翻译工作。黄友义(2004)认为外宣翻译工作应坚持三个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仇贤根(2016)认为,外宣翻译人员在工作中应特别遵循四个原则:“内外有别”“外外有别”“含而不露”“以语篇为中心”。笔者认为,在博物馆网站外宣翻译中,除了基本的外宣翻译原则,博物馆文本特有的翻译原则对译者更具有指导意义。
笔者通过知网检索发现,从交际翻译角度进行博物馆外宣翻译研究的相关文献较少。因此,笔者从交际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将博物馆外宣翻译原则归结为目标语读者中心原则、信息突出原则和文化内
涵彰显原则。 3 理论依据3.1 交际翻译理论概述纽马克提出,对于属于不同类型文体的原文,译者在翻译中也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中,纽马克(2001:39)根据文本功能将文本详细分类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呼唤型文本。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结合文本功能类型决定具体采用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纽马克指出,交际翻译更适用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旨在使目标语对目标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可能接近源语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3.2 博物馆外宣翻译“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 为受众对象的交际活动。”(胡兴文 等,2013:101)从文本类型上来看,博物馆外宣材料主要属于信息类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从文本功能上来看,博物馆外宣翻译的基本目的在于对外介绍中国文化,这就构成了博物馆外宣的信息功能;而其最终目的是吸引海外游客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可见呼唤型功能是外宣翻译中的另一基本功能。 因此,外宣翻译在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方面都与交际翻译契合,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外宣翻译能更好地实现其交际目的。 4 故宫博物院外宣翻译原则4.1 目标语读者中心原则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宜采用交际翻译,译者应将目标语读者放在首位,关注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和反应,表达方式等要尽可能地符合目标语的思维习惯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例1是有关《米芾行书珊瑚帖页》的一段
讲解词。
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例1:释文: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
注释: 张僧繇:南朝画家,以善画佛道人物造像著称,“天王”即此类作品。薛稷:初唐书法家。景温:即谢景温,字师直,米芾同时人,传见《宋史》卷二九五。《问礼图》与珊瑚笔架都是他的藏品……
此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此也是米芾唯一的传世画迹。
译文:This manuscript is a letter by Mi Fu regarding a discussion on he rendering is Mi Fu’s only known extant painting.
The manuscript begins discussing the artist’s acquisition of a Heavenly King (Tianwang) painting by Zhang Sengyou, who was a painter of the Southern Continuing his discussion on art collection, Mi Fu notes that he acquired two works of art from a certain nior Le (Le Lao)...The work also mentions his acquisition of a painting of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220—589) titled Studying the Rites (Wenli tu) and a piece of coral, both of which had been owned by
例1原文的最后一段“此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此也是米芾唯一的传世画迹”是对《
米芾行书珊瑚帖页》这一画作的概括。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述习惯上存在差异,汉语句子或段落的重心通常在末尾,而英语的主要信息一般是在开头,译者从目标语言的行文规范出发,对原文结构进行调整,将“此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此也是米芾唯一的传世画迹”一段置于译文首段,充分体现为目标语读者服务的原则。
例1原文并未出现逻辑连接词,这是因为汉语句式重意合,轻形式结构。但在翻译时,译者应考虑到英语句式重形和、重逻辑的特点。此例中,译者重视中英思维差异,为使译文符合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用“The manuscript begins discussing”“Continuing his discussion on art collection”“The work also mentions”这一系列承上启下的连接语点明逻辑关系,将原文转换成易于目标语读者接受的译文。
“注释……”这一段是对“释文……”中出现的人名、画作等的补充解释,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打破原文形式的禁锢,重新编排英文,将“注释……”一段和“释文……”一段合译,更好地传递了原文本中出现的文化信息。
4.2 信息突出原则
信息突出原则是指译者为了实现最佳交际效果,根据不同海外受众群体的特殊需求、兴趣和接受心理,对同类型宣传资料中具有关联性信息的文字进行有依据的操作性调节,予以相应的突出,使关联性信息的价值度较高,非关联性信息则被弱化或虚化(周锰珍等,2006)。
怎么吃不上火笔者分析发现,故宫博物院文本主要有如下特点:
(1)大量引用诗词典故。对目标语读者而言,大量诗词典故的引用会让文本信息量偏大。由于文化差异,译者若将这些诗词典故直译,读者将难以理解译文。此时译者可视情况删减部分信息,保留原文主要信息。例2是《傅抱石湘夫人图册页》的讲解词。
例2:本幅自题: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夫人》)。新余傅抱石重庆西郊写……
译文:The artist added his own inscription of the poem The Lady of the River Xiang (Xiang furen) to He notes that he produced this work in the western suburbs
例2原文引用了“帝子降兮北渚……聊逍遥兮容与”共计275个字的一首古诗词。译者做了较大调整,把原文所引古诗全部删去,仅留古诗词题名,用“The artist added his own inscription of the poem The Lady of the River Xiang (Xiang furen) to the painting”对古诗进行简洁概括,非但没有影响译文读者对原文中其他部分的理解,反而让译文更加干净利落。
(2)多四字词组和平行对偶结构。博物馆外宣文本多四字词组和平行对偶结构,注重
语言的美感,而英语文本则讲求简洁。因此,译者应删除原文中华而不实的信息,保留关键语义即可。例3是《傅抱石东山携姬图轴》的讲解词。
适合儿童的歌曲例3:傅抱石笔下的谢东山儒雅俊秀,风度翩翩,宽袍博袖,神采飞扬……图写隐逸之士,表现出画家对逍遥自适、应物无累的生活和超脱尘俗、遗世独立之境界的向往。
译文:This work by Fu Baoshi shows the handsome Xie An enjoying a life of refi nement ... In painting the scene, Fu was expressing his ideal of an unrestrained life.
例3的译文使用handsome这一个形容词概括了原文的四个四字词语“儒雅俊秀”“风度翩翩”“宽袍博袖”“神采飞扬”,简洁明了地表现了谢东山这一人物的外貌。
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强调译文效果,指出为了突出重要信息,译文不必保持原文的形式,可以牺牲原作的部分次要信息。因此,译者去掉例3原文中“表现出画家对……境界的向往”这一句的部分信息,精炼地将其翻译为“Fu was expressing his ideal of an unrestrained life”,用词简省,却产生了与原文同等的效果。
4.3 文化内涵彰显原则
纽马克(2001:40)认为,翻译文本对受众(外国游客)产生的效果应尽可能与源语读者(国内游客)
得到的效果接近。好的外宣材料在传达关键信息的同时,也应让外国游客感受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例4是《傅抱石东山携姬图轴》的讲解词。
例4:“东山”指东晋名士谢安,其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字安石。
译文:Dongshan (lit. East Mountain) refers to Xie An (320-385)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317-420), also known by his courtesy name Anshi (lit. Tranquil Rock)...
译者考虑到外国游客可能不清楚汉语拼音的实际含义,在翻译“东山”“安石”时,采用了音译加注释这一翻译方法,即在音译的同时对字、词的字面意思进行解释。这样一来,外国读者在理解原文字词字面意思的同时,亦能产生饶有兴味的联想,从而实现交际目的。
5 结语
博物馆网站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外宣翻译,必须遵循外宣翻译的一般原则。博物馆外宣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文化活动,为实现博物馆文本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博物馆外宣翻译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坚持该类翻译特有的原则,即目标语读者中心原则、信息突出原则和文化内涵彰显原则,以求达到博物馆外宣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禁忌[1] 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胡兴文,张健. 外宣翻译的名与实[J]. 中国外语,
2013(3):100.
[3] 黄信. 翻译中的传统思维方式[J]. 四川教育学院学
咸宁美食
报,2008(9):68-71.
[4] 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
译中的难点问题[J]. 中国翻译,2004(6):27.[5] 李开荣. 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J]. 中国
科技翻译,2001(4):10-13.
[6] 郦青,张生祥,俞愉. 丝绸文物展品英译研究[J]. 中
国科技翻译,2013(3):32-35.
[7] 刘庆元. 文物翻译的“达”与“信”[J]. 中国科技翻
译,2005(5):43-45+7.
[8] 穆善培. 历史文物汉译英的忠实与通顺问题[J]. 上海
哈维阿隆索
科技翻译,1991(3):12-16.
[9] 仇贤根. 论新时期我国外宣翻译工作应遵循的原
则[J]. 海外翻译,2016:98-99.
[10] 杨红英,马海滢. 博物馆瓷器展品名称英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2012(3):29-32.
[11] 周锰珍,曾利沙. 论关联性信息与价值[J]. 中国科技
翻译,2006(2):23-24.
[12] 左耀琨. 谈文博领域的外文翻译工作[J]. 中国历史文
物,2003(5).
(特约编辑:刘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