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拜伦《哀希腊》在晚清民初的两个译本

更新时间:2023-06-13 07:31:27 阅读: 评论:0

试析拜伦《哀希腊》在晚清民初的两个译本
美好景象作者:任宋莎
菜花的做法来源:《文学教育》2017年第07
        内容摘要:本文以拜伦《哀希腊》在晚清民初时期的汉译为例,分析了梁启超和苏曼殊2位译者对此诗的翻译,探讨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语境下,译者对作品的选择和翻译与历史特定阶段的社会政治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拜伦 《哀希腊》 译本
        .《哀希腊》及其汉译背景简介
        晚清民末时期,中国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而拜伦的诗歌在这个特殊时期被翻译到中国并非随意偶然发生的,也不是单纯地因为其艺术价值,而更重要的是因其所内涵的社会政治性。在这期间,不少文人学士都受到充满反叛个性和革命精神拜伦作品的影响,对拜伦诗歌在此期间经历了一个翻译高潮,《哀》的翻译为最典型的一例。《哀希腊》所属《唐璜》第三篇章,共16节,每节6行。原诗主要是一个游吟诗人所唱之歌,意在
激起当时被土耳其统治的希腊人民奋身反抗,重获自由。此诗情境在如梁启超和苏曼殊等文人看来是十分契合中国当时的社会境地,便无一例外地都想借此诗当一回中国式的游吟诗人
        .梁启超的翻译
        梁启超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翻译拜伦第一人。1902年,梁的第一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发布,在此书中,他翻译了《哀希腊》的第1简单识字、3节。这首诗出现在当《新》的两位主人公黄李两君到达旅顺一所客店时,所听到的一首英文歌,这首歌的歌词便是《哀》。梁分别采用沉醉东风和如梦忆桃源曲牌来翻译这2个诗节。其后,他通过黄君和李君的对话,插入自己对此诗的理解。黄李两君的话穿插着《哀》原诗第5节的诗句,梁对以上诗句的翻译散落在李君对此诗的评论语句中,如梁写道:裳字组词李君道.这诗虽属亡国之音.却是雄壮愤激.叫人读来精神百倍. 他底下遂说了许多甚么『祖宗神圣之琴.到我们手里头.外汇策略怎便堕落. 形容下雨的声音』甚么『替希腊人汗流侠背替希腊国泪流满面.……还说甚么『奴隶的土地.不是我们应该住的土地.奴隶的酒舆情分析报告.不是我们应该饮的酒蝴蝶结的画法.

本文发布于:2023-06-13 07:3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432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社会   中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