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更新时间:2023-06-13 06:02:48 阅读: 评论:0

目录
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摘要】  本文从习语的概念开始理解,分析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习语承载着语言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得文化,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习语是文化的精华,反映国家的风俗习惯,它作为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习语的翻译不应只是两种语言的简单转换,更应是文化的交流。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几年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习语的理解错误很多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文化影响到习语的方方面面,不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就根本无法准确理解。
【关键词】习语  文化内涵  翻译
360热点【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idioms, begin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and its analysis idiom translation methods, idioms bearing the language culture connotation, has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 kind o法律常识500题
f any language reflect and its related culture, a national language inevitably will reflect the national culture. Idioms is the esnce of the culture, reflect the local custom of the buying country, it as the esnce of language is bearing the rich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should not just two kinds of language, the more should be a simple conversion cultural exchange. Translation of idiom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years of practice teaching,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dioms of mistakes is caud by cultural factors. Culture affects all aspects of the idioms, not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cannot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春节送什么礼物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connotation Translation
引言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独特固定的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每种语言都有丰富多彩的习语。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关于这两个国家的语言有大量的习语,它们含蓄,幽默,典雅,严肃,不仅仅形式简练,言简意赅,而且非常生动形象,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但是由于英汉两国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
文化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但习语中的文化内涵一直都是翻译的难点。本文着重针对文化内涵这一方面,对习语翻译做了一些探究,从而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第一章 习语的概念
习语来自希腊语,原意为“特殊”“特点”。习语表示某种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或独特的修辞用法。它的另一释义是An accepted phra ,construction ,or expression contrary to the usual patterns of the language or having a meeting diffferent from the literal .
第二章 正确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
每个名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时代存在的东西一定有它的领域范围,因此它存在的东西不可避免的要反映当时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所以它具有特殊性。掌握一种语言就要掌握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比较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找到其相同和不同之处,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更好的通过文化背景理解习语。
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一种语言很难与另一种语言之间完全转换,这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我们来举个例子,说到我们汉语中的吃字,我们很多人就会想到我们英文当中的eat,但是如果我们用eat直接去替代汉语中的吃是不行的。因为英语中吃的用法很丰富。下面的例子就可以表明我们上述的观点。
eat an apple 吃苹果,attend the wedding 吃喜酒,get commission 吃回扣,Only tho who endure the most become the highest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A fall into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等等一系列的例子。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民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同理解。接下来我们就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文化内涵对习语的影响。
2.1地理环境
文化的形成脱离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 特定的文化又产生特定的习语表达方式。中国是以陆地和农业为主的国家,人们生产及经济活动主要是在陆地上,在语言表达上大多也是关于陆地上的人与事物。但相反英国是一个以海洋和工业为主的国家,大部分经济活动都跟海洋有关,所以在语言表达上自然是与海上有关的人与事物。例如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坚强者时,汉语成语为疾风知劲草
英语则说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a is calm and the water fair.(春天里歌曲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出好舵手) ;汉语的未雨绸缪的意思是说未下雨之前翻透桑田土地,修好门窗,比喻平时做好准备,打好基础,英语则说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修帆趁天晴) ,尽管喻义本身相似,但由于不同民族地理环境的不同,对事物的看法、态度、想法就不同,反应着不同的心态,从而对待事物也有另一种见解。例如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项目申报书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但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a(不知所措)等等。
2.2 宗教信仰
喷墨打印机喷头中西两种文化中衍生出了许多与各自宗教信仰相关的习语。宗教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同时也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而西方国家像英美长期以来深受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所体现的差距很大。他们认为上帝是主宰一切的神灵,所以他们的习语有很多与基督教有关,如,bear one’s cross (忍受痛苦)、put the fear of god into somebody (吓唬某人)还有许多由基督教衍生出来的谚
语、习语、也成为了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像scapegoat(替罪羊),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中国则是以佛教和道教为主,所以在这方面所体现的想法又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在文化的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在习语方面也有着很明显的影响。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本是佛教劝诫人们改恶从善的话,“五体投地”指的是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隆重的行礼仪式,比喻敬佩到了极点。在这一方面两个民族几乎有着相反的见解,宗教信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因素在我们看待事物、提出观点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黄色笑话2.3 风俗习惯
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西两个大民族更是有着很大差异,所以在很多方面两个民族的想法和表达方式也不同,两种语言的习语都有属于本民族该有的文化内涵。它例如中国习惯用“斤”计算,就用半斤八两表示一半对一半。而英语国家喜欢用“打”来计算,就用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来表示同一概念。英汉两民族对动物的看法有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在中国人眼中“狗”通常是肮脏下贱的代名词,常用它来形容和比喻坏人恶行,像狗眼看人低、狗急跳墙、狼性狗吠、狐朋狗友等等,而在西方人看
来狗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对狗怀有特殊的感情,把狗当成朋友来看待。例如an old dog(老伙计)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it rains cats and dogs(瓢泼大雨)等等这些都是与狗有关的习语。犹如龙是中国的象征,它具有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各种含义。关于龙的成语的也有很多,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等等。而在西方人眼中,龙预示着一种灾难,它是凶恶残害生灵的怪兽。所有这些例子都表示中西两个民族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对生活,周边事物以及对事态度产生的不同理解。
2.4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体现在历史典故上面。而典故是利用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词语构成的语句。典故都具有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要进行准确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往往使我们了解许多重要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源自希腊神话的Achilles’ heel 让人想到了唯一致命的弱点,cat’s paw 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或受人愚弄的人,between Scylla and Carbides 译为进
退维谷,出自荷马史诗, Pandora’s box 直译为潘多拉的盒子,意思是无穷的灾难。Everyone thought that he was down and out this time ,意思是大家认为这次他是彻底失败了。Be down and out 是拳击术语,指被击倒后无力继续比赛。这些例子都充分的表明历史文化对习语的重要影响,通过它我们可以熟悉一个民族的过去。   
3 习语翻译的原则
所谓翻译原则,亦曰翻译标准,即指导翻译实践,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翻译标准的确立,对于建立科学的翻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8世纪末,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亚历山大·F·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系统的提出了进行翻译和评判翻译的三条基本原则。而19世纪末,我国清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20世纪圣诞节快板50年代初,傅雷提出了“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瞿秋白的“等同概念”。所有这些主张都是翻译标准的一步步成长,翻译必须遵循泰特勒的三原则与严复的三字标准。同样翻译必须兼顾两面忠实和通顺以及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所有这些标准都只有相对的稳定性,都在变动不居的发展过程中,互相对立、补充和转化。但这些翻译原则的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

本文发布于:2023-06-13 06:0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428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化   习语   翻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