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成语解释

更新时间:2023-05-22 11:09:52 阅读: 评论:0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成语解释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邮箱登入一个含义姓氏笔画排序规则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以下是整理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成语解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解释:忧患:患难。忧患使人勤奋,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萎靡致死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磨字组词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成语简拼:SYYHESYAL

成语注音:ㄕㄥ ㄩˊ 一ㄡ ㄏㄨˋ ㄦˊ ㄙˇ ㄩˊ ㄜ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九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生于忧患,死于逸乐

成语例子:宋·陆九渊《与苏宰相书》:“屯难困顿者,乃所以成君子之美也,故曰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英语翻译:Life springs from sorrow and 胆固醇高吃什么calamity, death comes from ea and pleasure.

生于忧患,死于eatable安乐 成语接龙

【顺接】:乐不可支 乐不可极 乐不可言 乐不思蜀 乐不极盘 乐业安居 乐为用命 乐乐不殆

【顺接】:安身为乐 暗中作乐 不改其乐 惨然不小白兔的故事乐 怅怅不乐 吃喝玩乐 独自乐乐 逢场作乐

【逆接】:哀乐相生 哀死事生 百态横生 白面书生 白面儒生 百弊丛生 百死一生 半死半生

【逆接】:生上起下 生不如死 生不逢场 生不逢时 生不逢辰 生不遇时 生世不谐 生事微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成语故事

孟子说:古之帝舜曾在历山桃田,是唐尧发瑰了他,并任他为相,后又贵字成语禅帝位的。,殷高宗帝时的贤人傅说,起初是在傅岩被雇佣筑六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墙的`,是武帝举检为相的。胶鬲是殷封节奏感强的音乐时的贤人,起初是鱼贩子,、后被举荐辅佐封王‘;春秋时齐国人管仲曾被囚于鲁国,是齐桓公即位后知其贤,将他从狱官那里解救出来任为国相的。春秋时楚国贤人孙叔敖曾在海边隐居,后被楚庄王任为令尹。春秋时虞国大夫百里奚,虞被晋所灭,百里奚逃命时被楚国俘虏为奴,秦缪公用五张羊皮赎了他,任他为国相.’所以说,当上天要把大任降到某人身上时,一定会先使他的心志痛苦,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身躯,让他受贫困煎熬,使他的一切行为总不顺畅。这样,就可以震动他的心灵,坚韧他的意志,增强他的才能。一个人若能经常发现错误,才能改正;经常劳思焦虑,才能奋发创造。经过以上磨炼,内心的痛苦常表现在脸上,发于声音中,才能明了事理,也才能被人了解。从治理国家方面来说,一个国家朝内若没有明握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的朝士,若外光足以抗衡的敌国侵扰之优,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所以优患常激发人振作,为生存而斗争;安逸享乐的环境常使人骄傲堕落,趋于死亡。

故事选自《孟子.告子下》。文中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子安乐也。”之句。意思是艰险的环境使人在忧患中争生存,安逸的生活环境让人懈怠趋于死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dquo寓言故事长篇;一成语用于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冷发进取,改变困境。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1:09: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233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于忧患   而死   成语   于安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