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课件13

更新时间:2023-06-10 00:27:26 阅读: 评论:0

认知心理学课件40
黑板报设计意过滤作用体现了人的注意所具有的主动选择的功能;2、衰减模型;(1)内涵:1960年A.M.Treisman提;理解:刺激信息进入过滤器并不遵循“全或无”的原则;(2)支持证据;(3)评价:衰减模型不仅用信息的衰减来解释得不到;注: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比较如下图所示;共同点: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或高级分析水平容量;不同点:前者把注意的选择视为对刺激信息物
意过滤作用体现了人的注意所具有的主动选择的功能。
2、衰减模型
(1)内涵:1960年A.M.Treisman提出了注意的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见P84图3-2)。人们感知事物时,刺激一般要经过三重检验:一是检验刺激物的物理属性(如强度、容量等);二是检验刺激是否属于语言性质,如果属于,则将刺激分析为音节和单词;三是检验并识别单词,并且赋予意义,承认所有的刺激信息都可进入通道,但是未经选择的信息在进入时产生衰减(强度减弱),但其中某些信息仍得到高级加工。禁止的爱情深深
理解:刺激信息进入过滤器并不遵循“全或无”的原则,允许信息通过,不过一部分受到削弱,而未受到削弱的信息在高层水平保持了原来的强度,容易达到兴奋阈限,激活对应的字词及其意义,从而使刺激得到识别;而受到削弱的信息则常达不到规定的“阈限”。
(2)支持证据。A.M.Treisman(1960)的实验,有一个实验材料是:给追随耳输入“在野炊的篮子里,她装上花生、黄油、书籍、花瓣、标本等东西?”,而在非追随耳中输入:“猫、巨大的、天、苹果、选择、朋友、每个的、三明治和巧克力饼”等词,让被试复述,复述出来的却是“在野炊的篮子里,她装上花生、黄油、三明治和巧克力饼?”。Moray(1959)提出的“鸡尾酒会效应”(可注意到自己的名字),可用衰减模型来解释;1983年Cherry&Kruger对学习有障碍儿童(LD)的辨别图片实验,当受到干扰时,比较这些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成绩,发现LD儿童的学习成绩表现得很差。
(3)评价:衰减模型不仅用信息的衰减来解释得不到选择的现象,还运用“阈限”概念来解释高级水平分析活动;它承认选择的多通道性,解释注意现象更具有灵活性;它不仅解释了注意的选择机制,而且解释了单词的识别机制,在认知心理学理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足之处:衰减模型把刺激的物理特征看得和意义分析一样重要,如果侧重前一方面,就不能完全揭示注意机制。“过滤”(或瓶颈)出现的时间虽比过滤器模型晚,但还是处在加工的早期。
注: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共同点: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或高级分析水平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输入的信息都要通过过滤器进行调节;注意选择都属于知觉性质的(如物理特征等);过滤器位置大致相同,处在初级和高级分析之间。正由于它们的共同点,二者可以联合起来称为“过滤器—衰减模型”。(1971年D.E.Broadbent接受了衰减的思想。)
制氧机家用哪个品牌好
不同点:前者把注意的选择视为对刺激信息物理特征的分析,而后者不仅认为要对刺激物理特征加工处理,而且认为还对刺激的意义进行加工;前者中过滤器是按“全或无”的原则进行操作的(未被选择的信息通道是关闭的)。后者中未被选择的信息通道并不是完全被关闭,而是关小些或出现阻抑性衰减。
(二)反应选择模型(Respon Selection Model)
1、内涵。1963年由J.A.Deutsch&D.Deutsch(德尤奇)二人共同提出反应选择模型。(1968年D.A.Norman作了某些修订,进一步强调相关的重要性。)认为当人们感知外界事物时,所有进入感觉道的刺激都进入高级水平分析(输入信息与记忆系统中被激活的表征发生某种联系——相关pertinence);当需要对这些刺激进行反应时,就选择比较重要的刺激信息进行反应,重要性标准依赖于倾向性(或定势)、上下文以及指示语等。
理解:过滤器—衰减模型认为,注意出现的时间(即瓶颈)在感觉登记之后,通过过滤器时就已经决定了应该作出怎样的反应;而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注意出现的时间是在工作记忆中,先按刺激的重要性进行排列,然后作出反应。D.W.Massaro在1975年比较了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区别,图示如下。
图中的“觉察”实际上指“前注意分析”阶段。J.Best则认为,知觉选择模型中,刺激的一部分是以系列的
安慰的意思方式沿容量有限的通道进行传递并加以
识别的;反应选择模型中,所有信息是以平行方式传递到识别器,以前的模型把注意比作漏斗,实际上这是有一定误导作用的比喻,注意可以比作一个装有可控透镜的聚光灯,人们可把光柱缩小,也可把它展开。
2、支持证据。1969年Hardwick的实验(P87)。1970年,Lewis的实验。要求被试注意追随耳的信息(靶子词),而忽视非追随耳的信息(单词),单词在非追随耳中有时与追随耳中的词同义,有时又毫无语义联系。所要测量的是追随单词呈现与被试反应之间的潜伏期。结果发现,呈现同义词时,被试反应产生延迟;而无关单词则不出现这种现象(表明被试识别出了语义联系)。1974年Shiffrin的实验(P87)。
3、评价:反应选择模型能很好解释人们对相对重要信息的选择;但它也不能完满解释人们同时顺利进行的活动。所有输入都得到加工,显得不太经济。
三种注意理论比较图示如下。认出英语
其他理论和实验:
1、对选择性注意的ERP实验支持证据。1973年S.Hillyard等人用ERP技术对听觉的注意进行研究。给
被试双耳以听觉刺激,要求注意一侧耳朵的声音而忽略另一耳朵的声音,测量ERP。发现在选择性注意时,听觉的ERP 的N1成分(即N1负波)幅度增加,证明这时脑功能活动强度受到调制;进一步实验表明,这种选择性注意效应定位于初级听皮层(Woldorff等,1993);而1991年G.Mangun和S.Hillyard发现视觉的空间选择性注意使ERP的P1成分(即P1正波)增强。
2、注意的多重样式理论(也称多部位说Multiple-loci Theory),1978年由W.A.Johnston&S.P.Heinz在“Flexibility and capacity demands of attention”中提出。认为“瓶颈”(注意选择)的位置是由人们根据作业情况来确定的,从知觉选择(早期选择)到反应选择(后期选择)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瓶颈的位置是变化着的,即人们可根据任务要求不同,采取适应这一任务所需要的注意方式。
3、其他的模型。(1)注意的探照灯模型(archlight model,F.Crick,1984)。注意像是一个心智的探照灯,使被照亮的项目的加工过程得到增强。(2)偏置竞争模型(biad competition model, R.Desimone,J.Duncan,1997)。认为视野中的物体在表征、分析或控制方面进行着竞争。(3)统一模型(唐孝威、郭爱克,2001)。由于输入刺
激的不同项目具有不同的强度,以及自上而下影响的不同,它们之间会发生竞争。其中一个项目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原因是在不同项目间它具有的强度最大,因而引起脑激活的水平就最高。各个输入的项目主动竞争,只有占优势的项目得到增强,而其他项目受到抑制。
二、注意理论构建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把注意力指向如何解决同时进行活动的注意机制方面,其中以能量模型最引人瞩目。
(一)单一中枢能量理论(Single Nerve-centre Energy Theory)
1、内涵:1973年,Danial Kahneman在“Attention and effort”一书中提出中枢能量理论。(注:Kahneman因其对决策的研究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理论的支持者有A.D.Baddeley&G.Hitch(1974),W.A.Johnston&S.P.Heinz(1978)。他认为,把注意看作是对刺激分类并进行识别的认知过程,就能对注意机制有一个深入的理解。这一认知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或资源。如果刺激复杂,需要的资源就多一些;如果同时呈现几种复杂的刺激,资源可能就会很快耗尽。
理解:单一中枢能量模型假定资源量不是固定的,在特定时间内可利用资源量的一部分是由个体唤醒水平决定的。唤醒水平越高,资源量就越多(可把唤醒水平比作阀门,起阈限作用)。当资源量确定后,就要进行分配。分配策略受到几种因素的影响。长期倾向(enduring disposition)是许多高等动物都具有的,对突然运动、响亮的声音、鲜艳的颜色及其他异常事件的加工倾向,即不随意注意作用;暂时倾向(momentary intention)是把资源分配给那些能满足当前意愿、达到当前目标的刺激的
一种加工倾向(应归于有意注意);对所需认知能量的估计,也影响着可得到的认知能量,使能量或资源增加或减少。D.Kahneman的能量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2、支持证据。1978年W.A.Johnston&S.P.Heinz的实验。自变量为可分辨程度(感觉的分男女声辨别;语义的即是否属于同一个范畴)。因变量为非靶子词回忆的数量。
寓言故事长篇
3、评价:易于解释人们同时做几项任务时出现困难的事实。即这一困难并不是由于刺激信息任务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而是因为刺激信息任务所需要的认知资源超过了人可得到的认知资源量。当加工处理的刺激信息总数超过了注意的认知资源总量时,在同时进行的任务中有一项任务的成绩或效率必将下降。但是由于人们对资源的控制是灵活的,通过调节可以很
快地适应新异刺激信息对认知资源的需要。中枢能量理论不能解释任务性质对注意分配的影响(性质不同受到彼此的干扰较小);它用两种任务之间相互干扰来测量有限的中枢能量,接着又用有限的中枢能量来解释两种任务之间的干扰,因而有循环论证的嫌疑。
(二)两类限制理论(Two kinds of Limitation Theory)
1、内涵:1975年,D.A.Norman&  D.G.Bobrow在承认注意是资源分配的前提下,把资源或能量的分配分成两种加工过程,一类为资源(智源)限制过程(Resource-limited Process);一类为材料(资
小学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
料、数据)限制过程(Data-limited Process)。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时,对刺激的识别、信息的加工是由两类限制过程决定的。前者指认知任务受到所分配的资源或能量的限制,得不到则不能顺利加工,若得到较多资源,则能使加工顺利进行。后者指加工受到任务质量或任务适宜性的影响,有时资源分配再多也无法完成任务。举例:辨认字迹——熟悉某人字迹时分配较少的资源;若此人字迹十分潦草,即使你眼睛睁得再大也无济于事。又如,在嘈杂的马路上接电话;收听弱信号的电台节目。
注意的两类限制理论可用POC曲线(performance operation curve)来说明。随着认知资源的分配量的增加,人们的认知操作水平会越来越好,最后到达材料限制区域,这时,虽然拥有更多的分配到的认知资源,但被试的认知操作水平不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3、评价:单一中枢能量理论和两类限制理论都能较好地解释同时进行的两项任务中注意的分配。单一中枢能量理论侧重唤醒状态,而两类限制理论侧重资源分配的方式。它们补充了瓶颈理论的不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知觉选择和反应选择在观点上的对立。不足之处:有三个问题有待解决——一是两种理论模型的假设是刺激对能量需求不构成竞争,只是合理分配,但一些刺激任务在同时进行时的确会造成干扰问题;二是两种理论模型不能说明资源的归属问题;三是它们仅仅把认知和注意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没有深入探究这一过程的内部机制。(可从集中度、能力、信息和工具等几方面分析)
(三)了解:多重资源理论(Multiple resource theory)ps保存
多重资源理论是由D.A.Allport1972年提出来的,经D.Navon&Gopher1979年补充而成。也称特殊加工系统理论。他们认为,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多重的通道或机制,每一个通道都具有自己的容量,它在单位时间内存

本文发布于:2023-06-10 00:2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15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注意   刺激   信息   选择   理论   认知   模型   进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