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麦有杂音
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耦合与对立
约束英语李绍元;黄祖辉
【摘 要】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向来很难区分,人们在很多场合下替代使用.二者属于同一个话语系统,在心理基础、最终目标和时代特色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单一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一致的,"中华民族"在政治上作为一个共同体时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同质的.但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对象、本位、对他者的态度、感情倾向、感情色彩和使用时态等方面各不相同.由此可见,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对立,尤其是在多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可能相互一致,也可能相互背离.
【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2)002
【总页数】4页(P220-223)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中华民族;耦合;对立
年三十菜谱
【作 者】新生儿吃奶粉李绍元;黄祖辉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523808;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D261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向来很难区分,人们在很多场合下相互替代使用。其实,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并非同一回事,二者虽然密切相关,但又相差甚远,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对立。
1.1 爱国主义 在国外,爱国主义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个体对国家的情感依附、团结同胞的意识、对国家所承担的应有责任、国家利益优先的意识、渴望国家强大愿望和民族的优越感。美国教授Stephen Nathanson认为,爱国主义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对自己国家特殊的爱;对作为某一国家的个人身份证明的认同感;对国家利益的特别关注;为了促进国家的利益愿意做出牺牲。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爱国主义有三层含义:首先,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将军夜引弓全诗
发展、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来自人们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依赖和认同。其次,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道德和人生价值规范。在政治原则上,它强调公民应具有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政治责任和义务;在道德规范上,它要求公民把爱国、报国、效国、兴国作为崇高美德,而把卖国、辱国、叛国、祸国作为非道德行为;在人生价值上,它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倡导报效祖国,为社会为国家献身的精神。最后,爱国主义体现为个人爱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的集合体,是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的有机统一。
爱国主义的对象是祖国,现代意义上的祖国,至少包括三个因素,第一,自然要素,即本民族赖以生存的特定区域内的土地、山川、海洋等自然风貌,以及矿藏、森林、物产等自然资源所构成的国土;第二,社会因素,即由共同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语言文化和历史传统等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紧密连成一体的国民或人民;第三,政治要素,即为了维护社会共同体的秩序、主权、安全和稳定而建立起来的实施阶级统治的政治机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国是一个集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是由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一定区域的国土、国民和国家机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人类生存的社会共同体[1]。因此,爱国主义体现为爱故土、爱人民和爱国家的统一。
爱国主义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历史性,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巩固并发展起来的,是历史的沉淀和积累。“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二是实践性,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和情感,而且是一种行为规范。三是国界性,爱国主义的对象是自己的祖国,从来就没有超出国界的抽象的爱国主义。四是广泛性,爱国主义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能为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和社会集团的人们所接受,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刻苦读书的成语1.2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由民族发展而来。对“民族”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强调血缘关系的“族群民族”,意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基诺族等。这是大众通常所说的民族的含义。另一种是强调公民权利的“国民民族”,例如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形成的。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梁启超认为,“中华民族”通常是指汉族,但也包括中国各民族。值得指出的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众通常所说的华夏民族是汉族的前身,并不包括少数民族。中华民族与炎黄子孙也不相同,大众所说的炎黄子孙就是汉族后裔。
从民族的生成和演进可以看出,民族作为社会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形态,更多的是一个政治概念。民族天然具有自我治理的本性,几乎没有哪个民族愿受制于其他国家或组织。
民族主义建立在三个基本主张之上:存在一个具有确定而特殊的民族;该民族的利益与价值优先于其他民族的利益与价值;该民族必须尽可能独立,这通常至少要求保有政治主权。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很难做出唯一的解释。在当代语境中,民族主义至少有三种涵义:一是作为强烈民族意识的民族主义,即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表现出来的认同、归属等强烈情感和持久意识,它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社会心理;二是作为社会思潮的民族主义,即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维护本民族利益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政治诉求和社会潮流,它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焦点和兴奋点;三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即为谋求民族权益而在处理民族问题和对外关系上形成的一套行动准则和价值观念,它往往成为一个民族对待民族问题和国际问题的重要战略和策略思想。
民族主义是当今时代不可忽视的一种政治思潮和政治运动。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健康的民族主义可以振兴一个民族,极端的、病态的民族主义则会葬送一个民族。因此,大众不能无原则地强调民族主义,应当坚持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进步和人类进步的民族主义。
2.1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耦合的基础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属于同一个话语系统,二者紧密相连,在心理基础、最终目标和时代特色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
2.1.1 心理基础相同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心理基础都是民族意识。民族意识作为民族共同体心理特征,是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集体行动的内在驱动力。民族意识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理性的民族意识会使民族成员产生骄傲与自豪感,当理性的民族意识与国籍重合时,就会对民族之“家”即祖国产生热爱之情,形成爱国主义。
2.1.2 最终目标相同 民族主义是民族意识的最高体现,爱国主义是国家意识的最高体现,两者都是民族成员的主体意识之一。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民族主义的最高表现就是爱国主义,在谋求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主,维护全民族国家的最高利益方面,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没有分别,二者都强调对自己所属集体的忠诚与奉献、义务与责任,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的集体行动。在此情形下,爱国主义会从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中寻求凝聚力和发展动力,而民族主义也成为爱国主义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刻,在支持国家独立自主,获得国家和民族独立方面,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有着共同的目标。近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名异而实同,以至于唐文权先生认为民族主义几乎是“爱国主义的孪生姐妹”,“就是它的代名词”。
幼儿园新年祝福语
2.1.3 时代特色相同 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都是历史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一定历史和时代背景下的叙述语境,脱离了历史和时代背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很难论述。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爱国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融入了开放、包容和理性的新内容;民族主义也正在顺应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形成理性、开放、和平的民族主义发展趋向。
2.2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耦合的表现
2.2.1 单一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一致的 中国学者李宏图认为,在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共同体在加入政治法律意义之后,就变成新型的国家共同体。这时的民族(Nation)即与国家 (State)同一 ,“Nation”(国家 )与“Patrie”(祖国)的含义也开始一致。在这个意义上 ,“Nationalism”(民族主义 )就与“Patriotis m”(爱国主义)开始同一[3]。由此看来,在单一民族国家,民族与国家是同一的,民族的最高利益就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如果不严格区分国家和祖国)民族主义就是爱国主义。不过,目前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单一民族国家,即使是一般被认为是单一民族国家的日本,也存在数量很少的其他少数民族。
2.2.2 “中华民族”在政治上作为一个共同体时,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同质的 “中华民族”是在
资本主义近代话语中出现的,中华民族的边界不是指汉族或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而是各民族的统一体。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凝聚核心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一直在比较稳定的中华大地上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不仅内在地包含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或现象的因素,而且也包含反对民族压迫和反动统治,向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或反动势力进行英勇斗争,推动祖国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因素。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对于中国的政治现实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义的。二者在文化取向上如何不同,或走向了哪一极,在民族国家的主权或发展这一点上,二者从来没有真正的分歧,始终是共同的目标[4]。
约克夏幼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