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益道德(5篇)

更新时间:2023-06-09 00:17:00 阅读: 评论:0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公益道德篇一

很多人对“道德”深恶痛绝,但是,究竟什么是“道德”呢?道德本来代表着社会的公序良俗,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情操的向往,何以干起了“”这种恶行?

一位独自上学的10岁小女孩坐在公交车的爱心坐上,听到一位婆婆不停的吐槽无人让座,最终哭着让了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座的孩子最终受不了道德的谴责,将座位让给了婆婆。这位婆婆心安理得的坐上了爱心座位,她是不是忘记了给她让座的是个独自去上学的小姑娘? 女明星范玮琪因为在阅兵日发儿子照片,瞬间被骂上热门。微博里过十万的评论里充斥着匪夷所思的爱国情怀:“你居然不发阅兵的照片,真是对国家没有感情”;“都不表达下自豪, 你不配做中国人”;“这么重要的日子你还要秀小孩,赶快滚出中国”.......等等

8.12天津爆炸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支援,不少组织跟个人都进行了捐款。比如每天都能在新闻中听到看到xx捐款多少。慈善本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中国首富马云的微博也在这几天“炸了锅”,他的微博评论遭到了网友“围攻”,“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啦”“首富就该捐一个亿”纷纷质疑“为啥不捐”

近年来,有关公交车上老年人逼着年轻人让座的事件层出不穷,各方对于事件的态度也是众说纷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将“尊老爱幼”这一美德放到现如今的“逼着让座”这件事情上,是不是有种道德的嫌疑?当今年轻人压力大,来自工作的、家庭的,朝九晚五再带个加班,柴米油盐酱醋还得买房,使得他们必须去拼搏,或许只有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才可以休息休息、放松放松,为什么不能多点理解和包容? 晒娃就不爱国,有钱就该捐款,否则就被贴上“为富不仁的标签”,这是哪门子的强盗逻辑。难道爱国就一定要通过发阅兵的图片来表示吗?如果捐款之后如果公司运营秩序收到影响了怎么办?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是有的人花了大半辈子也没弄明白什么是真的道德。道德是用来约束有错的人,不是用来禁锢无辜的人。制定自己的准则,别人的道德,这是一种畸形的价值观。而站在所谓道德据点的你们大可不必咄咄逼人,慷别人所慨,强别人所难。人们厌恶“道德”,不是因为心中失去了道德底线,也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美好的情操和公序良俗,而是讨厌道德的滥用和越界。

谢谢大家!

公益道德篇二

被的捐助与受助

弱者,需援助的人。每个人未必有帮助弱者的义务,但弱者始终拥有自己思考以及决定的权利。不能因为受帮助,便剥夺了他改变的权利。

有那么一个案例:重庆市北大研究生段霖夏,作为一个高阶知识分子,他能够考上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足以证明其人必有过人之处。然而,这个优等生的家境却一贫如洗,住在毛坯房里,面对着北大研究生四万余的学费,无力长叹。社会上舆论的帮助与爱心人士的馈赠,让段霖夏有了读研的保障,其中某玻璃厂老板李富华,正是他的最大帮助者。段某尊敬且感激的称他富华哥哥。然而数年后,李富华将段霖夏告上法庭,因为这个优秀的北大研究生早已休学去从事其他行业,四年的时间只修完了一门课程,李某觉得自己的善心受到了诓骗,起诉法院,要求追回善款。很多人到现在仍旧谴责段某白眼狼,怒斥其知恩不图报,没有好好完成学业。其实我不管段某事后经商以及信用缺陷之类的事,我只是想起一个问题。段某作为被援助对象,是否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而这样的闹剧仅仅是因为作为商人的李富华的房屋拆迁赔款不合理,李某试图通过该“知恩不报案”来取得媒体关注,使其获得更多的拆迁赔偿,他达到了目的,也引发了社会对慈善的思考。

诚然李某帮助段某是为了令他完成学业,更好的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人。但我认为,资助人对被资助者能指导,不能领导。被资助者之所以能被资助,说明其学业水平不差,如果补齐经济困难问题,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但倘若我是一个北大研究生,我还没毕业,我家里背负着重大债务,我欠了一笔巨额人情债,老实说我是很难投入的学习,因为我的压力已经超过了范围,遗憾的是,我并非北大研究生。当我面临父母日渐多病,家里负担加重,而我还在为家里增添负担的处境,压力可想而知。读研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使家里摆脱困境,但是如果读了研,家里没有改变,父母更为老迈,双手空空多了一个硕士文凭却没有工作经验,赤条条的进入社会,而想改变的还那么多。惶恐席卷了这个北大研究生的心。

有人说他欺骗了李某的善良。的确,他没有按照大家所想的去认真完成学业,而是去投资经商让人很无法理解。其实我很无法理解有一个现状,就是如果一个人经济困乏,而手头有现金,他是否有权利支配这笔钱去进行投资?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在段某拿到哥哥寄给自己的几千钱去投资话吧时,众人认为他明明有能力却欺骗群众。段某在演播厅说:“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我一定要卑微的去做棒棒,你们才相信我很穷,我需要帮助?”

这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一个人没有断手断脚,群众不相信他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一个大学生不落魄到扫街洗碗,没人相信他真的走投无路。为什么一定要逼到悬崖才拉?那是底线而不是标准。段某后来的生意经营还是失败,信用也进入破产,更是由于李富华的上诉成了道德通缉犯。其实,他在被资助的那天起,就成了考上枷锁的囚徒。他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自由。弱者的权利被舆论,群众,道德所剥夺。诸多媒体将此定为国内第一起“知恩不报”的案例。其实并不准确,早在2005年在广西南宁便宣判了一起赠与合同纠纷案,只不过资助者与受助者签订了一份合同,书面合同规定这笔钱必须用于学习,“在取得学士学位前,不得退学,不得打工”等多项义务,同时还规定受助人中途退学要双倍返还财务。对于段某,多数人表示心寒,而作为学子,我表示心凉。为什么,接受帮助,就等于放弃了我选择别的路的权利。资助不是为了让被资助的人过得更好吗?为什么是强制被资助者往资助者所领导或者说期待的路上走?很多人指责受助大学生知恩不报,其实有没有想过,不劳而获本身就给受助人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资助人而言,这是他的善,而对于受助人而言,却是债。善是权利,债却是义务。欠了良心债,法院不帮,舆论攻击,成了千夫指。

我们究竟是为什么去善?我们的善到底是为了用道德去他人,还是为了利用财物实现他人因为经济困顿而无法实现的抱负?慈善在中国,日益演变成道德,不仅受助者辛酸,资助者也心痛而无力。作为看客的舆论媒体群众,却是这恶性趋向的推波助澜者。也许大家是出自好心,但没有站在双方的角度,第三方其实是没有涉入的价值!这只会加深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这对于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好的现象。

什么是良性的慈善?施者不计,受者不忘。放在心上的利益计较,只会折损了自身的存在意义。受助者需要帮助,不简简单单是经济上,他们作为优秀人才,他们的尊严谁来尊重。现在很多高调慈善虽说也在捐,却将受助人放到极度卑微的地步。他这一生无论多优秀,他都需要感谢当初那个人的赏识,他永远不能忘记那个人的恩情。这个就是高调慈善,利用道德了媒体勒令受助人乖乖低头,还一生的债。

如果让一个人因为一笔钱而不得不承受多方面的压力,在未来的众多选择上,面对资助者“轻微”的请求没有拒绝的余地时,他当初接受资助是正确的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欠债逼死状元郎。他们可以拒绝,只是社会不允许。捐助人可以不捐,只是媒体。当我们的生活逐渐走向曝光和多元化,我们是否有权利要求我们的世界,存在那么一丝允许我们改变或反悔的权利。感恩不是义务,妄求回报的资助真的是慈善吗?天使投资人不也是一场慈善的博弈吗?作为社会的底层之一,我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发出反抗的声音,请求社会允许我的心理抵抗。

公益道德篇三

道德

大家小时候是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凡是和弟弟妹妹闹矛盾,不管事情经过怎样,被长辈批评的永远都是你。他们似乎都认为,哥哥姐姐就该让着弟弟妹妹,不让?那好,恭喜你,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将会围绕“姐姐让着妹妹”这一主题跟你进行深入交流,逼迫你在未来的日子不得不让着妹妹,这种情况在今天看来,其实就是一种道德。

道德是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一般是一个群体思想道德低下,认为资源多的人就必须帮助资源少的人,才能达到一种心理平衡,也顺带达到了自己帮助别人的虚荣感。

我一说,大家似乎都明白了,道德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其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公交车让座,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一个胖女生堂而皇之的对公交车上另一位乘客提出让座要求,理由竟然是:我胖,你得让我坐;不让,那你就是不友善、没爱心。听我这样说,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种情况简直是荒诞搞笑,但事实上,各地因让座而爆发的矛盾层出不穷,而公交车也成为了道德的主战场。

除此之外,慈善也是道德的重灾区。天津港爆炸事故后,政府还没号召大家捐款呢,就有一帮人在马云的微博里言辞激烈地留言,“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排山倒海式的“逼捐”人浪,颇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架势。

“逼捐”之荒谬,是不用多说的。但问题在于,假如有人无故向马云要1亿元,这人不是白痴就是疯子,而一旦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就立马变得理直气壮起来,还有那么多人跟着起哄,逼人的主还觉得理亏了似的。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道德”。

就连时时刻刻陪伴我们的朋友圈也已经被道德攻陷,“是中国人就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转”,这样的字眼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种种一惊一乍,从情感上、道义上施加无形的压力,你不转发似乎就是无知或没有良心爱心。

导演贾樟柯曾在一次访谈中提道:“在我们的文化中,„苦难‟似乎是获得话语权力的一种资本。”“我弱我有理”!世界上总存在那么一群人,以自己的落后弱小为武器,站在制高点,以道德为名使自己获得利益。“困难我来帮”!大多数围观者盲目同情弱小,但自己又不愿或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就只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其他有能力者,当被者不遵从时,那好,可以下定论了,你就是一个不道德的人,而我拥有者多么高尚的人格。对于这些围观者,当他们以道德之名去随意批判他人时,既改善了自我评价,又满足了帮助别人的虚荣感,道德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类人占绝大多数。

“娱乐嗨翻天”对于有部分人来说,道德只是他们娱乐的工具。他们看热闹不嫌事大,他们煽风点火,在事件出现时无所顾忌的参与其中,仅仅只为了欣赏被人的窘态。而事件发酵所造成的后果,他们是毫不在意的。更有甚者,对我们实施道德仅是制造出一个噱头,以达到炒作的目的。就如之前提到的朋友圈中的垃圾文章,他们将一些胡编乱凑的文章,配上道德的字语,骗取点击量来获得利益,是当之无愧的“爆炒先锋”!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想象一下,当道德成为社会的主流,世界会变成哪种形态呢?当道德被有心人利用,成为一种获利手段,只需只言片语,只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就可逼迫他人、不劳而获。但他们不会总这样幸运,于是,真相被揭露,而知道某些道德真相的我们还能毫无心理负担的去帮助其他人吗?我们会想,他这是不是也是装的?他这是不是道德?这无疑是关闭了一条帮助他人的渠道,更严重一点,社会公信力也会严重下降,我们没有了同情心和慈善心,我们不敢做有道德的事,害怕做这些事,最后导致整个社会都走向了道德的反面,那社会也离崩塌不远了。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有理想,但是不要公然鄙视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我们必须有操守,但是不要公然抨击那些蝇营狗苟的人。我们要学会辨别道德,同时通过正常渠道,向具有承担社会救助责任的相关职能部门或者社会慈善组织求助,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道德如果成为运动,也是“自己做”运动。我们唯有自己动,从而带动他人一起动,这才是发扬道德的正确方式。

人们之所以提倡道德,是因为道德可以增进社会的安宁和谐,不希望引起纠纷、造成**。当道德被他人强迫而为之,就已经与道德的初衷相去甚远。莫要以善之名去作恶,这是我们所有以道德自命的人应该守的分寸。

公益道德篇四

论道德

在发生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的时候,人们总是喜欢对一些名人们的做法做出评论。而一些不理智但是又自以为理智的人,总是对他们进行着道德

前不久,中国男孩洪战辉作客央视新闻会客厅,接受了记者李小萌的专访。洪战辉在节目中重点谈了自己成名后的烦恼。其中,最让洪战辉迷惑不解的是,自从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之后,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做了近150场报告,而这些报告全部是免费的。洪战辉说他想过要收出场费,可是又不敢收。

洪战辉为什么想要收出场费呢?按他自己的话说,他觉得一个人付出劳动就应该有所回报,他出去做报告,其实也是一种劳动,是在给别人做一种精神上、能力上、心理上的培训,这种劳动应该得到一定的报酬。可是,他为什么又不敢收呢?他说如果收了出场费,一定会引起人们的非议,觉得作为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根本就不应该计较经济上的利益。平常有人也时刻提醒洪战辉:你是一个公众人物,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所以,洪战辉听从了这些人的劝告,以所谓的责任感做着无数的义务劳动。当然,为了不让自己太吃亏,不被他人不恰当地利用,对有些采访和邀请,洪战辉现在已经开始学会了拒绝和回避。

严以待人,宽以待己是大多数人的做法,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就像洪战辉自己明白的那样,一个人付出劳动就应该有所回报,不论是谁,以什么立场,都没有资格去剥夺他获取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精神楷模也好,道德楷模也罢,说到底也只是普通人,需要生活,需要养活家人,需要承担属于他们的责任。所以,请不要用看神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一直都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上。

上海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近日开展,已迎来4000多位富豪。这些富豪们出手相当阔绰。顶级奢侈品展上富人的慷慨正好与他们平时对待慈善事业的吝啬形成鲜明反差。公众纷纷指责,富豪宁可挥霍不愿捐赠,不愿为社会多承担责任。富豪喊冤:慈善信任机制尚不健全。富豪们除自身觉悟原因外,仍然害怕慈善公益捐款管理不善不透明,甚至被挪用、贪污。现实中这种事情也时有发生。目前,我国的慈善信任机制尚不健全,富豪不是缺乏爱心而是对捐赠监管制度缺乏信任,他们不相信一些慈善机构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捐款。的确,这些富豪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人说,人越有钱就越小气,然而我却不这么理解。富豪或是贫民的钱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无论是多还是少,都应该得到尊重,有钱人不过是更注重自己的权益罢了。当然,在自己生活富余之际,做些慈善是极好的,但是,捐款得来的钱没有人知道用在了哪里,是如何用的,用了多少,是否有被贪污的。富豪们当然不愿意让自己的钱被一些打着慈善的旗号的人收进他们的腰包。他们只是比较有钱,又不是傻。近些年来,我国并没有在相关方面有任何改善。我们经常会说美国的福利制度有多好,有哪些人去世之后将所有资产都捐给了慈善机构。我相信只要我们国家做出相应的法规,将慈善捐款管理透明化、有理化,会有更多人愿意投身于慈善事业,更多人愿意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将我们的社会建设的更好。

不久前,男明星乔任梁的去世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据相关人士说是因为其余抑郁症,自杀而死的。当时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人们最关注的是陈乔恩,她作为乔的闺蜜,因为没有在相应的时间内发出微博,我们广大的网友们就自己莫名的在那揣测,说陈无情,没有心,最好的朋友不在了都没有什么表示,等等类似的话语。我只是想说难道难过了就一定要发个微博来让你们看见吗?明星是公众人物没错,但是他们也没有必要将自己的一切都摊在我们的面前,他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他们难过伤心了,他们也会自己躲起来偷偷哭泣,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我从来都不觉得明星是一份轻松的工作,多少人看见了他们的光鲜亮丽和高收入,却极少人看见他们在台下的努力、他们连自由都没有的烦恼以及他们承受的压力。就像进贾府的林黛玉一样,座位公众人物的他们,生怕说错一句话、走错一步路。希望网友们在评论别人的一举一动的时候,稍微想象如果自己是他,看到自己写下的那些评论心里会有什么感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都有利有弊,人们注意到了道德的重要性是极好的,但是在评判的时候最好可以带上一些理智,这样有利于自己客观的看待问题,也减少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元我们所有人杜被生活温柔以待。

公益道德篇五

我以道德的名义你

22班 李迪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在人世间,我们共同面对的荒漠中,我们应该给予有难的人一口水,可是,可怕的是,有人因此成为了恐怖的吸血鬼,对善良的人进行道德。

太累而未让座的小伙子被大妈发公众号,乞丐为了十元而张口索要,妈妈掩饰孩子的过错开口大骂,他们都口口声声喊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没有掩体人开火!其实那口号不就是“我以道德的名义你”吗?

我们的民族,在道德准则中写入了“施舍即为道德上的给予”,在我们每个人有能力的前提下,对有困难的人进行道德布施,即所谓“达则兼济天下”。可这样做,却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道德乞讨者、道德辩护者、甚至道德暴力者,他们以所谓的道德对任何一个道德布施者进行“”,进行无情的勒索与迫害。他们正是一个个的吸血鬼,一个又一个的社会蛀虫。可这不正是一种道德的缺失吗?人人口口相谈为道德,为文明,为善良,可四周却还是道德荒漠。

这还不是全部。

学生不让座,老人动手扇耳光;动物园遭不幸,网上一片骂声;被骗走学费,又是一片嘲讽。有人并无过失;有人有过,但较之于生命,又何故如此无情?这便是道德荒漠之悲哀了。“胃与心之间只隔着一层,喝多少酒都淹不进去。”道德口中说着道德的话,饮着道德的酒,却没长着一颗道德的心!

《狂人日记》痛斥吃人的封建礼教,字里行间写满了“吃人”二字,但如今面对着道德缺失,恐怕“吃人”二字也难以形容了吧!因为,道德是人性丑恶的边界,道德荒漠、道德沦丧都在极力地削弱那堵界墙,临到头来,是人性的彻底暴露。

我们不去说“人性本恶”,那对于善者是不公平的;但同样也不能言“人性本善”,那对于道德者太过宽容了些。我们只是还未找到更合理的方式来约束对道德武器的滥用,才令善者心凉,我们更不该失去对本民族道德的信心。

道德不是任何人的名义,道德也不是伤人的武器,他是心中的神圣之地,请不要玷污。

剪碎道德的言语之绳

21班 杨棋涵

朋友们:

你们好!请设想:

如果是你工作了一天,本打算在地铁上稍作休息,却被要求让座,拒绝后,却又有被发到网上被不明群众人肉的可能,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那位被索要十元钱,或被“熊孩子”划车的车主,你又该如何?

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反抗。

因为,在这个强调“和谐、友善、互帮互助”的时代,道德变得越来越理所当然。我很赞赏那位小伙子为拿回刚给的一元钱而伸出的手,这也正是剪碎了道德言语之绳的剪刀!

我们理应拒绝“道德”。

“因为她还抱着孩子,而你年纪轻轻,所以你就应该给她让座”;“因为你有十元钱,所以你本来就该把它给我”;“因为小孩子不懂事,所以你不可以追究车上的这一道道划痕,否则你就是不善良、不友好,素质低下”:这些者的思想让人发笑!可社会上频频出现的道德事件,足以让我们的笑凝固在脸上。

我不得不感叹:这究竟是怎么了?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了两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在乘坐飞机时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位对指责孩子哭闹而影响他人的乘客破口大骂,另一位在飞机起飞前,便送给周围每一位乘客一份不贵重却十分精致的小礼物,来为孩子第一次乘坐飞机有可能哭闹而道歉。尽管整个飞行过程中,孩子只是安静地趴在母亲身上玩玩具和睡觉。

这是一种对比,也是一种思考。凡事都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偏偏有人就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高昂着头,并用言语攻击你,你!

对此,我们决不能吞声忍气!

地铁上的大妈,没准儿也正坐着别人让给她的座位,有什么理由干涉别人的自由选择呢?大街上年轻的乞丐,为何不自己靠双手赚钱而贪求别人的那十元钱呢?孩子确实年纪小,不懂事,但一切熊孩子的成因都来自熊父母,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看管好?为什么不提前教好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道德,从道德来看,仿佛无可厚非,因为人要友善、要善良、要互帮互助,但实则漏洞百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不易,没有人有义务和别人“感同身受”,我们不能因别人道德了自己,而开始质疑自己。

我们要做的,只是伸出有力的手,握紧锋利的剪刀,将道德的言语之绳,剪得粉碎。

请不要道德

21班 刘瑶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是否曾为一个小伙不肯为抱孩子的妇女让座而心生不满?你是否曾为一个青年不肯施舍给乞丐十元钱,而觉得青年冷酷无情?你是否曾为被孩子划伤车的车主和孩子家长交流而认为车主不近人情?

如果你曾有过这样的念头,那么你也就成为了道德的“绑匪”。

因为你不知道,那个不让座的小伙,或许因一天的工作而疲惫不堪;因为你不知道,那个行乞的年轻乞丐,本可以靠自己工作赚钱养家,而非摇尾乞怜;因为你不知道,孩子需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担当,无关年龄大小,更何况是身为监护人的父母。

而且,我希望你们能够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没有一条强制道德。所以请你少一些自认为的“理所应当”。

你们是否真正地知道什么是道德与素养?

它是孔子口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与尊重,理解工作太累的疲惫,尊重你的选择。

它是孟子“心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善良与感激,善意你的帮助,感恩你的关怀。它是罗曼罗兰“在你还有能力帮助他人时,就积极去做”的主动与虔诚,不狡辩,不造作矫揉。道德是神圣的,崇高的,令人敬畏的。

苏子曾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希望你们可以自由一点,潇洒一点,不要被道德的枷锁束缚住,更不要去道德,“让不让座”“扶不扶人”“给不给钱”的争论与纠纷,天真而愚蠢!我希望你们可以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不要被卷入那辛辣而苦涩的洪流。

乐己,乐人。乐人,乐己。

这才是道德的真谛。

道德从来不是被抢来的,素养更不会被夺去的。它们是需要心的敬畏、爱的呵护的。让我们一起构筑我们的理想国,在那里,永远不要做道德的“绑匪”!谢谢大家!

哪有什么应不应该

22班 蒋晓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如果你是白领,疲惫归家的你会不会给抱着孩子的妇女让座? 如果你是行人,热心善良的你会不会应乞丐的要求给他加钱? 如果你是车主,火冒心头的你会不会因稚子所为而忍气吞声? 我想,也许会,但我是不会的。因为,这世上哪有什么应不应该。

也许,我可以用“得寸进尺”来形容这种无理取闹之人。弱势群体确实有资格享受更好的优待,就像妇女、乞丐、儿童,我们自然也会尽力而为。可是,这位大妈、这位乞丐、这位家长,他们所要求的未免太过分了吧?在法律和人性的约束之下,他们享有权利,但同时,这权利也有限度。就像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少年,做出了杀人分尸这种惨无人道之事,他们还值得宽恕吗?或许你会说,乞丐只是饿了,孩子只是贪玩儿了,但从这样的小事中折射出的问题却不小。没人能说准这个贪婪的乞丐以后会不会抢劫,也没人能保证这个小孩长大后会不会贪玩到砸车、打人。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应不应该同情纵容他们。

也许,我可以用“道德”来形容与这类似的事件!

记得《甄嬛传》中说:“别人帮你,是情分;别人不帮你,是本分。”没有人有义务或者应该对一个陌生人献出自己的全部爱心和善意,没有人会真正的“蠢善”。就像朋友之间“强制性的借钱”,就像同事之间“被迫的替班”,就像父母与孩子之间“工作地点不能离家远的铁规矩”„,让座是自愿的,给钱是自愿的,不计较也是自愿的,哪有什么应不应该?

也许,我可以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告诫大家。作为高中生,我们要学会接受世间的不如意,没人会因为你是半大的孩子,就原谅你所有的过错;也没有人会因为你是快成年的人,就尊重你的所有行为。父母没有责任对你好,老师和同学也是,所以不要认为所有的事都是理所当然,不要成为要求让座的大妈、嫌弃钱少的乞丐、强词夺理的熊妈妈。毕竟,这世上哪有什么应不应该。

不要做“得寸进尺”之人,不要干“道德”之事,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走于人间,不奢求偏爱。

这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应不应该。

x x x

x年x月x日

本文发布于:2023-06-09 00:1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06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益   道德   最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