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条例学习心得

更新时间:2023-05-22 06:05:53 阅读: 评论:0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问责条例学习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 篇1

《问责条例》责任大于"权力"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皮肤黑黄适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国***问责条例》,明确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分层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四大问责坚持原则,以及问责主体,问责情形,问责方式,问责时限等。

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问责条例》的出炉,是继中共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之后,再次为***员戴上的一个"紧箍咒"。***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抓起,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毫不松懈地狠抓"四形容紧张的词语风"问题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同时坚持严厉查处腐败行为,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问责条例》的施占有欲太强怎么办行,是进一步提高***风廉***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效能的利器。问责条例的实施更加强化了******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关于读书的画识,切实提高***的`执***能力和执***水平。

俗话说:权责是把"双刃剑",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有担当,不能存有畏难情绪、碰到问题不敢抓,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能用,不想担责、不敢担责、不能担责,怕困难,做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其次要正确用好权,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权用得不好就会损害集体和人民的利益,败坏***和***府形象。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心中有戒,心中有责,心中有民,做一个合格的好干部。最后要不忘本,谨记自己的权力来源于群众,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坚持为民服务宗旨,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标准,为民办实事、好事。

在反腐败斗争和***风廉***建设新形势下,***员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永弃非分之想,明白权力姓"公"不姓"私"的道理,跳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误区,把权力理解为一种责任、一种约束、一种考验,筑牢思想防线。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 篇2

"终身问责"——权力运行的又一道"紧箍咒"

******反复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冬虫夏草作用*问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以***章为根本遵循,对全***各级***组织、"关键少数"履职尽责作出规范。

本人最关注的是《条例》第十条:"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条例》使"终身问责"成为领导干部头上的又一道"紧箍咒"。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出台"八项规定"到"打虎灭蝇"行动,***风***风得到了很大转变。但不容忽视的是仍然有一些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继续顶风违纪;有一些临近退休的领导干部大肆敛财,以为退了休就可以进"保险箱";有一些领导干部抱着"得过且过"林子杰心理,不主动进行谋事创业,只希望"平安着陆"……

"终身问责"明确了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会"老账"、"新账"一起算,哪怕是"陈年烂谷子"的"旧账"。这体现了***要管***、从严治***的宗旨,也体现了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原则,给考工记领导干部又戴上了一道"紧箍咒",把小部分"关键少数"的"侥幸"彻底关进了"笼子"。

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多大权力就要承担相应责任,有权不为是失职渎职,乱用权力要追责问责。通过"终身问责",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约束领导干部的行***权力,时刻敲响警钟,告诫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螺旋箍筋计算公式谨小慎微、依法用权,防止权力出轨、晚节不保,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问责条例学习心得 篇3

《问责条例》的"三问"

《中国***问责条例》的发布,彰显了***中央坚持***要管***、从严治***、将全面从严治***纳入"四单反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开创了***的建设的新局面。"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问责条例》的出台,为严肃***内***治生活、净化***内***父母对我的爱作文治生态提供了重要保障。

《问责条例》是解决当前部分干部不作为的具体举措,瞄准"关键少数,"覆盖各级***组织,彻底解决了"问谁"、"问什么"、"怎么问"3个关键问题。

一是清晰责任划分,解决"问谁"。《问责条例》围绕问题导向、按照职能分工、分清责任主体;正确区分班子集体与成员个人、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间的责任、层次清晰,促使领导干部激发责任意识、谨慎行使手中权力。

二是清晰问责内容,解决"问什么"。《问责条例》主旨鲜明的指出,***的领导、***的建设、治***不力等6方面突出问题,就是告诫全***:要说到做到、不打折扣、贯彻始终;如若做不到令行禁止,则问责利剑将会"斩病灶、除恶疾"。

三是清晰问责方式,解决"怎么问"。从扯袖出汗到***纪处罚,从检查通报到改组调整,从单独使用到合并使用,《问责条例》将法纪分开,规定问责时限,渐进式的对***组、***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真正做到抓小抓早、治病救人。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06:05: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024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习心得   条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