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新方法的探究
作者:王 悦葡萄英文怎么读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英文唯美短句年第12期
摘 要:具有权威地位的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虽经过多次修订,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本文就基元释义这个问题,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成果,对汉语词典编纂的释义方法进行新的尝试。
软弱地基关键词:释义 基元词 词典编纂伦理关系
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问题的讨论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在多位专家的细心钻研下,以其严谨的学风,上乘的质量,始终列于众多词典之首,具有公认的规范代表作用,并且无庸置疑的是《现汉》北京地铁规划
经过多次修订,正在逐步完善其准确性。但《现汉》仍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而我们也并非“鸡蛋里挑骨头”,而是想众多的词典更加完善、全面、精确,真正起到对语言规范的作用。
字典中最重要的是对词语的解释。释义是对词目含义的注释或解释(黄建华,1978)。其中《现汉》使用的释义方法主要有定义法(下定义)、互训法、描写法(“深湾夜宿比喻雪地胎”“形容”类)、例证法(举例)等,但仍出现局部循环释义。互训法为传统词典释义的简便方法,但如果控制不当,用A释B,又用B释牛津街A,结果等于没解释。《现汉》(96版)和《现汉》(05版)都存在循此类情形。
西方词典发展经历了传统理解型词典、理论提示型词典和理论研究型词典三种阶段。传统理解型词典就是没有明确的语言学理论支持,释义内容只是单一层面的概念表述。它强调释义与被释文词间句法概念的一致和概念的等同,即释义是释义对象的另一种说法,这是传统词典常用方法。
可以看出迄今为止,《现汉》编纂仍然主要基于传统词汇学理论和方法。而西方词典编纂在理论提示型词典和理论研究型词典阶段中,则不断引进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改变了
传统词典的局部特征,从根本上改变词典释义的结构特征。它们编纂词典的释义不再是孤立地分析一个词的意义,而是要把释词放在整个语义系统中来考虑,从多方面来揭示、表述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