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效学

更新时间:2023-06-08 08:02:27 阅读: 评论:0

                    临床药理学(2
第二章 临床用药中的药效学问题
一.药物作用“量”的概念
药物作用“量”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用强度的大小,一是作用时间的长短。要使药物作用的量恰好符合治病的需要,就必须熟悉药物作用量的规律。
(一)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    量效关系:是从量的角度阐明药物作用的规律性,药物的药理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黑夜里的光二者之间规律性变化叫量效关系。
         
一周健身计划          效                                    最
                                                大
          应            效率                  作
                                                用
                                                强
                                效价强度        度
                                                 
                        (量效曲线)          剂    量
在量效关系中表达的效应有两类:一类是“量反应”,即在个体上反映的效应强度,并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如血压升降的KPa(mmHg),尿量增减的ml数,其量效曲线称“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另一类是“质反应”,即在一群体中,某一效应(如死亡、生存、惊厥、睡眠、治愈等)的出现,以阳性反应的出现频率或%拳皇98人物表示,其量效曲线称“质反应”的量效曲线。
不同药物量效曲线的图形不同,但任何量效曲线都能表达以下信息:
    1.最大作用强度(maximal effect)又称效能(efficacy) 是指药物的最大效应,此后再增加剂量效应不再增大。
    2.效价强度(potency)是指药物产生一定强度的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所用剂量愈小者效价强度愈大。
带地的成语
    3.曲线的斜率(slope)  斜率大表示剂量增加时效应增强的幅度大;斜率小表示剂量增加时效应增强的幅度小。药物量效曲线的不同节段的斜率不等。通常总是曲线的中段斜率最大,因此,这一阶段所表示的数量(如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量等)有更大的重要性。
    必须指出,治疗疾病时只要求药物发挥治疗所需强度的作用。作用太强有时反会产生不
利影响(如利尿作用过强可能导致脱水)。临床用药通常多以半数有效量(ED50)做参考来选择治疗用量(治疗量)。
(二)时效关系和时效曲线
  时效曲线:一次用药后相隔不同时间测定药物效应,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从时效曲线上可以得到下列信息:
家常炖羊蝎子  1.起效时间 指时效曲线治疗有效线首次相交点的时间。它代表药物发生疗效前经过的潜伏期,这在处理急症时尤须加以考虑。
  2.最大效应时间  即药物作用达最大值的时间。在应用诸如降糖药等最大作用须密切观察和控制的药物时,更应注意这一参数。
  3.疗效维持时间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历史上的曹操指从起效时间开始到时效曲线下降,第二次与治疗有效线相交点之间的时间。
  4.作用残留时间  指时效曲线降到治疗有效线以下到作用完全消失之间的时间。如在此时间内第二次给药,则需考虑前次用药的残留作用。
    一次用药的时效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作为制定临床用药方案的参考(用量、给药时间及两次给药间隔等)
              效
                                                        中毒效应
              应
                                                        有效效应
                                                              时间
总领全文

本文发布于:2023-06-08 08:0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9009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作用   效应   曲线   时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