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篇一表彰大会现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其中,总书记第一个给重庆人毛相林颁奖。
毛相林是重庆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曾获评2020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时代楷模和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
他带头修路的点滴,就是他带着下庄脱贫的“足迹”。毛相林被人们称为“当代愚公”。
毛相林坚守偏远的下庄村43年,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路,历时7年铺就一条“绝壁天路”。
为了修通这条路,毛相林号召劳力全都上工地;没有资金,他带头卖猪卖粮。在短短五天时间里,村民们凑出了3960元钱。
捐完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毛相林又用自己的房子做担保,以个人名义贷款1万多元。
7年时间里,有6人为“天路”献出了生命。在他的带领下,下庄人不向现实低头,坚持向荆棘遍布的大山要路。
2004年4月,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蜿蜒伸向山外。从此,从下庄到巫山县城,车程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
下庄村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路通了,但如何让下庄脱贫摘帽?
毛相林摸索“脱贫路”,带头种过漆树、养过蚕、栽过桑,从蛮干到巧干,最后确定发展柑橘、桃树、西瓜三大脱贫产业。
2015年,下庄村在巫山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5年的坚持不懈巩固了脱贫成果:2020年,下庄村人均收入达1.3万元,较20年前收入增长了40倍。
摆脱贫困后,毛相林没有止步,他又带着大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如今,下庄人用血肉之躯建成的“天路”,已经成了他们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
返回目录>>>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篇二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作为“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探索出了“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2012年以来,李玉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李玉,现年76岁,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菌物科学和工程产业化研究,是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席科学家、国家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食用菌教师团队负责人,吉林省科技志愿服务总队长,2020年“全国最美科技工程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全国农业植物保护先进个人”。他所在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团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食用菌教师团队”“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2019年度先进团队”“全国专业技术先进集体”“全国农业植物保护先进个人”等称号。
初心不变,心系农民。“哪里农民需要,我就出现在哪里”,2012年以来,他不顾70多岁高龄,率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县市进行科技扶贫,每年有280余天奔走在河北阜平、山西临县、安徽金寨等革命老区,云南澜沧、贵州铜仁、新疆阿尔泰等边陲一线,走在崎岖山路、冒着严寒酷暑、克服高原反应,日行颠簸近千公里,“流点鼻血算什么,边疆是他们用血捍卫的”,成为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在蘑菇地里捡钢镚的“财神爷”。面对农村无资金、无技术的窘境,他慷慨捐款480万元,帮助农民从零起步发展香菇产业扶贫。
投身科研,矢志战贫。他在国内首倡“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探索出以“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五位一体”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引领食用菌栽培成为95%的贫困县主导性扶贫产业。2017年,当他得知柞水扶贫出现瓶颈之时,在科技部的组织和协调下,吉林农业大学与柞水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不顾“红眼”飞机的辛劳,经过多次调研,针对柞水区域不宜、技术落后、品种不良等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在柞水实施“1153”木耳推进战略,充分发挥李玉院士团队在食用菌产业化方面的科研优势,全面助力柞水县食用菌产业脱贫攻坚。3年多来,李玉院士团队积极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深入柞水县全境进行产业调研,对木耳产业把脉问诊,精准对接柞水产业扶贫,全面启动“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计划。在深入考察柞水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一区一馆五库”的食用菌资源保育与利用的技术体系,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4个黑木耳菌种、1个玉木耳菌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帮助当地建成木耳研发中心1个、木耳菌种生产加工基地1个、木耳博物馆1座,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木耳小镇”,年产木耳菌包可达1亿袋,年栽培规模维持在7500万袋左右,年产干木耳3750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已有3138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柞水木耳已入选央视“国家品牌计划”特色产品向全球推介。为了延伸木耳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李玉院士团队先后指导当地建设了木耳深加工产品研发基地,全面开展木耳深加工产品研发,已开发出木耳片、木耳冰激凌、木耳超微粉、木耳菌草茶等多种产品,全面提升柞水木耳产品附加值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此外,李玉院士团队还帮助构建了柞水木耳等食用菌生产加工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识别检测技术体系、质量安全追溯技术体系、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体系和质量安全云数据平台,率先集成应用于柞水木耳产业。截至目前,李玉院士团队已经帮助柞水县编制了柞水木耳生产标准,制定了黑木耳菌包生产、玉木耳菌包生产、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玉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等4项技术规程,为木耳工厂化生产、科学化大田管理、等级划分提供了技术支持;先后派遣科研骨干人员30余人次,开展木耳产业管理和菌包生产等人员技术培训。2019年柞水木耳产业扶贫入选全国10大产业扶贫典型案例。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李玉院士团队加大对柞水木耳产业的科技扶贫力度,继续推广黑木耳、玉木耳轻简化栽培技术,引入先进的栽培模式和栽培机械,扩大木耳栽培技术培训规模,引入为柞水选育的木耳杂交品种,改良传统栽培基质,推动当地农林废弃物循环发展。为柞水木耳产业向智能化、轻简化、机械化发展,提高柞水木耳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强化科技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努力为柞水木耳科技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真正把把总书记所提出的‘小木耳大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更好地满足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
带动全国,走向世界。在吉林省,作为食用菌产业技术总负责人,李玉深入到白山黑水开展食用菌科技指导,开启科学家扶持栽培户合作模式,在汪清、珲春等地建起百公里蘑菇科技扶贫长廊,历时30余年打造了黄松甸镇黑木耳产业。他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培育新品种,探索地面摆放全光栽培,推广微孔出耳技术……几年下来,黄松甸镇成为中国知名的黑木耳之乡,如今镇里全部村屯都从事食用菌生产。李玉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木耳院士”“农民的财神爷”。学校定点扶贫洮南好田村,依靠种植玉木耳脱贫摘帽,团队获“感动吉林”称号。
承担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云南会泽、澜沧任务,与当地政府逐村制定食用菌科技扶贫方案,建立“院士食用菌扶贫课堂”,手把手将“良种良法”送到田间菇棚,有效建立云贵、川藏高原不同生境食用菌栽培模式。对中国工程院帮扶的云南省会泽县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400余人次,开展林下食用菌种植,目前已建成菌种厂4家,年可生产菌袋200万袋,可独立生产羊肚菌、大球盖菇、冬荪、灵芝、平菇、猴头菇等菌种;成功推广林下种植大球盖菇、羊肚菌、冬荪面积达1000余亩,共带动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浙江省院士工作站建站几年来,在李玉院士的战略决策、指导、推动下,“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申报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吴三公被正式追奉为“香菇始祖”,“庆元香菇”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香菇始祖朝圣地建设积极推进。李玉院士工作站还在推进百山祖野生菌资源调查与鉴定及驯化栽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开展科技攻关、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合作与整合,有力推进了庆元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受中科协、中菌协等邀请,连续12次深入到河北阜平、山西临县,贵州铜仁、遵义等革命老区,冒着严寒酷暑和高原反应,从零起步指导建立食用菌现代产业园;在安徽金寨建立大别山药用菌资源保育区,规划培育百亿级药用菌产业助力扶贫。建立贵州丰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院士专家工作站,贵州铜仁市食用菌种植从2016年的1亿棒,飞跃到2019年的2亿棒,全市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乡镇有60余个,累计带动22万贫困人口增收,促进5万群众就业。截至2020年5月底,铜仁食用菌产量5万多吨,产值达5亿元。在全国,他和他的团队共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年产值达到350多亿元,成为“小木耳 大产业”的领路人。
他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布置,应吉林省和商务部邀请,担任国家援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援赞比亚农技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针对赞比亚高原热带气候,首次集成创新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食用菌品种8个和配套生产技术体系。
返回目录>>>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篇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以“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壮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历史性跨越,开启了向着更高目标进发的新征程。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
日前,为表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表现特别突出,事迹特别感人的个人和集体,党中央决定,开展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评选颁授。在各地区各部门充分酝酿、集体研究的基础上,经综合评审、组织考察、统筹考虑,确定10名个人、10个集体为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拟表彰对象。已故中央民族大学杰出校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入选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党中央、国务院荣誉称号拟表彰对象。
此外,党中央决定,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表彰1982名个人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1501个集体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中央民族大学马晨等11名校友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
张小娟,女,藏族,1985年生人。200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2008年6月,张小娟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的家乡工作,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一线入党。她遍访全县208个村的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被干部群众称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8.24%下降至6.31%。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返回县城途中,因车辆坠河不幸殉职,年仅34岁。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民大校友扶贫语录
已故中央民族大学杰出校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
“我们深爱的家乡,一天天变富了、变美了,我们所有的辛苦,在看到父老乡亲幸福生活的那一刻,全部变得值得。”
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玉树指挥部党委委员、玉树州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晨:
“伴随着北京对口支援玉树工作经历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和精准扶贫三个阶段,北京援青工作也实现了五个转变。即从‘北京恩人’到‘北京亲人’、从硬件配套到软件提升、从‘交钥匙’到‘交支票’、从‘有限输血’到‘无限造血’、从单向受援到双向受益的转变。”
云南省民政厅一级主任科员夭可婕:
坚持应保尽保、应扶尽扶,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按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足额发放低保金,确保“不愁吃、不愁穿”。
张家口市委书记回建: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76.0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5238个,实现了贫困人口产业收益全覆盖,带动贫困群众走上“造血”脱贫增收之路。
沙坡头区宣和镇党委副书记刘彦录:
作为基层的一名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最重要的是将党中央脱贫攻坚政策落地落实,通过实施项目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过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等惠民政策,确保贫困群众提升收入,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最终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实现高质量脱贫,并逐步走向“乡村振兴”。
中央民族歌舞团一级演员刘媛媛: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觉得除了助力文化扶贫以外,更加身体力行地让更多同胞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委组织部副部长、大沁他拉镇哈沙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杨亮:
一定要把大家拢起来,把大家的心拢起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
承德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张志民:
“要全力严防致贫返贫,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同时,要加强对2020年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谋划,推进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百色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异决:
“要持续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兜底,加快扶贫项目实施和强化资金监管,全面严肃落实各类问题整改,全面提升脱贫数据质量,坚决打好极度深度贫困‘歼灭战’。”
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大新村驻村第一书记,柳州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荣城:
“这次去少数民族地区村寨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山高不是问题,路远不是距离,只要我们与群众心连心,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给组织和贫困地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已故中央民族大学杰出校友,怀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溆浦县委书记蒙汉:
“不抓产业死路一条,不抓项目死水一潭。”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各族民大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返回目录>>>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篇四
生命诠释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引领脱贫,时不我待
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李春惠作题为“提灯行一路,照亮身后人”报告说,姜书记是今年4月12日出差时,突发心脏病旧疾走的,实在太匆忙,她与同事随姜仕坤身边工作人员收拾他在晴隆工作所在地遗物时,发现他的桌上除了药就是书。姜书记身边人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他生前最爱看的一本书。他折过的书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可以遗憾,但不要后悔。我们留在这里,从来不是身不由己。而是选择在这里经历生活。”李春惠记者动情地指出,姜书记曾四次调研位于海拔1800米高山上的大田乡兰蛇坡村,这里是黔西南州最后一个通电的村,路左侧是石壁,右侧是悬崖,车窗外是万丈深渊,车上坐的人分秒感到绝望,是姜书记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现代化的能量。面对全村800人是苗族同胞、常年种苞谷,贫困发生率超过80%的村庄,姜书记不仅冒着生命危险上兰蛇坡,还到地里、猪圈、羊圈了解真实情况,苦口婆心动员村民改种,掰着手指头给老百姓算帐。如今的兰蛇坡有近一半的土地种上了经济作物烤烟,许多农户靠养殖翻修了旧居,还有不少人家盖了新房。
晴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贺伯果详细介绍了姜仕坤在晴隆的6年时光。虽然县里贫困程度远超出想象,但姜书记还是强调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初到晴隆时,为了解决用水难,他跑了一个多月到全县56个贫困村考察。6年来,他车辆行程几十万公里,平均每天要在车上颠簸100-200公里,而每次下乡都特别关心养羊情况,进村入户总是先钻进农民羊圈里查看。他常说:“想让百姓养羊,自己先得懂羊”,一本养羊的书紧随其身,无论再忙都要和养殖专家探讨改进饲养方法,最终才想出以吊脚楼结构做成“羊宿舍”,终于治好了潮湿导致的羊腐蹄病。
贺伯果说,只要有一点时间,姜书记都在看书,出差最喜欢逛书店,常向大家推荐一些好书,他的办公室、寝室、车上到处都是书,宿舍书籍就整整装满7个编织袋,还时常对大家说,“要多看一些伟人专著和历史书,多看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书,要多学习、多看书、多思考,对工作大有益处。”同事们劝他好好休息下,去医院看看不舒服的身体,他总说“等忙完这阵再说,现在遇上国家好政策好机遇,晴隆脱贫正当时啊!”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做领导工作本来就是“苦差事”,很多时候要“五加二”、“白加黑”,想舒舒服服的就不要当领导干部。姜仕坤就是这样一位吃苦耐劳、鞠躬尽瘁的好干部。
小爱存于心,言传又身教
报告会上,姜仕坤书记在读大学的女儿田姗灵泪光闪闪,脸庞稚嫩,却举止成熟坚强。她说道:从初中开始,她就读寄宿学校,大约一个月才能见上父亲一面。晚上10:55,是下晚自习回到寝室的时间,也是姜仕坤和她约定每晚通电话的时间,6年来从不间断。自己有时会跟父亲抱怨学业繁重困难,父亲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难免,迎难而上才能活得精彩!”
2016年4月的一天,来广州出差的姜仕坤和女儿约好通电话或来大学看她,但她的手机再未响起。她在收拾父亲出差遗物时,姜仕坤的手机响了,闹钟显示“10:55”。“他还留着闹钟,说明他一直在惦记我!”田姗灵感慨道。她充满遗憾地说,爸爸妈妈聚少离多,爸爸工作地点一有变动,妈妈就不得不跟着变换工作,但结婚20多年,他们在一起时间却太少,爸爸也只能在妈妈生病时抽空来看一下,我们一家才能欢聚,爸爸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前年,爷爷急发胆囊炎需立即在昆明做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但爷爷任谁都劝不动,只能把远在晴隆凌晨两点多会议才结束的爸爸叫来,爷爷在爸爸劝说了一个多时后才同意做手术,父亲没来得及休息就被工作电话催促回晴隆。爷爷看到爸爸走路一瘸一拐问他是怎么了?他笑着说,“在上楼时不小心把脚崴了,没事儿。爹,您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好好养病!”后来才知道那天晚上,他痛风发作,疼得脚不能落地,开会时只能斜靠在沙发上,怕爷爷看出他病了,硬撑着走进病房。
谈到这里,她深情地说:“我的手机屏幕是我爸爸调研小学生免费营养午餐时的照片,他微弓着背,一脸和蔼地望着眼前的孩子。每次打开手机,仿佛觉得爸爸正慈爱地看着我。我会努力振作坚毅,照顾好妈妈和爷爷奶奶!做一个像你一样脚踏实地、负责任、有爱心的好姑娘!”
大爱见于行,廉洁奉公,为贫困百姓谋幸福
女儿田姗灵的报告,让现场的人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父亲、丈夫、儿子姜仕坤的隐忍坚硬铮汉子性情,更令在场的人感受到姜书记对贵州这片土地人民的浓烈热切之爱:爸爸每年过年都带我和妈妈回册亨老家、苗族寨子走马村去看望爷爷奶奶,进寨子的泥巴路太难走,发展滞后的老家让我了解到爸爸拼命工作的原因——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爸爸发现老家自然环境和晴隆相似,乘着回老家时便把晴隆脱贫经验介绍给老家乡亲们,乡亲们在父亲回老家时都会围着爸爸问很多关于发展产业的问题,爸爸每次都耐心解答,看到老家百姓们生活越来越好,他每次回去都开心不已。老家人说:“爸爸跟农民一个样,没有架子、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大家说话都愿意跟他掏心窝子,他是一个不会忘本的人!
晴隆县委副书记王琴在报告会上深情介绍了这位“不忘本”的姜书记,对晴隆更是“知之深,爱之切,脱真贫”。晴隆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山高、水低、谷深、土瘠,石漠化情况严重,人均耕地仅0.77亩,全县181个行政村有122个是扶贫开发重点村,多项指标名列全国592个贫困县的倒数第一,是全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也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发生率52.2%,这就是说几乎每两个晴隆人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10年,姜仕坤任代理县长时,1.7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不足3万,狭窄的街道是泥巴路,水电供应也没有保障;通乡公路既破损又危险,70%的村不通公路;许多乡村百姓靠种粮难以维持温饱,年轻人都得外出打工。姜书记刚来晴隆春节走访时,看到一位老乡家里除了一口显眼半边锅外,再没有像样东西,他含着眼泪从兜里摸出两百元钱递给老乡说:“买口锅回来,先把年过了,过完年我们一起想办法”。这幅光景令初来晴隆、农家出生的姜书记痛心,今后工作无论多艰苦或取得小进展,他常说:“可以承认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消除贫困,任重道远!”
自此后,姜书记带着大伙开始了6年艰苦卓绝斗争:结束用水难、用电难历史;跋山涉水筹集资金贷款修路,新建市政道路20公里,改造、建设通乡、通村、通组公路1800公里,许多边远村寨还通了车;县城人口、面积都翻了一倍,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全产权升级“晴隆模式”,为羊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系列“晴隆羊”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北上广,带动2.5万人脱贫;深入调研茶产业,建茶青交易市场、发布信息、引导市场、提高茶青收购价,维护茶农利益,种茶积极性高涨,茶叶成为晴隆脱贫又一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羊、茶、果、蔬、烟、薏”六大产业,老百姓收益大幅增长,2012年初至2015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减少8.2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27.1个百分点;姜书记提出旅游脱贫,排除万难将“抗战生命线——二十四道拐”这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留给晴隆的珍贵遗产打造成知名景点,招商引资、改造县城、建设安南古城、打造史迪威小镇,建成了一个具有民国建筑风格人文景区,央视热播《二十四道拐》电视连续剧后,晴隆成旅游热点。
晴隆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贺伯果说,姜书记是县里出了名的“老抠”,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号召干部节约工作资金用在刀刃上,为贫苦户买猪、买牛很是舍得。2014年,姜书记来到董箐村走访,了解到村民陶金翠一家5口人,丈夫患有重病,两个孩子上学,还有一个智障的孩子,只有陶金翠一个人苦苦支撑,他就赶来安慰她说:“困难是暂时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你说,你想干什么,我们会帮助你的。”陶金翠说:“想养牛。”姜书记回去即协调资金买了一头牛送给陶金翠家。2015年春节前夕,姜书记再次来到这户,发现陶金翠还在帮人养猪贴补生计,姜书记很感动,立马表示送她们家一头猪,还叮嘱我选一头肚里有崽、马上就能见效益的母猪。姜书记对当地百姓亲切,另一方面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严格,还因我阻拦十多年上访户郭永茂见他而严厉批评过我,郭永茂在与姜书记长谈征地事后心平气和离开了。在得知姜书记噩耗时,郭永茂叹息万分:太可惜了!姜书记是个好人、是个好官!
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中写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民心”就是“廉洁奉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县委书记是“芝麻官”千钧担,全国三千多个县犹如全国这张网上的“纽结”,关系国家的兴衰安危。2015年6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强调,郡县治,天下安。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广大县委书记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姜仕坤书记用生命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现场的人们都真切感受到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品味他短暂生命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有精神的人、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忠诚为民,不忘初心!
返回目录>>>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篇五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桂梅颁奖。日前,云南网记者对张桂梅进行了独家专访。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已成为我们下步的工作重点。
赴北京领奖前夕,张桂梅在昆明接受了云南网记者的采访。作为一名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的乡村老师,她经历和见证了中国教育的整个变迁史。面对山区教育的"锥心之痛",张桂梅始终坚定地认为,山区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才能断贫困的根。
"作为一名山里的老师,我能去北京领奖,说明国家确实是关心到最基层、认可到最基层了,也说明国家已经注意到了教师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张桂梅在采访中表示,不管是脱贫攻坚或乡村振兴,都要注重教育、尊重教育,要充分发挥"教育兴邦"的作用。
在充分表达国家对乡村教师的关心关爱外,张桂梅也向记者讲述了山区老师的艰辛与不易。"说实话,山里的老师真不容易,以前有些地区,学生说不读就不读了,然后老师背着行李去撵、挨家挨户去请,一次不行还要去好多次。没有老师,真会返贫的。"张桂梅说。
"现在我们做的这些还不够!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家应该把教育振兴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把教育搞好了,做到百分之百、不少一人,那乡村才算真正的振兴。"张桂梅说,如今脱贫攻坚虽已取得全面胜利,但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仍然任重而道远。她呼吁,希望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能给乡村教师多一点照顾、多一些奖励。
面对私情与大爱、利己与利人,张桂梅分得很清,教师本分,她也守得很牢。"老师真的不容易,但使命不能忘,不能把它当作一份职业来对待。"张桂梅还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优秀老师能够走出城市、走进山区,主动投身偏远艰苦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扎根到最基层。
返回目录>>>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篇六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有一位来自江苏,他就是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赵亚夫。今年80岁的赵亚夫,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六十年,带领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以农富农的共同富裕之路。对于获得的殊荣,赵亚夫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
被农村的穷苦深深震撼,下决心为农民服务
春风和煦,在句容市多个乡镇的草莓大棚里,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草莓可爱诱人。每年这个时候,赵亚夫都感到特别开心。“今年的草莓收成很好,市场供不应求,乡亲们的收益也会提高。”赵亚夫高兴地说。
2月22日,赵亚夫还在句容市戴庄村的田间地头工作;2月23日,他去了北京;2月25日上午接受表彰。当天下午,他又要赶回镇江,很多工作在等着他做。
1941年,赵亚夫出生在江苏常州,小学中学都是在城里上的,“不过两头跑,周末就回农村。”他从小就对农村很亲切,而真正了解农村是读大学的时候。1958年,赵亚夫就读于宜兴农林学院的农学专业。学校搞教育改革,整体“搬”到了农村,赵亚夫切身感受到,“农村太苦,农民太穷,农业太重要了!”从那以后,赵亚夫便下定决心,希望通过自己所学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工作的前20年,赵亚夫不断地向老专家学习,潜心研究稻麦高产问题,曾先后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蹲点7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创造过南方稻麦单产的最高纪录。
到日本学习,带回13箱农业书籍和20株草莓苗
1982年,赵亚夫前往日本学习进修,在日本农村生活了近一年。“我认识到传统农业生产率低,只能解决温饱,现代农业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于是他拼命地学习草莓、葡萄、无花果等种植技术,每天工作、学习12个小时以上,农忙期间一忙就是16个小时。
回国时,赵亚夫没有带当时国内稀罕的家电,带了13箱农业书籍和复印的技术资料,还有20株原种草莓苗。1984年,他创造性提出“水田保粮、岗坡致富”的工作思路,希望通过种植经济植物,比如草莓、葡萄、桃子等,增加茅山革命老区农民的收入。
一开始农民并不接受种植草莓的做法。“只有做给农民看,有了好的收成,乡亲们才会相信。”赵亚夫带着科技人员走村串户,动员村干部带头试种。第二年草莓收获时,亩产1000多斤,效益500—600元,超出了常规农作物的两倍。
“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这是赵亚夫一直说的,也是他一直坚持做的。有了收益,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种植草莓的队伍中来,出现了大批万元户。大家盖起了楼房,农民称它们为“草莓楼”。至今,以白兔镇、茅山镇为核心,连同句容东部、南部及邻近的丹徒、丹阳乡镇,形成了江苏著名的优质果树种植区。
帮助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没收过农民一分钱
赵亚夫的农业科技项目推广到哪儿,富裕就跟到哪儿。他20多次远赴日本,引进示范了100多项新技术,推广运用科研成果30多项,编写农民科技读物多达百万字,每年免费为农民上辅导课100多场,累计培训农民达30万人次。
他多次带领农民和科技人员去国外学习先进农业技术,手把手培养出10多名全国、省、市劳模,组建了省内一流的农业科技服务团队。草莓、葡萄、无花果、有机米等一个个品种相继被引进、消化、转化,茅山老区农民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宽。
在提升农技水平的同时,赵亚夫还与时俱进学起了农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他先是以种植大户为龙头,牵头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以方继生草莓专业合作社、丁庄葡萄、黄梅桃子为代表的400多个农业合作社在茅山老区开花。
近年来,他还提出了农产品“理解式销售”的方法与路子,帮助建起了农民特产信息销售网站。“要致富,找亚夫”在茅山老区广为流传。他帮助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却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的“三不”原则,从没收过农民一分钱。
绿色发展、科技兴农,探索推广"戴庄经验"
一部分农民富了,但贫困户仍然不少。2001年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退休后,他坚持到镇江最偏远落后的句容市戴庄村,以一名普通志愿者的身份蹲点帮扶。
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岗坡地多、人口密度低,当时的戴庄村,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在赵亚夫的带领下,2006年,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合作社统一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从产前、产中到产后为农户做好全套"嫁衣",所得利润的80%返给农户,绝大部分农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是村民也是社员。借助合作社平台做生态农业,戴庄村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有山有水有森林。在戴庄村,8500亩农林用地采用了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全村林木覆盖率已经超过50%,稻田湿地占20%……加上发展多元化种植、养殖,为培育生物多样性,修复、改善、繁荣农业生态系统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数据显示,戴庄村水田连续5年有机栽培较常规栽培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4.4%,土壤氮、磷、钾也有9-16%的增加。赵亚夫表示,将继续坚持“做给农民看”,推广生物多样性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培育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物种种类,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建设生态型高标准现代化农田。
戴庄村专门生产优质放心生态农产品,符合现阶段中高端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销路也很广。2020年丁庄葡萄合作联社帮助社员销售葡萄合计达到1950多万元,比2019年增加近一倍。未来,赵亚夫将继续坚持“帮助农民销”,开拓中高端市场,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采取“地产地销、就近直销”的销售策略,大力提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周边村庄通过筹建合作社联社帮助农民销售。
赵亚夫头发白了许多,但戴庄村更美了,戴庄人富裕了。2019年,合作社帮助农民获得的收益合计达到了25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已从负债80万元提高到了年收入400多万元。"从2001年到200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就增长到10000元以上,2020年已经达到34000元。"赵亚夫说,接下来继续推广“戴庄经验”,继续坚持“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办好合作社,走共同富裕道路。
"戴庄经验"目前正在江苏31个村推广。"希望未来能辐射300个村、3000个村。让农业得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真正走上现代化农业的道路。"
活到老,学到老。赵亚夫40岁学日语,50岁学营销,60岁学电脑,70岁学种有机蔬菜。"未来还要学可持续发展,这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
2013年以来,他和团队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走进陕西、贵州、新疆等地。2018年5月,亚夫团队工作室挂牌成立,培育农村科技人才1200名。他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赵亚夫说,这是团队、农民、各级政府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谈及未来,80岁的赵亚夫表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还要一直干下去。"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工作还有许多。"赵亚夫说,希望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三农"实践。"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发展市场欢迎的农业,提高农业收益,让农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日子。"
对话:
现代快报:60年都奋战在“三农一线”,您看到了哪些变化?
赵亚夫: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我经历过几个阶段:最开始帮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七八十年代,有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上科技的进步,江苏的水稻大面积发展,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八十年代后,通过科技兴农,从日本引进了很多水果、蔬菜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帮助农民大幅度提高收入;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很多农民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主要是发展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让农村留住农民,实现共同富裕。从全国来讲,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目前正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茅山老区,乡村振兴也已经初见端倪,未来还有大有可为的空间。
现代快报:这么多年来,支撑您的动力是什么?
赵亚夫:为农民服务。现在每年我有200多天在田间,我热爱农民、农村、农业。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将为农民一直服务下去。
现代快报:您如何看待此次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
赵亚夫:帮助农民脱贫攻坚,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包括我们的农民朋友、团队、专家,以及各级政府的支持。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称号,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
现代快报:您今年80岁,未来有什么打算?
赵亚夫:趁自己还能干,继续干下去。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争取让戴庄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再提高,将“戴庄经验”推广到更多地方。通过学习和探索,让农业更加高效,种田收益更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返回目录>>>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篇七
楷模专访丨夏森:扶贫先扶教 不让孩子在教育上吃苦
1923年生人的夏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退休后的她一直专注于教育扶贫领域,多年来,她倾囊相助,资助贫困学生上学。2021年2月25日,在脱贫攻坚胜利之时,这位仅比我们的党“年轻”两岁的世纪老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夏森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投身教育扶贫,主要是自己之前吃过苦,更能体会贫困学生遇到的困难,她的愿望就是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到每一位寒窗苦读的学子们。
教育条件落后决定出资相助
夏森今年已98岁,离休后的她将自己的晚年生活全部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事业中,这一干,就是15年。耄耋之年,夏森仍心系老区教育,她的信念是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不能让孩子在教育上吃苦”,因此从2006年开始,她便在社科院的两个定点扶贫县,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和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坚持捐资助学。
而让夏森开始关注教育领域扶贫,就要追溯到她第一次来到陕西省丹凤县考察时了。走访丹凤县龙驹寨镇西街小学,简陋的教学环境让夏森很难过,“我是经历过苦日子的,知道那种苦。所以看到现在还有孩子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就很心疼。”她当即就决心要为那里的扶贫和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于当年捐资2万元,为该小学添置课桌椅。两年后,夏森又拿出2万元,以此奖励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不仅如此,她再次捐资20万元,建起了龙驹寨镇赵沟小学教学楼。
这些钱,都是夏森与其老伴的生活费和离休金,他们平常的生活十分节俭,年事已高每天仍坚持自己买菜、做饭,吃穿用度“够用”即可。然而在捐资助学方面,他们总是不“知足”,总是毫无保留。
成立助学基金经常收到感谢信
2013年,夏森又拿出了多年的积蓄,捐资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为两个贫困县的建档立卡户提供资助,帮助家庭贫困大学生和高三学生上学,直至这些受助学生大学毕业,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
夏森表示,到现在一些自己以前资助过的学生还会和她保持联系,之前她还叫学生来家里吃饭、聊天,“他们都是生活在北京的孩子,没事就过来家里坐坐,看到他们能来,我也很高兴。”
让夏森高兴的,就是她能看到被资助的学生圆梦向未来出发。夏森拿出一封感谢信给记者看,那是一封由陕西省丹凤县2016年届32名环卫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联合署名的感谢信,而这样的信,夏森收到了太多太多。
信里写到:夏老奶奶,我们经过多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这本是件大喜事,但我们和家人由于开始发愁学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正在这时,您向我们伸出了温暖大爱的手,给我们资助2000元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在此,我们向夏老奶奶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于资助学生的标准,夏森表示,道德品格更是她看重的,“考上什么学校不重要,一本也好,专科也行,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他们的思想道德表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他们必须爱自己的祖国。”
而被夏森资助的学生也很懂夏森的心,在信里让老人放心:“我们会把您的关爱化为一生前行的动力,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以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报答您的大恩大爱”。
心中只有教育获表彰感到高兴
对于此次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夏森老人很淡泊,接受采访时,她并没怎么聊获奖心情,一句“很高兴”就轻轻带过,可说到学生、学校、教育、扶贫这些字眼时,夏森就滔滔不绝,开心地讲述自己去过的穷地方、遇见的好学生。
从2006年至今,夏森先后捐出自己的生活费、离休金共200余万元,累计资助了182名家庭贫困大学生、6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高三学生完成学业,并多次为贫困地区学校建设、优秀师生奖励等慷慨解囊。这位98岁的老人,现在牵挂的只有学生,“我的愿望就是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到每一位寒窗苦读的学子们”。
返回目录>>>
十位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先进事迹及个人评价材料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人物事迹篇八
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奔赴偏远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带动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今天(2月25日),黄文秀当选脱贫攻坚楷模,听到女儿名字的那一刻,黄文秀父亲眼含热泪。
黄文秀:初心镌刻在脱贫征程中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南国春来早。早春时节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处处百花齐放,草长莺飞。刚刚过完牛年春节的村民,陆续开始了春耕备耕。
“我们村去年全部脱贫了,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百坭村党支部书记周昌战告诉记者。按照农村风俗,春节期间,群众自发纪念缅怀百坭村原第一书记黄文秀,告慰她的在天之灵,“文秀书记若能看到百坭村今天的新貌,一定会感到欣慰。”
壮族姑娘黄文秀出生于百色老区,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投身老区建设。“我来自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黄文秀的决心笃定而明确。
回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不久,黄文秀便主动请缨到基层历练,于2018年初到离百色市200多公里外的百坭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彼时的百坭村,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几近“空壳”,尚有103户473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达22.88%,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越是困难,越要敢于挑战自我。”在百坭村,黄文秀找到了施展学识、建设家乡的舞台。
村里的贫困户散居在11个自然屯,多数距离村委会10公里以上。黄文秀用最“土”的办法,挨家挨户登门遍访。
通过走访调研,黄文秀找准了百坭村发展的路子:产业。她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砂糖橘、八角、杉木等产业,增强脱贫“造血”功能。
“过去我们世代靠天吃饭,种养也是小打小闹。文秀书记来后,引进了科技,找准了销路,大家的信心足了。”村民班统茂在黄文秀手把手指导下,种植20多亩砂糖橘,很快就脱了贫。
黄文秀整天在城乡间奔忙,在村屯间穿梭。2019年3月,驻百坭村满一周年时,汽车里程表恰好增加两万五千公里,她为此写下感言:“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黄文秀快乐而充实的一年,换来了丰硕成果:百坭村完成屯内1.5公里道路硬化,新建4个蓄水池,安装17盏路灯,集体经济增收6万多元,有88户418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2.88%降到2.71%。
然而,当百坭村发展势头正旺的时候,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在返村工作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我们要继承黄文秀的遗志,走完脱贫攻坚长征路。”黄文秀牺牲后,她的生前同事杨杰兴接过了驻百坭村第一书记的“接力棒”。
产业路是黄文秀生前最大的牵挂。杨杰兴到任后,和村两委制定了文秀扶贫产业路“139”产业发展规划,成立百色秀起福地百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秀”品牌系列产品,全力冲刺脱贫攻坚,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走进百坭村,一条22公里的水泥路,将11个自然屯连在一起。“路未修通前,车辆进出非常困难,沿途村民种植的砂糖橘、八角等产品很难销售到外面,即使卖出一些,价格也非常低廉。”杨杰兴说,这条产业路在黄文秀的努力下已纳入政府项目库,后来在大伙齐心协力下,于2018年11月底建成通车。
产业路,让百坭村发展驶上快车道。一年多来,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发展起山茶油、山泉水、茶叶、砂糖橘、蜂蜜、清水鸭等特色农产品,不断拓展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各界帮扶和群众努力,2019年,百坭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9%,实现了整村脱贫。2020年底,百坭村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实现了黄文秀生前的夙愿。”杨杰兴欣慰地说。
“我会永远铭记文秀书记。”回忆起黄文秀的生前点滴,脱贫户班统茂感动不已。昔日生活艰难的班统茂,靠种植砂糖橘、八角、油茶等,年收入超过10万元,前年盖起了3层楼房,去年购买了小汽车,生活一年上一个台阶。在他带动下,20多岁的儿子也在家种起了砂糖橘。“我们一定加倍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班统茂说。
本文发布于:2023-06-07 12:4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93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