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问题案例的分析,旨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语用失误及背后的文化根源,以促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称谓; 礼貌; 语用失误
Fitchen(1979)曾指出:“跨文化交流者所面临的差异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他们需要应对一系列微妙的交流习惯上的差异,有些是参加交际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拥有的。” 换一句话说,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产生的误解,并非仅仅是语言上的失误造成的,往往还涉及到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交际双方中的说话者想表达的意思是A,而听话者却理解成了B,甚至听话者完全不明白说话方的意思。
亚洲球王通过案例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中英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语用失误,在对比汉英称呼语的基础上,以求更深刻地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一、礼貌理论影响下的称呼语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在1983年就以英国文化为背景提出了包含六条次则的礼貌原则,分别为策略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简单来说,主要内容即是尽量缩
小双方的不同之处、少批评对方、多赞扬对方、增大对他人的益处等。
Leech所提出的礼貌原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他抽象概括了人类礼貌的言语交际行为。然而,礼貌又是相对的,它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对于“礼貌”的定义是不同的,他们对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人们判断礼貌的标准也是有差异的。
答应拼音
一分之一于是,顾曰国(1992)根据汉语文化的特点,提出了礼貌的四个核心要素:尊敬他人、谦虚、态度热情、温文尔雅。他认为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是“自卑而尊人”,只是在现代社会中“卑”逐渐被“贬”和“谦”代替。“贬己尊人”集中反映在自称和他称上,指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人或物时要“贬”,要“谦”;指称他人或和他人有关的人或物时,要“抬”,要“尊”。
汉英两种文化中的礼貌理论同中有异,各有侧重。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将自己文化中的礼貌习惯随意套用,很可能就会出现文化的碰撞以及问题交际。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我们直接用“老”来表达尊敬和爱戴之情。这样不仅文雅有礼,而且还多了一份亲近之意。例如“老先生”、“老革命”、“老前辈”、“(姓)+ 老”等。但是欧美人却十分忌讳“old”一词,如果直呼年长者“old”是非常不礼貌的事,因为在他们看来“old”暗指“无用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使用
2.1 汉英尊敬称呼的差异
正如上文所言,汉语称呼语中“卑己尊人”的现象很突出。在社会交际的言语行为中,人们遵循传统礼仪文化的观念,采用敬称语和谦称语。在表示听话者的或与听话者有关的人或物的名词前,会使用或加上特定的褒扬词,如“令郎”、“阁下”、“尊意”、“高见”等。也会使用褒扬词表示听话者对自己所进行的行为,如“光临”、“惠顾”、“高抬”等。而在谈及自己的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物时,则要使用谦称,如“鄙人”、“贱内”、“卑职”、“拙作”、“寒舍”等。
在英国等传统文化悠久的欧洲国家,人们会对地位显赫的人(如,皇族和有爵位之人)也使用类似于汉语中的敬称,例如,“Y our Majesty(陛下)”、“Y our Highness(阁下)”、“Y our Honor(先生)”。而在美国,称谓中多不采用贵族名号,“Mr.(先生)” 、“Mrs. (太太)”、“Miss(小姐)” 等通用的尊称更为常用。但是,英语文化圈中的国家都绝少会采用自贬的谦称,他们
往往采用“恭而不谦”的方式来表达敬意。
run什么意思另外,在当代社会,随着西风东渐汉语中的某些敬称谦辞渐渐显得过时了。除了少数知识分子外,普通人多采用中性称谓,例如,直接用“我儿子”、“你儿子”代替“犬子”、“令郎”。
2.2 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ps液化
一个英国朋友Gina曾讲述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她应邀去参观一家中国的托儿所。她刚走进门,孩子
们便喊着“阿姨”一拥而上,Gina为此感到十分不悦。她不是孩子的Aunt (阿姨),怎么能这样称呼她呢?(顾曰国,1992)
从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称呼Gina为“阿姨”,是因为在中国我们常常称呼和父母年龄相似的人为“叔叔”、“阿姨”,把年长者亲切地叫为“爷爷”、“奶奶”。而英语中这些亲属称谓都仅仅限用于家庭成员之间,所以Gina才会感到奇怪,甚至心生不悦。
汉语中亲属称谓被广泛地用于非亲属的人与人之间,有学者把这类泛化的亲属称谓又称作“通俗社交称谓”。而如此大规模的亲属称谓“泛化”现象在英语文化中既不存在也不被理解。另外,汉语的亲属称谓语远远比英语中繁复,很明确地区分了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严格遵守着“男女分明、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而英语中的亲属称谓指称模糊,没有明显的亲疏远近之别。例如,汉语中的“叔叔、舅舅、伯伯、姑父”等多个词在英语中统统用一个词(uncle)来指代;汉语中也有表、堂(兄弟姐妹)之分,而英语中则用cousin一词来表示所有的这类称谓,且不分男女。
2.3 汉英社会称谓的差异
李刚(姓李名刚)在上海一家合资企业工作,当美国上司称呼他“刚”时,他感觉很不舒服,虽然他也知道美国人喜欢用“名”来称呼以免显得过于正式。为了减轻自己的不安和避免尴尬,于是他给自己取了一个英文名字“乔治(George)”。(朱晓姝,2007)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当称呼中国人名字
他是谁
的时候,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人称呼姓名的习惯,他们只是按照自己文化的习惯来使用姓名称谓。他们通常会认为,称呼雇员的“名”能体现出平等的意识,但是中国人从自己的文化出发则认为称呼单“名”会显得过分亲昵。因为在中国只有关系亲密的家人和朋友才能直呼其“名”。所以,李刚虽然了解美国人直呼“名”的习惯,但依然采取了回避的手段――另取英文名字。
中国人常用全名来称呼同辈或晚辈,如王志鹏、刘明阳。而用昵称、小名、或只呼其名不加姓的方式称呼关系亲近的人,如志鹏、阳阳。但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直呼姓名则是不礼貌的。另外,人们常使用职务、职称和职业名称作称呼语,并可与姓氏连用。职务称谓如经理、部长、书记等,职称称谓如教授、工程师等。汉语中,几乎所有的头衔都可以用作称呼语。而英语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职务职位或职业名称可做称谓使用,局限性很强,多是一些官职、军衔、职衔、教会或贵族特定称谓等。例如,“Queen Elizabeth(伊丽莎白皇后)”、“President Obama(奥巴马总统)”、“Judge Harry (哈利法官)”等。
在英语中,姓名称谓更为普遍,同样也存在称呼全名、姓、名或昵称的情况。即使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有差距,也常常直呼其名(First Name)以示亲近。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都可直接称呼姓名。举例来说,交谈中对方可能会主动地告诉你:“I am James Green. Call me James instead of Mr. Green.”(我叫詹姆斯�格林,不必称我为格林先生,叫我詹姆斯就好了。)
三、文化差异与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之所与会产生如此多的碰撞,这和语言背后深层的文化差异密切相关。由于历史变革、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诸方面的原因,世界各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在语言中得到了清晰的反映。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十分重视血亲和宗族,亲属称谓的“泛化”正是该文化特点
的反映。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们乐于通过亲属称谓的泛用来拉近交际距离。儒家的“中庸之道”对中华民族也影响深远,“不及”和“过”都受到了驳斥。在处事哲学上提倡“大智若愚”、“谦恭虚己”。汉语中诸多的谦称语反映出了汉文化自我贬抑的心态。另外,“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看似过时的旧礼制仍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文化推崇权威的特点也体现在称呼语的使用上,职位头衔名称十分普遍地被当作称谓语使用,对被称呼者来说这是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对称呼人来说,这是表示尊敬和拉近关系的方式。
而英语中几乎不存在自贬性的谦称,敬称也远远没有汉语的丰富复杂。这是因为,英语国家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在近代各类文艺启蒙运动中,人们宣扬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他们崇尚“人人平等”,认为无论亲疏尊卑与否,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另外,英语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更早,经济上更独立,形成了以夫妻为核心的小规模家庭,而不是中国以父母为核心的大规模宗族家庭。与中国人相比,他们往往家庭观念更为淡薄,追求个人独立,并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
日本菜>王乔治
人主义价值观念。因此,英语中称呼语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彼此间的熟悉程度以及社交场合,而很少受到辈分、年龄等因素的制约。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04期.
[2]朱晓姝.跨文化成功交际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