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概念与“善恶报应”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范例分析

更新时间:2023-06-05 18:43:38 阅读: 评论:0

“三世”概念与“善恶报应”佛教中国化的
一个范例分析
2I[}I[}6"三世"概念与"善恶掘应"
"三世"———▲■■■——————▲●L,,—概念与"善恶报应"
佛教中国化的一个范例分析
林伟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印度佛教中的"三世"说和因果报应论是对中国人的宗教思想和信仰产生重大
影响的理论.然而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已经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印度佛教思想,其中掺杂
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思想.本文考察印度佛教的三世概念,因果报应论与中国灵魂论和善恶报
应思想的融合过程,并试图通过佛教的中国化过程来说明佛教理论的变化与发展. 【关键词】三世,业报,善恶,灵魂,形神.
Abstract:IntheIndianBuddhism,thedoctrinesof"thethreeperiods(trayo—dhvana)"and "
retributionforsin(karma)"isthesignificantinfluentialtheorytoChine'sreligiousthoughta nd
faith.ButtheChineBuddhism'stheoryofretributionforgoodandevilisalreadynotanymor ethe
originalIndianBuddhisticalthought,anditisblendedwithmassiveChinetraditionalthoug hts. Thisarticleinspectsthefusionprocessbetweenthedoctrinesofthethreeperiods.oftheretribu tion
f0rBininIndianBuddhism,andthedoctrinesoftheretributionforgoodandevil,ofthepsychei n
theChinetraditionalthought,andattemptsthroughtheevolutionalquenceandtheoretica lpathof BuddhistthoughtsinChinatoexplainthechangeandthedevelopmentofBuddhism'Stheory. Keywords:Thethreeperiods;retributionforsin;retributionforgoodandevil;psyche;body —
mind.
中图分类号:B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06)01—0o90—06
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没有过去,现在,
咏鹅古诗带拼音未来的三世观念.然而自魏晋时期以降,这种观
念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原因之一是这种观念与善
恶报应说相联系能够比中国的传统思想更合理地
解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象,诸如等级制度,贫
富差距,疾病灾祸等等.其中的"未来世"观
念又激发了生活在"现在世"人们对美好未来
的希望和追求.因此,在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中有
很污的作文广阔的市场.
,印度佛教的"三世"报应说
与中国传统的善恶报应论
所谓的"三世说"是佛教的观点,佛教认
为,一个人现在生存即为现世,出生以前生存于
前世,命终以后生存于来世.如果将三世观点与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
作者简介:林伟(1957一),女,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想相联系就构成了三世因果业报之已转已聚集.已出现落谢变灭.过去所摄.是名世的善恶业是现在世苦乐之因,现在过去世.二未来世谓善恶诸行.未起未生.未聚
过去世善恶的业报,而过去世,现在集未出现.未来所摄.是未来世.三现在世谓善
是未来世苦乐之果;现在的因招致未恶诸行.现起现生.现聚集现出现.未转未谢未.孓
果连续而有无穷生死.灭.现在所摄.是名现在世."(《三藏法数》,0
静恶报应问题中国人历来就有古训,"三世"条目)人就处在这三世的因果链条中.口
1.'
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佛教不仅把人的道德行为与他们的幸福,痛刃Z 龠殃."这种观点是建立在中国人的传苦相联系.提出行善(善业)是福报(乐果)
见念基础上的,在古人看来,在人类的之因,行恶(恶业)是恶报(恶果)之因.而工■-_ ,
后代的繁衍是人和家族生命前后延且,这种扬善惩恶的概念和方式也与中国人的思J●o
向形式,后代的幸福与灾祸是维系在祖维方式不同,在印度人看来,人的扬善惩恶之'
p的.因此,祭祀祖先对于血缘关系的"果"通过六道中轮回来体现的,即人在天,o秋天的作文怎么写
代的生活状况是十分重要的,这种传人,畜生,阿修罗,饿鬼,地狱六道生死流转.
尤开始了."道"指的是道路.行善积德产生的善业能够让
面,从国家,政府的角度来说,自古善者能转生到有福乐少祸苦的天界,人间.佛教£天"的敬畏和崇拜使得中国传统观称作"善趣",作恶多端产生恶业则让恶者成为的地位至高无上,"上天"的行为畜生,饿鬼,进入地狱,佛教称作"恶趣".因
因此《周书》说:"皇天无亲,唯德果报应论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善行必将得到老子》也说"天道无
亲,常与善人."相应的福乐报答,恶行必将遭致使自己痛苦的结在中国的古代中,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果.于是佛教把惩恶扬善的权力交还给人自己.
巴天的意志来体现的,主持社会正义的三世之间人是自己祸福善恶的统治者.通俗地
冥冥之中的"上天"了.因此,祭讲,就是自业自报,自作自受.
览了是皇帝,大臣的头等大事,成为一印度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把"三世"概念和
.但是这种传统的善恶报应说虽然能人以及人的业,报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系列链上为什么会存在等级差别,存在穷人条,于是,人尽管生活在现世,但今生今世的荣兰别.但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在现实华富贵或者失意穷困源于前世的业,善业是福报
1常常面临的善不得善报,恶没有恶之因者;恶业为苦果之因者,今世的祸福则是前公正现象.生所造善恶诸业的果报.当然今生之善恶行为,
g三世观念与因果报应论相结合,比较也必定影响来世之罪福报应.因此,业报轮回理
筝了现实社会的善恶报应的"不公正"论强调的是自作自受,与他人无关,父作不善, 定认为人生活在荣华富贵或贫穷困苦之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不代受;善自获福,恶
是祖先的"余庆"或"余殃',也不自受殃.而业力对于行为的主体来说是贯通三世
的判决,而是人自己的思想,行为,六道,这种业报同样是"已作不失,未作不得". "业力".所谓的"业"指的是三种意佛教的因果报应不仅在时间上有漫长的"三旨"行为",二是指行为所产生的影世",而且,在空间上包括同时了天界,人间和
;法,仪式.行为产生的影响称作"身地狱.品种上有神仙,人以及牲畜.因此,善恶
外还有"意业"与"语业",它是今报应的含义和范围远远超过了中国人传统的善恶"因".同时也涉及到了一个中国文化标准范围.在中国人看来,今生今世荣华富贵, j时间概念——三世.即,人的生活不子孙满堂就是福分和善报;饥寒交迫,断子绝孙生今世,人的生活世界由前世,今世是罪过和恶报,而且,报应的结果都在现实人生世界构成,所谓"世即迁流之义.亦的一世得以完成.因此,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在
.一
过去世谓善恶诸行.已起已生.空间上,佛教的因果报应论的说服力都要比中国MODERNPHILOS0PHY2006.191
有给予明确的回答.因为根据缘起的思想,任何
事物和现象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也不可
济南民俗能存在一个承载业力轮回的永恒主体.
在佛教创立之初,缘起说和轮回说之间的矛
入场式解说词盾就已经存在.释迦牟尼在传教中一直刻意地回避这个矛盾.在以后的部派佛教中,后继者提出了许多概念,企图为业力在轮回转世中找到一个合乎缘起论基本思想的主体.例如"补特伽罗" (puggala,即"我",意译为"数取趣",借助于
它前世与后世之间可以转移,实际上是承认业力有主体.'
但也有佛教派别提出在前世与后世之间存在着"结生心"(pawisandhiviana或再生意识), "死心"(cutiviana或死亡意识),它们都是意识,"而生命在最后一刻的意念,在形式上讲,
又决定着来生要去的生存界.而后者发过来又取决于死者应该受罪还是受赏的业本身.如果某人死时就注定要堕入地狱,他便会听到地狱中正在受折磨的人的喊声,而他再生或受胎的意识,便是死前的最后一念的继续."这个死前一刹那的意念就是"死心",同时它又是再生的意念,即"结生心".这是前念熄灭,后念生起,生生灭
男生生日送什么礼物好灭,念念相续.而是依靠心作主体来传承业力.
青蛇李碧华
世亲则提出"中阴"作为前世与后世的中
介,阴者即"五蕴"之蕴,以前译成"五阴".
所以,"中阴"本身也是由五蕴构成的,它可以
直接投胎转生,是轮回转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世亲在提出"中阴"作为一种前世,后世之间
承载业力的实体的同时又立即与"灵魂"概念
划清界线.灵魂一般被认为是恒常不变的实体, 而"中阴"本身则由五蕴构成,受业力的影响
和支配.所以,中阴不是灵魂.可见,在印度佛
教的因果报应论中,灵魂早已被释迦牟尼判了

本文发布于:2023-06-05 18:4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752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思想   报应   业力   传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