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人物事迹观后感5篇

更新时间:2023-05-21 15:10:37 阅读: 评论:0

优秀人物事迹观后感5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认真看优秀人物事迹,学习更多的知识。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优秀人物事迹观后感,以供大家参考!

 

优秀人物事迹观后感精选篇1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_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灵龟塔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了***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_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优秀人物事迹观后感精选篇2

 

63岁的“燃灯校长”张桂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一直扎根在云南贫困山区一线,拖着病体,战胜千难万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个人该如何坚持理想,如何恪守德行,如何自我超越,张桂梅做了最好的注解。人民教师为了谁,怎样当一名好教师,怎样培养好学生,张桂梅成为了榜样。***员的初心使命是什么,张桂梅以实践做出了有力回答。

张桂梅告诉我们,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化育人心,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是“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

总有一种力量,担当奉献,苦干实干,那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是“老师学生一起苦教、苦学,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学校办出名堂”;

总有一种信仰,为国为民,坚定如磐,那是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那是“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礼就不办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请提前把丧葬费预支给我,我想把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张桂梅一生无儿无女,却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她的心里装着更大的家和国。红土高原一枝梅,铁骨丹心傲雪霜。你看,那山,那梅,值得欣赏和尊重。

 

优秀人物事迹观后感精选篇3

 

通过对廖俊波学习,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讲述了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整个报道内容感人至深,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灵魂、洗涤着每一个特种兵学校读后感人的心灵。廖俊波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优秀***员“三严三实”的标准,树立了理想信念好、思想作风好、岗位业绩好、服务群众好、履行义务好的“五好”标准,生动诠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务实、敢于担当、清正水果拼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廖俊波的先进事迹真实、感人,催人奋进,我今后将以廖俊波为榜样,自觉查找差距,明确工作思路,做好本职工作。

廖俊波始终牢记***的宗旨,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宁可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学习廖俊波,就是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忠诚的***治品格;学习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优秀品质;学习他敢于担当、事360安全卫士怎么卸载不避难的进取精神;学习他廉洁自律、甘守清贫的高尚情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学习他爱岗敬业、务实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学习他任劳任怨、勇挑重担的精神;学习他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秀品德。同时,我也会对照廖俊波先进事迹,查找不足,脚踏实地的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优秀人物事迹调动理由观后感精选篇4

 

今年,国内各大行为媒体争相报道一位来自湖北来凤县95岁战斗英雄的故事,他的身份是一名银行退休干部。几十年来默默无闻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连家人都不知道他曾是一名战功赫赫的英雄,这名老人就是近日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张富清。他用六十年的坚持诠释了一名***人的品行和奉献精神,他的不骄不躁和低调品行为全国的***员干部上了一堂红茶绿茶的区别生动而又深刻的***课,值得广大***员和***府公职人员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艰苦朴素的精神。在观看张富清先进的纪录片中,张富清家中简单的陈设,处处彰显了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我想这一辈的人都经历过了三年的自然灾害,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论诗戴复古“谁知盘中餐迅捷网络,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但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的现在,还能继续秉承这样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学习张富清对***的忠诚。张富清对***有着绝对的赤诚和信念,对自己的小家从不考虑家庭得失、个人得失,率先垂范,让原本有正式工作的妻儿下岗、下乡。他的“舍小为大”是千万中国***人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一个缩影。

要学习张富清的甘于平淡。张富清转业之后,把自己在部队里的***功奖章全部锁了起来,不向集体提出过困难要求。默默地履行着吃苦耐劳的义务。他说:“我是一名***员,在***需要的时候,越是艰险,越要向前!为了***和人民,就是牺牲了,也是无比光荣。”

这是一个经历过战火锤炼的***员,这是一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员,在他的心里,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更过分点说,或许在他的心里,他早已经死过一回了,现在的他是完完全全为了***在活,为需要他的国家而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我们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更幸运的是我们还出生在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年代,我们体会不到吃不饱、穿不暖、没瓦遮头的痛苦,是***前辈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现在,在这么多诱惑的现在,我们更应该时时警醒自己,严以律己、提高***性品德修养,乐于奉献,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优秀人物事迹观后感精选篇5

 

一声到,是一句承诺;一声到,是一次重塑;一声到,是一场冲锋。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告别***旅,本色不改。95岁的老***员、老英雄张富清用平凡中的坚守践行着一名***员、中国***人的初心誓言。

一声到,祖国需要我必到。24岁时,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洗礼中成长为***式的战斗英雄;31岁时,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到偏远异乡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祖国的需要”就是最有力的号召。***员干部要时刻准备着,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将“我的梦”对接“中国梦”,勇往直前。

一声到,***的召唤我必到。从“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我志愿加入中国***”到“***的干部,哪里需要哪里去”大六壬基础入门再到“勇于从自己开刀,才能开展好工作”,***有需要,冲锋陷阵,九死一生;和平时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作为***员,永葆理想信念,对***绝对忠诚。自觉与***同心同德、同行同向,感***恩、听***话、跟***走,真正做到热爱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一声到,急难险重我必到。无论顺境逆境,他淡然处之,将英雄沧桑过往的记忆深藏,昭示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和担当。面对新困难、新情况、新挑战,***员干部要向老英雄、老***员张富清看齐。学习他恪尽职守、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标兵,在壮阔的中国道路上,接续奋斗,续写“一声到,终生到;祖国需要,我必到”的爱国奉献、矢志不渝新篇章。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15:1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752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观后感   事迹   优秀   人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