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文作品与英译本之对比

更新时间:2023-06-04 22:10:30 阅读: 评论:0

浅析中文作品与英译本之对比
作者:易姿言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1
        【摘 要】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以后可能会与原文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差异的存在有时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这也是文章的研究中心所在。
        【关键词】中文作品特点;中英翻译技巧
        翻译,作为两种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目的语使用者了解源语言文化的窗口。因此,译者所要面临的就不仅仅是使用目的语将源语言的外延意义表达出来,还要确保译文在情感意义等内涵意义上与原文达到一致。
        一、翻译中文作品的难点
        立刻的近义词一般说来,中文作品,尤其是那些带有明显的汉语语言习惯的作品在英译的过程中会很难保留其原有的语言特色。接下来笔者将就莫言的作品对极具特色的中文作品展开论述。
        (一)汉语中的叠音字
        无为而治意思汉语中有大量的词语都是以叠音词的形式出现的,这一点在莫言的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从结构上说,在莫言的作品中出现的叠音字可以划分为四种:AA式,ABB式, AABB式,ABAB式。 在《红高粱家族》中,叠字的使用频率是极高的。例如:在这段文字中黎明的反义词“父亲和罗汉大爷静坐着,恭听着天下的窃窃秘语,河底下淤泥的腥味,一股股泛上来。这段文字中的AA树碑式的叠印词组使用的最为频繁。与其它形式的叠音词相比,ABB式要少一些,AABB式的叠音词要相对多一些。
        (二)部分拟声词
        节约用电的建议20条在莫言的作品中,另外一个比较引人注意的特色就是拟声词的使用,莫言极具创造性地使用拟声词来描述各种声音,例如火车的声音,流水的声音,甚至是外国人说话的声音都是用拟声词来描述的。例如:在《红高粱家族》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精细素描一个日本兵端着枪,在罗汉大爷眼前晃着,鬼子说:西式呜哩哇啦哑啦哩呜!这样的描述使日本的形象跃然纸上。
改弦易辙
        (三)带有儿化音的词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2:1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648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作品   意义   使用   声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