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材料翻译英汉区别

更新时间:2023-06-04 22:08:26 阅读: 评论:0

旅游宣传材料翻译英汉区别
  对外宣传在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外宣资料的撰写和翻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下面将从英汉篇章的对比和英美读者的期望度入手,探讨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策略。
  一、旅游外宣资料及目前英译本存在的问题
  旅游外宣资料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中的英文解说词,旅游产品中的英文说明书,中英文广告和企事业单位介绍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的英文介绍,[2]这些英译资料都值得研究,但其中旅游指南和景点介绍的翻译尤为重要,以下将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外宣资料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具有强大的信息功能,其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相比中国的旅游资料,英语旅游宣传材料大多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词语朴实,因此翻译中文材料时应注意内外有别,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其次旅游资料还具有感召功能,即通过对旅游景点的细致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为之神往的感觉。但较之国外的旅游手册,我国的宣传资料喜欢借景抒情、表达对仗工整、行文整齐、节奏铿锵、充满了
诗情画意,翻译时如一味讲究英汉的等值,将会给外来游客云雾之中我是中国人我骄傲,不知所云的感觉,正如Pinkham所发现的,中式英语在中国的各类问题中极为普通,主要是冗余的词语和异常的句子结构,使宣传的预期功能难以实现。由于英美读者对旅游英译本的期待与本国读者不同,汉英篇章上也存在极大差异,目前旅游外宣资料的英译本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译文甚至错误百出,损害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二、旅游外宣资料翻译中的英汉对比
  英汉用词对比
  中英旅游宣传资料中的用词不同主要受两种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影响,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这使得中国人在用词造句上崇尚和谐对称,给人一种视觉美和听觉美,如现代词语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它们在语音上平仄相间,在语义上相同、相对或相反,[3]这一点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尤为突出——多运用抽象、夸张、华丽的词藻,对仗工整的诗句、对联或典故等来描述景观,渲染气氛,如旖旎秀美扑朔迷离等等。但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更偏向于简洁、清楚而平实的语言,以便于读者能获取更多信息,少用空洞不实、过分华丽的形容词及复杂的句型。[4]以下例
子分别取自于中国和美国的旅游宣传资料:例1: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快递哥我一整天文一览众山小财务文员“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例2CentralAmericaboastsofvolcanoes,,thegorgeousnatureoftheentireisthmusandthemystiqueofveraldifferentcultureswillinspireyourns由此可见,中文的旅游资料更重视感召的功能,善用同义形容词的排比来增加景观的美感,用主观词语加深印象,但有时在浮华辞藻的堆砌下又显得华而不实,让人期望值过高,相比之下,英文的宣传更看重信息功能,即便用到修饰词,也是常用的,文字简单平实,易于理解。因而翻译中文宣传资料时,不能逐字逐句,一一对等,如果照搬中文模式,会在景色细节上给人华而不实之感,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怀疑。
  汉英句法的比较
  汉语句子和英语句子代表不同的概念,汉语句子强调语义,一个句子可能包含多重含义和多个主语和谓语,其基本特点是意合,即以意统形,强调逻辑关联与意义关联而不在意
词语之间和句际之间的形式衔接。英语句子强调形式和语法结构,基本特征是形合,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形式标记表明。[3]因为中国人重整体,重综合,西方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方式,体现在句子结构上就是学界通常比喻的竹式结构树式结构一般说来,英语长句较多,而且结构比较复杂,往往从句里含从句短语中又有短语。宛如一棵大树,有树干,有枝杈,有树叶与之相反,汉语句子一般简短明快,很少长句。即便是较长的句子也不像英语那样,盘根错节十分复杂。[5]如对如下介绍的翻译:例3:天目山林深人少,古树掩映,清泉石上流,雾生半山腰,如仙境一般。,denlyforestedandscarcelypopulatedislikeafairylandwhereheavyfognvelophalfwayupthemountainandclearstreamsflowalongthevalleys.英语句子千差万别,但都是从SV结构中发展开来的,因此在处理上述翻译时,应先确定句子的主干部分,“”,在上面用分词和定语从句补足即可,这样合乎英语句子习惯,也表达了原文含义。
人类是怎么诞生的  英汉篇章对比
  如上所述,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仅影响着用词和造句,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构篇的不同,
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感性认识、灵感和顿悟,体现在文章上常常是形散而神不散,而英美人重视理性知识,重分析,重逻辑思维,故英语篇章大多用主体段落和主题句提纲挈领,而后分段论证,最后简单重述作为总结,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例4TheStatueofLibertyThinkNewYorfcomplitisatowering305ftYouwouldfindmanyaNewYorktraveldealswhichwouldensurethatyougettovisittheStatueandevenclimbuptothecrownShestandstallontheLibertyIslandandpro-videsthepeoplecomingbyshipwithawarmwelcomeatanymoment5DalianDalianiscalleda“RomanticCity”“Romantic”linkswithexoticexperienceDalianbearsacolonialhistoryNowthecolonistshavegoneafaryet“FashionCity”“SoccerCity”“HomeofTrackandField”amongDalianscolorfulmonikersapprovalsfromtwogenerationsofChinastopleadersareworthyofnoticeattheendofthe1980sMr>DengXiaopingthechiefarchitectofChinasreforming&opening-uppolicygaveDaliantheepigraphas“thewindowoftheNortheast”andin1999PresidentJiangZeminDalianayoungcity老泪纵横,Dalian黑麻油agreatcityDalianivenahopefulcity6]例4第一句开宗明义,指出到纽约就必须参观自由女神像,旅游的核心问题环环相扣,其间未穿插与主题无关的引语或主观性的描述,结尾重申景点欢迎游客的到来。例5完全照搬汉语版的写作顺序,反映出汉语学无止境讲究含蓄什么是人体工程学的审美观,篇中回顾历
史,进入正文后又引用领导的讲话,强调景点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直到结尾才引入正道,用拟人的修辞和主观词汇修饰大连,这种翻译无结构,无重点,很容易让人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旅游外宣资料犹如景点的广告,撰写或翻译得当才能让外来游客一读倾心,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在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得出宣传资料要想迎合英语游客,达到他们的期望值,翻译中文文本时应做出诸多改动,正如刘宓庆所言:既实现意义对等,又实现形式对应,这在汉语和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根本办不到。基本上,汉外互译必须放弃拘守的形式而倾全力于意义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2:0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64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资料   旅游   翻译   句子   宣传   中国   形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