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手半剑资料——评《中世纪兵法书》

更新时间:2023-06-04 20:20:37 阅读: 评论:0

罕见的⼿半剑资料——评《中世纪兵法书》
在剑社看了截取的剑和盔甲部分,不过瘾,买了DVD看全集,结果,关于剑和盔甲的就那么10分钟,剑社完全截取。影⽚⾥,讲到剑和盔甲,中途还扯别的,跟探索频道学坏了,⾮要扯东扯西再返回继续说,不如看剑社截取连贯。
余额宝利率
影⽚中所说的long sword,怎么看都更符合bastard sword的定义。long sword是没有⽤配重球攻击这种技巧的,影⽚⾥的剑有。重⼼也是符合bastard sword。⾃从盔甲没落,破甲的武器都已没落。不着甲的情况下,当然是单⼿剑更迅捷。rapier兴起,演变为现代击剑,同样中国武术界也是单⼿剑的天下,汉剑的剑术失传。双⼿剑早已不见踪迹,影⽚中双⼿剑还是⼿半剑,拎不清,在⽬前这环境下,顺理成章。
水汪汪的眼睛
这⼏年,国内太⼑兴起,不知道翻译界怎么搞的,居然把⼑翻译为剑,称之为剑道。各⼤视频⽹站上还有所谓的⽇本剑和欧洲剑对砍。真是有够外⾏,砍绝对是⽇本⼑强,直刃武器天⽣在劈砍上没法和曲刃⽐,剑擅长刺,对砍有意义么?古代⽇本产铁量可怜,⾦属盔甲极少,所以才会流⾏太⼑。⽽欧洲中世纪为何流⾏⼀⼿半剑,⽤太⼑砍砍盔甲就明⽩了。
影⽚中,bastard sword单⼿双⼿的灵活运⽤,劈砍、突刺,甚⾄重击,看了就会明⽩,为何⼤多数国家的⽂化中,剑是冷兵器中的王者。
PS:好后悔把珍藏的⼿半剑都开刃了,原先⼀直以为所谓的剑柄砸⼈就是被贴⾝,姿势不变,握着剑柄⽤配重球打对⽅脑袋,像是⼿枪柄那样砸。看了影⽚才知道剑柄原来可以这么⽤,隔着2、3步距离,当的⼀声脆响,冲击⼒穿透盔甲贯穿全⾝,反胃想吐
武器⾝上没有多余的结构,每个部位都配合相应的武技,⽽武技取决于铠甲。例如⽇本古代,⽪甲为主,抵挡不了劈砍,于是有了⽇本剑道,有了配合剑道的⽇本⼑,⼑⾝有弧度,在劈砍时不会卡在敌⼈⾝体中,因为抽不回⼑⽽冤死战场。欧洲⾦属板甲⼤⾏其道,劈砍⽆法伤其分毫,于是⽤剑,可以穿甲也可以寻找铠甲缝隙,还可以倒过来拿,⼿握剑⾝,⽤剑柄配重球当战锤砸敌⼈脑袋。
影⽚中剑之外的内容,例举⼀部分
欧洲中世纪就有潜⽔装备了,虽然简陋,不失为奇思妙想,前景光明
下图为我收集的图⽚,⾮影⽚内容:
以下五柄为双⼿剑古风图片高清
握持⽅式
1413年欧美⼀些严谨的⽹游中,还能见到双⼿剑的雄姿,并未与⼀⼿半剑混淆
集中学习
下图是单⼿剑的柄和护⼿
下图为⼀⼿半剑的柄和护⼿
⼀⼿半,顾名思义,介于双⼿和单⼿之间。(hand-and-a-half sword)也简称为⼿半剑。配重球在护⼿前3英⼨,有效平衡重⼼,利于⽤⼒灵活。这种设计不仅双⼿或配盾随意,⽽且剑技更多变,除强攻外还有防守攻击并重的剑技——较重的剑⾝和⼗字护⼿可以⽤于格挡防守,同时剑尖攻击。集各种剑的设计优点为⼀⾝,也叫做杂种剑(bastard sword)。《冰与⽕之歌》中Snow被调笑:⼀个杂种⽤着杂种剑。
⽇⽿曼剑术教学 German school of fencing提到的,戳刺盔甲缝隙技巧
开工仪式主持词中国有没有⼀⼿半剑?我认为汉剑属于⼀⼿半。
照⽚为周正武先⽣的作品
新疆科信学院与欧洲⼿半剑相⽐,剑⾝⼋⾯,让剑⾝更加坚固。⼈们普遍认为,这个设计只在青铜器时代有意义,铁器时代由于材质不再像青铜⼀样脆,保持⼋⾯的设计只是复古情调。我认为,若是遇到战锤,⼋⾯⾄少还能稍微抗⼏次,4⾯⼀下就完。
与欧洲剑相⽐,我不理解的设计有3点:
1、为何护⼿那么窄?
2、为何剑柄是圆柱,⽽不是扁的?圆柱⼿柄让我把握不好剑刃的⽅向。
刘果楠3、配重部位的形状,没法玩倒过来当战锤这招了。
⽼祖宗的这些设计,必然为了配合相应武技。可惜中国留下的剑术,⽆论是⼀⼿半还是双⼿剑,我看着不像祖先的剑术。因为除了缺铁的⼩⽇本,双⼿持握的武器⼤都为了对抗⾦属铠甲,现在国内的汉剑技法,太偏重劈砍,刺戳不⾜,不像对板甲敌⼈有杀伤⼒的样⼦。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20:2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640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半剑   盔甲   武技   中国   欧洲   攻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