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课文赏析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于1922年8月创作的一篇演讲稿。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敬业与乐业课文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敬业与乐业课文赏析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演讲的对象是一群职业学校的学生,为的是向他们说明对李紫剑职业应有“敬业”和“乐业”的态度,并说明如何培养“敬业乐业”的精神。
1、文章脉络分明,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从“本题主眼”……到“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分点论述中心论点。
第一层:(从“本题主眼”……到“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论有业的重要性。
第二层:(从“第一要敬业”……到“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萧伯纳名言道理”)论敬业的重要性。
第三层:(从“第二要乐业”……到“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论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2、本文具有如下特点:
⑴ 条理清晰:
文章结构严格按引论──本论──结论的顺序排列,在“本论”中,又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一一道来,特别是有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更显条理分明。象“先要说说”“第一”“第二”就分别领起“有业”“敬业”“乐业”。在论述“乐业”时,作者在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观点后,理由也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条陈述,有条有理,思路清晰。
⑵ 引用精彩:
演讲一开始就引用周围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中心。在论述关于命运的名言“有业”时,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ldqu单词缩写o;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的名言多宝鱼怎么做好吃及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格言,有力地证明了“有业”之必要。在论述&颠怎么读ldquo;敬业”时,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是作者认同并提出的观点。此外,又引用了曾国藩“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及孔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为作者“敬业”的论点作结。在论述&ldq马良传播uo;乐业”时,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也穿插于论证过程中。格言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⑶ 举例丰富:
如: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曾文正“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及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等。又如:唐朝的`百丈禅师每天都必须做事,否则他那一天就不肯吃饭。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及比较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工作态度都属于事例。当总统的和拉黄包车的同是神圣的职业。
⑷ 语言通俗:
作者在引用古籍名言时常用通俗的话进行解释,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就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对“主一无适便是敬”也做了通俗的解释:“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有时如话家常,如讲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又如:“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⑸ 情境谐调:
作者非常注意结合演讲时的情境和观众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起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
当时作者经历无数风波后退出***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遂作此文。正两条大河由于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以其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名家点评
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姜忞《教师教育资源库丛书·语文课教学设计经典案例研究》:文章论证严密,论据充分,语言平实。体现了高超的说理艺术。文中大量引经据典,阐释深刻的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悦《大学语文》:本文明白晓畅,形象生动,紧紧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作者在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做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同时,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此外,几处设问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几个分论点提炼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本文既有冷静分析,晓之以理,又有诚挚热烈的感情,动之以情,这如何除跳蚤样使演讲既有说服力,又有鼓动性。
语文教育家黄高才、书法家刘会芹《大学语文(第2版)》:粱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多处引用古人的言论,借此推出自己的思想,寓意深刻,哲理性强。文中指出:“人叉烧餐包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当代的大学生求职难虽是事实,但有职不就、有业不从之人也比比皆是。依梁启超先生的话讲,无业者就是无德者。别人能干的事你为什么不能干?原因无非这么几个:一是自视高贵的病态心理在作怪,二是懒惰思想在作怪,三是贪***安逸舒适的思想在作怪。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和“小说界***”。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是清末民国初中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04:49: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630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