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会蹦的豆子》

更新时间:2023-05-21 02:46:27 阅读: 评论:0

中班科学教案《会蹦的豆子》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一年的总结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会蹦的豆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会蹦的豆子》 1

小兔子外貌描写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交流,乐于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2.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胡适简介

3.在学习操作中,探究发现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小;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等不同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红枣、米、汤匙、纸张、盘子等。

2.知识准备: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有认识,能说出名称;请家长与幼儿查阅资料或与幼儿一起做实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问题“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引入,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家寻找的答案。

二、基本部分

(一)向幼儿介绍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进行操作,验证幼儿的答案。

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感知豆子的软硬、大小。

2.根据幼儿提供的`方法,外贸口语请区处幼儿选择一种豆子进行操作。

师: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了,我们一起快乐语言来试试吧!

3.重点在幼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幼儿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豆子的软硬、大小、多少与在瓶子中产生声音大小的关系。

4.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而不让豆子掉下来呢?

(二)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赖昌兴

1.请幼儿把自己装好的瓶子与同伴进行交换,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并能把自己实验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2人的能力.得出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陈传香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少;根据豆子的软硬、大小的特点,在瓶中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3.针对操作过程中幼儿子姜炒肉发现的问题——怎样把豆子装到瓶子里,豆子才不容易掉出来呢?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

三、结束部分

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老师一起随音乐起舞。

本文发布于:2023-05-21 02:4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607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班   豆子   科学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