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PublicRelation

更新时间:2023-06-04 00:25:10 阅读: 评论:0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公共关系学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Relation Science
课程号:40503068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季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学时)
学分:2
面向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学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同时本课程也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初步了解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历史条件。
电脑蓝屏原因
2.掌握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学科建设状况。
3.明确社会组织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意义及各种公共关系活动状态。
4.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及基本原理及方法。
5.认识公共关系构成要素及其各自特点,掌握社会组织,公众,公共关系传播等
构成要素的相关理论。
6.在掌握理解相关公共关系学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审视社会组织在社
会中的各种活动,熟悉并掌握进行公共关系实务操作的技巧与方法。
十字箴言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现代社会组织树立社会组织形象,以期与其社会公众建立相互理解支持协作的良好社会关系的相关原理、原则、方法、技巧及其规律的科学,公共关系学是广泛吸纳诸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最新成果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有关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理论的基础知识与方法技巧,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与词义解析,社会组织树立组织形象进行形象设计的CIS原理,组织进行公众分类与公众分析的理论,有效进行公共关系传播和效果评估的相关原理,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工作程序等实务操作的相关原理与原则。通过对这些公共关系基本理论及原理方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形成公共关系概论的大致轮廓,为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公共关系专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公共关系基本实务操作能力。同时为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的学习与理解提供了一个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领域视角。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知识单元1第一章公众关系概述
参考学时:8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的含义、构成要素和特征。
2.掌握公共关系学的界定和研究范围。
3.了解公关的历史发展沿革,熟悉公共关系发展的阶段、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4.理解公关观念及理论的演变,了解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
5.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公共关系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二战后公共关系发展的主要成就。
3.现代公共关系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观点及成就。
学习内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
(一)词义解析
“公共关系”一词,译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简称“PR”)。
“Public Relations”
“Public”作形容词时,意即“公开的”、“公共的”;作名词时,意即“公众”、“群体”;“Relations”一词,意即“关系”,词尾加“s”表明这种关系是复数的形式,表明是多种关系及其综合。
(二)有关“公共关系”的各种定义与表述
1.管理职能论:(强调公共关系的管理功能)
2.传播沟通论(强调公共关系的传播沟通功能)。
3.社会关系论:(强调公共关系的社会属性)
4.“表征综合论”:“现象描述论”
5.强调公共关系的预测功能、咨询功能
(三)公共关系涵义的分析
公共关系涵义:是指社会组织为塑造良好的社会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与组织特定的公众沟通联络,以取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合作,建立和组织特定公众之间的和谐稳定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公共关系构成要素与公共关系理论核心概念
(一)公共关系构成要素
1.组织
2.公众
3.传播
(二)公共关系理论核心概念
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
1.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是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组织形象构成
组织形象有多种要素构成,可分为组织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两个部分,或称为实体形象和精神形象、硬件形象和软件形象。
3.组织形象的评价指标
评价组织形象的最基本的指标有两个:知名度与美誉度。
第二节公共关系学
一.公共关系学的含义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研究现代社会组织与其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原理、原则、方法、技巧及其规律的科学,公共关系学是广泛吸纳诸多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最新成果的一门(多门类)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二.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围
1.公共关系一般理论研究
2.发展史研究
3.公共关系实务
第三节公共关系的特征
一.以事实为依据
(一)事实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绝对前提
(二)公共关系活动从掌握事实开始
(三)真诚是公关人员的信条
二.以沟通为手段
(一)认清沟通的公众对象
(二)明确沟通的重要目标
(三)立足于长远的沟通
三.以互惠为原则红茶禁忌人群
第四节公共关系发展概述
一.人类早期的公共关系
现代公共关系诞生于20世纪初。
现代公关产生之前,公关活动经历了完全缺乏理论上的概括与指导,只是低层次上的感性活动的漫长的蒙昧时期。即“准公共关系”时期,公共关系的前史或“前公共关系”时期。
公元前6世纪,希腊最大的城邦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政治上的民主体制,引发了公共关系的诞生。
古代社会的组织程度很低,除了政府及附属于政府的一些组织之外,社会上几乎不存在其他类型的组织。所以,所谓古代社会的公共关系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政府公共关
系。
在美国,最早的公共关系起始于独立战争时期。
19世纪20—30年代,公共关系开始活跃。19世纪末,由于印刷技术的提高,报业的发展,政治生活中的公共关系有了很大的变化。
二.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成熟期
(一)现代公关的产生和发展
1903年,埃维·李创办了宣传顾问事物所,标志着公共关系职业正式诞生。
1923年,爱德华·伯纳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在纽约大学第一个开设公共关系课程,1928年,撰写《舆论》一书。伯纳斯在理论上的贡献,对于公共关系学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里程碑的作用。
公共关系在20世纪20——6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二)公共关系繁荣和普及时期
二战后,公共关系进入全面繁荣和发展时期,取得的成就如下。
1.职业的社会化得到迅速地扩展
2.职业的科学化倾向加强
3.职业的标准化得以逐步确立
4.职业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深入通草的作用与功效
第五节.中国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在中国,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都得益于西方公共关系理论的输入与传
播,得益于西方公关教育与公关实践发展水平的深刻影响。
一.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产生
二.公共关系行业组织的出现
三.公关教育的的发展
思考题:
1.简述公共关系的含义及公共关系的特征。
2.如何看待人们对公共关系涵义的争论?
3.有关公共关系的定义有哪些种类?这些公关定义所反映出的公关研究达成的共识有哪些?
4.阐述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如何理解各公关要素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5.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
6.如何理解早期公共关系产生的条件?早期公共关系有哪些特点?
东船西舫悄无言7.如何理解巴纳姆时期是公共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这一评价?
8.阐述埃维·李与伯纳斯的主要公共关系理论及贡献。
9.二战后公共关系发展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双麻花辫10.如何评价中国早期公共关系活动?
11.结合公共关系的各个发展阶段,理解这门学科体现的进步性。
知识单元2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与功能
参考学时:2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组织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与相关功能。
冷落的近义词2.掌握组织公关部门收集信息的内容。
3.了解组织公共关系提供决策咨询的内容。
4.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对内、对外沟通协调的具体内容。
5.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功能
6.理解和把握优化组织生存环境的功能。
7.了解组织公关部门所进行的公关培训的职责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公共关系提供的决策咨询的具体内容。
2.公共关系传播沟通过程中公众心理及传播效果的把握。
3.公共关系外部沟通协调的主要公众及相关内容。
4.树立组织形象的公共关系功能。
学习内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
一、收集信息,监测环境
(一)组织形象信息
1.公众对组织管理机构的评价
2.公众对组织管理水平的评价
3.公众对组织人员素质的评价
4.公众对组织服务质量的评价
(二)产品形象信息
(三)社会环境信息
1.政府决策信息
2.立法信息
3.社会环境信息
4.与组织有关的其他组织的信息
二、提供决策咨询
1.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2.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3.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
4.帮助组织实施决策方案
5.从公众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
三、传播沟通
四、协调关系
孙培文(一)内部关系的协调
1.协调组织内部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
2.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二)外部关系的协调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0:2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536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共关系   组织   公众   发展   理论   形象   社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