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精选6篇)

更新时间:2023-05-20 18:52:54 阅读: 评论: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精选6篇)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篇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

(二)按预习题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人物:我

地点:海上事情:看日出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5.听写词语:

浅蓝红霞范围扩大夺目光彩分辨

灿烂紫色奇观目不转睛一刹那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2.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2.查阅资料理解难句。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4.通过多读展开想像理解难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句子。指名读课后练习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游戏电脑配置欣喜)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指导背诵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1.读背交叉。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眉毛淡的女人的内容串连起来;3.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3、通过熟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换角度审视问题。

4、积累阅读资料。

教学重点:

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什么问题?把你想到的问题和同桌交流。

板书课题:(两个农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两个农夫各自有怎样的盘算,结果如何?

3、你怎样看待这两个老农?

三、巩固课文

1、练讲故事指名讲故事。

2、小组内交流。

3、选出课文好的部分,全班交流。

四、讨论

组织讨论: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内交流:选出好的全班交流

五、写一写

根据讨论中大家提出的意见,分别给两个老农提建议,然后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篇3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了解梅花的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外祖父有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2、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大平台。

【教学方法】

读解析评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老师要求同学在各种媒体中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板题:梅花魂;齐读课题)

二、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要求:老师先来朗读一遍课文,希望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文中写了几件事?女孩房间设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教师范读(配乐《红梅赞》)。

3、引导解决以上问题。

4、学生质疑。

三、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梅花的高尚品格,明白题目的深刻含义

1、课文描写了五件事,同学们认为哪些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回答

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⑵朗诵咏梅的诗。

⑶教师引导学生解疑。

师小结:是啊,从外公的言语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外公不仅爱梅花,更爱具有梅花品格的英雄人物,……这一个个不肯低头折节的形象,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激励着外祖父,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不曾忘记梅花的秉性,不曾忘记民族的根,让我们带着对梅花以及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的敬意,大声齐读外公的话。

四、扩充“思乡”内容

1、从来“故乡”这个字眼就是让人心中感到温暖,让人不禁落泪,外公那份无尽的相思,不仅感动了他的家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千百年来,“思乡”也是人们吟诵的最多的主题,谁能给我们背一首?

2、老师推荐一首诗。

3、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五、作业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电脑怎么全屏截图册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作顺序;知道课文在写鲸的形体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2、能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关于鲸的知识,并对此产生兴趣,有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

3、能学习第1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方法说明,也可以使用几种方法来说明。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和习性,书面填写课后练习1中的表格,知道课文是怎样说明鲸是很大的。

教学难点:

学习第1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可以使用一种说明方法,也可以使用几种方法来说明。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鲸》。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所写的内容。哪位同学来说说这篇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

二、填写表格,回忆课文内容。

1、那么鲸在形体上有什么特点?它们又有哪些生活习性呢?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了解课文内容后填写课后的表格,现在就请大家看着自己填写的表格,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表格里所填的内容。

2、大家可以根据我们一起总结出的内容来修改自己填写的表格。

三、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

1、通过读课文、填写表格,我们了解到鲸是一种形体非常大的动物,那课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的形体很大呢?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适当做批注。

2、一句一句地体会第一自然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A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为什么要用鲸和象进行比较呢?

(这两句运用了“比较”的说明方法,用鲸和我们熟悉的并且形体也很庞大的'象进行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加形象地感知到鲸的形体巨大。)

B我们在动物园中见到过象,觉得象是非常大的动物。而鲸比象要“大得多”,你能通过朗读这两句话让我们感觉到鲸的形体非常大吗?

C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过渡:文章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的形体很大呢?

(2)“最大的鲸有16万多公斤重,最小的也有2000多公斤。”

(这一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让我们很具体地了解到鲸的形体究竟有多大。)

“16万多公斤”、“2000多公斤”,如果去掉“多”字,不是更具体吗?再跟原句比一比,你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吗?

(这种看似模糊的表述其实更准确、更科学、更严谨。)

过渡:谁来接着说文章中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我国捕获过一头4万多公斤重的鲸,它有17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样重。”

A“4万多公斤”有多重呢?超市里卖的大袋的面粉或大米通常是25公斤一袋,大家估算一下,像这样的大米或面粉多少袋可以达到4万多公斤重呢?(1600多袋)

“17米”有多长呢?我们一间教室,大概长8、9米,那就是说,我国捕获的这头鲸有几个教室这样长啊?(大概相当于我们2个教室的长度)

这两个数字,就让我们非常具体地感受到了鲸是一种又大又重的动物。接着作者又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B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比,有什么好处呢?

(用鲸的舌头同十几头大肥猪做比较,更让我们非常形象地感受到鲸的身体又大又重。)

c这里又用了“4万多公斤”、“十几头”,同样有什么好处啊?

过渡:大家继续说,在这一段中作者还使用了什么说明方白菜疙瘩汤法?

(4)“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伸手还摸不到它的上腭;4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这是一种什么说明方法呢?“它要是张开嘴”,或者是“它如果张开嘴”……

“假设”这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可以让我们想象出一米六几、七几的人站在鲸的嘴里伸手摸不到它的上腭,以及4个人围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宽敞敞的画面和情景。进而可以想到鲸的嘴都着这么大,更不用说整个身体有多么大了。你能想象着这些情景,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鲸的身体很大吗?

(5)“我国捕获过&hellip科学公开课;…”(出示这两句话),这两句话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3、归纳说明方法,整体感受鲸的形体巨大。

A(出示全段内容)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鲸的形体巨大呢?

小结:这一段恰当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表现出了鲸是个庞然大物。

b流行的英文名再读读这段话,让听者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鲸的确是庞然大物。

过渡:老师知道大家从课文中除了了解到鲸的形体巨大以外,还了解到了许多其它关于鲸的知识。刚好我听三班老师说她带孩子去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时候,发现里面有像你们这么大的小学生在做义务讲解员,我当时就想我们班一定也有不少同学对这个工作充满兴趣,有机会也想尝试尝试,对吗?谁对这项工作感兴趣啊?不过讲解员可不是个简单的工作,它需要你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那我们今天就在课堂上来个小小的竞聘,怎么样?看看哪些同学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在竞聘中脱颖而出的同学,老师会发给你一个讲解员的胸卡,让你模拟上岗。大家不用紧张,一会儿要考察的内容都是课文中的知识,现在大家赶快再浏览浏览课文第2—6自然段,争取在一会儿的竞聘中有出色的表现。

四、了解鲸的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1、考考口才。

哪位同学能看着***片给大家讲讲鲸的进化过程呢?

2、考考记忆力。

“吃食物”这一段,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须鲸主要吃()和()。它们在海里游泳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连同()一齐吸进嘴里,然后(),把水从()中间(),把()吞进肚子里,一次就可以吃()。

齿鲸主要吃()。他们遇到(),就凶猛地(),用()咬住,很快就()。齿鲸里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有时候,好几十头()围住一头()重的(),()就把它吃光了。

3、考考判断力。

同学们能看着***片判断出鲸的种类吗?

(1)出示第一组***片(通过是否有牙齿判断鲸的种类)

过渡:通过看鲸是否有牙齿可以判断出鲸的种类。除此之外,看鲸喷潮时的水柱也能判断出哪个是须鲸,哪个是齿鲸,如何判断呢?

(2)出示第二组***片(通过喷潮时的水柱判断鲸的种类)

a指名判断。

B追问:你的这个答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

(3)出示判断题,请大家一起做出判断。

鲸是哺***动物,不属于鱼类。()

鲸总是独自睡觉的。()

判断对错后说说依据和理由。

4、加试(机动)大家读书读得都很认真,关于鲸的知识掌握得也很好,水平相当,很难分出上下。我们再来加试一个题目,给大家讲讲你了解的关于鲸的其他知识,好不好?

5、简单评价评价,发二线城市有哪些胸卡。

过渡:许多同学还跃跃欲试,别着急,我们还有机会。想当一名合格的讲解员,还要具备一种能力,那就是利用资料合理创编的能力。面对各个年龄阶段、各种文化层次的参观者,有时需要你把掌握的资料重新编排,很多时候还要加入自己的语言,使你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更容易被参观者接受。比如:我们都知道,鸵鸟是鸟类中形体最大的一种,(出示数字资料)在讲解时除了运用这些数字,你还有什么其它方法没有?回顾一下《鲸》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了说明鲸形体很大,作者用它和大象做比较,假设人在它嘴里活动的情景……你能仿照这些方法,把鸵鸟得形体很大这个特点介绍给参观者吗?

五、练习仿写。

1、指名发言。

2、请一名同学用上几种说明方法,完整地说一段话。

3、同学们课下可以仿照刚才的练习,使用一种或几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一种事物的某一个特点。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资料,大家可以参考。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写其它内容。注意:无论你使用哪些说明方法,都要围绕着这个事物的特点去写。

六、作业。

必做:学习第1自然段的说明方法,自选内容写一段话。

七、选做。

1、写倡议书:保护人类的朋友——鲸。

2、给各种鲸设计名片。

3、鲸的自述。

板书设计:

形体大

比较、数字

举例、假设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篇5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

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生活习性。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一是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

1.教学前,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有关知识,丰富学生对松鼠的认识。

2.教学这篇略读课文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特点的。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喜欢的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给它起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说说喜欢的理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在初步感悟、理解课文之后,还应引导学生探讨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特点,从而体会作者说明的顺序及语言的生动形象(比喻、拟人),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5.在学习了两篇介绍动物的文章后,可以进行一次改写练习,引导学生将课文《鲸》仿照本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让学生将本文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说明文。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训良、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自读课文,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为特点,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4.与《鲸》对比,体会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二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三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2)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吴军的书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3)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

4.能言善辩

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个。

松鼠亦称灰鼠,哺***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辉煌的成语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五、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

B、合理清晰的结构;

C、鲜明的事物特征;

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六、作业布置

改写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篇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卖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节省金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2、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本课中的佳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揭示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教学策略:

放手让学生自学本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哪里有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开讨论:买牛者和卖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用个农夫提建议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两首。

2、默写两首古诗。

3、说一说

从前面的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两个农夫》,看看从这篇文章中你又会有哪些收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三、理解课文

1、画出两个农夫买牛、卖牛的原因。

(1)你认为他们的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感情读读,将自己的感悟可以写在旁边。

(3)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围绕着文章的中心: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抓住关键的词语,人物的语言来理解体会。

四、发散思维

卖牛者和买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提示:从双方都能得到的利益提建议)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设计:

将你的建议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两个农夫

卖牛者

买牛者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18:5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516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上册   人教版   五年级   课件   语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