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疗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中国辽宁中医药大学
泰国庄甲贤大学中医学院
主讲人:冯丽华
一. 前列腺
二. 前列腺增生症(BPH)
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俗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特点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本病属于中医的 “癃闭如何追女生” 范畴,现称之为 “精癃 ”。
三. 临床表现
1. 尿频 2. 排尿困难
3. 尿潴留 4. 尿失禁
5. 血尿 6. 平面构成点泌尿系感染
7. 肾功能损害 8. 膀胱结石
9. 腹压增高引起的症状 10.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估
四. 诊断
病史、体格检查、直肠指诊、B 超检查、残余尿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泌尿系造影、尿道膀胱镜检查、CT 和 MRI、国际协调委员会推荐的诊断检查方法
五. 鉴别诊断
1. 前列腺癌:直肠指诊前列腺多不对称,表面不光滑,可触及不规则、无弹性的硬结。PSA 和酸性磷酸酶增高。经CT 扫描或前列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可确定诊断
2.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部分脑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排尿困难、尿潴
留或尿失禁等,且多见于老年人。神经系统检查常有会阴部感觉异常或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尿流动力学、膀胱镜检查可协助鉴别。
3.膀胱癌:肉眼血尿,膀胱镜检。
4. 尿道狭窄:尿道造影
六. 综述
1. 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难治之病。前列腺增生症即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亦称前列腺肥大,是引起中老年男性下尿路梗阻的常见病因之一。目前中国男子寿命已从建国初期35岁提高到70岁以上。老龄人的增加,使得前列腺增生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国国内资料报告,60岁以上发病率占65%左右,且随年龄的增大,其发病率亦相应增加。1997年北京医科大学统计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87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前列腺增生占16.1%,有2/3医院报道,近30年, BPH住院病人增加近3倍以上。可见,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是非常广泛的。
2. 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颈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出现尿频、夜尿多、尿等待、
排尿费力、尿淋漓等症状,甚至出现尿潴留。日久出现膀胱结石,假性尿失禁、脱肛、下肢静脉曲张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膀胱及肾脏病变,导致肾功能损害而威胁生命。难言之苦折磨和困扰着许多中老年男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本病的防治已属当务之急。
3. 长期以来,手术曾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方法。虽然手术效果较好,但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根据美国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后的长期随访,发现15-20%的患者需再次手术,发生尿失禁者2%-4%,阳痿5%-10%,逆向射精达70%-75%,术中输液可能引起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前列腺增生病多为年高体弱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手术治疗及麻醉有较大的危险性。实践证明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绝不是最佳唯一首选方法。因有其禁忌,部分患者并不适宜,多数病人也不愿意接受。除非有绝对手术指征的患者才有手术介入的必要性。
保守疗法中以药物治疗为主,5 -宪法基本知识还原酶抑制剂效果较好,但起效慢,需长期服用,并且有性功能损害,乳房增大或压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有直立性低血压和晕厥、头痛、嗜睡、恶心等不适。由于前列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独特的生理结构,其
外边有一层坚韧的包膜,通透性差,各种药物难以进入腺体,达不到治疗浓度,所以药物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除药物外,有人采用经尿道针刺消融、经直肠高能超声聚焦、尿道内支架、各种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但这些方法疗效不稳定,经验并不丰富,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且有些设备价格昂贵,难于推广。物理仪器治疗(如热疗、射频、微波等),安全性虽然得到提高,但其治疗尚在初期阶段,疗效也不甚理想。前列腺增生症属中医“癃闭”范畴,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实践证明确有疗效,但偏于个案报道、研究单方的比较多,可重复性比较差。从上述论述不难看出,如何治疗这种疾病是一个难题。
4.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病理和病机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症。其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仍不十分清楚,有很多学说,如:激素学说、胚胎唤醒学说、细胞增值与死亡学说等等,但有功能的睾丸存在与年龄老化这两点已被公认为是本病发生的条件。
前列腺是由基质和腺体组成的,根据病理变化可分为五种类型:基质增生;纤维肌肉增生;肌肉增生;纤维腺瘤增生;纤维腺瘤肌肉增生。通常增生主要是由纤维细胞增生并有其他细胞侵入,形成不同类型的结节,压迫后尿道,使尿道变细、变长、弯曲,排尿阻力
笔记本续航
加大,造成膀胱颈梗阻,引起排尿难。增生后,也会引起膀胱逼尿肌的增生,先期功能亢进,出现不稳定膀胱,后期逼尿肌失代偿,变薄、萎缩、纤维化,逼尿肌无力,膀胱收缩下降。最后,膀胱壁增生,纤维化、僵硬、张力受限,同时会出现逼尿肌痉挛,导致上尿道受阻,肾功能受损。
梁静茹问
从上所述前列腺增生的生理病理过程不难看出,小便不利,排尿困难是由梗阻程度和膀胱功能状况共同决定的。那么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也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恢复脏腑的功能,扶助正气;二是解除梗阻。
中医学中没有前列腺增生症这种称谓,基本上把它归于中医的“癃闭”范畴。 “癃闭” 是指以小便不利,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症状的一种疾病。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缓慢者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是都指排尿困难,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合称为 “癃闭”。本病涵盖了现代医学诊断的一些病因引起的尿潴留所致的少尿等疾病。其中包括前列腺增生症。
养肝护肝的药 “癃闭”的发生与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有关。津液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和膀胱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
则化为汗液、尿液排出体外。在完成水液代谢运化过程中,肺、脾、三焦、膀胱、肾等脏腑都参与了功能。按其不同的症状、脉象、舌象等辩证,可分为:湿热蕴结、肺热雍盛、肝郁气滞、中气不足、肾阳虚夹湿夹瘀等症型。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主气化,司二便……,《素问 . 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 . 逆调论》称:“肾者水脏,主津液。”《内经》云:榜样就在我身边“膀胱者,州渎之官,气化出焉。”膀胱的气化功能也必须依赖肾阳的温煦,才能很好的完成。由此可见,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肾脏的重要性。中老年男人,肾阳衰微,运化失司,气化功能低下,水液代谢障碍,为痰为湿,瘀阻经络,造成小便不利,排尿困难,是引发“癃闭”颈椎在哪里的最重要原因。其患者脉沉弱或沉弦尺脉弱,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这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因此治疗本病,必须以补肾为主。我们的治疗原则应该是:温阳补肾、祛湿活瘀、通络散结、利小便、标本兼顾。
八. 特色治疗方法
1. 新的灸法:火龙疗法:
火龙疗法是应用火的性质,温通人体的经络,祛除风、寒、湿、痰、瘀等各种邪气,并能使气、血、津、液,在人体内正常的运行。使得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得
其养。本疗法属中医的灸法范畴,有扶正祛邪的功效。所以既能治疗疾病,又能养生保健。
火龙疗法的功效:温经散寒,祛风胜湿,活血止痛。
适应范围:颈椎病、肩周炎、间盘脱出症、骨质增生、关节痛、跌打损伤、腰腿痛、前列腺增生等病症。凡属中医的风寒湿痹范畴的疾病均可应用本法治疗。
2、肛门直肠给药法:
3、太虚疗法:
本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突出运用子午流注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的全息理论,将脏腑经络在肛周定位,制定“太虚诊疗图”,按五行生克关系,进行手法按摩,疗效肯定可靠,这种方法在全国首创。
1、火龙疗法是新的灸法:
灸者、烧灼也,顾名思义,灸法是一种温热方法。此方法是应用燃烧某些材料产生
的热来刺激人体的局部穴位后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与针法相提并论,称为“针灸”。灸法有很多种,如:硫磺灸、灯火灸、桑枝灸、艾火灸等。《灵柩—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白当之”。灸法具有温热性,所以,对因寒、湿、瘀阻所致的疾病,疗效更佳。
但灸法与针法相比,发展较慢,而且灸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取火材料的选择,操作规程及技术的规范等都极待解决和提高,所以,火龙疗法的研究也是一个必然,是临床的需要,是传统医学向前发展的需要。
火龙疗法是传统灸法的创新和提高,本法改进了施灸的材料,规范了施灸的操作方法与规程,不用穴位配伍而是选用几条经络配伍,疏通作用更显著。
2、前列腺位于直肠的前边,二者相毗邻。所以,直肠指诊是探查前列腺最常规、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将药物从肛门注入直肠4-6cm 的前列腺部位,目的是通过粘膜吸收后渗透到前列腺内发挥药效。子宫被称为女子胞,前列腺被称为男胞。任脉、督脉均起于胞中,沿人体前后正中线运行。我们应用火龙疗法,温通任脉、督脉,经络疏通后,等于打开了前列腺的门户,这时注入药物才能更好的被吸收,这也是我们方法的特点,达到
灸药并举的最佳疗效。
2004年1月-2005年12月 160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疗效统计表
3、充分发挥子午流注理论的特长:经络内连脏腑,外连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经络的运行是有时间性和方向性的。火龙疗法,就是按照人体的这一规律进行治疗的,疗效会更显著。
4、将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天干、地支等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的全息理论相结合,在肛门直肠部位,确定脏腑、经络的反射区,制定了“太虚诊疗图”,以此图为基础,在相应的脏腑区域按五行生克规律加以手法按摩,是本治疗方法的一大特点,也是前人所没有的。手法本身是一种治疗,同时也有利于药物的直接、快速吸收,起到了方法技术与药物相得益彰的效果。
5、本法理论虽然深邃,但操作并不复杂,便于学习和推广。在治疗过程中舒适、安全,很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独特的医学理论,精湛的医疗技术,早已深入人心,
倍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在目前崇尚自然,同归自然,生命健康新理论的指导下,人们更重视传统医学。
此种方法是纯中医的一种综合特色治疗方法,经过七年的研发与临床实践,疗效确切、可靠,肯定,无任何毒副作用将会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