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

更新时间:2023-06-01 22:21:52 阅读: 评论:0

怎么画汤圆我国干旱缺水地区的盐碱地
摘要盐碱地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是盐类集结土壤的一个种类,土壤中的过高盐分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的生育进程和生理指标,进而影响到粮食品质及人类的健康水平。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人们在不断探索和实践改良经验。本文从盐碱地的认识入手,系统分析盐碱地改良的几种技术,探索盐碱地治理的方式,并对盐碱地的植被修复进行了技术展望。
关键词:  盐碱地    改良治理  植被恢复
Abstract: the harm of saline-alkali land is very rious, it is a type of soil salt was too high, the soil saltier rious impact of birth process and crop normal physiological indexes, affect food quality and human health. In the past for a long time, people i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mproved experience. Ba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saline-alkali land,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veral technology, the saline-alkali improved the way to explore the saline-alkali governance, and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aline-alkali technical outlook.
Abstract: Keywords小菊的冬天: saline-alkali  Improved governanc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引言: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促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但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一.盐碱地概况
盐碱地指耕层可溶性盐总量超过0.1%,碱化度大于5%,碱斑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15%,影响作物生长的盐碱化耕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资源和生态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有各种盐渍土约10×109hm2,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广泛分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盐
碱土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我国盐碱土地资源总额约为9 913×104hm2,并且还存在约有1 733×104hm2的潜在盐碱土。土壤盐渍化,让大量的国土被荒芜,让生态环境更恶劣,让盐碱区的人们贫困更加剧。可以说,盐碱土的治理是我国生态建设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我国盐碱地的分布及特征杨修之死的故事
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5.2亿亩(不包括滨海滩涂)。其中盐土2.4亿亩,碱土1299.91万亩,各类盐化、碱化土壤为2.7亿亩。在5.2亿亩盐渍土中已开垦种植的有1亿亩左右。据估计,我国尚有2.6亿亩左右潜在盐渍化土壤,这类土壤若开发利用、灌溉耕作等措施不当,极易发生次生盐渍化。总之,我国盐土面积之大,分布之广是世界罕见。从太平洋沿岸的东海之滨至西陲的塔里木、准葛尔盆地。南从海南岛到最北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从海拔152米的艾丁湖畔到海拔4500米高西藏羌塘高原,到处都有盐渍土分布。由于盐渍土分布地区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各地盐渍土面积、盐化程度和盐分组成有明显不同,盐碱地在利用过程当中,简单说,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轻盐碱地是指它的出苗在七八成,百分之七八十的,
它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重盐碱地是指它的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中间这块就是中度盐碱地。形成原因: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盐碱地在中国的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三.盐碱地的上面析出的白色物质主要成份
其主要成分和当地的土壤、地下水有关。不同地区其组成成分可能有所不同。
盐渍土地表景观与盐分的鉴别: 
1)氯化物盐卤(MgCl2、CaCl2)_ 地表呈暗褐色油泽感(巧克力色泽)的潮湿盐渍土,群众称"黑油碱""卤碱"、"万年湿",用舌尖尝发苦。 食盐(NaCl)--- 地表有一层厚薄不一的盐结皮或盐壳结壳的结皮盐渍土,人踩上去有破碎的响声,群众称"盐碱"。用舌尖尝有咸味。重
度盐化和滨海盐土地表有盐霜及食盐结晶。 
2)、硫酸盐芒硝(Na2SO4)---  地表呈白色、蓬松粉末状的蓬松盐渍土,人踩上去有松软陷入感,群众称“水碱""白不咸""毛拉碱"。用舌尖尝有一种清凉感。NaCl与Na2SO4混合的氯化物-硫酸盐的结壳蓬松盐渍土,群众称"扑腾碱"人踩上去发出"扑-扑"的声音声音,用舌尖尝有咸、凉感觉。 
3)、碳酸盐垃圾分类怎么画苏打(NaCO3)--- 苏打盐渍土地表呈浅黄色盐霜、盐壳,有的盐壳有浅黄褐色的渍印,用舌尖之味涩咸稍苦。雨后地面水呈黄色,象似马尿,群众称"马尿碱"。小苏打(NaHCO3)--- 地表发白、无盐霜,但地表有一层十分扳结的壳,干时有裂缝,极少有植被。雨后可行走。群众称"瓦碱""缸碱""牛皮碱"。有一种地表呈有规律的龟裂纹埋,裂隙2cm,结壳十分坚硬龟裂碱土,宁夏称"白僵土",东北称"碱巴拉"。大片严重的碱土寸草不生,群众称之"飞机场"。
四·盐碱地修复技术
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
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等。
改良盐碱地的主要措施
在盐碱地的治理过程中,根据改良措施的不同,可分为生物、物理、化学三个大的方面。在土壤盐碱化地区,根据土壤盐碱化程度、性质、所处地区不同,其改良措施也不相同。
 
1物理方法改良盐碱地
 
物理改良就是采用一些物理的方法进行改造盐碱土,如采用灌溉排水系统,冲洗脱盐、松耕、压沙等方法,达到改良利用的目的。其中,以淋洗排盐为主的工程措施是国外盐碱地治理的主要手段,即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结合深翻改土、换土、淋洗、淤积等措施达到降低耕作层含
盐的目标。工程措施虽然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着用工量大、投入成本高、维持时间有限或受限于水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且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土壤盐分,必须结合其它措施进行。段登选等(2000)研究出在低洼盐碱地开展薄膜隔盐碱的工程措施,即利用塑料薄膜隔水的作用,阻断盐碱上升的通路,达到稳定降盐碱的效果,但塑料薄膜难于降解,带来土地的二次污染问题。 
为了达到控制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减轻盐碱成分向地表富集的目的,研制了一系列地表覆盖措施。例如秸秆覆盖、茎叶切碎覆盖或残茬覆盖、地膜覆盖水泥硬壳覆盖、沥青乳剂覆盖等等,这些方法在抑制地表水分蒸发甚至土壤培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或因成本过高、产出过低,或因二次污染,或因受资源限制,不能在生产中真正推广。
 
2不卑不亢的拼音.俄波战争化学方法改良盐碱地
 
化学改良就是应用一些酸性盐类物质来改良盐碱地的性质,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增加土壤的阳
小号的英文
离子代换能力,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增加土壤团粒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增加土壤肥力,丰富的有机质和腐殖质能提高基质的固氮能力和磷的可溶性。促进其有效吸收,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林木生长。A·H·罗赞诺夫(1939)曾指出,只有在分析每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土壤、水文地质、气候)和经营管理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对盐碱化问题进行解决;并指出,由于各国自然条件差异性很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特点来确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刘盛等,2006)。我国也有人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实验地施入调理剂后,使土壤的pH值下降了0.6,全盐含量下降了0.469%。使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增高,为树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施入调理剂还可提高造林成活率,由原来的62.1%增加到94.3%(施入3.0 kg),造林成活率增加了32.2%。腊月是什么月
 碱化土壤的改良需加入含钙物质来置换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钠或采用加酸或酸性物质的方法改良。采用石膏以及工业废渣改良碱土在国际国内已是成功的经验。在采取化学改良剂的同时,结合使用有机肥、种植耐碱环境的植物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及增加土壤营养。史汉祥等进一步研制了用工业废渣吸附SO2后改良盐碱地的措施。上述化学改良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是涉及到多个产业链,无法协调和实施;其次是造成改良盐碱地其它形式的
污染加重,例如,对于苏打盐碱土,SO2的引入虽然能够降低土壤pH值,但产生的溶解性更强的Na2SO4对植物根系的盐分胁迫加重。
 
3生物方法改良盐碱地
 
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即用植物改良盐碱地,方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生物措施可以逐渐改变土壤的物理特性,使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质地变得疏松,透气和贮水能力增强。 
植物改良土壤盐碱化的作用表现在采用适合地表物覆盖,可以减少地表蒸发,减少盐分在地表的积累。经研究表明:可以选用豆科植物,有红豆草、毛苕子等。由于植物可以减少地面蒸发,减少盐分的表聚,削弱了突然碱度,从而降低了pH值。
有些植物能耐pH值为8.0~9.5的重碱地,有沙棘、多枝圣柳、桑树等,还有些植物又有排盐作用。这些植物可以对硫酸盐、氯化物等盐类产生很强的耐力,并且有泌盐腺、泌盐孔结构,如:
圣柳、花花柴等,为高效抗盐植物。因此,种植耐盐植物对盐碱地具有明显的脱盐作用。方波等(2005)利用植物改良方法可使盐碱地0~20 cm、0~100 cm土层平均土壤脱盐率分别达31.1%和19.1%。其中以种植红豆草的0~20 cm土层土壤脱盐率最高,达56.5%;其次是苜蓿、聚合草、小冠花,脱盐率分别为36.0%、25.0%、22.2%;苇状羊茅脱盐率最低,仅为15.8%。
   植物对盐碱地进行有效改良的过程中,还表现在对盐碱地土壤的有益微生物数量种群的增加。选择适合的植物,如植物根系发达的、易繁殖的植物,不但可以减低盐碱地盐分含量,而且由于根系发达,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并能增加细菌、放线菌、真菌等有益菌群的数量,分别为2.3、4.3和71.0倍之多,使土壤遭到盐碱破坏的酸碱平衡环境得到恢复。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2:2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291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土壤   盐碱地   改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