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化未来的展望可持续性原则是人类社会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化未来的展望
可持续性原则是人类社会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摘要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到了现代,
手机壁纸高清唯美科学技术更是被看做“第一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量。
可是,在我们一味关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用
的同时,如果不善于利用科学技术,它也可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甚至是毁灭
是非分不清
性的危害。本文简要分析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危害,以及我们应
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屠呦呦名言科技促进人类进步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科技就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在不断前行。可以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一步步走过来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发展。让我们想一下,如果没有科技,人类社会在现在会是一个什么状况。
不要说我们不能轻松的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不能方便的收看各种电视节目,不能乘坐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不能穿到各种漂亮的衣服。我们甚至不能用火,不能建造现代化的住房,甚至我们也将不能生产各种粮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文明!人类将一直生活在不开化的史前文明阶段!
人类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作用于人类社会。到了21世纪的今天,科技甚至成为了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第一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人类发展史。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就是从火的使用为标志的[1]。在希腊传说中,火是普罗米修斯从
宙斯那里盗取的。而且他还因此而受到宙斯的惩罚。一只鹫鹰被派去啄食他的肝脏,而伤口不断愈合,普罗米修斯受到无尽的折磨。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不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火对人类具有多大的作用!
铁制农具的出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农业生产。这样的结果,就是人类能够生产出来的食物多了,慢慢出现了靠剥削他人为生的阶级。他们可以不从事农业生产就获得生活必须的资料。一些部落的人们慢慢过上了定居生活。
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2]。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生产工
具革新,从而也大大的提高了人类进行生产的能力。人类可以更快的生产布匹,钢铁,煤炭等材料。进一步的,人类借助生产工具可以生产其他的生产工具。出现了飞机、火车、汽车、各种农业和工业生产工具。人类一下子步入了现代文明时代。
从上面的回顾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以科技的进步为标志的。火的使用,冶铁技术,工业革命无一不是科技进步的成果。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科技,人类社会是否还有资格被叫做“人类社会”。
科技带来的问题
不幸的是,科学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它的问题。
1945年8月6日,当爱因斯坦的助手杜卡斯告诉他“今天早晨,一架B29轰炸机在日
本广岛投下了原子弹”,“OWeh!”爱因斯坦喊了一声,德语中痛苦和绝望的呼叫。而原
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回忆原子弹第一次爆炸成功时的情景的时候说,“有几个人笑了,有几个人却哭了,大多数人惊呆了,一声不响。我心中浮上了古印度圣诗勃哈加瓦基达中克里希
那试图说服王子执行他使命的一首诗:‘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3] 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问世。这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
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宝宝能
在这之前,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
上学的英文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人类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背负上了沉重的环境包袱。
科技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于是乎,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科技[4]。科技在给人
类带来越来越多方便的时候,也让太多的人成了科技的奴隶。在美国大城市,汽车往往开
的起来,却停不下来。而交通堵塞也变成了一个时髦的现代词进入了词典。据统计,美国
平均每人每年因交通堵塞拜拜浪费46个小时,每年造成损失630亿美元。人类向往自由而发明了汽车,到头来却丧失了自由。据一项调查显示,正是那些最新出现的大量高科技产
品害了大家,众多新技术产品识人变得效率低下、精神紧张,而宝贵的时间、管理的能力
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我们已经成为富有技术短缺时间的一代。接收调查的500人都表示,现在比以前更为忙碌,但是仍感觉自己落到高科技的后面。1/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互
买房如何看风水
联网、移动电话、PDA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落后于别人。92%的受访者认为,在他
们身上,高科技的优势并灭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而60%的人承认每周至少三天时间让
他们感到压力。[5]
面对科技进步带来的问题,有些人认为,正如陷入流沙一样,人类将陷入他自己非凡
能力的陷阱,人类对自然干预手段越高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越大。最终的结果终将毁灭
人类自身!
面对这些问题,人类将何去何从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他的《科学与战争》一书中提到说,“我们的问题不能用科学来解决;而只能由人自己来解决。只要人被有计划地训练来对人类犯罪,这
样造成的心理状态只能—次又一次地导致大灾难。我们惟一的希望就在于拒绝会有助于准
备战争或者以战争为目的的任何行动。”
尽管有人认为,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可以让自然界按照人类的目的和需要向它的有
利于它自身演化的方向发展,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能够解决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但是,科技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科技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问题,是人怎样处
理自身与科技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我们下面就介绍一下我们已经开始采取的一些策略。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6]一书出版,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论。这一本书的巨大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人类从一味的征服自然向同时关心环境和自身与环境
关系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基础上,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的“人类环
境会议”。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这次会议
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
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发布了《21世纪议程》,
至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发展战略。
怎样挑选钻戒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因此由于研究者所站的位置不同,对可持续发展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在本质上,它就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7]
通过对发展的终极价值的追问,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人类现在面临的各种危机,实质是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意义(价值)危机。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这种发展对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值得的吗?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伦理的终极尺度。它包括以下重要的命题:
第一,“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当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地球就像一个村庄(地球村)。现在,全人类都坐在一条船上在风浪中航行,每个人的不轨行为都可能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发展伦理学要求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这些局部利益要服从人类利益。应当以人类的生存利益为尺度,对自己的不正当的欲望进行节制。
第二,“生存利益高于一切”。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能否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平衡,是关系到人类能否可持续生存的问题。因此,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是我们人类一切行为的最高的、绝对限度。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活动,应当限制在能够保持生态环境的稳定平衡的
限度以内。对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应当限制在生物资源的自我繁殖和生长的速率的限度以内;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也应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内。
第三,“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能侵犯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力”,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我们的地球不仅是现代人的,而且是后代人的。我们不仅不应当侵犯其他人的权力,而且不应当侵犯后代人的权力。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改变。它的出现说明人类认识到,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恩格斯说过,“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可持续发展”突出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它要求人类改变对自然的态度,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
不过,可持续发展只能作为人类整体的战略来进行发展。但是,在西方思潮里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就是科技的发展最终将摧毁现代文明,甚至导致人类灭亡。这种观点从某一方面说是由于科技的发展总是首先被应用于军事领域,武器的杀伤力愈来愈强,特别是核子武器、热核武器、生化武器、基因武
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一旦被误用则可能会毁灭人类。从这个角度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能保证历史上可能就会有某一个疯子一般的高级决策者会在一时冲动之下利用现在甚至是以后的高科技武器发动一场灭绝人类的灾难。因此,我们除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外,还需要某种其他的方法,一种独立于科学技术之外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般科技的操纵者都是具有科技方面背景的[8],他们的思考方式一般也会按照科学的、逻辑的方式去进行。但是,他们也许并没有思考过,科学技术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游戏。科学技术可能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例如当初的原子弹爆炸等等。在科幻影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疯狂的科学家,他们进行研究并不考虑除了科技之外的其他因素,例如人类伦理等等。他们可能会从事一些完全违背人类基本原则和良心的事情,去牺牲其他生命甚至其他人类的生命来进行科学研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小培养那些未来的科学家多方位思考问题的思考方法。让未来的科学家们在认识到科技巨大能力的同时,也认识到科技
的巨大能力如果利用不善,也可能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我们今天开设的自然辩证法,实际上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另一方面思考科技的机会。在这些科技以外的教育当中,我们会认识到,除了科技以外,人类也有许多其他重要的事情去做。科技发展、进行生产、社会进步也许并不是人类唯一要做的事情。
参考资料
[1]麦金托什.徐群森译.文明的故事-10000年人类文明发展史.海南出版社.2006.6
[2]亚伯拉罕•派斯.爱因斯坦传.商务印书馆.2004.4
[3]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1962
[4]彼得•古德柴尔德.罗伯特•奥本海默传.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6-4
[5]布恩.爱因斯坦大传.陕西旅游出版社.1996
[6]高亮华.自然辩证法.课程讲义.2009
[7]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
[8]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21世纪议程.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