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查经的预备和带领 (信徒组)
一、认识小组查经
1. 小组查经是:
∙ 以归纳法查经、讨论
∙ 每次有一位带领者:会前预备经文的主题、讨论题目,查经时带领分享、讨论,掌握讨论的方向和时间
∙ 有一组积极参与者:会前阅读所需查考的经文,查经时分享、讨论
2. 小组查经不是:
∙ 小组讲道或授课
∙ 问题解答
∙ 自由分享 (没有主题和方向)
∙ 搜罗圣经中有关的经节
3. 小组查经目的:
∙ 从圣经中明白神对我们所说的话,并遵从他的话,使我们更像基督
∙ 学习研读圣经的方法,改善个人读经生活
∙ 众人一起学习可以更全面、准确认识神的话,矫正对圣经的误解
∙ 有机会分享对经文的领受、生活应用
∙ 帮助彼此认识、学习、担当、激励
二、小组查经带领者的心态和预备
1. 倚靠圣灵:求神赐下智慧和启示的灵自律的人生
2. 接受圣经的权威,定意顺服
3. 有谦卑、受教的心
4. 尽心竭力
5. 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把经文的原意读出来,不可藉圣经的话来支持自己的主见、成见、私意
三、预备专卷查经 (Book Studies)
1. 归纳法查经 (Inductive Bible Study): 从研读神的话开始 (不是从其它有关圣经的著作开始) ,分为三个步骤:
∙ 观察 (obrvation) :作者在说什么?
∙ 解释 (interpretation) :作者所写内容的意义
∙ 应用 (application) :把真理应用在生活中
2. 观察:经文在说什么?
∙ 对整本圣经有宏观的认识
∙ 概览全卷书:作者、地点、背景、写作的原因与目的、主题等。最好将全卷速读两遍,对全卷书有宏观的基本认识
∙ 细读经文:何人 (who) 、何事 (what)、何时 (when)、何处 (where)、为何 (why)、如何 (how)。找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教义。
∙ 如何做菜观察上下文 (前后关联、思路、重复出现的字句、对比、类比、总结性用语等) ,找出该段主题。
∙ 常见的障碍:以为对经文很熟,先入为主、不忠于原文、不客观;不愿化时间、付心力,马虎、敷衍。
3. 解释:经文的意义是什么?
∙ 原则:
♦ 只有作者本身的意思才是正确的解释
♦ 圣经是用人的文字将神的启示表明出来,因此经文要以字义文法来解释 (像读其他文章一
样)
♦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有其一贯性,经文不会自相矛盾
♦ 以经解经:用圣经的主题和一贯的立场去解释难解的经文
∙ 步骤:
♦ 注意上下文
♦ 了解该段经文的文体 (叙述、论述、诗歌、启示性)
♦ 了解背景:文字 (字义) 、历史、地理、文化、宗教 (圣经词典、百科全书、地图、手册)
♦ 不同译本的帮助
♦ 查阅相关经文 (以经解经) ;启示的逐渐显明 (新约解释旧约)
♦ 西洋参好处释经书:不要先看、过分依赖,但有重要参考价值
▪ 释经书的作者应当相信圣经是神的话、圣经无误
▪ 无人能完全认识真理,都会受个人背景、经历影响,最好参考几本经典、有影响的释经书
▪ 不要因不同意其中部分解释而弃绝全书
▪ 释经书会帮助我们避免犯明显的解释错误
4. 应用:对我有何意义?
∙ 找出主旨或主要教训
∙ 直接、绝对的教训:直接去遵行 (如大使命、十诫)
∙ 关乎某一时代或文化背景的教导:将圣经的原则应用到今日的生活中 (如主给门徒洗脚)
∙ 参考方法:
♦ 这段经文对神的性情或神的心意有什么启示 (认识神) ?对人的景况或我的光景有何显明 (认识人) ?
♦ SPECK
▪ Sin罪恶:是否有什么罪恶要避免或引以为戒
▪ Promi应许:是否有神的应许我可以支取、抓住
▪ Example榜样:是否有什么榜样值得我去效法
▪ Command命令:是否有什么命令要我遵行
▪ Knowledge知识:经文如何加深我对神的认识
♦ 提后3:16-17
▪ “教训” :“教义” ,与真理有关的教训、道理 (神、基督、圣灵、教会…上海青的做法)
▪ “督责” :提醒我们的罪或软弱,需要悔改、对付之处
▪ “使人归正” :改过,纠正我们的观念、看法、人生观、价值观
▪ “教导人学义” :提醒我们要避免的错误或罪、要学习的榜样
∙ 注意事项
♦ 同一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应用方向 (例:乃幔的故事)
♦ 分辨榜样 (完全照着作) 与精神 (只效法其精神) (例:保罗关于“以工作养生” 与“靠福音养生” 的教导)
♦ 分辨教训 (一般原则与不变真理) 与解释教训的例子 (有时代背景)
四、小组查经讨论问题的设计
1. 为什么要编写讨论问题
带查经是带领、鼓励、引导大家参与讨论,在讨论中发现神在此段圣经中要对我们说的话。人们通常更喜欢通过自己思考来发现真理,而不是让别人直接告诉我们,因为通过自己努力而得来的真理总是记得更牢固,也应用得更自如。讨论问题可以引导大家深入查考一段经文,自己发现真理
2. 好的讨论问题
∙ 深入查经经文,由外而内:观察 ---解释 ---应用
∙ 前后题有连续性,能带出经文要义
∙ 在本段经文中或较近的上下文中能找到答案
∙ 丢手绢游戏启发思想、引起讨论
∙ 适合参加者的程度、背景
3. 不好的讨论问题
∙ 太简单:令人不想回答 (如一个字可回答的问题)
∙ 太深奥:无法回答 (徒十七:神为什么容许假神和偶像存在?)
∙ 太笼统、模糊:不知从何说起 (“你在这段经文中看到什么亮光?”)
∙ 无关经文主旨:偏离正题、浪费时间
∙ 易起争论而又无明确、一定答案
4. 如何编写问题
∙ 根据主题确定本次查经的目标
∙ 设计引题 (approach or ice breaking questions): 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有趣、突出主题、引发思想)
∙ 梦见自己有白头发观察类问题:根据观察上下文、文体、背景的结果,引发组员也作同样的观察,找出事实。可用“什么” 、“谁” 、“何时” 、“哪里” 、“形容” 、” 、“找出” 、“列举” 等词
∙ 解释类问题:藉讨论问题,引导组员解释这段经文的主要信息。可用“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怎样” 、“解释” 、“是什么理由” 、“有什么重要性” 等词
∙ 应用类问题:归纳出这段经文的中心信息和一般原则,应用到今日生活中 (从历史的到现代的应用,从一般的到特别的应用,从群体的到个人的应用)
∙ 结论:根据上述讨论,用几句话作总结
5. 注意事项
∙ 各类问题可以混合编写,使讨论更灵活
∙ 用创意性、生动活泼的方式讨论 (例:演话剧)
∙ 估计每题讨论所需的时间
五、带领小组查经
1. 祷告:将本次查经交托在主的手中
2. 带领查经者要对经文熟悉、有热心、感兴趣,对小组真正的需要敏锐
3. 带领者的预备、态度、心态、表情都能影响小组查经的气氛
4. 《国王的演讲》带领者不要说太多,切忌讲道
5. 让每位组员都能参与:鼓励沉默者发言,抑制发言太多者
6. 鼓励讨论,酿成气氛,使组员可以自由表达、甚至不同意,但仍维持在主里的爱和合一
7. 勿过分担心对组员的问题没有答案
8. 控制时间:集中在与主题有关的问题上
9. 留时间作结论,可用不同形式:
∙ 归纳经文的主题与重点
∙ 每位分享今天最得益处的心得
∙ 用简短的祷告回应今天的领受 (认罪、省查、赞美、祈求…)
10. 改善带查经的质量:
∙ 求圣灵帮助
∙ 有愿意的心,愿花心思、功夫
∙ 多带:熟能生巧
∙ 虚心接受坦诚的评估
参考书:
苏文峰:如何带领小组查经
Kay Arthur: How to Study Your Bible --- Precept upon Precept
范例:
罗马书五章一至十一节
主题:因信称义的福分
(引题)
一般人想到信耶稣的好处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观察题)
(1)这段经文的上下文(三、四章及五章12-20,六至八章)论及因信称义的哪些方面?(注:此问题可事先请一位基督徒预备回答,因慕道友不太了解全卷的前后关联。)
(2)你认为在这段经文之中,有哪些难以了解或属于关键性的字词?
(3)前四章作者论及因信称义的必要和真义,这段经文说明了因信称义可得到哪些福分?(归纳主题并分段)
(解释题)
(1)为什么“与神相和”是一种福分?
(2)一个因信称义的人,可经历哪些恩典?请从罗马书中整理出来。
(3)为什么基督徒在患难中仍可喜乐?秘诀是什么?
为什么在患难中可以得到忍耐、老练、盼望这些属灵的福分?
(4)“以神为乐”是一种什么光景?请具体说明。
(应用题)
(1) 归纳这段经文的中心信息,可看到基督徒信主后对神、对事物、对人会有什么新的态度?
(2)信主后曾经历过患难吗?你真的能在患难中喜乐吗?
罗马书五章一至十一节
1.观察与解释
(1)前段大意(上下文)
保罗在三章廿一节至四章阐明了神拣选罪人为义的方法,并且建立其圣经基础之后,便列出一连串因信称义者自然会得到的祝福,特别是“与神相和”──脱离神的忿怒。 海工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