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原文及翻译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英雄项羽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以下是整理的纸上谈兵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射杀赵括。括***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
(1)少时;小时候。
(2)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3)以天下莫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
(4)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
(5)难:驳倒。
(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7)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8)赵:赵国。
(9)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10)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11)坑(kēng):活埋。
(12)尝:曾经
(13)卒:步兵,士兵皇家俱乐部
(14)将:使&he一生无悔歌词llip;…为将,使动用法
(15)佯:假装
【翻译】
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那么毁掉赵国***队的一定是赵括。&rdq心理分析报告uo;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赵括不可以做将***。”
赵括代替了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并撤换重新安排***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万众一心什么意思后,便派出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淘宝怎么评价斗。秦***射死了赵括。赵括的***队大败,于是几十万兵士投降于秦***,秦***把他们全部杀死,并把尸体堆积起来。
拓展:
纸上谈兵,经常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打败。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有一员大将名叫赵奢,他屡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儿子名叫赵括,他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头头是道,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但也不说他好。
赵括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很担忧地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事,儿子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将来若是率***打仗,恐怕会遭到惨败。”后来有一次,秦国派白起为将,统率百万雄兵讨伐赵国。赵国命大将廉颇,也率四十万大***在长平阻击秦***。廉颇知道秦***人马众多,粮草运输困难,不利久战。
他命令赵***凭险固守,以便让秦兵不战自退。秦赵两国***队在长平相峙许久,仍然不能有所突破,白起无计可施,眼看粮草接济不上,急得六神无主。于是,有将士献计让他派人到赵国散布流言,说秦***根本不怕廉颇,最怕的是赵括。赵王不知是计,立即命赵括为将,代替廉颇。
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但赵王坚持。赵括到了前线,全部变更了***法,轻率地任用***官,用书上所学的理论与秦***展开正面交锋,结果因为不变通中了秦***的埋伏,赵***四十余万全部被俘,后被白起设计坑杀。赵国元气大伤,不久被秦将王翦灭掉。
相关人物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历史评价
蔺相如:“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艺术鉴赏也。”
赵奢:“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
赵母:“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司马迁《史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徐钧:“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
成语质疑
战国时没纸,作史记时纸未广泛应用,这就很明显,这个成语不可能是战国时的,也不可能是司马迁所作。
纸上谈兵的雏形大约出现在唐宋,正式作为成语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书生用兵,跟赵括一点关消费型增值税系都没。连《东周列国志》也没有这个说法。
关于所谓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是评价赵括为纸上谈兵,评价是否正确不提,但这显然不能说这个成语源自赵括。
至于该观点的发明,大概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功劳了,这本书是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的,依据说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10:3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22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