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3期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7No.3 2005年5月Journal of Boha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May2005
《圣经》典故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陈琳霞
(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88)
摘 要:《圣经》对西方文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了解《圣经》,就不可能了解西方的文明和文化。从五个方面探讨《圣经》典故的来龙去脉、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关键词:《圣经》典故;文化内涵;翻译
中图分类号:G 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05)03-0103-03
典故文字简洁洗炼,语义含蓄深邃,回味隽永深长,是文学殿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圣经》之所以非同凡响,也因为典到之处,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圣经》典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熟悉典故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典故的涵义就会感到茫然,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和译出其内涵之义。
一、以人物设喻的典故
《圣经》中有众多人物,他们各有自己的形象、性格和经历,经过长期的传诵引用,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从而具有特定的形象或含义。这些人物大多寓意深刻,含义丰富,其中不少已成为英语的正式词汇,用以在日常生活中喻指一类人、一种状况或一种行为。如果不熟悉圣经文化,不了解其渊源,难以把握其隐含之意。
如:We′ve got through our trouble,thanks to your acting the good Samaritan.I wish we could show you our gratitude.
“good Samaritan”在句中的含义是什么?不了解其出处及其背景是无法理解的。good Samarian源出《圣经·路加福音》第10章第30—37节耶稣讲的一则故事。有个人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去,不幸落入强盗手中。强盗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一个祭司路过,见了就走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走过,也是一样。唯有最后过来的一个撒玛利亚人(Samaritan)见他受伤在地,连忙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口上,把伤口包扎起来后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旅店里很好地进行照料。世人便据此故事以good Samaritan(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来喻指“行善的人”,“乐善好施者”或“给苦难者无私帮助的人”。故上述例句可译为:多亏你乐善好施,我们才渡过了难关。我多么希望能向你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啊。
又如:Several of the country’s most respected doctors have stated that smoking cigarettes harms one’s health,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doubting Thomas who are not yet persuaded.
韩国南山塔
霸道总裁语录“doubting Thomas”有什么喻义?对这个词的准确理解是全句的关键。doubting Thomas出典于《圣经·约翰福音》第20章第25节。托马斯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有人告诉他耶稣复活了,他不相信,“除非我看见他手上的被钉子钉的痕迹,用手抚摸他的肋骨。”过了几天,耶稣真的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看了他手上被钉子钉的痕迹,用手抚摸他的肋骨后才相信耶稣真的已经复活。后用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来喻指“目不见不信者”或“怀疑主义者”。因此全句可译为:虽然这个国家的几位最有名望的医生说,吸烟有害于人的健康,但还是有许多怀疑主义者没有被说服。
二、以动物设喻的典故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人与动物相依共存,频繁接触。因此,在人类的语言中必然存在大量的反映动物名称的词汇,存在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短语,并依据动物的外貌、颜色、习性等特征赋予它们特定的情感和喻义。《圣经》也是如此,《圣经》中有不少以动物为喻体的短语或句子,由于常为人们引用,久而久之便成为典故成语。
收稿日期:2004-12-05
橡菲
作者简介:陈琳霞(1962-),女,副教授。
301
例如:Y ou are just the chap to strain at a gnat and swallow a camel.“stain at a gnat and swallow a camel”源出《圣经·马太福音》第23章第24节: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Y e blind guides,which strain at a gnat,and swallow a camel.)此语直译为“滤出蠓虫,吞下骆驼”。这里耶稣以蠓虫比喻小事、细节,用骆驼比喻大事、根本。因此后世便用此语喻指“小事拘谨,大事糊涂”,“见小不见大”,后因嫌它太长,往往将后一半略去,常缩写为strain at a gnat。因此该句可译为:你就是这么个人,见小不见大。
又如:We enjoy our holiday by the a but there was one fly in the ointment;a circus t u p on the beach.
“a fly in the ointment”源出《圣经·传道书》第10章第1节:死苍蝇,使作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Dead flies cau the ointment of the apothecary to nd forth a stinking savour:so doth a little fo lly him is in reputation for wisdom and honor.)此句将“愚昧”比作“苍蝇”,将“智慧”,比作“油膏”,a fly in the ointment直译就是“油膏里的苍蝇”,所以该成语的本义和汉语里的“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或“一条鱼满锅腥”相似,但在现代英语口语中它用来喻指“美中不足之处”或“使人扫兴的(小)事”。据此该句可译为:我们在海滨欢度假日,但美中不足的是海滩上建立了一个杂技场。
三、以植物设喻的典故不变的心
《圣经》中有许多以植物设喻的典故,这些典故因具有形象鲜明、喻义丰富、委婉含蓄的特点而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应用。这些植物在一定的背景中具有特定的含义,我们必须熟悉其具体的颜色、形状和特性,了解短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喻义内涵,如对其出处或背景情况一无所知,翻译时往往无法落笔。
如:Their new constitution was fig leave to conceal their betrayal of the mass.
不熟悉《圣经》内容,不知道fig leaf在句中的寓意是很难理解该句的。fig leave源出《圣经·创世纪》第3章第7节。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知善恶树上的禁果,懂得了羞耻。他们见自己赤身裸体,便在附近采了一些宽大的无花果树叶遮体。在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博物馆里经常用无花果树叶遮蔽男性希腊裸体雕像的阴部。至今梵蒂冈宫里的许多教皇收藏品都带有这种树叶或叶形物。后即以“fig leave(无花果叶)”喻指遮羞布。因此,该句可译为:他们的新宪法是一块遮羞布,用以掩盖他们对人民群众的背叛。
文学鉴赏
又如:Afler the scandal he contiued to hold high offce,but even the most naturally sycophantic of his colleagues avoided clo involvement,regarding as a broken reed.
缺乏《圣经》知识,不了解这个典故,往往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典故成语a broken reed源自《圣经·以赛亚书》第36章第1—6节:亚述王派大将拉伯沙基对希西家的人说,“你所倚靠的有什么可依赖的呢?你
说,有打仗的计谋和能力,我看不过是虚话。你到底倚靠谁才背叛我呢?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压伤的苇杖,人若靠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现a broken reed(压伤的芦苇)用来喻指不可靠的人(物)。因此,此句可译为:丑闻发生后他仍居高位,但同事中即使是天生最善拍马的也在避免与他交往过深,认为他已是个靠不住的人了。
四、以地名设喻的典故
《圣经》中源出地名的典故也为数不少,一些地名有着深邃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其特定的背景而具有特定的含义,成为人们记忆中永远抹不掉的东西,并在英语中留下无法磨灭的烙印。地名短语的语义大多数不能从字面语义逐字翻译,只有了解《圣经》,才能理解正确含义。
例如:In the missile muum,25miles south of Tucson,visitors take an hour’s tour of Armageddon,complete with sound effects.
Armageddon表达什么意思?对其背景一无所知,必然会成为理解的障碍。“Armageddon”源自《圣经·启示录》第16章第16节。哈米吉多顿是一个地名,善和美的军队同邪恶的军队于世界末日之前在此进行最后的大决战,那是普天之下众王的决战,电光闪闪,雷声轰轰,天崩地裂,血流成河,城堡也都倒塌了。后人常用Armageddon(哈米吉多顿)喻指“大决战”,尤指“毁灭性的核战争”。故上述例句可译为:导弹博物馆座落在图森市以南十五英里处。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一个小时的世界末日大决战的情
景,自始至终还配以音响效果。
又如:I remember,you told me you had been with her from Dan to Beersheba.
“from Dan to Beersheba”语出《圣经·士师记》第20章第1—2节。Dan(达恩)是基督教圣地古巴勒劳动保护坦最北端的一座城镇,而Beersheba(比尔谢巴)则是最南端的一座城镇,所以from Dan to Beersheba(从达恩到比尔谢巴)即是“从北到南”,“从一端至另一端”。18世纪英国小说家斯特恩(Laurence Stone,1713—1768)在他的小说《感陆旅行》(A Senti2 mental Journey)中首次将此语用于喻义。现用来喻指“天南地北”、“到处”。该句可译为:我记得你曾告诉过我你和她一401
起走遍了天南地北。
五、以事件设喻的典故
《圣经》中有许多历史传说,记述了发生过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也反映在英语词汇里,人们常用这些家喻户晓的事件来比喻相同或相似的事件。其目的是以历史事件为内容,警世喻理,其中某些词语因广泛应用而成为人们熟悉的典故,但对于此类典故涵义的理解,必须以熟知《圣经》内容为前提。
如:It was argued that by joining the Common Market Britain would be giving away the national rights and advantages for a mess of pottage.
“ll”one’s bir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源出《圣经·创世纪》第25章第31—34节里关于以扫的故事,以扫是希伯来族长以撒(lsaac)和利百加(Rebccca)的长子,雅各的哥哥。有一天以扫从野外回来,又渴又饿又累,正赶上雅各在煮红豆汤,就求雅各分一碗给他喝。雅各说:“今日把长子的名分卖给我吧。”以扫说:“我将要死。这长子的名分子我有什么益处呢?”雅各说:“你今日对我起誓吧!”以扫就对他起了誓,把长子的名分卖给雅各。于是雅各将饼和红豆汤给了以扫,以扫吃了,喝了,便起来走了。这就是以扫轻看了他长子的名分。根据这一圣经故事。后人用ll one’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为一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继承权)来比喻“因小失大”或“见利忘义”。现在一般多取后一部分mess of pot2 tage喻指“牺牲重大利益获得的物质利益”、“眼前的小利”。故上述例句可译为:有人争辩说,英国参加共同市场其实是为图小利而损害国家主权和利益。
又如:A French judge at the conciliation hearing divided custody of the child-then only a year old-between the two par2 ents,giving three month’s custody to each alternately.This judgment of S olomon was greeted by most French lawyers with in2 credulity.
“judgment of S olomon”源出《圣经·列王纪上》第3章第16—28节:两个妓女来到所罗门那里告状,双方都说自己是婴儿的母亲。所罗门就吩咐拿刀来并说,“将婴儿劈成两半,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一个妇人说,“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罢,万不可杀他。”另一妇人说,“把他劈了罢。”所罗门判定坚决反对将婴儿劈成两半的那个妇人是婴儿的母亲。后judgment of S olonon(所罗门的判断)用来喻指“
公正、精明的判断”。据此该句可译为:一法国法官在调解听取会上就父母双方分担照料孩子———当时孩子才一岁———的事宜作出决定,要两人轮流照料,每次三个月。大多数法国律师对这一公正精明的判决持怀疑态度。
源出于《圣经》的典故成语在英语中比重极大,占着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读一读《圣经》,熟悉《圣经》典故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文化内涵,对于了解西方文化,扩大知识面,理解和掌握英语,提高英语水平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弘恢.英文成语400句与典故[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华泉坤,等1英语典故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
[3]林书武.外国典故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林书武.英语典故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5]孙海运,方如玉.英语成语来龙去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赵清顺.英语成语集锦[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7]庄和诚.英语词源趣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8]庄和诚.英语习语探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王京粤)
数字乐谱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Biblical allusions and their translations
CHEN Lin2xia抽奖形式
(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325088,China)
Abstract:Bible has a great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culture.One cannot understand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Bible.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whence and whither of Bibical allusions and also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their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accurate translation.
窗字笔顺
K ey w ords:Biblical allusions;cultural connotations;translation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