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如何做冰淇淋不***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什么事?(种花生,过收获节) 理解详写和略写。
联系旧知,本节课的口语交际和下一环节的引入做好铺垫。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二、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一)默读 “过收获节”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②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吃花生,谈花生)
哪个是重点写?
(谈花生)
(二)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谈花生”段落
2、三个孩子认为花生有哪些好处?
3、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
①出示父亲说的话,齐读。
②桃子、苹果有什么特点?(高高挂在指头 鲜红嫩绿)
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你觉得落花生怎样?(默默奉献)
4、指导朗读
5、深入领会: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最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点出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6、读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说说对父亲的话的理解
过渡:这次“收获节”作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将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齐读。
②谈谈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8、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
三、总结深化
1、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齐读最后一节。(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四、拓展阅读
p162-----165(必读)
v 阅读天地一:《玫瑰花》《虚荣的孔雀》
v 阅读天地二:《平凡》 《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v 阅读天地三: 《吃桔子》总体点评:
总体点评
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教案的设计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能够指导实践,在具体操作中“行得通”。本次课教学目标完成的较好,处理课文详略得当,对于课文的重点进行深入地讲解,并通过朗读指导和课件的运用,深化了课文情感目标的落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教室启发引导下积极参与,涌现出很多奇思妙想,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读文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字音。
2、读完后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生自己连一连。
4、教师订正。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师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3、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4、师生交流,赔偿义务人体会不同。
5、小结: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三、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
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话,秋天打霜会到的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和媒体准备
句子卡,生字卡,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
①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②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环保小知识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看第一张***片,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
默读课文用划出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随机学习生字灰。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进行朗读指导,学习生字披、鼓。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四、写字指导
1、观察有、在、什、么,学生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2、范写,学生描描写写。
3、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卡片。
2、朗读小蝌蚪和青蛙样子的句子。
二、继续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片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2、学习课文2~5段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师贴***
①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急切)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情况。
师小结:可见,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3、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六、指导写变、条。
查找、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害虫?
青蛙为什么成为捉害虫的能手?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青蛙
迎鲤鱼***追乌龟***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欣赏品味犟龟这一形象,全面理解“犟”的多层含义。
3、体会文章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学重难点:
理解“犟”的含义和小乌龟行为的思想价值。
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初理“犟”
1、同学们,传说中,它背起了宇宙大地;它是动物界中的老寿星,它还曾跟兔子赛跑过,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学生回答:乌龟)对,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是由德国的儿童文学家米切尔·恩德给我们带来的“犟龟”。(按键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犟”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告诉大家?(指导学生看“犟”下面的偏旁“牛”后,指名学生回答。)(按键出示字幕——犟——固执,不听人劝)。
二、整体感悬疑推理小故事知,发现“犟”
1、课文的标题是“犟龟”,那这只小乌龟到底是怎么“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首先,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按键出示字幕:朗读课文,要求:(1)读出各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揣摩它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2)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乌龟“犟”的特点的句子。)
2、指名同学接力复述课文。
3、文中哪句话最能突出小乌龟“犟”的特点?
归纳:按键出示字幕: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4、“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说明了什么?(先找到相关部分,再读,最后再分析)。
三、合作探讨,感悟“犟”
1、那么小乌龟是顺利地实现了它的决定么?在这个过程中它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碍呢?相机按键板书:
(1)蜘蛛——嘲笑,爬得慢 小乌龟——决定不可改变
启发:当你被别人轻视时,你会怎么办?
(先不下定论,让学生自行感受,以下同)
(2)蜗牛——方向反了 小乌龟——调转方向
为什么小乌龟没听蜘蛛的意见,却听了蜗牛的意见?这说明了什么?(乐于听从正确意见)
启发:当你努力了很久,别人却告诉你,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是错的,你会怎么办?((1)改变方向,从头再来,因为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别人说。(2)一个方向走到底,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改变。因为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3)壁虎——婚礼取消 小乌龟——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4)乌鸦——狮王去世 小乌龟——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当你一直看不到成功的迹象时,你会怎么办?
((1)继续努力;(2)放弃努力)
2、如何评价乌龟这种犟性好坏呢?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生:(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
(好:是因为有执著的精神;坏:是因为不听人劝,一意孤行。)
3、你认为犟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结合课后练习)
(我认为犟龟是成功了,因为它要参加的是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最后它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4、师小结评:是呀,生活中“犟”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因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然而本课的小乌龟犟得好、犟得妙,它正因为犟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5、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出各种小动物的语气、语调、语速。(读完课文,指名评价)
四、质疑解疑,深究“犟”
师:我们读了,听了,看了这个故事,同学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同时,也可能存在很多疑问,现在,就请把你的疑问提出来,先前后左右的同学互相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呆会儿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探讨,希望同学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算不算个成功者,为什么?
(2)是不是做任何事,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者?
2、大家表现得很不错,提了很多与课文有关的问题,现在来谈谈你的收获。
五、拓展想象,深化“犟”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小乌龟回来的路上再遇到那些劝阻者,会说些什么呢?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拟人化的手法,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我们做事也会像犟龟一样,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展翅高飞的雄鹰。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小乌龟一样,犟得精彩,犟得可爱,犟得有理。
板书设计:
腿短路长
9、犟龟 走错方向 我的决定
婚礼取消
不可改变
狮王去世
学习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华侨老人,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了这位老人对祖国的无尽思念。现状正值中秋前后,还有一种花也装点起我们的生活,它就是——桂花
2.提起“桂花”你会想到些什么?(链接生活与积累的古诗词)
3.生活在江浙的琦君每见桂花飘香,就会想起那一场场“桂花雨”板书课题
4.读题质疑
二、品析开头结尾
1.接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美好的记忆中的桂花雨是什么样的?课文哪句话点了题。
2.交流:(1)文中描写桂花落的语句。 课件
(2)结尾的句子。课件 师点拨:文末点题是写作常用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完整,要学会运用。
(3)结尾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那么开头一二节呢?
A.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对桂花的喜爱。旧知牵引——《桂林山水》课件
B.读了这段语句,你能用合适的AA式叠词补充这段文字吗?课件词语手册P36
点拨:叠词往往能更生动地表情达意,富有童趣,习作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3.那么,文中是什么使我“又”想起了故乡同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课件出示母亲的话
三、品悟重点句,辐射全文
1.“这里”指哪里?课文哪些句子在描写杭州的桂花香?哪些句子在描写家乡的桂花香?
2.读这两段语言,你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3.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哪些方面比不上)
(1)第三节:关注桂花、馈赠桂花的快乐。(类比我们自己育出来的豆苗和买来的没什么两样,但感情不同)
(2)第四节:桂花给邻居带来的香甜。
(3)第五节:收获桂花的快乐——板书:摇花乐 桂花雨 指导感情朗读。
(4)第六节:吃着这些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香甜四季,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桂花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融进了母亲的情感,仅仅是母亲的吗?
4.再读课件“于是,我又想起……”你还读懂了什么?(又一次)
作者仅仅为了写摇花乐、桂花雨?板书:思乡情。
四、阅读延伸,品读同题材文章。
同步中的《故乡路》
板书: 桂花雨
摇花乐——桂花雨
思乡情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阶段学过成语的类型、意义及运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成语专题复习,使学生懂得成语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活动准备
1.布臵好黑板,营造活动氛围。
2.用小黑板画上表格,由计分员计分。
3.把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语文活动课,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说一段话。想想看,这段话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
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王国。
那里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叫人流连忘返;
那里姹紫嫣红,奇花异草叫人目不暇接;
那里生机勃勃,珍禽异兽叫人耳目一新;
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是的,这这短短的一段话里就用了11个成语。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会使我们的表达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今天我们就以比赛的形式漫游成语王国,大家可要努力啦!
二、明确规则:
①以4个小组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以小组记分,最后排出名次,赢的那一组是今天的擂台。②记分员只管记分,不参加比赛。记分员宣誓:被大家选为记分员,我很荣幸,我一定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我的工作。
三、比赛过程
工第一站——对对子游戏
(AABB)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郁郁葱葱战战兢兢吞吞吐吐
(ABAC)无边无际—— 一心一意善始善终 戒骄戒燥
(AABC)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滔滔不绝 摇摇欲坠遥遥相对
(ABCC)千里迢迢——文质彬彬 得意洋洋威风凛凛 生气勃勃
过渡:刚才我们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啊。大家很善于观察,这些成语结构形式很有趣,把它们放在一起有助于记忆。师:在成语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由数字组成的成语,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 第二站:数字成语王国
要求:①这道题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写得越多,分数越高,写对一个成语给1分,写错不扣分。②各小组在集体讨论后由1名同学填写答案,书写要工整。③时间2分钟,超过时间不给分。(题目:①写出带有数字“一”的成语。②写出带有数字“三”的成语。③写出带有数字“百”的成语。④写出带有数字“千”的成语。)
操作程序:①请各组组长上台领题目,主持人宣布记时。②时间到,请各小组派代表将答案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③老师相机点拨。 第三站:动物成语王国
师:成语王国的动物可多啦,下面这道题叫“根据动物说成语”。要求:①这项比赛共有4道题,每次由一组抽取题目回答,当这个小组在回答时,其他三个小组要认真听,仔细想,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②说出一个成语加10分。
题目:①说出带有“鼠”的成语。③说出带有“马”的成语。③说出带有“狗”的成语。④说出带有 ”龙”的成语。
操作程序:①组长依次上台抽题目,并当众念题目。③老师相机指点迷津,烘托气氛。
[老师相机点拨,以及适时的总结,对学生学习归类成语,能起到很好的深化作用。]
第四站——趣味成语王国(每个小组发一个信封)
1、投影,巧填人体部位。
出入( )地 焦头烂()
另( )相看 画龙点()
一( )了然 扬()吐气
千钧一( ) 掩()盗铃
嗤之以( ) 摇()鼓( )
唇( )相依 调()学舌
劈头盖( ) 三头六()
一( )遮天 了如指()
口蜜( )剑 感人()腑
铁石心( )()胆相照
集( )成裘 瞠()结( )
卑躬屈( ) 摩()接( )
2、抢答题:
(1)、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宝贝,大家看看都有些什么特点呢?(自由读一读,指名说。)
暴跳如雷唇***舌剑掌上明珠鼠目寸光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掌上明珠:特指受父母疼爱的女儿。唇***舌剑:比喻辩论激烈,言辞锋利。暴跳如雷:)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比喻手法。师:也还是来举例说明一下,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特点又有什么好处呢?
师:其它的词语你们也都用了比喻的手法吗?说一说,它们分别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如 鼠目寸光 掌上明珠 暴跳如雷 挥汗如雨
(2)、看看这些成语表达意思的方式上又有什么特点?(默读,小组讨论,请卡塔尔世界杯时间两位同学说一说)
千钧一发怒发冲冠响彻云霄入木三分
(千钧一发:比喻万分危急。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些词语运用了夸张手法。师:能具体说说它们是怎么把意思夸大来说的?若学生说的是“怒发冲冠”;师:看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顶起了帽子,这怒气是大到极点了!多么形象啊! 若学生说的是“千钧一发”;师:对呀,那么重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丝上,还不马上要掉下来,这样来表达情况危急的意思别具一格。……
小结过渡:成语的确十分有趣,无论是它的词语的构成,还是它的意义,以及它的语言形式,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成语经过了千年的积淀,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
(3)、看下面的成语就是来源于千年前的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板书:来源)
①读一读,说一说。
历史故事:
画龙点睛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完璧归赵
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狐假虎威
神话传说
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牛郎织女
宗教
立地成佛,借花献佛,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②齐读
③讲故事。师:谁能给我们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请一到两名同学说一说)
小结过渡:我们中华民族真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他们把自己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都浓缩在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中。不仅如此,有些成语,从字面上,就已经直接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甚至从它的字里行间了解到意义。(板书:意义) 如果同学们继续去发现,继续去探寻你一定会发现成语还有许多有趣的特点。
四、运用——回归生活
过渡:我们知道这些成语是源远流长,但今天依然有着无比鲜活的生命力。成语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只有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我们来完成一个练习,看看大家运用得怎么样?(板书——运用)
教材简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最后一课。课文向我们讲述了非洲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花草树木、动物世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艺术风采,从多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能够快速浏览课文
2.通过看彩色非洲教学视频和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非洲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搜集与非洲相关的***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聊聊非洲。 (学生交流对非洲的了解。)
2、在人们的印象里,非洲和贫穷、落后、灾难、疾病往往联系在一起。那是非洲***治、经济落后所导致。今天,老师却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非洲(师板书:彩色)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这节课就让我们随作者彭仁一起走进彩色的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受非洲的风情文化。
1.播放课件:非洲风光视频
2.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达作者对非洲真切感受的两个句子。课件出示这两个句子。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3.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文中又用了哪些精美的词句来具体描绘非洲的色彩斑斓。可以做一下摘记,读后同桌之间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出文章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三.合作品读,充分感悟“非洲的色彩”
1、 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分组学习,读悟交流: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全香肠嘴班交流,汇报学习。
彩色的植物世界:
1.你从哪里看出这片蓝天之下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呢?
2.交流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好在何处,并感情朗读。
3.教师小结:是的,作者抓住了非洲“许多树也开花”这一特点,写出了非洲植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彩色的动物世界:
1.导语: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
2.在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这一部分内容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4.资料交流:说说你所知道的非洲彩色的动物世界。
5.引语:人们曾说:非洲是上帝创造的伊甸园,这里是植物的乐园,也是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就在非洲!
6.课件展示非洲的野生动物。
7.小结:非洲的动物多种多样,作者无法面面俱到地描述,所以抓住了自己印象最深的蝴蝶来写,详略得当,写出了非洲动物世界的色彩斑斓。
彩色的日常生活:
1.导语: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
2.学生交流读书方法,如:(1)抓关键词理解;(2)找出写得最美的句子进行体会;(3)给自己提问题而后找答案等。
3.相机引导:作者通过花花绿绿的衣服、五光十色的'食物、绿树红花掩映的住房和五颜六色的宾馆,来体现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
引语:炽热的赤道骄阳孕育了这一方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他们以自己的热情奔放营造了七彩的生活.
6.课件展示:非洲的日常生活。(普通三轮车夫艳丽的衣着及市场人群多、食物多样化,突出其五彩缤纷)
彩色的艺术:
1.导语:非洲人彩色的日常生活造就了彩色的非洲艺术。
2.学生交流最令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并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彩色的绘画、彩色的工艺品、彩色的音乐、舞蹈,来体现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3.资料交流: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非洲的工艺品吗?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非洲舞蹈吗?
4.引语:人们常说,非洲舞蹈是非洲艺术的灵魂,非洲的舞蹈质朴、清纯、火热。请同学们朗读这句话,一起来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
5.学生朗读:“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旁那穿着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6.这就是激情似火的非洲舞蹈:课件展示非洲舞蹈的录像片断。
7.这就是非洲舞蹈的魅力,它让人激情洋溢,热情似火。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共同传递这份豪爽,这份激情!
四、总结全文:
1.导语: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教师点题: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
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五、推荐阅读:《非洲地理杂志》、《非洲之旅》等。
教学反思:
对于这样一篇美文,要让学生感受它写作的技巧,体会非洲的色彩斑斓,感悟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恰到好处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开课时的出人意料:在《梦想的力量》一文中,非洲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再出示绚丽多彩的非洲***片,让大家感到惊讶、震憾。而在学文中,我 分三步走:初读知大意,再读抓重点,三读谈感受。我充分创设情景,播放非洲风光视频,激起学生对非洲的神往,再引领学生将全文进行梳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本文的表达特色。而后和学生一起走非洲,感受非洲的多姿多彩。再“读悟结合,感受非洲的自然景观”,让学生走进非洲彩色的植物世界和动物世界,从文字中细细品味,用作批注的方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感情朗读加深体会,全体交流尽情畅谈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其余部分的内容。课堂上,我注重精读与略读相融合,采用列提纲的方式来梳理本文的文脉,了解本文表达特色,给学生充分的言语实践时间和空间,体现着略读教学略教而不略学理念。再就是感悟与积累并重。采用作批注、激情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悟非洲的色彩斑斓并内化积累。
教学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情感
1、(PPT出示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片)
同学们知道这几幅***片是哪里吗?它们全人类建筑文化的瑰宝,雨果曾说过:
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2、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设计意***:引入***片资料和雨果的赞词,初步感受圆明园的在世界建筑文化中的地位和盛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奠定借助资料进行学习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
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字音都能读准了吗?我们来试试,一生领读,读对了其他人就跟读两遍;
3、有哪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你想提醒大家?
众星拱月、金碧辉煌、宏伟殿堂、武陵春色
难以估量、掠夺毁灭、奉命闯入、统统销毁
【设计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巩固自学字词的方法。】
三、理清层次
1、发现文章整体结构:再看看这两组词语,你还能发现什么?你是怎么想到的?
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是写昔日的圆明园,一组是圆明园毁灭后
板书:昔日、毁灭
2、聚焦:哪些自然段是写昔日?哪些是毁灭?
预设:2、3、4自然段写昔日,1、5自然段写毁灭
【设计意***:出示词语,让学生对比思考,成为课堂正真正的主人。训练学生发现关联、定位等思维能力。】
四、整体感受:皇家园林
下面,先请同学们默读2、3、4自然段,看看昔日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做简单批注。
第二段预设: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PPT出示平面***)
板书:布局
小结:这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设计意***:整体感受圆明园的特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五、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1、咱们接着谈,你还感受到什么?
第三段预设:
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田园风光山乡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民族建筑西洋景观天南海北风景名胜
2、当我们走进圆明园后,同学们的感受又丰富了许多,让我们把目光和脚步放慢一些,一起去欣赏欣赏。
师生合作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3、读着说着,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对比
对比只是这一处吗?
预设:
PPT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4、那接下来,同桌两人就像我们刚才那样,先合作读读这两句话。看看对比手法还体现在哪?
(1)汇报发现
预设:各地名胜——诗情画意;民族——西洋
(2)男女生读:男孩读前边,女孩读后边,我相信他们的朗读能带给我们再次感受圆明园中这建筑的不一样。
(3)引读:是呀,孩子们,你们看,这大大小小,虚幻,现实,古今中外的建筑,就集中在这一座圆明园中。面对这样一座建筑艺术的博物馆,我们怎能不发出这样的感叹: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板书:建筑
【设计意***】对举是本文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这里通过师生读、男女生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之后的汇报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语句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建筑的丰富多样。
六、欣赏视频:珍贵文物
1、真是极境极仙,美不可待。难怪文中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从其他地方你还感受到什么?
预设:文物(板书)
2、是啊,文物之多,历史之久,尽在其中。
音乐起,欣赏文物***片。
小结:漫漫几千年,中华民族积累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都折射着我们不朽的历史。这些奇珍异宝就珍藏在圆明园中。所以文中才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设计意***】结合资料是本课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这里再次引入文物***片剪辑而成的动画,意在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文物之多,历史之久,同时引发学生继续借助资料进行学习的兴趣。
七、结合资料,布置作业
孩子们,课文中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然而,他昔日的辉煌,那是说也说不尽,倒也道不完的呀。比如说,在我读到的相关资料中,有人说圆明园从大自然中汲取最赏心悦目的东西,从而组成了一个最动人的园林。那么,此时你还想会用怎样的语言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1、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写几句话在批注本上。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小结:人们梦中的圆明园只有这些宏伟而精美的建筑和文物吗?不,远远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圆明园,欣赏我们的圆明园。
【设计意***】布置作业将结合资料的学习落在实处,同时为下节课的分享做好材料的准备,文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还有巧妙的对比,用摘抄句子的形式进行点滴积累。
第二课时
一、课题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大家举起手,我们一起书写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我们一起读,这样一座圆满光明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毁灭了。一起读: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设计意***】书空课题的过程第一复习写法,引起注意力;第二面在教师口述字义的过程中勾起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圆明园昔日美好的回忆;第三引出“毁灭”奠定本课的情感基调。
二、体会毁灭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不可估量的损失
哪些同学已经将两个不可估量画下来了?
2、你对“不可估量”这个词怎么理解?
3、课文第一段,两个不可估量进入眼帘,你的内心是什么滋味?
预设:悲哀痛恨
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读读这段,体会这种无法估量的损失。
4、造成这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是?
预设:英法联***
你从哪知道的?齐读第五段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5、同学们,这些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预设:贪婪、残暴、无耻
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这句话。
6、烧了圆明园,最后只剩下四个字——化为求婚誓言灰烬,仔细一看,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预设:建筑瑰宝……
7、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那是说也说不尽,倒也道不完的呀。你们昨天写下了许多描述昔日圆明园的句子,谁来分享?
小结:多美的赞叹啊!然而,这一切都在熊熊燃烧了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设计意***】由“不可估量的毁灭是谁造成的”这一问题,勾连一、五两个自然段,在朗读中加深情感;分享作业的环节再次通过经过内化的学习材料引发生生间的情感共鸣。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同学们,我们来看看雨果说的“两个”强盗,是如何对圆明园进行疯狂抢劫的。
PPT引入资料:
镜头之一:
英国陆******官赫利斯,第一次进入圆明园,抢到一个镂花花盆。这个花盆,在金缕中镶嵌着用白珊瑚琢成的文字。花盆里栽着一棵黄金树,高约一尺,树上挂满了用红玉石做果核的蓝宝石果子,碧莹莹,黄灿灿,光彩夺目。另外他还抢到一颗皇帝的玉玺、一只镶嵌着许多宝石的大表和许多匹上等质量的绸缎,总共装了七筐,叫人替他抬回***营。他第二次进园,抢到一座七尺高的黄金塔。这样的黄金塔只有三座,另一座被法***抢去,还有一座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仅这一座,当时就值二万二千多英镑。就是这个赫利斯,返回英国后,因为他拥有大批从圆明园抢得的古玩珍宝而发了大财,享用终身。
镜头之二:
***官们有抢劫的优先权,士兵们也不甘落后,他们纷纷闯进圆明园,有的抢到镶满了钻石的笔盒;有的抢到无数金表,把其中的据为己有,他们的“战利品”装满了所有的口袋;口袋装不下了,他们就把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放进自己的衬衫里,有的甚至挂在脖子上。士兵们则拿来大斧把家具劈碎,然后取下镶在上面的宝石。有一个人打碎了路易十五世的挂钟,取出钟面,因为他以为钟面上的数字是钻石做的,但实际是水晶的。还有一个士兵发现了一个地窖,里边两个箱子装满了镶着珍珠和钻石的钟表,他迅速拿出行***袋,在伙伴们没来到之前,把这些财宝统统塞进袋子里。后来,仅这一袋子他就卖了两万五千法郎。
镜头之三:
侵略者一脚踢开殿堂的门,闯进去,他们_了紫檀雕刻的桌子,抽屉里珍贵的手抄孤本书被倾倒出来,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不过是一堆废纸,有人随手撕来燃火点烟。一个士兵看见墙上的古画里,一位老人正凝视着他,认为是一种挑衅,马上用刺刀戳破了古画。他们手持木棒,遇到极其珍贵又带不走的东西,就用木棒击毁。一些上等皮货、绸缎衣服,被他们从箱子里拉出来,任意践踏。许多呢绒毡毯,被拿去当了马匹的暖席。被他们肆意毁坏的精美珍贵瓷器、景泰蓝、古铜器。名家书法绘画、孤本秘籍、象牙雕刻、珊瑚屏风等物品不计其数。
镜头之四:
强盗们疯狂地掠抢后,又开始了更为猖狂的暴行,放火焚烧圆明园。吞没一切的烈火,把宫殿的雕梁画栋,碧瓦朱墙,参天古木,异蕊名花……把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云烟,化作了灰烬。圆明园这举世无双的园林艺术杰作,经过三天三夜的大火,终于变成了一片废墟。
2、播放《火烧圆明园》定格在火的画面。
3、同学们,面对这场罪恶的大火,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话想说?
小结: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设计意***】引入英法联***毁灭圆明园的细节,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暴行”,为后续的汇报提供语言材料;定格大火,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表达感受的欲望。
四、品味写法
这篇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预设: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肆意掠夺、践踏,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爱。
【设计意***】回顾全文,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我们在学习当中通过种种资料了解到圆明园毁灭的细节,但作者并没有多谈这些细节,而是将描述的重点放在圆明园昔日的美好上,这一独具匠心的取舍,更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知识目标:
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情感目标:
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1. 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一)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ú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
(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罕娜老师发现。)
3.乌罕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乌罕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给达丽玛补课时,乌罕娜老师是怎样做呢?
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
(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乌罕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
(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
4.指名读,再齐读。
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
(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小黑板出示)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激动)
7.为什么这么激动?
8.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
六、巩固练习。
至于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事,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现在,老师要看看大家,是否把这堂的知识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复,尽量用本课学过的词语)。
( )的眼睛( )的眼睛( )的眼睛
( )的春雨( )的春雨( )的春雨
( )的面容( )的面容( )的面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游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罕娜,但是她的心却跟着春风一起,游荡到大草原上去了。达丽玛瞪大眼睛望着老师是故意装给老师看的,为是的不让老师发现她思想开小差。( )
(2)达丽玛,这个问题你来回答。乌罕娜老师从四十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溜了号的眼睛。乌老师能从那么多同学中发现达丽玛走了神,是因为她上课时特别注意达丽玛。( )
(3)达丽玛坐下来,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这句话是写达丽玛为自己做错了事,给老师添麻烦悔恨极了的心情。( )
(4)老师,下雨了!她惊奇地说。达丽玛之所以感到惊奇是因为草原上春天下雨极为罕见。( )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 乌罕娜老师
上课时 走神 发现
补课时 发誓 补课
专心 放心
护送时 感激 护送
知错就改 关心爱护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船,问:小朋友你认识这个字吗?你知道有哪些船?
小朋友说得这些船都是在海中航行,今天老师带来一艘有趣的船看看它在哪里航行?出示课件创设情景。船上有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
蓝蓝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好像在欢迎小朋友们到天上去旅游,你们想去吗?我们出发吧!
2、大家打开书,今天我们学习
7、小小的船
二、提出朗读要求,初读课文(突破:大声正确流利)
1、出示朗读要求:大声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指2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如何读正确
3、听录音范读
4、同桌互相检查是否读正确
5、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卡片)
6、教写生字见
三、课间休息操
1、听音乐想象美丽的夜空(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跟着音乐唱
3、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去演唱这一首儿歌
四、精读课文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地听一听:儿歌里面描写了哪些事物?(月亮 星星 小船 天空)
2、品读字词的基础上品读课文
弯弯的月亮──品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扩展句式:弯弯的月亮像( )
小小的/尖尖的船──品读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空──品读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扩展句式:闪闪的星星像( )
3、男女擂台赛比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外扩展
1、有关月亮、夜空、宇宙的知识
2、将你想象中的夜空画下来或请你当一回科学家来设计宇宙飞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
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 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
(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五、通读全文,总结课文,指导应用。
1、自由朗读课文。
2、从竺可桢爷爷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今后在学习上、生活上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后回答。
3、小结: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
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4、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六、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七、练写片段指导
仿照课文第二段,练写片段,题目是《买菜》
1、读课文第二段,总结这一段中对话集中时记录的形式特征。
(1)每人说一段话便***成一个自然段。
(2)可写提示语,也可不写。
2、同桌之间分角色练说。
3、将自己与别人的对话创造性地记录下来注意书写格式。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析疑。
5、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几个重点成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感受秦兵马俑的宏伟气势和鲜明个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初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他们民族自豪感。
2. 学会分析课文结构,会使用课文中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写作手法来造句,写作文。比如:举例子、列数据、想像、排比、过渡句、前后呼应等。
三:教学过程
㈠课堂导入
1. 介绍背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1974年在我国陕西临潼东南秦始皇陵的骊山陵东侧,人们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就这样,气势恢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发现了!它们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领略到了几千年钱秦始皇率领千***万马统一六国、创造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宏伟场面。秦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便是介绍雅思题目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现在请用学们看向屏幕,跟着老师齐读本课的题目,开始去领略神奇的秦兵马俑吧!(教师领读几遍)
2. 学习生字生词
从刚才同学们整齐响亮的读书声中,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强烈的求知欲望,相信你们一定是很好奇秦兵马俑到底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能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吧?不过,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学习新课还要先学习生字生词才行。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这样,在接下来的课文朗读和学习探究中同学们才能更快更准的理解课文大意,解答心中存在的疑问。来看大屏幕。
(出示生字词)
可先询问学生是否会读,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老师针对学生读错的进行纠正。在带领同学们读一遍。学生再自己齐读一遍。
(出示重点词语)
询问学生对这几个词的理解。教师针对点评,在说出标准的解释。讲解完毕,学生再读一次,加深理解。
㈡课堂教学
1. 朗读课文,解读课文
同学们,学习了生字和生词,大家都掌握了它们的读音和意思了吧?下面请打开课本,大声地、有感情的把课文齐读一遍。在读的时候要带着屏幕上的这几个问题,边度边思考,一会看谁能帮老师解答。(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开始读)。 给学生读完后自由思考回答,教师再点评,引导,讲解。
⑴这篇课文是以什么结构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总分总,三,位置地位、特点、概括)
⑵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那一段是对秦兵马俑特点的概括?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最后一段)
⑶哪一自然段说明秦兵马俑类型众多?这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第三自然段 过渡段:承上启下)
2. 详细剖析课文内容
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能理清思路,找出了课文的结构和重点段落,并大概的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秦兵马俑的特点。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进一步走进课文,详细分析秦兵马俑的特点,看看它们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看看老师给你们的几个小要求:
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9自然段。
② 这几个自然段共写了几种兵马俑?
③ 每种兵马俑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老师让学生举手回答,或点名回答。注意适时适当的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相应兵马俑的***片和文字解说)。
齐读第十自然段,分析这一段的写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运用哪些描写手法?(排比,想象,比喻。。。再让学生造句,指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加以运用,增加作文的文采)。
3. 激发情感和想象
同学们都读了课文,大概的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跟老师欣赏了很多关于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片。现在老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一听,你仿佛听见了什么?问一问,你又闻到了什么?自由跟同桌和前后桌的同学讨论,一会跟老师和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要尊重和肯定学生的想法,加以鼓励)
(教师小结):是啊,同学***想象力都很丰富,能穿越千年,置身处地的感受到那时的场景。那一匹匹战马,那一辆辆战车,还有那***容肃穆、整装待发的战士···似乎让我们看到他们在战场上英勇厮杀的壮观场面,让我们听到那响彻云霄的战鼓声和呐喊声还是闻到那浓浓的硝烟味儿。
我们因这如此宏伟壮观的场景而震撼,为我国古代人民高超的智慧和雕塑手艺而惊叹折服。下面,就再请同学们大声而有感情齐读课文,再次感受作者笔下那伟大而神奇的秦兵马俑。(读完后)同学们现在心情是不是很激
动?很骄傲很自豪?是啊,拥有这么伟大的艺术珍品谁能不自豪呢。不只我们自豪,连外国的很多名人都对秦兵马俑高度赞扬!大家来看屏幕,读一下都有谁也被秦兵马俑的魅力折服了。
(出示收集到的一些人对兵马俑的评价语)
四:教学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非常积极的思考和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伟大神奇的艺术珍品——秦兵马俑而骄傲的同时,也深深的为我们祖国拥有像同学们这么聪明可爱的继承人而骄傲。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继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将来为祖国的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的课已经接近尾声,下面老师在给同学们布置几个小作业。课后希望同学们自觉完成。
1. 收集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都有哪些?
2. 在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很多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找找都有哪些,并各造一个句子。
3. 背诵课文中你认为写的好的段落的句子,然后背给家长和同学听。
五:教学反思
反思在教学中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的价值观的培养,是否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思考;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程度如何等。
教材分析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 “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是其他动物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向,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向往之情。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虽然描述的是外国的异域风情,但是课文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和我们农村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荷兰王国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当然,有感悟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将自己的独有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直接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通过朗读来表达,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我们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敢于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象,激情导入:
1、播放荷兰美丽景色的录象,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纵横交错的运河、鲜艳的郁金香、转动的风车……
2、教师适时讲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3、提问:你在刚刚的录象中看到了什么?
4、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我们的课文描写了荷兰的哪些方面?
【设计意***: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知欲望去探究文本,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感悟:
1、在学生读通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
2、朗读、议读,品析交流。
(1)让学生主动朗读自己想读的,品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注意读出自己的理解,边读边体会,自己为什么喜欢或是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指多名学生朗读、议读。(教师相机点拨,不需让学生多作分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环节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想读的内容和喜欢的句段,自主地讨论和交流感悟到的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无论是朗读效果、理解的多少,还是情感体验的深浅,都不强求一个标准,力求体现个性的差异,让学生真正地成为阅读的主人。】
在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和理解时,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指导。
具体来说我打算这样处理:
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极目远眺所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详细描写了奶牛***,略写郁金香***。体会奶牛色彩美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碧绿如丝绒”“黑白两色”来体会。体会奶牛的姿态美时我可以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体会牛的不同姿态所体现出的不一样的美。有的是默默低头吃草,有的是若有所思,有的是活泼好动的牛犊,有是的仪态端庄的老牛。我打算用课件展示这样一幅画面: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黑白两色的奶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姿态上讲台站在这背景下来读,读出他们各自的姿态美。至于那大片的郁金香可以一带而过,也可借助课件这一辅助教材来帮助理解朗读。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低地上的景色,着重写了骏马***,要让学生体会骏马在草原上的自由。在这里我打算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在什么地方会觉得很自由?会觉得无拘无束?”也许他们会回答“郊外”、“操场”等等地方,让他们谈谈让自己感到自由的地方的特点,谈谈自己自由的感受。从而迁移到骏马身上,骏马们为什么会这么自由?是什么让他们这么自由?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的切身体验来体会骏马们的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也体会到了原野的广阔以及作者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由自在生活的无限向往。
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绿色”、“白色”、“黑色”,还有表示数量的词语,“成千上万”、“成群结队”,要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品读,读出它们的安闲。
第五自然段:写傍晚的景色,重点描写了挤奶***。我打算这样设计:让全班同学从刚刚那活跃的气氛中安静下来,然后放一曲舒缓的乐曲,随着乐曲我轻轻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来说说感受,体会到傍晚的寂静。也许有学生提出“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不是安静,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争论,作为教师要巧用读文时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要善于发挥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效用。到最后,我可以点一下,这汽笛声是从“远处”“偶尔”传来的,连远处的汽笛声都能听到其实是反衬出当时的寂静。引导学生读出傍晚的寂静。
第六自然段:写夜晚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美好宁静的田园夜色***。这里要引导学生读出夜晚的宁静和安详。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提问:为什么说这是真正的荷兰?为什么要用“真正的”三个字?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什么才是“真正的”荷兰?其实这一步骤就是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总结,让学生把刚刚零碎的感悟加以整合,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田园景色所蕴涵的诗情画意,回到课题《田园诗情》。
(三)总结课文:
最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了那里迷人的田园诗情,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
【设计理念: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这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并且,通过表达,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
(四)布置作业:
1、自选作业: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某一处景色。
2、拓展延伸: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田园诗情
奶牛 悠闲
白天 骏马 自由 诗中有画
动物 安闲 画中有诗
夜晚 安静
教材分析
《酿》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赞扬了一位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知错就改的坦诚品格。
学情分析
我是一位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新老师,所以在教这一课的时候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所教的这个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很活跃,想象力丰富。但就是欠缺耐心和细心,做事很马虎。所以在教学中,我的重点是放在学习人物品质上,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橡皮筋、练习、焕发、酝酿、肃穆、气氛、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
2. 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抓住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审题质疑导入
1.“酿”这个字该怎样读?
2.你能用“酿”字组个词吗?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龙猫头像个结构段。
三、深入学习课文
1.指名读,东东心理变化的句子。
2.东东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惋惜—懊恼—担心—紧张—高兴)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为什么东东的心中流淌着暖流呢?(承认错误,受到表扬)
5.听了刘老师的话,你对她有什么新的认识?(知错就改)
四、总结全文,体会人物性格
1.你最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2.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五、作业布置
请你和家人说说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2、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
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有一位非常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作者是谁?
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学者,诗人,宣传家。作为***治家的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3、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二、初步感知,解决生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鹰、隼、发、硎(xíng)、澌
2、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第二段)说明中国少年的勃勃生机。
第三部分(第三段)赞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点明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三、深入阅读。
1、细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翻译书弄懂重点文言字词和文章的译文。
2、理解题目中“少年”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一是针对日本人称我中国为“老大帝国”,作者愤然回击,称中国为少年中国;二是因为少年象征着国家如朝阳般蓬勃兴旺,生机勃勃;三是中国是古老的中国,又是进步的未来之国。
3、阅读课文,说一说少年中国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课文运用了八种象征、比喻描述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以“红日初生”,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翕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造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是以刚刚磨砺过的宝剑比喻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
四、拓展迁移。
特色品评:小组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结构完整,推理严密,以人喻国,富有鲜明的形象性。
五、布置作业
我们的祖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正阔步走向世界。以“青春中国”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设计:
少年的责任
少年中国说、少年和祖国的关系
作者对少年和中国的赞美
教学要求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陶醉”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情。
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
2、出示贝多芬画像,简介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出生于1770年,1827年逝世。他从小就表现非凡的音乐才华,十岁举行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开始作曲。他生活在封建统治最黑暗的年代,家境贫寒,受尽磨难,对劳动人民十分同情,对专制暴***无比憎恨。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举世闻名的音乐作品,《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
3、什么是“传说”(民间流传的说法)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关于《月光曲》的传说的?(第二自然段到课文结束)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应该怎样分?
4、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初步理解传说部分的内容
1、默读第部分,想一想,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是哪几首?
2、学生默读思考后讨论。
(1)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几个曲子?(弹了两首曲子)
(2)这两首曲子分别是什么?(第一首是盲姑娘想要学的贝多芬谱写的曲子。第二首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从哪儿到哪讲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二至七自然段讲贝多芬弹第一首曲子,八自然段到最后写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三、深入理解贝多芬第一次为盲姑娘弹曲子的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二到七自然段,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地方。理解几个词语:幽静、入场券、陌生、纯熟。教师介绍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之一,流经好几个国家,包括德国。
2、贝多芬是人民喜爱的音乐家,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到各一旅行演出,甚至来到一个小镇上。盲姑娘也在弹他的曲子,而且因不能直接听到贝多芬自己的弹奏感到深深的遗憾。)
3、盲姑娘一家很穷,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他们住在一所茅屋里,兄妹俩相依为命。哥哥是个皮鞋匠,妹妹是个瞎子。他们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4、姑娘为什么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姑娘很懂事,她听出哥哥话中不安的意思,能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反过来安慰哥哥,把自己想听音乐会的强烈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兄妹俩互相贴,这种感情非常珍贵,十分感人。)
5、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她看不见乐谱只洒脱的诗句是别人弹过几遍,就能弹贝多芬的曲子,尽管断断续续,很不熟练,却是很不容易的。贝多芬自己弹起来,她立刻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啊!感情多深哪!“并且由此猜出了弹琴的人正是贝多芬本人。这说明她具有音乐才能。贝多芬也深深地为自己能在穷人中有这样的知音而感动,正是种激情促使他创作了《月光曲》。
6、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到七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用生字卡检查生字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一至七自然段。提问: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二、深入学习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部分。
1、指名朗读八至十自然段,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贝多芬看到了什么?(月光从窗户照进黑暗的屋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凄清、幽静,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穷兄妹俩站在他的身旁。)
2、贝多芬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他看到的有什么关系?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好像看到了在大海的水天相接处,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乐曲使他产生了联想。开始,音乐可能是徐缓的,使人联想到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再后来,音乐可能高昂激越,使人联想到月光下风起浪涌。)
3、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4、为什么兄妹俩没有及时发现贝多芬的离去?(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中了。)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也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意外的创作收获。
三、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1、在“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按起琴键来”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
2、在“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引起的联想。盲姑娘脸上的表情是看到的实在事物,“他仿佛也看到了……”是他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产生的联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指导。
4、请学生试背最后三个自然段。
四、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五、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04:5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184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