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移民问题的形成
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崛起
宋全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末,欧洲共经历了四次移民大潮,使欧洲越来越成为事实上的移民大陆。大量的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并没有融入欧洲主流社会,而成为边缘性的少数民族群体,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的移民社会问题和移民政治问题。欧洲极右翼政党及时抓住了选民关心的移民问题,高举反移民和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大旗,赢得了社会中下层民众的广泛支持,从而在西欧国家的政坛上异军突起。关键词:欧洲移民;移民问题;极右翼政党;反移民;种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D523.8、K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39(2005)06-0092-08
Caus of European I mm i gra ti on and the R i
of Arch ΟR i ghtist Politi car Parti es
S ONG Quan Οcheng
新年感悟
(S choo l o f I n te rna ti o na l S tud i e s,R enm i n U n i ve rsity o f C h i na ,B e iji ng 100872,P.R.ch i na )
Abstract:The peri od fro m the end of world W ar II until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witnesd four waves of i mm igration in Eur op le,W hich turned Europe int o a de fact o continent of i m m igrants .Howev 2er,a large number of i mm igrants,especiadly tho who i mm igrated to Eur ope illegally,were not main Οstreamed,and they became marginal m inority group s instead,thus causing a ries of i mm igrant p r ob 2lem s .The arch Οrightist political parties in Eur ope taking ti mely advantage of the i m m igrant issues the e 2lectorate were most concerned about .Won the wide support of peop le fr om m iddle and l ower m iddle
strata and r o up on the politicd arena in Eur ope due to their anti Οi mm igrati on,nati onalist and racist attitudes .
Key words:Eur opean i mm igrants;i mm igration;arch Οrightist political parties;anti Οi mm igrati on;ra 2cis m
收稿日期:2005-03-28
cpu的主频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欧洲移民问题与欧洲一体化”
qq空间克隆器(03JD810003)和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长基金项目“欧洲移民问题研究”
(12110052182065)之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宋全成(1964-),男,山东青岛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站博士后,山东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欧酒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洲移民问题、国际政治。
2
9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山东大学学报
2005年第6
期
在今日西欧,与社会经济发展滞涨相联系的日趋强烈增长的外来移民,越来越成为日益严重的移民社会问题,在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福利政策、社会安全和文化冲突等方面,对西欧现代福利国家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特别是90年代以后,作为严重社会问题的移民问题,又越来越成为严重的政治问题。反对外来移民成为西欧国家的极右翼政党竞选的有利武器,西欧极右翼政党迎合中下层人民的某些社会心理,紧紧抓住移民造成的社会问题大做文章,并屡获成功。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右翼政党在欧洲政坛上掀起了“第三次高潮”[1],成为西欧政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1994年,由新法西斯政党演变而来的意大利全国联盟进入内阁,这是冷战后极右翼政党首次登上执政“宝座”。1997年,法国国民阵线在勒庞率领下,在议会选举中获得15.5%的选票,从此法国政坛左、右、极右三足鼎立之势开始形成。2000年2月,海德尔领导的奥地利极右翼政党———自由党在选举中以高达27%的选票获胜组阁,引发了欧盟14国对奥地利实施联合制裁。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在2002年法国总统第一轮大选中以17.94%的得票率赢得大选,而向得票率19.6%的法国传统右翼候选人、总统希拉克发起了挑战,强烈震撼了整个欧洲政坛。2002年4月下旬,刚成立仅两个月的荷兰“富图恩名单党”在议会选举中,一跃成为荷兰的第二大政党。以反对外来移民为旗帜、采取取悦于大众的、蛊惑人心策略的欧洲极右翼政党的迅速崛起,迫使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对极右翼势力予以更大的关注①。本文拟就欧洲移民问题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崛起的内在关联问题进行研究。
一、欧洲移民问题的形成
1.欧洲移民的进程和移民现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开启的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一直持续到今天,欧洲的移民进程大致经历了以殖民地移民、工作移民、冷战避难移民和回迁移民、非法移民为特征的四次移民大潮。第一次移民大潮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以欧洲国家殖民地宗主国人民回迁和殖民地移民到西欧宗主国为特征的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移民;第二次大潮是20世纪50年代初到1973年,以招募外国劳工为特征的工作移民;第三次大潮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冷战体制背景下的以避难和经济难民为主要特征的来自于原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移民;第四次大潮是从冷战结束的1990年到今天,以回归西欧为特征的来源于原东欧国家的移民、接纳南欧战争难民和非法移民大量入侵为特征的移民。经历了长达50多年的发展,西欧国家的外来移民的数量在急剧地膨胀和上升。[2]据欧盟有关研究专家估计,目前生活在整个欧洲的移民总数在5600万至6000万之间(包括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移民),其中包括300万至400万非法移民,而且非法移民以每年增加50万人的速度高速增长。作为欧洲最大的3个移民国家,德国、法国和英国境内的移民数量占全欧外来移民总数的2/3。截至2000年12月,德国境内的移民人数达到730万,法国460.8万,英国287.5万。从移民占本国人口的比例来看,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德国、瑞士和奥地利,其外来移民人口均超过了本国人口总数的10%。在几个最大的移民接纳国中,德国的最大移民群是土耳其人,有250万。法国的第一大移民是来自马格里布的阿拉伯人,人数近400万。意大利的合法移民有25万,主要来自摩洛哥、阿尔巴尼亚、菲律
宾等地。荷兰移民主要来自印尼、苏里南、土耳其、摩洛哥等,其中以印度尼西亚人最多,有40多万。北欧国家的移民则主要来自北美洲和欧洲其他国家。关于欧洲的移民来源,普通劳工主要来自三个区域:中国、越南、老挝、印度等东亚、东南亚国家、马格里布(北非沿海地区)和西非沿海、土耳其等西亚国家。高技术人才则来自亚欧大陆的北部地区。在所有的外来移民中,阿拉伯人人数最多,约有1000万-1500万,他们主要来自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3]
2.欧洲移民社会问题的形成
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欧洲移民问题的内涵,在这里,如下两个概念需要做一下说明:欧盟移民问题与欧3
9欧洲移民问题的形成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崛起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①欧洲极右势力卷土重来.htt p://www .china /23/04
/
2002.
洲移民问题。尽管欧盟目前还没有完全涵盖欧洲地区,但是,欧盟雄心勃勃的东扩计划的实施表明,欧盟不仅将涵盖整个欧洲地区,而且像土耳其这样的跨越亚欧大陆的国家也将纳入欧盟的版图,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说,欧洲移民问题也就是欧盟移民问题。在欧盟东扩之前,所谓欧洲移民问题主要是指西欧国家的移民问题。因此,当今天我们说欧洲移民问题时,依然主要是指欧盟移民问题。外来移民在欧洲的大量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移民,都构成移民的社会问题。显然,在很大的程度上,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移民,由于其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水平、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因素的一体化,而不会产生作为社会问题的移民问题。真正使移民问题成为社会问题的欧洲的移民只能是如下两类:一类是在欧洲的、特别是在欧盟地区的来自于原东欧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合法移民;另一类是来自于欧盟以外的、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非法移民和难民。从西欧战后发展的历史来看,伴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启动,欧洲移民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社会问题,而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逐渐在西欧大陆的上空散尽的时候,冷战的阴云重新笼罩欧洲。处于社会和经济重建以及国家安全的需求,从50年代到7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相继从其他国家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参与社会和经济的重建,同时,处于冷战需要和人道主义的要求,西欧国家接纳了来自于原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大量的难民(包括政治难民和经济难民),70年代以后,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滞涨和世界石
油危机,由于大量的移民存在和进入而诱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并最终成为严重的移民社会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层面上,大量的移民(包括难民)、特别是非法移民在西欧的存在,迫使欧盟各国花费大量的金钱,处于人道主义的原因而安置这些移民或者将其身份合法化。这种移民安置的负担和合法化也对西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障碍。对待非法移民问题,西欧各国的政策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由申根协定国提供的人员、技术、资本、货物的自由流动,也为非法移民的畅通无阻提供了便利。面对非法移民,西欧各国政府处于人道主义原因,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给予安置,同时在非法移民的政策上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们并不希望低层次的非法移民,因此,西欧各国收紧移民政策,打击非法移民;另一方面,一些特殊领域如建筑行业、低层次的服务行业等,由于本国公民不愿意从事这些行业的工作,因此,引进这些低层次的移民又是必需的。于是,在某种意义上又默许了非法移民的进入和存在。西欧主要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相继通过加入国籍和身份合作化行动,使非法移民成为本国公民或合法居留。显然,大量非法移民的存在和安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这些低层次的简单劳动力,也不利于西欧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
第二,在社会福利的层面上,欧洲移民对欧盟的福利国家制度形成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欧的工业化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先后进入了福利国家的
行列。与此同时,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却在大量增加,西欧各主要国家也相继成为非典型意义上的移民国家。近几十年来涌入欧盟的难民数量也随之猛增,使欧洲各国背负上沉重的负担。面对国际化的移民浪潮,西欧国家,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大众层面,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一般的公务员或雇员,人们处处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移民的存在和移民对福利制度及政策的冲击,从而“发展出了一种危及自身安全的感觉,人们普遍感觉到‘福利国家之船’已经满了”。[4](第441-445页)福利国家的人们再也不能负担起更多的移民。
第三,在社会就业的层面上,欧洲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对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尽管西欧移民在西欧各国的失业大军中历来占主导,例如法国目前的失业率为9%,而移民的失业率高达22%。德国移民的失业率是16.4%,比德国人高出一倍以上,有工作的移民大多数也是从事季节性工作或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荷兰移民的失业率是当地人的3倍,而且多数是长期失业。但是,大部分西欧人和某些政党依然认为,大量移民的存在,对本国公民的劳动就业空间产生了强烈的挤压作用,使本来就紧张的就业市场更加紧张不堪。这也为极右翼政党利用这一社会事实,宣传其国家民族利益至上、反对外来移民和极端民族主义的立场,争取选票,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四,在非传统国家安全层面上,大量移民的存在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缺乏有效的一体化的社会融合政策,在西欧没有很好的社会融合和一体化的移民及其后代,由于在社会教育、就业、4
9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
期
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上遭受歧视,因此,与西欧人相比,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仅以法国为例,法国移民的绝大部分是北非移民,尽管法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移民政策和一体化的社会融合政策,但是,由于生活贫困、缺乏教育和普遍的高失业率,他们的后裔中存在着严重的青少年犯罪和吸毒。据统计,1994年在法国犯罪的青少年中,有55%属于北非裔,在吸毒的青少年中他们占了43%。[5](第37Ο38页)在荷兰,同本地的青年人相比,移民的后代由于比较封闭,家庭教育相对欠缺,不少人走到街上闹事,或是干起入室盗窃等勾当,成为一代“问题少年”。这进一步加深了当地居民对外来移民的成见。这也激起了种族主义者对外来移民的仇视和暴力行为。以德国为例,据德国内务部统计,1992年德国发生2544起仇外暴力事件,1993年又发生1609起,2000年发生了德国统一后历史上创纪录的15651
起排外暴力犯罪案件,[6](第249页)西欧其他主要移民国家情况也大致如此。当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威胁逐渐消失的时候,以移民问题、特别是非法移民问题为基本内容之一的非传统国家安全的威胁,又重新摆在了西欧国家政府和人民的面前。
第五,移民文化与西欧国家的民族文化和基本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突。由于西欧国家缺少像美国、加拿大那样的社会融合和一体化的社会政策,导致多数移民群体不能融入所在国家的主流文化,而西欧这块最早产生民族国家的大陆,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认同感又特别强烈,这就导致移民文化与所在西欧民族国家主流文化和基本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仅以西欧穆斯林妇女是否应戴头巾为例,在法国和德国,不仅社会大众参与了这场讨论,而且政治家也卷入其中。小小的包头巾,竟让欧洲许多国家法院和政府忙得不亦乐乎。在法国,这个问题已经争议了14年,法国国民议会于2004年2月10日以494票赞成36票反对的投票通过了面纱头巾法,禁止学生在公立中学穿戴伊斯兰面纱、十字架和犹太人的小帽等具有明显宗教标志的服饰。在德国,巴符州的三级法院都判决穆斯林妇女不能戴头巾。德国的16个州中,有7个州决心制订一项禁止穆斯林女教师戴头巾上课的法令。德国总理施罗德于2003年12月20日在《图片报》星期日版上也明确表示,赞同禁止女教师在国立学校包头巾。他说:“为国家工作的公务员,其中也包括女
教师,不应该包头巾。”
①二、欧洲极右翼政党及其在欧洲政坛上的崛起
当代学术界对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分类,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欧洲极右翼政党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三类[7]:第一类,是继承了法西斯主义衣钵的传统的极右翼政党,例如意大利的“三色火焰”、“法西斯与自由”,德国的“国家民主党”。第二类,是后工业时代出现的法西斯主义色彩并不明显的、极端主义的极右翼政党。例如法国的“国民阵线”、德国的“人民联盟”、意大利的“北方联盟”和比利时的“佛莱芒集团”等。他们通常是以维护民族主义或国家利益、反对外来移民为旗帜。这类极右翼政党已经成为当代欧洲极右翼政党的主流派别。第三类,是“新右翼政党”,也有人称之为“民粹主义”政党。瑞士和丹麦的“人民党”以及挪威的“自由党”都属于此类。这类政党以国家、民族及平民利益为号召,具有强烈的民粹主义色彩。[8]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欧洲极右翼政党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新法西斯主义的政党,他们赞成20世纪30-40年代的纳粹和法西斯运动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维护传统的法西斯主义,甚至公开打出法西斯的徽志;二是少数公开推行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政党,有的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反对外来移民的排外运动。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出现的极右翼政党,他们拥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并反对现代福利国家的税收政策。
[9](第42页)无论哪种分类,欧洲主要的极右翼政党共21个,分布在13个国家。就性质而言,具有法西斯主义性质的政党只有6个,在抗税运动中产生的政党是3个,而具有强烈排外主义性质的政党多达13个。[10](第164页)
在这里,我们无意全面分析欧洲的极右翼政党的理论基础、意识形态和党的纲领,仅对与欧洲的移民
问题相关的理论、观点以及他们是如何利用欧洲移民问题,赢得选民的支持,而在欧洲的政坛上迅速崛起
5
9欧洲移民问题的形成与欧洲极右翼政党的崛起
①
Kopftuch und deutsche Unterricht .htt p://www .deutsche welle -world .de /24-09-
2003.
枣糕的制作方法的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那么,欧洲极右翼政党是如何利用欧洲移民社会问题,而在欧洲政坛上异军突起的呢?
怅望
第一,欧洲极右翼政党利用西欧国民对日益增长的来自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量难民和非法移民存在的恐惧和排外心理,高举“欧洲人的欧洲”的鲜明的排外主义大旗,赢得了选民的信任。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参与西欧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而受到西欧国家国民热烈欢迎不同的是,80年代以后,大量的移民,特别是非法移民、战争难民和经济难民大量涌入西欧,凸现了移民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存在及其严重性,突出表现在,由于受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社会改革迟缓等因素的影响,欧盟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1994年,欧盟经济增长率只有2.4%,1995年为3%,1997年为2.6%,1999年为2%[11](第5页),2000年的G DP 增长率为2.8%[12]。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使欧盟各国的高失业率、高税负、高债务等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经济低迷无力支撑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这一矛盾直接导致公共开支与社会福利开支压缩,诱发治安、住房、社会福利等诸多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大众对政府移民政策的不满情绪,并对外来移民产生排斥感,形成排外主义的土壤。这可以通过有关的民意调查集中反映出来。2002年德国波斯坦大学在柏林附近的前东德地区对数千名青少年进行了社会调查,结果发现,有55%以上的青少年有仇视外国人的情绪,而在5年前这一比例仅为45%。即便是在勃兰登堡州这样外国人不多的地区,社会大众的排外主义情绪依然非常强烈。[13]不仅德国是这样,整个欧盟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欧盟于2002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欧洲人近年来对外来移民越来越反感,持不欢迎态度的人在2000年占欧盟总人数的38%,比1999年的26%约高出一半,而1992年的这一比例仅为15%。正如欧盟有的学者所说,排斥外国人,不仅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且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欧洲极右翼政党,顺应了欧盟国家社会大众的这种排外主义心理,极力宣传
民族主义在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形式———“欧洲人的欧洲”,排斥外来移民,从而赢得了选民的支持。德国的共和党人党的杂志《欧洲民族》公开主张欧洲的爱国主义,应建立一个独立于非欧洲的欧洲。认为,欧洲过去是、现在依然是一个独立的拥有特别的民族和文化特征的大陆,欧洲各民族享有共同的“欧洲价值”、“欧洲文化”和“欧洲文明”,就地理区域而言,土耳其不属于欧洲国家,因为欧洲结束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法国极右翼民族阵线领导人勒庞在1993年国民议会的选举中公开宣布,为创立一个“欧洲人的欧洲”,我们应当从这样一个原则开始,民族国家的欧洲只能包括那些拥有共同文明的欧洲国家,他们从根基上是受基督教和希腊文化的影响(因此,欧洲排斥像土耳其这样的国家)。[10](第171页)基于这种对欧洲文明的界定,德国共和党人党和法国的国民阵线都对来自亚洲和非洲的移民充满了仇恨,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其掌握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避难权力的滥用”,导致像洪水一样的大量移民泛滥的社会新闻,进一步挑起了民众的排外主义情绪。1992年9月,欧洲极右翼在欧洲议会设立的欧洲人权和技术小组,针对外国人的暴力、同时也对外国人(移民)的暴力行为起草了一个决议,认为,要保持欧洲文明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完全禁止向欧洲共同体国家移民、并遣返大多数经济难民和非共同体国家的公民,只有这样,才能终止欧洲社会大众的排外情绪,才能防止欧洲被亚洲和非洲殖民化。[10](第166-167页)极右翼政党的上述主张迎合了部分社会大众的排外主义情结,因此,欧洲极右翼政党在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中,获得他们的支持,也就可以理解了。我懂得了感恩作文500字
第二,欧洲极右翼政党利用大量的难民、特别是非法移民的涌入欧盟而加剧的、日益严重的社会福利
、住房、劳动就业等社会问题,宣扬极端的民粹主义,从而使欧洲国家的社会大众心理中潜在的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死灰复燃,使部分社会大众、特别是中下层大众转而支持极右翼政党。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移民对欧洲社会经济的重建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进入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后,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难民涌入西欧,使欧洲各国背负上沉重的负担。80年代末苏联东欧剧变时,欧盟各国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接收了大批来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政治难民。到90年代以后,这些难民仍然滞留不归,加之欧洲每年接收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难民数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就导致留在欧盟各国的政治难民数量与日俱增。有关材料显示,2000年,欧盟国家共接到避难申请约32万份,其中英国就占7.7万份。2000年在英国申请难民资格的人数达到破纪录水平,在所有欧盟国家中位居首位。然而,能够申请到避难的人数仅占每年偷渡到英国的实际人数的一小部分。[14]90年69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