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有感(精选30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几天,我阅读了张德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故事讲述了遥远大陆的神秘传说:神秘国拥有一个秘密,所以人民的生活都很完美。公主招亲宣布:只要有人能够找到那个秘密,公主就跟他结婚。阿南一心想娶公主,他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在旅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也从中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并收获了真爱。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觉得,很多人都没有想清楚,那是否是自己真的想要的,所以当他们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时,发现失去了很多,而变得不快乐。其实追求自己想要的没有错,但追求任何一个目标时,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想要,要想到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些得失,要明白什么是自己不能失去的。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一开始出发的时候,就错了方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期望有一盏阿拉丁的神灯,心里想着什么,吹一下神灯,结果就会如愿以偿。这是多么美妙的好事情阿!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盏神灯,那就是我们的信念,是内心真正迫切渴望实现的愿望。我们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内心才会生出源源不断的力量,指引着我们的方向,我们要相信自己必须能成功,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克服各种困难,最终能够心想事成,得到内心真正想要的。
诚如书中所言“心想事成”确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潜力。但为什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能事事都“心想事成”呢?最主要是我们没有听到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心灵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但他们又是如此脆弱,外界的太多想法遏制了他们的呐喊。我们从一生下来,耳边充斥的就是父母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再大一点,是老师的谆谆教导。我们到底是否有停下来,好好想想,我们没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老师的话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了那所谓的信念。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我国古代的陋习缠足。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秀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白天一双脚痛得寸步难行,到了晚上一双脚放在被子里不但痛,而且蒸热燠闷,有时简直像炭火烧着一样痛苦,睡觉时只能把脚放在被子外,半夜起来捱着脚痛哭是常有的事。如此陋习,在当时竟如此风行,这恰恰就是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呐喊,我们听不到那悲凉的哭声,听不到女子在被裹时的痛呼。
我们要正视自己的心灵,倾听心灵深处的呼喊,让自己时刻都能“心想事成”。
收到这本书前已经回到老家了,饶有兴致的读了一遍电子版。像追剧时光绪帝那样被吸引着,看完一节就想看下一节,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以前最害怕写日记写作文了,今天也是硬着头皮挤牙膏似的写下这些文字。
看完这本书,我决定要找出阻碍自己的限制性人生信念和模式。感觉好久好久没有心想事成的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了,有时甚至觉得就是lor。
想想我的状态,剖析自己,这都是有根可寻的。内在的不自信,不能接纳自己,遇事不能定静,对有利于好的状态发生的事没有及时感恩,没有采取有利于梦想实现的行动,思考太少等。外在的表现就是经常一副没精打采或是没睡醒的的样子,说话小声没有重点等。用书中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外在的世界是内在的投射和反映,外面没有别人。
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我,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模式。今天,我试着运用心想事成的方法检视自己一个方面。
梦想句:我要一份有发展能拿高薪的工作,因为成家立业需要很多钱。
阻碍梦想实现的原因:没有找到存在的价值,打心里瞧不起自己,觉得自己与高薪无缘、没有销培养销售的能力,没有把精力专注在提高专业能力上面,觉得行业没有发展前景。
限制性信念可能是:不相信自己能锻炼出很强的专业能力,觉得独当一面对自己遥遥无期,认为自己不是一块做销售的料。
要给自己灌输的正面信念是:
我相信自己
我可以锻炼出很强的专业能力
我也能做到独当一面
我可以培养自己销售的能力
我能用行动、结果证明行业是否有前景
或许本文太过悲观主义,但这确实是我这时所想。《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里面说,这是自我检视的一种工具,希望借助工具,更早实现我的梦想!
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
一、学到什么
这本书道理浅显易懂,其中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要的东西非到手不可,其实你是在推开这个东西;要学习防守,学习信赖,你才会轻松得到你真正渴望的东西。这两句也存在相同之处,说的是一个道理,在做了自己所有该做的之后,就该等待本应顺其自然的结果。
二、联系实际
刚上面提到的两个观点,有的人会误解为放弃。放手和放弃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放弃是牺牲本来属于你的,放手是放下那些不该属于你的东西。说道这里也许又有迷糊了,既然前面都一直在努力的实现自己的愿景,怎么到这里又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其实是忽略了神秘学院里炼金师的解释,他说了,当做了该做的一切之后,宇宙只要接收了你的讯号,接下来就是宇宙的事情,你只要保持好自己的正确态度,而不是强求,急于求成,这只能增强了负面的能量。类似于这样句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凡是一切都如同沙子一般,握得越紧就越容易失去他。当这样的情绪特别强烈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整颗心都扑在这个结果上,而不是全心全意地对待实现心想事成的路程中。我们往往说过程是最美的,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看得见看不见的东西,内在与外在的,思想与行动的,而结果只能代表着我们最后获得的东西。
三、重构反思
往往当某个东西被赋予力量时,我们就会特别紧张,特别在意这个结果,反而没法把这个事情做好。最郁闷的时候变成越在意一件事情就越事与愿违。在"心想事成"的尝试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一个规律:当你有两个愿望想要实现时,如果你选择实现你认为最重要的而放弃另一个,往往这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愿望会某种程度的实现。一个人应以什么样的心态生活:以一种乐观向上,懂得接纳和放手,并且时常感恩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全心全意相信这个目标能够实现,时常让自己处于这样的状态,目标的实现就不会离自己太远。人的一生其实也就这两种状态,只是我们每个人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才会有了各自精彩的人生。坚定自己的信念,尊重自己的感觉,把希望变成一种习惯,最后就能品尝到心想事成的幸福!
“心想事成”是我从懂事起就一直想的事情,从未断过,但是并不是件件都如我心愿。看完张德芬老师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我发现是自己的发愿和方法不对,主要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计划梦想,或是鼓励我们去让梦想成真。中国现下的教育,都是注重于外在的一步一脚印的扎实功夫,不可以好高骛远,但却让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力量,也忽视了这个有形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操控的!
在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时候有有惊喜,有领悟,也有不解。惊喜的是发现自己和作者一样都时常做白日梦,关键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小时候我总觉得将来长大一定能够让父母住大房子,出门就是大海,真所谓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现在还是坚持。领悟就是让我见识到信念对我们命运的影响有多大,它还让我懂得,做多少挑战自己的事情,不是真正的心灵强大,更重要的是和内心各种情绪和平相处。
全书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心想事成的秘密,讲述了心想事成的重要步骤及注意事项。个人非常喜欢作者对于童话故事的构思,故事衔接性合理巧妙,对我们今后的行动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还增加了一些实际的生活案例,作者用生动的实例和精彩的语言做了解答,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受益匪浅。
我看完书感觉,人首先要有健康积极的信念,通过静默冥想用觉知赶走自身思想情绪里的黑暗劣性,感知他人的点滴帮助,再通过积极的行动来争取心想的,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模式,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等待接受,学习放下,让宇宙的力量带领你。
感恩张德芬老师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叩问,感恩《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给予我正面的能量,宇宙的力量,信念的强大,感恩易效能各位老师和伙伴们,让我有所改变,有所进步,让我们下周继续努力寻找心灵深处的秘密!
生命现象是一个很奇特深奥的现象,有时阅读报章杂志,常常读到一些感叹生命的篇章。例如:在几千米的高空上,都能够发现蝴蝶;在几乎接近沸点的温泉里,也有生命在活动;深深的大洋底层,有水生动物在繁殖;南冰洋零度下的冰水里,也有不少的水族等等。由此可知,我们的生命是很奇妙的。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学会快乐成长。
我以前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在喜马拉雅山谷里有许多蝴蝶扑打着翅膀向高空冲去。一次又一次,尽管屡次失败,它们仍然奋斗不懈,雪地上最后覆盖着超多蝴蝶的黄翅膀……这些蝴蝶用极不平常的行动谱写着生命的壮歌。和这类事情异曲同工的数不胜数,它们在生活中的那种不畏困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生命又是脆弱的,不可复制。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让自己快乐的生活,让生命有价值。
暑期,我阅读了中国心理咨询师张芬创作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它给我的启发很大。
书是从一个遥远的故事开始的。我真为书中的主人公而高兴,他一路上透过不断努力,寻找心想事成的秘诀,并靠着小王子等人的提示与帮忙,克服种种困难,成功到达心想事成的彼岸。从中我明白了真正心想事成的境地,是在处理了自己的人生模式,明白自己真心向往的是什么,而且对阻挠的信念,连接上你的源头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状态。
看完这本书,我为自己选了一个远大的梦想,然后照着心想事成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向着目标迈进。当然,我还是会记住:生命是如此巨大的一条河流,我们要做的是在生命之河中愉快徜徉,顺流而行,而不是辛苦地用各种手段要求河流以我们想要的方式流动。
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他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梦想,我们的梦想是否贴合实际,是否是我们真心想要的,这一点很关键。当然,在生活中,在心想事成的过程中,是不能没有快乐的,就像大地上不能没有阳光。快乐在哪里?快乐在读书明理的过程中,快乐在追求事业的旅途中,快乐在抛却物欲后的淡泊恬静中,快乐在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从容境界中,快乐在奉公守法本分做人的平凡人格中……总的说,快乐就在生命的成长中。
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心想事成的过程中,我们总要有许多支撑,少年的理想,青春期的恋情,事业和友情,许许多多。然而这一切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人生中总有几段黑暗的隧洞要我们独自穿行,这些路上没有乐队和鲜花,这时,我们需要学会为自己伴奏,高歌向前。
我成长,我快乐!我们要真心悦纳生命,呵护生命的成长。
我们都有自己的心愿与梦想,但却不知如何实现,总觉得你的人生在绕没有意义的远路,那么《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将会是一份属于你的地***。
本书讲述的是22岁的阿南巧逢美貌的公主招亲,谁能学会甚美国的镇国之密,并带回山城国,公主就嫁给谁。阿南因为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来到甚美国。但是当局者迷,陌生的世界让阿南不知所措,不过也从中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并收获了真爱。
看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你是否发现“心想事成”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呢?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与愿违呢?关键在于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力量,也忽视了这个有形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操控的。
其实,真正阻止我们成功的,并非我们不懂或不明白的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其实不正确的事情或是观念,这是我们最大的阻碍。从小,我们在邻居,父母亲友,老师同学当中,吸取了许多讯息和看法,由于从小它们就深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已经变成了所谓的信念。我们没法去检视它们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因此一直无意识地受它们控制,进而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多年前,英国有一个马戏团失火,烧死了几头大象。后来收拾善后时,有人发现那些大象只是被一根细绳拴在一根细的木杆上面,但是它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苗上身,也不会迈出那一步。这个惨剧发人深省,就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来说,我们无异于这些从小这被细绳给捆绑住的大象。
所以,我们的旧信念,就象旧衣服一样,都过时了。它不过就是些旧思想罢了,何必抱着不放?如果能够慢慢解除我们的人生模式,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很顺畅。换一种角度看人生,加一点幽默感,我们的日子会更好过的。
如果能够扫除我们内心的障碍,直接与生命的源头接上,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恢复我们与生俱来的心想事成的能力。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故事讲述了遥远大陆的神秘传说:听说神秘国拥有一个秘密,所以人民的生活都美好、喜悦,那个秘密到底是什么呢?美丽的公主宣布:只要有人可以找到那个秘密,我就跟他结婚。全国的青年都出发去寻找,阿南也是其中之一,可是旅途充满了危险与艰难,而那个秘密真的存在吗?
一、认同的观点
文中的吸引力法则中提到,"你就空虚世界上最强的磁铁,你这里的东西,"他指指自己的脑袋,"会发散出比任何东西都还要强的吸力,对整个宇宙发出呼唤,把和人铁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吸过来!"每个人***的个体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自,而我们更应该把自己的特质去放大,去认真做好自己。
二、联系实际
对于热爱生活的人,它从来不吝啬。要看你有没有一颗包容的心,来接纳生活的恩赐。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我们感谢上苍,是因为有了四季的轮回。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就没有了埋怨,没有了嫉妒,没有了愤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颗从容淡然的心!
三、反思与重构
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成功的标准也不止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要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呢?因为我已是一个具备多种素质的当代青年人,因为我渴望获得精彩,活得快乐,获得成功。有自己的思想,不怕别人的褒贬,按自己的选择做事。那么,只能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样人生才无悔,才快乐。
坚持信仰,保持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不迷失方向,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亮的色彩。
我一直以为“心想事成”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可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常常事与愿违呢?没看完心灵作家张德芬写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我找到了答案。
本文以一个天方夜谭似的浪漫童话的故事情节和架构为基调,引出来平民百姓阿南的故事。阿南是一个普通的贫穷农民,为了娶得漂亮的公主,赢得可观的财富,而踏上了一条神秘且危险的道路。
故事曲折有趣,书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得便是那可以察觉自己感受的欢乐树和愁苦树。欢乐树和愁苦树可以通过人的意念和思想所产生的振动频率共鸣,但结果却完全不同:那颗长得特别好的欢乐树,是因为人们一直对它说开心或赞美的话,一直接受快乐的情绪,而那棵接近枯萎的树,是因为无人理睬或接受了太多的愁苦情绪。
通过这两棵树,我明白了一个人的态度,将决定自己的人生。世界不会因你大决定而改变,但你的决定却会改变你的世界。要用爱和善意的眼光看待你周遭的一切人、事、物。以一颗乐观向上,懂得接纳和放手,并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全心全意的相信自己的目标能够实现,并且时常让自己处于这样的状态,目标的实现就不会离自己太远了。如果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遇到一点挫折就动摇自己的决心,开始打退堂鼓,那么就将像那棵愁苦树一样,毫无生机可言,最后郁郁而终。
其实人生也就这两种态度:悲观与乐观。但不同的人赋予了他们不同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是每个人的人生都颜色各异,各有各的精彩,只有坚定自己的信念,永远都相信会有希望,相信自己的感觉,那么最后就一定会品尝到心想事成的幸福果实!
这个暑假,我看了张德芬老师的书《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读完很兴奋,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欣喜之余不由得赞叹张德芬老师的智慧,能够如此系统的统合各家方法,整合梳理出层次脉络清晰的“心想事成”的方法,而且把这些方法放在一个天方夜谭似的童话里分享给我们,读起来轻松愉悦、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
本书大致内容是关于一个农夫阿南为迎娶公主踏上了一段寻求“秘密”的旅程,在一个神秘学院学成“心想事成”的方法之后又遇见了“心想事成”的创始人“王子”,在“王子”的指引下,他最终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真正的秘密,而他也明白了,其实他真正所爱的人并非公主,而是那个对他无微不至的宫女。书中的许多值得思考,领悟的话。例如书中提到了我们总是忽视心灵的力量,忽视了这个有形的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的操控的,而且我们没有养成培养自己内在世界的习惯,甚至还充塞了很多错误的信念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作者认为心想事成应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事,只是有许多障碍和误区导致我们心想而事不成。心想事成的陷阱就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要付出什么代价,有时候只是一心的追逐自己的目标,却没有想到这个目标其实并非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盏阿拉丁的神灯,心里想着什么,吹一下神灯,结果就会如愿以偿。这是多么美妙的好事啊!其实,这盏神灯就是我们的信念,是内心真正迫切渴望实现的愿望。我们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内心才会生出源源不断的力量,指引着我们的方向,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我们才有勇气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心想事成,得到内心真正想要的。人生本没有意义,是我们每一个人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才有了多姿多彩的人生。所以确立你的人生目标,也就是你的信念,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审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感觉,最后就能品尝到心想事成的幸福!书中还有些话也印入我的脑海: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和平庸也不过是一种习惯。你要看到自己的不良习惯,然后下定决心去转变它们。真正的勇者,是能够征服自己的人。清除层层的内在阻碍后,心所向往的东西,会毫不费力地来到你我的生命中。不要去管你的思想,只要去察觉你的感受就好了。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还写了这么一段话:你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而到达一个喜悦的终点。我非常感动于这句话,它告诉我们,不管此刻在人世间,你追求的是什么,在过程中保持一颗喜悦的心情,那么你心所向往的东西就会更不费力地来到你的生命中。
看到那个封面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一个妙龄少女,穿着一袭白裙,就那么自然的站在澄黄的田野中,任由那调皮的秋风吹拂着那一头飘逸、乌黑的长发,那么自由的享受自然的抚弄。
本书由台湾注明女作家张德芬编撰,生动形象的用山城国23岁的一个普通农夫阿南,在招亲会上对貌美的月叶公主一见倾心。并为她去神秘国寻找宝物,在神秘国却偶遇神秘国太后并得知了公主不同寻常的身世,于是阿南答应太后进入神秘学院学习,在学成之后回山城国带回月叶公主。最后阿南完成了神秘学院的课程,却也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从此真的心想事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部分第六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其实不外乎一句话:有了明确的目标,人生才有前进的动力。
纵观古今,这句话已经在无形中成了真理。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以前说过:“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做一求之。”明确的目标,是叩响成功大门的敲门砖,这也是有大智慧的体现。正如法国注明的思想家、散文家蒙田所说:“没有必须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所以:要想成功,就务必要有坚定不移的目标和追求。找到方向,才能春暖花开。
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他的父亲为她约好了他的一个朋友——当时单人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问我想做那个工作,我说,随便吧。将***却对我说,没有哪一类工作叫随便。他目光逼人的提醒我说:“成才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罗斯福夫人之后就是沿着目标铺成的道路走下去的。历史上,她是以社会活动家,而不是以总统夫人著称于世的,这就是目标的力量。
诗人汪国真说:“有了目标,容易产生奋斗的力量,没有目标的人常会感到生活的空虚茫然。”成功属于有目标的人,一步一步不断提升自己的目标,才能不断进步。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的一见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匹骡子,他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骡子在里面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法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真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了长安。他重到磨坊会见骡子朋友,老马大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世界,使骡子听了大为震惊,骡子惊叹道:“你又多么丰富的见闻阿!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当我们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法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久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小天地。
正是目标,造就了马和骡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歌德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不断的追求使其转成现实。”是的,目标是人生努力的方向,是人奋斗的灯塔,为生活确立一个目标,朝着目标努力追求,生活就会变得充实而有好处。
我们都有自己的心愿与梦想,但却不知如何实现,总觉得你的人生在绕没有好处的远路,那么《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将会是一份属于你的地***。
本书讲述的是22岁的阿南巧逢美貌的公主招亲,谁能学会甚美国的镇国之密,并带回山城国,公主就嫁给谁。阿南因为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来到甚美国。但是当局者迷,陌生的世界让阿南不知所措,但是也从中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并收获了真爱。
看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你是否发现“心想事成”就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力呢?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与愿违呢?关键在于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力量,也忽视了这个有形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操控的。
所以,我们的旧信念,就象旧衣服一样,都过时了。它但是就是些旧思想罢了,何必抱着不放?如果能够慢慢解除我们的人生模式,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很顺畅。换一种角度看人生,加一点幽默感,我们的日子会更好过的。
一、认同的观点:
当你向宇宙宣布你的愿望时,你必须要非常相信你会得到它,甚至已经得到了。所以,你要散发出去的,应该是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感觉。因此,你的思想应该是:我已经有个温柔美丽的老婆了。"在这个章节中,张德芬老师告诉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就是自己的信念,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审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感觉,最后就能体会到心想事成的幸福!我赞同她的这个观点,相信她的这一观点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市息息相关的。
二、系实际:
尊重自己,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步,经历过的每一件事以及此刻或即将流转于指间的事,都似乎可以与"尊重你自己"牵手,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重新审视自己,属于你的那些"牵手"是否正确了方向"成功是做一件事,别人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但你确实做到了,这就是成功。"也许这句话带有"绝对"色彩,管中窥豹。然而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实际上是一个个对自己的证明,从小到大,以少见多。证明自己的每一步,你一正在寻找着一个有一个"被别人尊重"的理由。这样看来,似乎是当你成功之后,才找到了那个让别人尊重的理由,而我固执的认为,当你找到了那个让别人尊重的理由之后,你才真正的接近成功。以退为进,要学会忍耐,一直忍耐到有一天你的"敌人"不敢再抬头看你的眼睛。一个人的眼镜会说话,有时候"无言以对"胜过"百感交集",只需要一个坚定的眼神,所有人便都知道你已经找到了那个让别人尊重的理由。尊重有时候并不对等,因为表面的尊重与内心的折服根本无法同时放在一个天平上。只有你比别人强很多事,别人才有可能来适应你。尊重自己的人,才有被别人尊重的可能,而将可能变为"确实"这才是我们真正寻找的答案。"背后的故事"是一个著名电视栏目的名称,而这五个简单的文字却组成了一个如此发人深思的词语。"尊重"的背后一定有故事,而且是一个个独家记忆。
三、重构:
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的汗水和泪水,流过,流出一道道记忆的痕迹,留下更加坚定的步伐和心态。曾经的不解和嘲笑,忍过,忍出一步步前行的力量,懂得了忍者无敌的内涵和真谛。曾经的打击和挫折,爬起来过,跌倒冷静出方法,起来找到到达终点信心。一个人奋斗,便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欲望,舍得下享乐。尊重自己,更懂得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更尊重自己的学生!
台湾作家张德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是《秘密》的进阶版,是对它的进一步解读。
全书构思十分巧妙,在描述一个童话故事的同时将朗达·拜恩的“发愿—感恩—接受”细化为“信念—思想—情绪—行动—结果”。在读《秘密》时,感觉有些章节写的过于唯心。在张德芬的书中这些玄妙的章节都变成了可操作、可执行的思维指南,如果把《秘密》看成一辆车的宣传彩页,《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就是这辆车的说明书。
先来介绍我印象最深的“幸福操”。在“走出受害者模式”一篇中写一位农家女,幼年遭父亲抛弃,母亲每日咬牙切齿的埋怨父亲,她长大后也怨天尤人,最终逼走了自己的老公。而她改变自己状态的方法就是做这套操:1、双手伸直向前,十指相扣,用手臂画8字,嘴巴大声说: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2、左手放右耳,右手放左耳,从上到下摩擦耳朵边缘,重复说: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3、用左手肘触碰右膝盖,用右手肘触碰左膝盖,口中大声说: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4、双手叠放在心口上,虔诚的说: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
这种方法其实可以简化为在做任何运动时心里默念:我为我的幸福快乐负责。这绝不是唯心主义,确确实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身体确实会带动心灵。多少次在我迷茫、踌躇、困顿时,就会去运动。我在生产之后身材臃肿、精神不振、戾气满胸,是持续运动带我的心灵走出沼泽,运动半年后开始坚持读书,随后又开始写读书笔记整理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披沙拣金。在运动时给自己心理暗示的效果尤其显现,在奔跑时告诉自己努力向上,在做操时提醒自己幸福快乐,要比在看电视或吃饭时的效果好的多。在跑圈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没有什么事儿是十公里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来十公里。
张德芬是台湾首席心灵作家,这是我第一次读她的书,感觉还不错。其实年龄越大,修心越重要。王德尔有句名言: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身为一个油腻中年人,我确实对青年时从不质疑的一些信念产生了诸多疑惑,因为在这些理念指导下的行为曾让我在生活面前撞的鼻青脸肿。可人生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如果一个人能越过越好、持续成长,那么之前犯的错误和遇到的危机,就会变成改变的原因和机遇,从而不再为先前懊悔。所以日常持续修心,更新自己的信念,按照“信念—思想—情绪—行动—结果”的模式去做,自然会心想事成的。
闲时无聊,随意的打开电视,无目的的转台,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则浏阳河蓝色经典的广告,硕大的“舍得”二字苍劲有力,在蓝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内涵深远。回想起刚刚看完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似乎瞬间被打通了奇经八脉,内观其心感受颇丰,在此浅谈一二与众家分享:
一、认同的观点:
要学习放手,学习信赖,你才会轻松地得到你真正渴望的东西。如果你认为,你要的东西非到手不可,其实你是在推开这个东西。我们在接受的阶段,采取了相应行动之后,就应该放下,让事情自然发生。
二、联系实际:
假期已过半,由于夏日酷热难耐,基本上的时间都是窝在家中与家人为伴共享天伦,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其实小孩子不断的在大人身上学习他未知的世界,同时,也在教我们这些大人一些平时想不到或者不注意的事情。一日,在商场给儿子买了一套大号的城堡积木,看他兴高采烈的坐在地上搭建他的城堡,屡屡倒塌仍乐此不疲,我忍不住也加入其中。一遍又一遍的按照***示教他先搭什么再搭什么,最终搭成***示中的那个美丽的城堡。不料儿子看着我一手搭建成的完美城堡丝毫国足vs韩国没有兴趣,一脚就把我的成果踢的七零八落。然后仍旧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一块一块的搭建,终于搭上去了,积木没有倒塌,儿子高兴的上蹿下跳,再简单不过的叠加就能高兴成这样,让我非常不解。妻子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她说“因为这是他自己努力按自己的想法完成的任务,虽然不如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来的华丽,但却让他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我肯定!”是啊,想想看,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也总是会走进这样的误区吗,正如我们平时总是说的太多,教的太多,结果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呢,不说就不做,说一点做一点,怎么说就怎么做,哪怕是说错了也没有人提出质疑,把一群活生生的人教成了一个个呆头呆脑的木头人,看起来很听话,办事能力一点都没有,那就是教育的失败。曾经的我就是这样一个“侩子手”,我的强势“镇压”紧紧的束缚了学生们的思想和创造力,结果学生敢怒不敢言,我也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要管到底活的很累。有时还在心底抱怨学生没用帮不上忙。直到有一次,我外出开会几天,恰巧学校在这几日中组织了疏散演练,接到消息的我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担心不要出什么状况才好,到了晚上打电话到寝室,学生们骄傲说“老师你放心吧,我们表现的很好!”听着学生们的声音我仍旧半信半疑,直到回校后查看了班级日记,打听了其他老师确定没出任何乱子后心中的大石才真正落了地。
三、反思重构:
看着学生们自信的表情,我开始怀疑我一直追崇的教学理念,也许我该试着放手,当然也不是说当个甩手掌柜,只要在关键的时候给学生指明大方向和注意点,然后静观其变,在需要时进行指点。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将来才能靠他们自己接受现实生活给他们的一次又一次挑战。毕竟人生的路是要他们自己走的,我们只能是在旁扶持,但决不能大包大揽甚至取而代之。也许结果不够完美,也许收获差强人意,但我们得到了学生的自信和创造力的提升以及工作能力和责任感的无限扩大,这样比起来我们失去的所谓的“完美”又算的了什么呢。我终于明白,何谓舍得?不舍不得,有舍必有得。
我用三天的时间就看完了《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主要是因为想和书中的主人公阿南一样,尽早找到心想事成的秘密,可以早日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吧。
全书以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怀疑的阿南为线索,因为见到美如天人的月叶公主,一心想得到她而走上了寻找可以让人得到永恒幸福的镇国秘密为引线。
德芬老师依次安排了各个人物出场,逐渐引导阿南找到心想事成的法则。无论《遇见未知的自己》还是《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德芬老师想阐述的理论条理清晰地逐步铺展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练习,让自己活得更加自在、快乐。勿容赘叙,书中充满了睿智,充满着正能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阅读、认真思索的两本书。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我们的思想、意念也一样是有能量的,当它们发生振动的时候,根据吸引力法则: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引起共鸣。我们的正能量振动频率很高,当我们把它散发到宇宙之后,就会吸引振动频率相同的充满正能量的人、事、物来到身边,反之亦然。
因此,我们晒冷所思所想这些无形的东西就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日常的情绪,以致于进一步影响我们采取的行动,最后导致了结果。但我们不应该纠结于结果,而是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所做的只要感恩就好。
但在看完之后,回过头去看第二遍的时候,却变得越来越混乱,有时候甚至像乱麻一样,没有半点头绪。难道真的因为心想事成的后面藏着秘密的秘密吗?
我觉得不是,而是因为人生有许多的无奈,并不是因为你努力了,你做得有多么好,就会有成功有收获,也因此才会说不应该纠结于结果,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吧!
我理解的是真正让自己得到心想事成的结果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然后把成败都付与笑谈中,成亦感恩,败亦感恩。只有经过不同的结果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起来,坚强起来,睿智起来,我们的人生才会像陈年的醇酒一样发出醉人的芬芳。
看过渔夫的心想事成,就觉得很费人思量,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像渔夫一样活着,我也一样。渔夫原本很满意他的生活,每天早上在湖边和朋友聊天、打渔;中午回家吃饭,和老婆睡个午觉,晒晒太阳,做做家里的事;傍晚孩子放学回来,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却因陌生人的一番展望而动了心,求教于王子,王子问:“那样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呢?你辛苦了半天,兜了一个大圈,还不是回到原点。”于是就把他打回了原形,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样满足于现状就算达成心想事成了吗?
但在若干年后,当他老了,回过头来不会因为年轻时没有奋斗却甘于平庸而留下遗憾吗?
如果陌生人点燃了他的梦想,并且付诸于行动,虽然会辛苦,而且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我却认为他若成功,生活环境会得到质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到更好的教育,实是可喜可贺;但若没成功,身为父亲,已经尽力,尽管事与愿违,毕竟努力过,奋斗过,也给孩子做了榜样。
确实,心想事成必须脚踏实地,而不应该好高骛远,异想天开,否则也不会有“不配得的情结”,但也不该紧抓不放原有的人生模式,必须重新设定自己的信念。无论如何,社会都是因为一群“不满足于现状的人”而在飞速发展中。
既然心想事成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为什么我们不去努力达成呢?虽然真正能够达到的又有几人?
确实,很多人都困在自己设置的陷阱中。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外界各种各样的思想、言行的影响,经年累月的集聚,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反应和行为,从而形成很多错误的人生模式。我们应该从迷雾般的思绪中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才能找到真心想要的,从而付诸于行动。
很多时候,失败和平庸也不过是一种习惯,常常会制约着我们,让我们甘于平庸,屡遭失败。因此要想达到心想事成的彼岸,必须破茧而出,重新审视,塑造新的人生模式,建立新的信念,这是寻求心想事成的第一步,其实这也是最痛的一步。
在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的时候有很多种情绪此起彼伏,有惊喜,有领悟,也有迷惑不解。
惊喜的是发现自己以前的很多想法都和作者一样。原先这种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不是自己的脑袋出了问题。
记得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存在一个世界,所有的力量都是由意志力控制的就好了。只要你的意志力比别人更加强大,你就是战无不胜的,自然也是心想事成的了。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的意志力比同龄的小孩要坚定,只要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必须会坚持下去。这有好的一面——从不半途而废;也有坏的一面——倔强,不知变通。
真正开始尝试“心想事成”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我的姨姥姥入了基督教,去她家玩的时候就常常借机熏陶我们这些孩子们,带我们去教堂,教我们唱圣歌。那个时候不懂什么是信仰,更多的是好奇。只明白如果你有什么愿望能够向神祈祷。于是我就开始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偷偷的向神祈祷能得到好成绩。结果自然是有的时候灵验,有的时候不灵验。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的盛夏深夜,狂风夹着暴雨,姥姥突然心脏病发作,状况十分危急。爸爸把姥姥从楼上背到车里,打算送她去医院。我一向在后面扶着她,当时慌忙之间根本顾不上换衣服拿雨具。坐在车里,我的睡裙都湿透了。看着奄奄一息的姥姥,我当时个性的无助。很自然地,我开始祈祷,全神贯注的祈祷,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神阿,只要姥姥能好起来,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之后姥姥就真的被抢救过来了,但是我不明白我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从那以后我就确定这世界上是真的有神存在的,他也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并不是任何宗教的信徒。虽然我相信神的存在,但是我并不能确定他是基督还是佛祖。有的时候我就在想也许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神,只但是理解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自那件事情之后,我发觉只要把注意力全力地集中在一点上,想着自己要实现的愿望。它就很可能被实现。
但是之后我渐渐地停止了这样去做。因为当发愿的时候我就会个性紧张,个性在意这个结果,反而没法把这个事情做好。最郁闷的时候转成越在意一件事情就越事与愿违。我怕这样会转成强迫症,于是就有意识的不让自己发愿。
我是一个很爱幻想的人,一不留神就会神游太虚。上学的时候同学都以为我爱沉思,其实我是在发呆。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很容易的就会开始幻想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而且十分的具体。这些幻想似乎是无意识的,不知不觉就开始了。但让我不解的是事实却往往和我幻想的不一样,甚至相反。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的这些幻想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吗?
在“心想事成”的尝试过程中,我还渐渐发现一个规律:当你有两个愿望想要实现时,如果你选取实现你认为最重要的而放弃另一个,往往这个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愿望会某种程度的实现。今年年初,我在等清华MBA笔试的成绩,并且在紧张的准备面试,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查出了癌症,当时情绪十分的沉重。很想父亲的病赶紧好,也很想考上MBA。最后我默默的发愿:如果父亲的病能好起来,我愿意放弃这次MBA。到此刻为止,父亲的放疗和化疗都结束了,医生说各项指标都很不错,以后定期复查就能够了。虽然此刻说治好了还为时尚早,但毕竟闯过了一大关。而我因为笔试成绩差了2分没能参加面试,今年清华的分个性高,比北大高出十几分,因为往年他们两所校园分数都差不多。如果我报的北大的话,也许就考上了。所以我宁愿相信是我的愿望成真了。
说到MBA我又想起书中提到的另一个资料:找到你真正想实现的愿望。就像书中所说的,很多人追求的未必是自己想要的。但是怎样才能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呢?我还没有找到答案。就拿MBA来说,当初考是觉得这个方面很有发展,但是当我真正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和这方面的人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的很多观点跟他们格格不入。记得当时一个辅导班的女老师,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她说她就是喜欢强者,她认为搞艺术的都是弱者。从她的语气上能感觉出来她很看不起弱者。对于她的这些观点我很不能理解。虽然我也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我一向认为人类最终极的目标就应是追求心灵上的升华。作为心灵层面的一种反映,艺术一向是我所喜欢和追求的。这使我开始思考MBA是不是我想要的。从小我就很喜欢画画,周围的人都认为我有必须的天赋。但是当时由于家里条件不好没能系统的学习。上大学的时候也是思考到好找工作而学了理科。我一向想从事和艺术、设计、文化相关的工作,但是身边的人都说这样不太现实。作者说鼓励身边的人“做梦”,这也算是给我的一种鼓励吧。
很佩服像作者这样丢弃浮华而潜心灵性修为的人。我也期盼着自己有这样的觉悟。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这样说,女人的面容30岁之前是父母给的,30岁之后就是自己修来的。我很期望我能有容纳天地的心胸和平和的笑脸,但我明白我此刻还远远没有做到。自从接触瑜伽之后我就觉得这就应是一条引领我到达我所期盼的目的地的路,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都没能坚持不懈地习练。
对于“心想事成”我并没有很大的野心,想如何的功成名就。我只想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走在这条路上我天天都是开心的,天天都觉得有期望。
清除层层的内在阻碍后,心所向往的东西,会毫不费力地来到你我的生命中。——题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和梦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心愿和梦想能够成为现实。每个人都希望“心想事成”,而且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境界,可是为什么我们总是会遇到心想事不成的情况,甚至事与愿违呢?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直到品读完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作家张德芬女士写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之后,了解到书中关于如何塑造未来的心想事成的美好人生的方法之后,我才不由得恍然大悟,对未来人生的“心想事成”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和奇妙的感觉,仿佛未来的美好就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张德芬女士以一场触动人心的追寻之旅,书写生命的秘密,揭示心想事成的真相,给了我一张循着幻想、寻找成功的宝贵地***。这一“探秘”过程,不仅有意义而且很实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细细品味。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书以一个浪漫的童话故事为全书的故事情节,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种田的穷小子为了迎娶美丽善良的公主而踏上一段神秘的旅行。穷农夫阿南巧逢美貌的公主招亲,谁能学会甚美国的镇国之密并带回山城国,公主就嫁给谁。阿南因为懂得遇事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来到甚美国。但是乍到一个陌生的'国土也让阿南不知所措,不过凭着阿南的聪慧和勤奋,他最终学到了“心想事成”的镇国之密,并收获了真爱。故事曲折有趣,通过阿南如何从迷茫的追寻目标、到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再到执着追寻目标的心路历程,向读者阐述了许许多多令人深思的事实和道理,并能给予读者很好的水瓶女的性格启示。
在此书的描述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两棵神秘树:欢乐树和愁苦树。这两棵树原本是一模一样的,但是通过人们分别用不同的意念和思想所传达给它们的能量,它们的生长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欢乐树每天接受很多正确的赞美和关怀,长得茂盛浓密;而愁苦树几乎枯萎,就是整天不受人理睬或是整天听到不乐观的或者充满恶意的言语的结果。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爱怨爱闹、不太乐观也就不太快乐的女生,通过这两棵树的结果,我明白了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不愉快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并不总是周遭的事物一直让自己感到不和谐不满意。我也懂得了正是一个人持有的何种心态决定了一个人的何种生活:如果能乐观向上,懂得接纳和放手,并且时常感恩自己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全心全意相信自己奋斗的目标能够实现,那么目标的实现就不会离自己太远,生活自然如意。如果整天只会怨天尤人、事事计较,受点委屈就感觉整个世界都抛弃了自己;遇到困难只会一味的逃避,而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那生活就会像那棵几近枯萎的树一样,毫无色彩,毫无生机。
事实上,欲望是弦,成果是箭。尽管我们很用力地拉弓,而实际上箭却总是离目标点好远好远!生活中,我们总是曾经遇到这样的感觉,就是感觉自己很卖力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却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种豆却未必得豆。这种现象总是让我们失去了对目标对梦想执着追求下去的动力和耐心,让我们变得迷惘甚至盲目。
然而,这一切的事实只是现实的错吗?我们,是否曾经对自己觉察过,反省过,进而觉醒过?我们的梦想,会否有时变成了陷阱,会否并不是我们的最初真正的梦想?我们,是否应该给自己一个更合理的人生模式的审视?我们,是否在得到的好与不好之间缺少了一些正确的看法?
回味着阿南的成长经历和生活历程,对照书上所说的一切,再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想,对于以上的一系列疑问,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根据书上分析的,我总结出“心想不事成”甚至事与愿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梦想,让我们忽视了人与生俱来的心灵的力量,也忽视了这个有形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操控的。其二是我们不但没有养成适应自己于内在世界的习惯,而且潜意识中还充塞着许多错误的信念,而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正是我们心想事成的最大障碍。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达到凡事都能心想事成,就必须扫除以上所说的障碍。而要扫除这些障碍,就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要学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模式,即用无形影响有形。思想是无形的,却是贯穿我们做事始终的关键因素。
在我们转变的人生模式中,我们要懂得运用一定的情绪和情感,将正确合理的思想付诸于行动,进而谋求我们想要的结果,通过这样我们才能得以用无形去影响有形,达到既定的目的。其二,要掌握达到“心想事成”的实施步骤:发愿——感恩——接受。童话中的炼金师解说道:“‘心想事成’的第一个步骤是发愿,你必须先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准备你的愿望宣言。第二个步骤是感恩,你要身临其境地观想事已成的状态,散发出那种感觉;而如果在生活上看到任何宇宙的回应,就要立刻感恩,好扩大它的影响力。第三个步骤是接受,是把前面的努力化为结果的重要时机,我们借由给予和放下,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让宇宙把东西带入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进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带出我们想要的结果来。”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心想事成,首先要先确认清楚我们的心愿和梦想到底是什么,如果这期间发现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和思想,我们必须及时地清除,因为只有让信念和心灵的源头相对接,我们才能获得一切足以让我们成功的正面力量。其次,要仔细观想并描摹愿望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奋斗努力过的每一步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看见,用耳朵听见,要鼻子嘴巴共同体会,更要用心去体验和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感知我们距离幻想的目的地还有多远、我们旅行的方向是否会偏离,只有通过用心去关注生活中关于我们目标的点点滴滴,再用相应的行动来呼应,我们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再次,要接受事情所发展的常理和规律,凡事要想得到收获,我们必须要先付出。一旦有了信念,我们就要有行动;一旦有了行动,我们就要懂得坚持不懈、永不气馁,更要懂得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并懂得掌握和把握时间。接受某个事实,特别是成功的事实,在这之前,付出是最大的前提,但也不可以一味地盲目地付出,有时候选择放下一些东西,我们将有更大更多的空间去发展我们想不到的事情,这并不失为一件好事和恰当的行动。
人的一生无非也就如上面提到的那两棵神秘树生长的那两种状态,非乐即愁。只是我们每个人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才会有了各自精彩的人生。
虽然我们曾经失去了与生俱来的心想事成的能力,但只要我们能够扫除我们内心的障碍,直接与生命的源头接上,我们是可以恢复这种心灵的力量的。虽然有些梦想只是个陷阱,但只要能够不断地静想与反思自身,不断地进行人生新旧模式的转换,我们是可以重获信念和重拾方向的。坚定自己的信念,尊重自己的感觉,把希望变成一种习惯;解除旧观念,开发新思想,用一切真理武装自己,修正自己;学会怎样选择,懂得何时放弃,让人生目标从模糊不明到清晰明了;一路觉醒,一路怀揣积极正面的心态,最后就能品尝到心想事成的幸福!
我们都有自己的心愿与梦想,但却不知如何实现,总觉得你的人生在绕没有好处的远路,那么《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将会是一份属于你的地***。
本书讲述的是22岁的阿南巧逢美貌的公主招亲,谁能学会甚美国的镇国之密,并带回山城国,公主就嫁给谁。阿南因为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来到甚美国。但是当局者迷,陌生的世界让阿南不知所措,但是也从中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并收获了真爱。
看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你是否发现“心想事成”就应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力呢?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心想事不成,甚至事与愿违呢?关键在于我们忽视了心灵的力量,也忽视了这个有形世界其实是受无形世界操控的。
所以,我们的旧信念,就象旧衣服一样,都过时了。它但是就是些旧思想罢了,何必抱着不放?如果能够慢慢解除我们的人生模式,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很顺畅。换一种角度看人生,加一点幽默感,我们的日子会更好过的。
《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书中通过一个神话故事,给我们讲述关于心想事成的提示、探索、引导等。故事大致内容是关于一个农夫阿南为迎娶公主踏上了一段寻求“秘密”的旅程,在一个神秘学院学成“心想事成”,之后又遇见了“心想事成”的创始人“王子”,在“王子“的指引下,他最终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真正的秘密,而他也明白了,其实他真正所爱的人其实并非公主,而是那个对他无微不至的宫女。
心想事成,我想是每个人的愿望吧。要如何使人相信,真的可以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呢?我带着这个问题看完了全书以后才知道,这个心想事成的方法,是不能转让的,要本人亲自去实践。一边看,我一边将这本书与我自己所有的知识(包括宗教、哲学,甚至武学等知识)融合贯通在一起,用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和分析,尝试以自己最易接受的途径去理解这里所阐述的观点。
一、认同的观点:
书中从科学的角度讲到万物之间频率共振和宇宙中正负能量的吸引原理,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有形的世界也受到无形的世界的掌控,这个无形的世界,有其内在的运作规律。因为宇宙万物都有各自不同的频率,频率相近的事物就会产生共振,正面的能量能聚集吸引过来,负面的能量也互相吸引,所以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趋吉避凶”了。
对于张德芬老师的这一观点我很赞同。
二、联系实际:
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行为,行为影响我们的结果,所以心想事成就要先改变我们的思想,更深刻地说应该是先形成我们强烈的信念。这个信念必须是正面的积极的,正面的东西才能产生正面的能量,向宇宙不断地发放这个强烈的信息,将美好的事物吸引过来,通往心想事成之路。
凡是我们所关注的,一定会因我们所聚焦的能量而扩大、增强,凡是我们所抗拒的,亦会更加地持续,因为抗拒而赋予了它能量,它的能量会因我们的抗拒而增强,形成一个像钩子一样的东西,从周围招引这些事物来到我们的生命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很不喜欢某种负面情绪,但却一直在生活中招惹到它的原因。嫉妒、怨恨、怒气等都是负面的能量,当我们升起负面能量时,其实会让我们想要的东西离自己更远。消极负面的思想只会吸引到不良的人和事到我们的身边,我们身上积压的情绪是一种堵塞的能量,它们会阻碍宇宙的能量流向自己,因此,我们要关注所有正面的事物,时刻保持积极的思想。
一、认同观点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过很多伟大的想法,但真正使这些伟大的想法成为现实的人只是少数。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立刻行动,他们一直都在等条件成熟的那一天,或者等自己'有空'的那一天。
阿南在炼金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首先就是要专心自己的思想,制定了目标,就必须付诸实践。再美好的目标、再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努力,那么它决不可能变成现实。
书中说:"我们的一生,其实是由每个当下组成的,所以,试着在每个当下,保持喜悦的心!…那么你心所向往的东西,就会更不费力地来到你的生命中。"我深以为然。
二、联系实际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太多的努力和付出,然而有些人付出后能得到好的收获;有些人却不尽人意,尝到了失败和辛酸。究竟为什么我们付出后,会得到各种不同的结果呢,我觉得就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在付出之前,首先要帮助别人,你想要什么就给别人什么。也就是以自己的诚换别人的真心实意,这是我们人生准则中的一条不变的法则。
当人年少的时候,都会有美好的梦想,这也是每个人奋勇向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清楚:梦想的实现是建立在当前的一点一滴努力基础之上的,抓住当下,才能心想事成。作为教师,我更应牢牢把握住今天,保持喜悦的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努力学习理论知识,锤炼技能,关心学生,塑造师德,成为教学名家和教育大家,顺利实现价值。教师的言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甚至可能决定学生模仿的标准。我深知其利害关系,所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我始终做到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以阳光的心态去影响学生,以积极的人生观去感染学生…无需过多的言语,无需华丽的辞藻,学生们会从你忙碌的身影、期待的眼神中看到希望,得到鼓励,获得启发,进而激发积极向上的斗志,形成卓越的"当下",成就美好未来。
三、重构反思
书中还提到要学会***思考,把所有的情绪都是放出来,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似乎能够做到这一点,想想你自己做到了吗?原来我也开始过这个心想事成的游戏!就像是生活给了什么我就接受什么,这并不是感伤也不是抱怨,书里还提到要改变受害者的想法,做不好的事情不能怨天忧人,要摆脱这种障碍,才能得到升华!我们要做到身正为范,以自己的积极言行去影响学生,既要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更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些职校生在初中就缺少老师的关注,缺乏家庭的温暖,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尤其需要我们以负责的态度去教育感化他,不轻易放弃,引导学生步入人生的正确轨道。
一、认同观点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圆满,都希望遇到好机会。但好机会千载难逢,万劫难遇,所以不能够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机会在每个人的手中,在眼前,在脚下。把握好机会,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关于太阳求己,最后还是要靠自己。那么,机会在哪里呢?机会在信心里,机会在能力里,机会在理想里,机会在结缘里。世界很大,而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不断的充实自己做个有准备的人,机会总会来临,机会来了才能好好的把握!
二、联系实际有一位修士信奉上帝,十分虔诚。有一天,他不小心跌入了水流湍急的河里。修士不会游泳,但他并不着急,因为他相信上帝是不会遗弃他这个虔诚的子民的,上帝一定会救他上去的。这时,正好有人从岸边经过,如果他喊救命,就能够得救。但他相信上帝救他的,于是他没有喊,那个人走了。当河水把他冲到河流中心时,他发现前面有一根浮木,如果他用力挣扎几下,就有可以把它抓住,但他相信上帝会救他的,于是他又放弃了浮木,最后他被淹死了。修士死后,他的灵魂气愤地质问上帝:”我是如此虔诚的信徒,可你为什么不救我呢?”上帝反问他道:”我还感到奇怪呢?我给了你两次机会,为什么你都没有抓住呢?”一个人的成功,虽然要靠自身的能力,但也离不开机遇。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呢?先要有充分的准备,机遇来了才能抓住啊!只有机遇但没有实力和能力,同样不会成功!如今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要学会奋斗,去把握住属于我们的成功的机遇,帮助我们跃上成功的顶峰。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改变自己要从思想开始,要想改变思想就必须知道为什么学习。随着人的年龄增长,人们对学习的认识逐渐加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一位中学生跟随家长买地板,店主用小刀在地板上划出深度不同的划痕,说划痕浅的地板质量好。这位中学生刚刚学完了控制变量法,从而指出了店主两次划痕的用力大小不一定是一样的。父亲高兴说:”儿子,你可给老爸省钱了,看来学习真有用。”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却说明了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的应用。所以没有人可以不通过学习而生存。尤其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当今社会生存就更需要学习。当今时代,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是变化快,一日千里;二是变化多,千变万化。一个现代人必须了解时代、把握时代,只有真正把握了时代的走向,你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
三、反思与重构有句俗话叫:天上不会掉馅饼。甚至百分之百的努力,才有百分之一的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谚语的哲理是非常通俗,有非常深奥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唯有不断进取,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自己和学校的双赢发展。机遇会闪电而过,机遇是不多的,机遇只给有准备人以帮助,我们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只有抓住机遇,才能不枉一生。
一、赞同的观点
在阿南与钱老板的相处过程中,明白一些道理:"人的番茄肉片汤旧有模式行之有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消除。你必须不断努力,像用***来培养觉察的能力,用其他各种方法来重新设定你的信念。""所谓耳濡目染,就是你在周遭的环境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加以吸收消化的结果。至于每个人吸收消化的过程,就跟各人天生的个性,和他看事情的角度有关了。"
二、联系实际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办法,我的脾气就这样啊…","我的习惯就这样,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做的,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啊…"…这些话语或许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在带班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个家长,每次在她与我通电话提到她的孩子的时候,她总会强调这么一些话语:"我的小孩子,脾气不怎么好","他每次做事情都是这样的,包括和我们家长说话时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等等。确实,一个人从出生懂事开始直至终老,在整个过程中会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些性格、脾气,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本性"了。但是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
三、今后
其实不然,作为孩子,他的"本性"最终会如何,在我的观念中有三个重大因素:第一,是来自父母、家庭。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老师,在整个家庭里,父母的榜样作用、教育方式会给孩子带来重大的影响;第二,是来自各学习阶段的老师。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少说也需要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若按八十岁来计算,那这已差不多占了人生中的四分之一的时间了;第三,孩子个体的领悟以及各方面能力。当前,我即附合第一种身份,同时也附合第二种身份;因此,在自己肩上的担子应该说是重之又重。尽管如此,我还是会让自己努力向前,扮演好父亲与老师的双重角色。
我写下了梦想句,列出了有可能影响自己心理事成的因素,同时我也开始将在神秘学院学到的东西付诸实施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所谓心想事成,其实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遵循的法则,就是先想,再做,然后成。心想事成可以概括为3个词:思想、变成、现实。而在这个让思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情况,正是这样的一些情况阻止了我们的心想事成。为了减少各种因素对我们的影响,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做好下面两点:
1、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心想事成。人是有意识的,积极向上的意识能够让我们变得乐观、顽强、坚不可摧,不论对什么事,不论对什么人,都是如此。"心想事成"是一条规律。很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老在心里嘀咕"能行吗""可别怎么怎么着"疑心生暗鬼啊,当你很怀疑的时候,其实你是在想不想要的事。所以一定要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明确,并且坚信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2、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意识。把梦想、渴望、价值观念、奋斗目标深深地刻在潜意识中,并主动地采取行动、付出代价,向着自己期望的目标一步步迈进,最终心想事成。懦弱平庸的人总是叹息自己没有机遇,总是等待特别的机遇。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机遇。相信自己能赢,就一定能赢。
一个人把自己当作什么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至少会比较接近那种人,这似乎是一种唯心论,但却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预言的自我实现效应"。为了能够真正做到心想事成,以上两点是我目前最先要做到的,我会努力的,相信你们也一样。
一、认同的观点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的,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也就是说我们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它们的能量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东西,如果我们发出正面的能量,那么我们生活就会越发美好。相反,我们发出负面的能量,那么生活就会越来越糟糕。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二、联系实际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有惑多惑少的负面情绪出现,当看到别人有你想要的东西,而你没有,你就会嫉妒、怨恨、怒气。而正是你所升起的这些负面能量,会让你想要的东西离你更远。而愈是为别人的成就而开心的人,自己同样也会因此产生积极的能量到身上来,心所向往的东西,会毫不费力的来到你我的生命中。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积极地面对并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周遭不满的事物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只有少了份抱怨和嫉妒,多了份乐观和努力,生活才有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正如面对我们的工作,有时会感到疲惫不耐烦,如果抱着这种情绪继续工作,工作质量肯定会打折扣,而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伤心是过一天,快乐也是过一天,不如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本来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推也推不掉,为何不积极面对呢,既然做就要尽自己能力做的更完美。这样也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及耐性。
三、反思
想要改变首先要知道哪些阻碍的信念需要改变,通过静思与反省来与心灵的源头对接,经常作此类的练习,会让我们及时发现负面的情绪,及时清除了负面的能量,带向正向的能量,失败是一种习惯,平庸与成功同样是一种习惯,如果我们养成了及时清除了负面情绪的习惯,成功也会顺利达成,人生也会变以得阳光灿烂,我们的心灵也会愉悦!只有我们自己对我们幸福与人生的结果负责,建立很强的内心的信念,并且意识到距离到喜悦的结果当然要承受一定的没有喜悦的过程,并快乐的接受它,不断聚集积极的能量,总有一天我相信,心想与事成就会自然来到我的身边!
一、认同的观点
***,平静内心,关照思想,你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老师是把你内心的力量培养起来,太过依赖大师,就是把自己的力量和能量交给了别人,***可以让你的心思清明,更能觉察到自己想要什么?就不会被欲望所迷惑。***可以让我们与内在的源头更加接近,更加能够连接上宇宙的力量。心想事成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心想事成所用的力量就是源头的力量,来自宇宙的强烈能量。
二、联系实际
即使是一个智力平平、成绩中等的学生,如果你能提高自我控制和保持平静的能力,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会越来越轻松。因为你的心灵一旦平静下来,你的头脑就会越来越好用,思维越来越清晰,记忆也会明显增强,学习起来当然就能轻松愉快。镇定自若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他就像是烈日下一棵浓荫茂盛的大树,或是暴风雨中抵挡风雨的岩石。徜徉在平静的心灵之海中的人们,无论是急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无论是沧海巨变,还是命运逆转,都能泰然处之,力挽狂澜。这样的人永远都是镇静、沉着、友善。平静的心灵,是思考中卓越成长的珍宝,是生命盛开的鲜花,是灵魂成熟的果实。
三、反思重构
似乎我们的大脑和身心从来没有休息过,永远在疲于奔命,特别是在当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要寻求片刻的宁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这种身心状态对我们思考中卓越成长带来的影响绝对是负面的,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莫名烦躁、急功近利、感官刺激、忧郁压抑、自我封闭,乃至生命的过早夭折等等。正确思考是力量,自我认识是优势,平静的心灵则是思考中卓越成长的珍宝。心灵的安宁来自于长期正确的思考和耐心的自我控制,它意味着你在思考,在成长,在成熟,以及对于你生活的世界、生活的意义一种不同寻常的感悟。要保持心灵的和谐与安宁,你需要加强对自己、对他人、对与你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事物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当你对人对己,对生活中的一切有了自己正确的理解,并能透过一些虚假现象看到事情背后的真相和规律,以及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间的因果关系,就没有什么能让你感到大惊小怪、勃然大怒、忐忑不安或悲伤忧愁,你会永远保持心灵的和谐与安宁。还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快乐与痛苦。要认识到快乐与痛苦是你成长必然面临与伴随的两种不同情感。首先你要明白,一个人成长得快乐与否,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态度而绝非外在表现。要拥有快乐就必须善于思考,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你的心属于你自己,你是自己内心惟一的主人。倘若你能把所有负面的反应都阻隔在心灵之外,你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愉悦,快乐就会油然而生。思考中卓越成长,并不是要你整天愁眉苦脸作深思熟虑状,而是应该时时拥有一颗轻松自在、泰然自若的心,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雨暴风狂,自己内心都能有一天猫魔盒怎么连接电视片清静的天地。清静不在热闹繁杂中,更不在一颗欲求太多的心中,你应放下挂碍,开阔心胸,去快乐成长。
暑假以来已经断断续续读完《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书,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这本书写得着实有些荒诞和不切实际,但随着书中故事的发展,渐渐有了一些脚踏实地的感觉,在感慨作者的良苦用心之余,对照自己的人生际遇,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与所处的环境,也因此有了一些收获。
一、学到的知识这是一本类似于童话的书,讲述了一个叫阿南的青年从梦想出发,寻找人生秘密的故事。故事生动,层层设置悬念,层层铺进,层层解剖,让读者与阿南一起经历了心灵的成长历程。
1、阿南的心灵成熟的过程就如同我们的成长过程,有些尽管显得稚嫩,但也符合人成长的渐进过程。
2、每个人对梦想的追求,有些时候尽管并不是正确的,如同阿南对公主的追求,也是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的。
3、实现梦想需要付出代价,但也会因此获得诸多的际遇,就如同,阿南为此付出了很多代价,最终取得了进行神学院学习的机会。
4、为实现梦想就必须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努力,不断修正实现梦想的方法,有时甚至要修正或改变自己的梦想。阿南在神学院学习的历程,就像我们为自己梦想努力的历程一样。
二、联系实际“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模式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习惯养成的,每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它的方式过生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想想自己所经历的或者说所成长的这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确实应验了这句话。人的一生由于生活的际遇和成长的环境会不知不觉中形成许许多多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自己乐于接受,每天都例行的程序和框框。正由于此,我养成了凡事执着的习惯,一旦自己认定的事,总会想方设法去完成,很难再接受别人的意见,因此获得了一些自己原先想要的东西,但也因此失去了许多。
三、反思重构首先我想我要找一个梦想,当青春逝去,当年华老去,儿时的梦想一些依稀已经成为了现实,但更有一些还活跃在我的脑海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愿景便逐渐企清晰,此刻我也更加明白,要实现她,等、靠、要,每天的冥思苦想,甚至打坐静思,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走出去:让自己从心灵上、从工作上、从生活上走出自己所习惯的这个圈,去看看外面的精彩,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我要给我的家人、我的学生一个广大的空间,让他们种植自己的梦想,学习争取,学习放手,学习信赖,得到自己真正渴望的东西。我想我们要的不是炼金师的咒语,要的是心灵上的震撼与成长,要的是青春与活力,要的是与时俱进的能力,生活才能像童话般美好!
一、认同的观点
1、心想事成的第一步就是清除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2、当你向宇宙宣布你的愿望时,你必须要非常相信你会得到它,甚至已经得到了。所以,你要散发出去的,应该是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感觉。
3、感恩会从情绪中带动出正确的行为。因为有感恩的心,所以我们会去关注生活中对我们目标有帮助的点点滴滴,并且以相应的行动来呼应。
4、所谓接受的原则,就是:能量是来去流动的,要接受之前,一定要有付出。
5、所谓付出,除了是要虚位以待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帮助别人。你想要什么就给别人什么。
二、联系实际
生活给予我挫折的同时,也赐予了我坚强,我也就有了另一种阅历。对于热爱生活的人,它从来不吝啬。要看你有没有一颗包容的心,来接纳生活的恩赐。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不要因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对春天的希望。我们感谢上苍,是因为有了四季的轮回。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就没有了埋怨,没有了嫉妒,没有了愤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颗从容淡然的心!
学会&quo纤细怎么读t;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让学生懂得感恩。
付出是一种快乐,我们享受其中。懂得付出的人是最懂爱的人,也是最幸福的人。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回报,就必须先对别人付出。没有付出,哪里来的别人对你的回报?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对别人的付出也是有限的。人常说"穷则独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不是百万富翁,我们也不是慈善家,我们没有充足的资本去帮助众多的人,我们只能根据我们的实际能力,尽我们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去付出我们的爱心。常常听到一些人在发牢骚,抱怨自己的工资待遇低等等。每至于此,我不禁想问:你到底为单位付出了多少,为单位做出了多大贡献?因为一个人不能老是想着别人对自己有多少回报,我们首先应该无心自问,我们到底为别人付出了多少?我们应该知道,没有付出就没回报这个浅显的道理。你既然付出了,该是你得到的,自己总会得的,不是你自己的,你想的再多也没有用。
三、反思重构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也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每当这时我就又燃起了对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因为我心里一直坚信有付出有回报。
感恩是一种心情。感恩的心情能带来一种良好的人生感觉,使我们感受到愉悦和温暖。心存感恩,生活中就会少些怨气和烦恼;心存感恩,心灵就会获得宁静和安祥。心存感恩地生活,就会敬畏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珍爱大自然一切的惠赐,时时感受生活中众多的"拥有",而不是缺少。感恩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素质。感恩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并产生的一种责任心情,使人与人、人与社会自然形成和谐。在这种和谐氛围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平心静气地对待。
读了张德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书,对我以前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总结。好比原先所学的NLP,身心灵知识,佛学,国学知识都是纵向的,这本书就是一条条横线,进而织网,有一个体系,只是这个网还是要透过时间的累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行,不断的觉察自身,加强其密度。全书分为两个大块,第一块是一些基本理论,第二块讲的是去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产生的一些问题,疑惑的解决方法。此刻的我可能是在第一个阶段,慢慢的也要更加深刻的去觉察自己,发现自己,找出一套适应自己的方法来。
此刻对每一章都表述一下自己的想法。主宰一切的无形世界,这个我一向很认可的,世界上很多有行,无形的东西,往往是有形的东西被无形的所控制。譬如IT界内,我们前几年一向会强调自己的技术方面的发展,学习什么新的技术,语言之类的,到了3到5年左右的时间后,你将转行到管理或者构架方面来,强调的就是一个softskill,有20年工作经验的领导跟初级技术人员的区别就是这个无形的softskill的区别。所以无形主宰着有形,领导着有形的万物。那里提及到一个共振原理,不禁想到滑铁卢大战那个被马蹄震垮的桥,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成的,在总个宇宙中像风一样的流动,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你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也会产生必须的频率,同时你会把与这个频率相同的东西吸引过来。自身的经历就是,我很上进,去年就见识了很多上进的人,并和他们交流,吸取其中对我有益的知识,如海绵吸水,贪婪的吮吸着养料。我对财富渴望,去年就学会了用心的投资,看《穷爸爸富爸爸》的书,玩现金流游戏,炒股,学习财务知识,赢得了将近20%的收益率,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可谓壮哉,给自己的成功鼓掌,喝彩。
之前读过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FollowMyHeart这句话一向印象个性深,但终究不得其深意。直到上NLP课的时候,邱老师指导我,与感觉同在跟跟着感觉走是两码事。当时也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之后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体会到了。譬如有很多时候,在茫茫人海中迷路了,之前我会慌,但是此刻我会在那刻静心的感觉自己的感觉,那里我就应往左拐,就应直走,上地药的英语铁的时候,就应是这个方向,只要心如止水的状况下,一般感觉会帮我找到方向。譬如前天在俏香阁吃饭,带了两瓶西凤酒,服务员跑过来要收我开瓶费100元,哈哈,笑话,要是以前我可能会拍桌子,去大声的威慑他之类的。但是那刻,我心平静,思维高速运转,不急不慢的跟他理论,最后一分钱也没给。就在那刻,我感觉我的五官全副武装,注意力高度集中,明显的捕获到他每句话,没给动作,没给字体语言,观察到他跟我说话的时候嘴唇在颤抖,但是我就肯定,我肯定会赢他,不会出一分钱。要是以往,可能就会因为有人厌恶而导致我喝酒的雅兴,此刻还怀念前天的美酒,酒香情重,我的好兄弟。这个就是我静心察觉自己感受的经历。
思考过很久的问题,我到底想要什么?健康,自由,家庭,事业,财富。找到想要的之后,就要发愿,最好是把你想要的东西写在你的愿景板上面。是要得比较多,但是我确实想要这么多,我把找些逐步的落实到我的年计划里面,2010年年计划,我基本上完成了80%,用二八原则来说,这个就是相当成功的事情了。2011年主要关注事业上面了,我的冲刺年,来吧!我相信总个宇宙都会帮忙我,我将遇到很多贵人。想要什么启示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找到靶子,没有这个靶子,就没有方向。那里书中提及到两个心想事成的陷阱,甚为经典:我们想要的东西,最终可能转成我们想象不到的痛苦,或是,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他未必适合我们。第二给陷阱,你不明白你要付出什么代价?我们有的时候只一心追逐自己的目标,却没有想到,也许我们渴望的东西最终会得到手,但是却有必须的代价要付出。甚至最后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多了,得不偿失。至于此刻订下的目标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要慢慢透过***,观想之类的方法去发现自己,一步步的改变自己的人生模式,调整自己的BVR,书中提及到的重新设定信念的一些方法,“阻止我们成功的,并不是我们不懂的事,而是我们深信不疑,但其实不然的事情,那是我们最大的阻碍”这句话对我冲击力很大。我用MPP整理了下:
书中还提到怎样处理“不配得”的情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先泄后补,全然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自问自答等方法,我想NLP里面学习到的知识完全能够利用上了。
本书融汇了NLP,心理学,佛学,吸引力法则,心想事成,用心思考,身心灵知识,心里创富的思想,是一本不得不读的好书。
我用了5天的时间读完了张德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故事讲述了遥远大陆的神秘传说:神秘国拥有一个秘密,所以人民的生活都很美好。公主招亲宣布:只要有人可以找到那个秘密,公主就跟他结婚。阿南一心想娶公主,他懂得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所以能够在旅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也从中学会了心想事成的秘密,并收获了真爱。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一、学到的观点
书中分析了“心想不事成”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养成自己内在世界的习惯,而且错误的信念还充塞了我们的潜意识中。其实潜意识的层面掌管着我们的人生,所以,仅凭表意识的发愿、立专,根本就没有用!”。就像书中王子对阿南说的,“表面上的发愿,没有内在潜意识的支持的话,就像没有箭头的弓箭,就算碰触到了目标也无法一箭击中。”一些研究愿望达成法及成功哲学的权威人士曾这样说过:“将你的想法(迫切希望达成愿望的心情)灌输到你的潜意识,这样你的所思所想就能成为现实。”
二、联系实际
在现实中,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抱有各种愿望。我也同样有各种愿望。然而遗憾的是,真正做到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抱怨道:“到头来什么愿望都没实现”,或者“果然还是失败了”之类的,甚至还有人说:“真是越来越不走运了,事态竟然比以前更糟糕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就是我们都是“仅凭表面上的发愿,没有内在潜意识的支持”。只有当你有内在潜意识的支持,才会努力一步步坚持不懈的向目标前进,才会心想事成。而不是整天挂在嘴边说,“想要怎样怎样。”
三、反思和重构
若想要“心想事成”首先要要给于自己压力。压力是最好的推动力,欲成大事者,因目标高远,压力可能会更大。但若欲成大事,就必须能承受这种压力,把压力当成推进人生的动力。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外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人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应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得到的并不一定就值得庆幸,失去的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情。
其次,要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如果大多数人集中精力专注于一项工作,他们都能把这项工作做得很好。最成大事者的商人是能够迅速而果断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希望它成功,这样你的心里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
还有,就是要用正确的方法排除外部诱惑。人是有欲望的高级动物,有欲望就会有诱惑。自律是体现毅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事物对于不同的人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诱惑,但是只要方法正确什么样的诱惑都可以排除。关键要把排除诱惑当成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用心去寻找正确的方法来解决他。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提高我们的毅力。
最后就是要持之以恒即使失败了也不应放弃。只要长时间的潜意识的支持相信目标离我们将不再遥远。心想事成也不再是梦想。
心想,事有可能成吗?
有人会说,难道“空”想就会事成吗?其实,在我阅读《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之前,我会说,心想不会事成。但现在,我会说,心想,事有可能成。
我们心中所想的那些事,就好像是一个美丽的花骨朵,而所成之事,则似那已然绽放了的鲜花,由花骨朵至鲜花,这一过程,必将经历些什么,对吗?
那么就让我们静心思考,跟随着我的脚步,慢慢来感受这由花骨朵至鲜花的生命领悟和成长的过程吧。
首先,我们要想,那花骨朵终将会绽放成何等的鲜花,那鲜花是否会是我们想要的,而不是经历重重考验后还是那“美丽的花骨朵”。就比如说,你心想之事是做一名教师,因为那样可以教育别人,但你本身确是一名警察,你每日都需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维护正义,那么此时的你是不是就是在教育别人不可以逾越法律所限制的事呢?那么你心想之事和你现在所做之事又有何区别呢?这样岂不是回到了原点吗?这样大费周章,还有意义吗?
其次,我们要想,我们为什么会想成那件事,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想,真正的原因何在。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穷任泽松困潦倒的人,他饿得快要昏死过去时,看见了上帝,上帝见他很可怜,便和他说:“你随便许一个愿吧,我会让你实现的。”那穷人想都没想,回答说:“谢谢上帝您的救助,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位富人,过着吃喝不愁的生活,我就心满意足了。”上帝随即便满足了他的愿望,他真的成为了一个富人,他的日子确实很衣食无忧,但时间久了,这位富人便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想到过去他的生活虽然拮据,他虽然生活在穷困之中,但是很有意义,所以,他每天都很快乐,直到将死之时,他都不曾有遗憾。现在呢,他每天都浑浑噩噩,不知道做什么,没有目标,懒懒散散,过着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不也是他自己选择的吗?
所以说,我们在发愿之时,就要问清自己,到底为什么发愿,不要以后留下遗憾,让自己后悔。
这便是重要的发愿,它就像是攀登雪山时必要带上的工具,就像是鲜花绽放时必要补足的露汁,就像是驾驶汽车时必要系好的安全带……
那么,发愿结束了,我们又该做什么呢?
这下一步我们就应该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那些影响鲜花绽放的不利因素,我们要把它们罗列出来,然后把它们从心中抹灭掉,从而让它们变成自己在这领悟过程中的有利因素,这样就会更加推进“事成”。曾经听一位名人说过:我们要把我们的缺点变为我们的优点,让这些所谓的“缺点”在我们的人生路上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如果,那些不利因素——自己本身的不足,使得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的话,我们也可以朝着愿望的本质,重新确立我们的“所想之事”。比如说,我们想要乐于助人,梦想着像那些富人一样去乐善好施,举办慈善会,但眼下我们没有这么多的资金,而那些穷苦的百姓也是急着需要救助,我们也只能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为他们捐点钱,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这也不违背我们的初衷,我们仍然是在乐于助人,对吗?用当下的流行话说,我们也没有必要在同一块石头上被栽倒无数回吧。
做到了以上几点,仍然不够,我们还应该学会自信,要相信自己能行,梦才可能实现。
这相信后,便是“接受”。
当我们做完以上的事后,我们就要学会放手,不能成天想着那个至少现在还是虚幻的“梦”,否则这就会让我们功亏一篑的,我们的情绪则会变得很着急,着急着这个梦为何还未实现。这时,我们为何不选择静观其变,等待着好的机遇,再牢牢抓住它呢。这样我们就很有可能心想事成,实现我们的梦。
是的,只要我们做到以上这几点,离我们的梦就不远了。
所以,让我们朝着自己的梦去努力,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让我们去征服这个世界,去征服我们的梦,让梦想成真,让心想事成!
同学们,让我们相信自己,相信梦,跟着我的脚步,去寻找那个美丽而璀璨的梦的结晶吧!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7:19: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106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