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吧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从“中医”名称的英语翻译谈翻译中的“信”与
“不信”
中西医结合2005年5月第3卷第3期JChinIntegrMed,May2005,V o1.3,No?3?24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从”中医”名称的英语翻译谈翻译中的”信”与”不信”
牛喘月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上海201203)
[关键词]医学,中国传统;语言学;翻译;英语
[中图分类号]R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977(2005)03—0247—05 OntruthfulnessinlightoftheEnglishtranslationofthenomenclatureoftraditi onalChine
medicine
NIUChuan-Y ue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Center,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 ine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KEYWORDSmedicine,Chinetraditional;linguistics;translation;Englis h
JChinIntegrMed,2005,3(3):247.251
白居易曾写有一首诗,名为《花非花》.这首诗
并不是白居易的代表之作.然而在我与友人有关翻
译的通讯中,这首诗却常常被提到,并被赋予了种种
新的含义,借以阐述各自对于翻译中”信”的理解和
认识.这首诗全文如下: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子木先生在谈到翻译中信息转换的灵活多变性
时,曾引用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他说:”似是而非,似
非而是,译理定数,游若鬼神.瞬息之际,乾坤倒转,
分寸之间,雄兵百万.”翻译中信息的转换正如子木
可口肉松地瓜糕
先生所言,常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中游移不定,但
却并非虚无缥缈,也并非无”信”可守.
一切安好“信”是译事之根本.所以鲁迅先生在谈到”信”
的问题时,有”宁信而勿顺”之说,用词虽可商榷,但
对”信”的强调却是值得肯定的.如果所译之文不合
原作之义,即便翻译得又”顺”又”达”,亦毫无意义.
蒙古属于哪个洲
在时下的中医对外翻译工作中,最难保证的也是一
个”信”字.这也是译界有识之士长期以来甚为担忧
的问题.如果不能做到”信”,那么翻译中医就失去
了其应有的意义.本文试从”中医”这个名称的英语
[作者简介]牛喘月(1961一),男,博士,副教授. Correspondenceto:NIUChuan—Y ue.MD,AssociateProfessor. 翻译出发,谈一谈中医翻译中”信”的度与量.
1”信”的似是而非与似非而是
从中医长期的对外翻译交流与目前的发展实际
来看,”信”的要求的确有待加强.但在谈到这个问
题时,也要一分为二地分析,不能以点带面.我们说
北周历史
中医翻译中”信”的要求有待加强,这是就翻译的目
的和标准而言的,并不是说中医翻译中一点”信”都
没有.其实有时”信”与不”信”也是相对的.比如将
“中医”翻译成Chinemedicine或traditional Chinemedicine,表面上看几乎做到了完全的
“信”,但实质上并不怎么”信”.也许有的读者会说,
“中医”可不就是Chinemedicine吗?有何不”信”
的呢?
这就涉及到翻译中的”史译”和”时译”问题.
“史译”和”时译”是我在研究翻译问题时,为便于分
析语言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的历史变迁而提出的一
对概念,其具体所指在下文中有专门说明.用”史
译”和”时译”来解析概念的内涵问题,一些表面看来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纷争便一目了然了.
很多人都以为,”中医”只是西医传入中国之后
才逐渐形成的一种对中国固有医学的称呼.这种说
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完全准确.其实古代医
248中西医结合2005年5月第3卷第3期JChinlntegrMed,May2005?V o1.3,No.3
家就有”中医”之说,只是古人所说的”中医”与我们
今天所讲的”中医”所指有所不同.今天所谓的”中
医”之”中”,自然是指China或Chine.而古人讲
的”中医”之”中”的含义则与”中庸”之”中”的意思相
类.中医防病治病强调的是平衡阴阳,能够使阴阳
平衡,人体各脏器功能协调,则为”中医”.这就是古
人对”中医”的理解.l8世纪以来,西洋医学逐渐传
入中国.中国人将西洋医学称之为”西医”,相应地
山行的作者是谁就将中国本土的医学称之为”中医”.这样”中医”这
个概念就发生了变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所以今
天将中医翻译成Chinemedicine或traditional Chinemedicine,从其原始内涵来讲自然是不”信”高考分数查询系统
的,但从当今人们的习惯理解来说,自然又是”信”的
了.
再如中国人称之为”西医”的Western medicine,译为”西医”固然是”信”的,但如果深究其内涵来,却又有不”信”之嫌.不错,”西医”的确起源于西方,但几百年来它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应用,世界各国的医学家和科学家都为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其实已经不再是西方的医学了,而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医学.这就是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用modernmedicine(现代医学)取代Western medicine(西医)这一习惯说法的原因所在.
长见
也许读者诸友会说:”这样说来这两个概念翻译
得都有问题了.”从”信”的要求和”史译”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概念的翻译似乎是有问题的,但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将“中医”译为Chinemedicine或traditionalChine medicine,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虽然有所不”信”,但由于人们已习惯于将其理解为”中国的医学”,将其如此翻译亦不为错.从学科的实际来说”中医”实际上是汉民族的传统医学,各少数民族实际上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如藏族的”藏医”,壮族的”壮医”,苗族的”苗医”等等.中国各民族的传统医学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