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运用——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

更新时间:2023-05-29 15:02:28 阅读:22 评论:0

分类号:密级:
学校代码:10638学号:318045109015
丘迟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历史学科高考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运用——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
论文作者唐娟
指导教师杨和平教授
杨益宜宾市南溪一中
专业学位类别教育硕士
专业领域学科教学(历史)
所在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网络热点论文提交日期2020年4月
论文答辩日期2020年5月
梁启超名言西华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四川·南充
2020年6月
Ability Orientation of College Examination Questions in History Discipline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Taking National Examination Questions of National Anti-Japane War History Exam as
Examples
A Disrtation
协调工作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Facul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单身好吗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ducation
By
TANG Juan
Supervid by
Professor YANG He-ping
And co-supervid by
Professor YANG Yi
Major in
Teaching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 Curriculum
In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Sichuan Province,China
June,2020
目录
摘要.................................................................................................................................I 绪论 (1)
花生发芽可以吃吗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
二、研究动态 (3)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
第一章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依据 (16)
第一节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与课程标准 (16)
第二节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与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17)
第三节高考历史试题的能力要求 (20)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20)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21)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22)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 (22)
第二章高考历史试题考查能力分析——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为例 (24)
第一节理解与分析试题设问是理解试题能力考查目标的基础 (24)
一、理解设问对象,分析有效信息 (25)
二、解读设问方向,把握设问方向侧重点 (27)
第二节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认识、归纳、运用等能力 (30)
一、历史知识 (30)
二、高考历史试题考查的历史知识特征 (31)
第三节创设新材料、新情境,考查理解、分析、比较、整合等能力的综合运用 (36)
第四节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本质和发展因果的理解与认识 (37)
一、考查历史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 (37)
二、考查历史事物的本质 (38)
I
第五节考查唯物史观指导下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 (38)
一、论证、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 (39)
二、运用唯物史观论证与探讨问题 (39)
2d电影第三章依据高考命题能力指向的教材分析——以人民版教材抗日战争史为例.42第一节高考历史试题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的对接 (42)
一、高考试题命题能力考查以教材知识内容为基础 (42)
二、高考试题命题能力考查情境创设以教材创设情境为依托 (43)
三、高考试题命题能力指向考查与教材能力培养的对接 (44)
第二节高考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分析 (46)
一、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主干知识分析 (46)
二、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与教材辅助系统的利用 (48)
三、高考历史命题能力指向下教材编写的不足 (49)
第四章依据高考命题能力指向的教材运用——以人民版教材抗日战争史为例.51第一节按历史时序建立知识结构,强调融会贯通 (51)
一、注重历史知识间横向与纵向联系的建立 (51)
二、历史知识结构与脉络梳理的表达 (52)
第二节借助教材情境材料及其他情境材料,培养学生综合解题能力 (54)
一、培养新情境中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基础能力 (54)
二、强化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6)
三、培养问题意识,提升历史探究能力 (58)
结语 (62)
参考文献 (63)
附录A全国卷抗日战争史高考真题汇总 (68)
致谢 (i)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错误!未定义书签。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的声明.. (ii)
II
摘要
摘要
基础教育改革力图改变原来以“知识”为目标的立意缺陷,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和培养学生的素养为重点。改革以课程标准的制定、教科书的编写、新高考的实施为主要内容,其中新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考试招生的考试制度、考试标准、考核目标等,推进了新一轮高考改革。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适应学生个人发展特点,促进教育公平,高考逐渐改变考试方式、考试科目、招生方式等。考试科目变为“3+1+2”,历史与物理成为除语、数、外三科之外必须二选一的科目,无疑增加了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
历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指导下的高考历史命题,虽然在情境、设问、立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对学生基本历史素养的考查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依然具有继承性与延续性。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着共同的特征,呈现出能力的分层与综合考查的特点。高考历史试题以素养立意,立足于教材的知识点、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着重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历史现象的认识、理解历史叙述、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论
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高考试题能力指向的特征,归纳考高试题能力考查的继承与发展,对未来历史教学有着指导意义。教材即是教师教学的“教本”,也是学生最基础的“学本”,探讨教科书的知识信息以及结构组成,合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基本解题能力,能促进学生有效、准确的解答高考试题。因此,本文试图分析、提炼高考历史试题普遍性能力指向,并以全国卷抗日战争史相关试题考查为例进行分析论证,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历史教材等,分析高考试题能力指向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探究利用教科书培养学生高考解题能力的方式。文章内容共四章: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重点介绍选题的缘由和依据、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在总结与归纳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对高考题再研究的认识。扬州炒饭的做法
第一章,着重分析高考试题的命题依据。包括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与学业质量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高考试题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总结新课改过程中《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对考试目标和基本能力的要求。
第二章,分析并提炼高考历史试题能力考查一般性特征,以抗日战争史试题相关内容的全国卷进行例证分析。本章从高考历史试题考查能力层级出发,分层论述。高考历史试题以历史知识为基础,以新材料、情境为依托,以设问要求为出发点,有侧重点的考查了学生理解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
第三章,依据高考历史试题能力指向分析教材,阐释试题能力指向与教材的
I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15:02: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072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能力   历史   高考   考查   考试   教材   指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