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王母的典故

更新时间:2023-05-18 11:04:31 阅读: 评论:0

瑶池王母的典故

瑶池是汉族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春秋战国时的典籍《列子·周穆王》上曾经记载,“遂茄子的拼音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意思是说,西王母的居住地点,也就是瑶池。以下是收集整理了瑶池王母的典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出处

《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口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ls眯的组词quo;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后而野。&r国庆节作文300字作文squo;”《汉武帝内传》:“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径趋宫廷,须臾转近,闻云中箫鼓之声,人马之响。半食顷,王母至也,悬投殿前,有似鸟集,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耀庭宇。既至,从官不复知所在,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淮南子·坠形训》:“昆仑墟中有增城(一作层城)九重。”《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纪》:“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醴泉、瑶池。”

释义用法

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本是一形貌奇特的神人。后经演化,遂成为一美貌尊贵的贵妇人式的神仙,且与周穆王、汉圣诞节日期武帝等帝王有所往还宴饮,并以仙桃与汉武帝。后以此典表现仙家或长生不老,求道访仙之事。

用典形式

【王母】晋·陶渊明:“玉台陵霞秀,王母怡妙颜。”宋·汪元量:“宴罢蟠桃王母去,江南肠断贺方回。”

【西母】唐·白居易:“斋心谒西母,瞑拜朝东君。”宋·张元干:“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阿母】宋·杨亿:“天孙已度黄姑渚,阿母还来汉帝家。”宋·刘秉:“阿母暂来成底事,茂陵宫桂已苍苍。”

【金母】宋·苏轼:“娲皇得道自神饺子英文怎么说仙,金母长生不计年。”

【西王母】唐·储光蛰头的做法羲:“君看西王母,千载美容颜。”清·黄遵宪:“遥望西王母,虎齿发蓬蓬。”

【西海期】唐·王昌龄:“拜受长年药,翩翻西海期。”

【献桃人】唐·李商隐:“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瑶池母】宋·杨万里:“辇中似是瑶池母,凤舄霞裳剪云雾。”

【王母种桃】唐·高适:“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

引起火灾的原因

【王母移桃】唐·李贺:“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层城阿母】唐·顾况:“下看人界等虫沙,夜宿层城阿母家。”

【阿母种桃】唐·刘禹小数除法练习题锡:“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rdqu幼儿创意绘画作品o;

【虎齿豹尾】明·陈子龙:“何来一少女,虎齿豹尾,瀛瀛熊熊,贶汝大功。”

【瑶池王母】唐·杜甫:“西望瑶池降王母幼儿笑话,东来紫气满函关。”

【瑶池阿母】唐·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增城阿姥】唐·刘禹锡:“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1:0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06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瑶池   典故   王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