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元素在当代建筑中的转译

更新时间:2023-05-28 19:13:12 阅读: 评论:0

质感光滑细腻,多用于宫殿建筑或檐脊之上。
按形式区分,瓦可分为筒瓦、板瓦、檐口筒、当沟瓦、线道瓦和条子瓦六种,组合处理后均可用于屋面防水。“瓦筒扣于板瓦之上,其侧面留有节缝,须用石灰填补,以防雨水漫入,即《瓦作制度》所说‘以灰点节缝’。”[1]通过弧形朝上的“俯瓦”与朝下的“仰瓦”相互叠合来防止屋面漏水,据《营造法式》中叠合尺寸的规定,上下俯仰瓦片之间相互叠合的部分应为瓦片的4/10,檐口处的瓦当起到屋面较低处雨水收拢与排放的作用。为了防止瓦片滑落,缝隙之中通过石灰进行黏结,后至明清时期,多用瓦钉将其钉于屋顶基层之上。
2瓦的本体艺术形态
路易斯·康(Louis Kahw)的“砖,你想成为什么?”是他对于材料的态度,每种材料的本体存在有着它独特的存在意义。材料通过建造方式构成建筑,建筑形式因材料的天然属性而后构成场所。不同的物质属性则可形成不同的建筑场所精神。瓦,有着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独创美感,同样也积淀着人们对于家乡、传统、自然的深层情感。
2.1瓦的美学意义
传统青瓦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等工艺制成后,呈现出淡淡的棕灰色,雨水落下,从瓦面慢慢
渗透,逐渐变成了稍显凝重的青灰色。薄薄的收边保留着细土黏合的痕迹,磕碰后的四边失去了尖锐感,素雅而沉稳。微曲呈波浪状的瓦面形态仿佛在诉说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潜在态度,曲面由低到高,再到低处,重视与大地的联系,呈现着山脉的轮廓,两侧低点有着连接土地的意向,而高出凸起是对世俗世界最崇高的庄严的追求,这种潜在的韵律和自然的波浪形式诉说着自然的影像与中国传统建筑中最经典的材料语言。
瓦的存在,不以个体来展现其材料魅力,而是以量群来实现其价值。层叠的瓦可以展现出独特的视觉秩序感。传统屋顶之上,瓦组合后横向纵向都暗示着屋面的延伸方向,并与之相互贴合,和谐共生,成为一体。自然光使之产生了更富有连带性的屋面肌理感,受光的瓦面与背光的断面之间光影交错。瓦还被用于古典园林窗洞之上(见
涮锅摘要 瓦,是中国建筑的精华,是传统建筑艺术的象征性符号。在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瓦片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在探求建筑地域性的当下,瓦转换为另一种建筑语汇呈现于当代建筑中。本文通过对瓦的美学意义和精神价值的阐述,结合瓦片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案例,意在寻求传统瓦元素的全新定位,在当代建筑中传统材料的运用中发挥一定借鉴作用。关键词 瓦;传统;当代建筑;材料中图分类号 TU522.2文献标识码 A
DOI 10.ki.csjz.2022.10.13
Abstract  Tiles are the glitz of Chine architecture and the symbolic symbol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art. In the cour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ile has gradually withdrawn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At the  moment of exploring the regionalism of architecture, tile is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architectural vocabulary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By expounding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and spiritual value of tile,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the application cas of tile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to ek a new positioning of traditional tile elements, which plays a certain reference role for the u of traditional  materials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Key words  tiles; traditio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material
1瓦的文化脉络及传统建构逻辑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也。”瓦(clay tile)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说文解字》中,最初为陶器的总称,其后的瓦通指黏土瓦,由泥料塑造成型后,通过烧制等工艺烧制而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其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建筑的巨大进步。据考古发现,瓦始用于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早期,后至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被广泛使用。到了秦汉时期,砖瓦的烧制工艺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遂有“秦砖汉瓦”的美誉。
在《营造法式》中,瓦按照质地可分为三种。一为“秦白瓦”,即民间最常见的建筑材料,用黏土烧制
而成,表面呈青灰色。二为“青掍瓦”,其表面有黑色薄膜,通过较为复杂的烧边工艺制成,多用于宫殿寺庙之中。但因其制作过程较为繁复,所以宋代以后便少有应用。三为“琉璃瓦”,其表面因后期加工上色可呈现出色彩亮丽的光感,
作者简介:吴凌豪(1996-),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环境景观设计。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瓦元素在当代建筑中的转译
The Translation of Tile Elements i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吴凌豪
春节给老师的祝福语Wu Linghao
图 1),曲面叠合而成的不同窗洞古朴而富有艺术美感,园林景致从中透过,青瓦与白墙早已融入这一园景致之中。因其制作成本不高而又可再生利用,成排罗列的瓦片也成为古时铺设街道的材料之一(见图2),青苔与细草丛细缝中生长而出,瓦在此刻又仿佛成了有机的生命,记录着自然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不同的组合形式和手法下,瓦呈现着不同的姿态,不同风格的形式语言更加体现了其作为中国古典艺术元素的美学意义。
2.2瓦的情感意义
日本当代建筑师坂本一成通过“家型”的符号语言——双坡屋顶住宅立面形态——来唤起“家”在人们心中的潜在印象。在建筑现象学中,生活经验与外界空间以片段化经验的形式储存于脑海,当该事物或者情景再次显现,记忆便会唤起。瓦作为建筑构建元素同样也是人们心中对于传统住宅的共同“回忆”,是对于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的最本质印象。
“我们并非一概都讨厌带光的东西,总的说我们更喜欢沉稳有阴翳的东西,而不喜轻佻鲜亮之物。”[2]带有厚重色泽和质感的事物更能勾起中国人忆古思今的情趣,瓦色泽的厚重更多的是“沉淀着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的厚重”。在工业化发展速度极快的今天,玻璃、混凝土、钢铁等“刚性”材料遍布了人们的视野。但瓦却与之不同,瓦生于土,也归于土,传统瓦材料的制成,是中国古人对水、火、土自然元素的深刻认知与理解,蕴含着对自然的谦卑与敬仰。“在中国文化里,自然曾经远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种人造的自然物,人们不断地向自然学习,使人的生活恢复到某种非常接近自然的状态,一直是中国的人文理想。”[3]瓦作为自然材料,与大地草木极易结合,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用其建造而成的建筑,同样也有着与生俱来的“自然性”,瓦成为自然的物质形象,是一种自然哲学的创造,是人与自然对话之物。
“粉墙黛瓦”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性符号,白墙黑瓦早已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联结为一体,构
成了人们对家乡的最深层记忆与情感。“地域性”是现今建筑中最常提及的一词,“千楼一面”的城市特征导致文脉的丧失与传统的远离,剩下的只有人们对城市的冷漠感与内心的单薄感。而寄托着人们对家乡的怀念与对家园的归属感的瓦,正是唤起历史记忆与思乡情愫的建构物,是当代建筑与传统文化产生对话的情感媒介。
3瓦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策略
3.1废旧瓦片与传统技艺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钟爱通过建筑反映时间的层次与厚度,他通过材料来捕捉时间(见图3),借助“废墟意向”来营造建筑经过岁月洗涤后呈现出的厚重的沧桑感。瓦取自自然,质地脆弱,烧制而成后经自然风化、人工运输,其表面必将呈现出不同的磨损痕迹,这种肌理是带时间和记忆的肌理,是有“生长性”的肌理。
在200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瓦园”的建造诉说了中国传统材料瓦的可持续利用方式,王澍将6万片破旧瓦片回收后从杭州运至威尼斯,在现场搭建成万园。瓦园占地面积为800  m2,下部由竹条捆扎而成的竹构龙骨支撑,最低点至最高点形成3.6  m高差的坡度,上面覆盖以收集而来的瓦片,平铺后呈屋面形态,其上置放有竹桥,可登步而上,以最传统的构建方式给人以行走在瓦片屋顶上的奇妙体验。收集废旧瓦片并用民间传统技术建造的“瓦园”是王澍对中国城市趋同化、地域性消逝及资源浪费
的批判,也是唤起民族自信、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建造方式后被运用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屋面铺设用了330万片回收的旧青瓦,每片青瓦经过雨水的冲刷、阳光的曝晒,都显现出不同的色彩肌理,都有着不同的故事。成千上万的瓦片堆叠而成的屋顶绵延起伏,与下层木色构架相互掩映,构成了校园特有的风景线。旧瓦新用带给建筑新旧交错的生命感,建筑仿佛早已存在于此,在诞生之初便已蕴含着百年的历史。
图1 窗洞上的瓦(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两字的网名图2 铺设道路的瓦(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阿尔瓦·阿尔托 夏季别墅墙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中,瓦不光为屋顶的铺设材料,还是砌筑材料,作为其立面构筑的“瓦爿墙”(见图4)起源于宁波民间,是由破烂砖瓦构成的一种传统砌筑方式。整个建筑立面实际由两面墙组成,瓦爿墙作为装饰性外墙与钢筋混凝土内墙结合而成,外墙的构筑缝隙能有效通风,在内部实现空气循环,起到节能的作用。深灰的外色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松动的立面墙体消除了建筑体量的紧张感,塑造出“写意”般的校园氛围。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瓦爿墙的立面应用在项目之初受到了争议,王澍回应说:“博物馆首先收藏的就是时间,这种墙体做法将使宁波博物馆成为时间收藏最细的博物馆。”[4]其建造体系是宁波传统的建造体系,回收的废旧瓦片也来自周边区域,其建造而成的建筑则
是凝聚了历史和文化的最好象征。瓦爿墙突破传统,在宁波博物馆立面上高达24  m,瓦片的脆弱性呈现出固性材料所不能呈现的特有的自然状态,在匠人手工砌筑时,瓦片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难以控制的建造状态使墙体显现出“废墟”的意象,工匠对建筑的奉献也同样融入一砖一瓦之中,经风雨岁月之后,墙体略带青苔,缝隙之中偶然窜生植物,那便是建筑应有的状态,充满了时间与自然的表现力。也蕴含着丰富的匠人精神。
“实际上,建筑的感知是一个与时间紧密相关的概念,除了对空间尤其是多重空间的体验历时性之外,建筑材料所体现出的时间带给人无限的感动。”[5]斑驳的瓦以传统的构造手段重新出现在现代建筑语境之中,以新的姿态回应当今的世界,传承文化,历久弥新。
3.2新生瓦片与现代技术
在当代建筑语境下,瓦于本体形态辅以传统构筑模式塑造人文精神建筑。随着科技与建造技术的发展,瓦更多地以抽象符号的形式出现在建筑视野之中,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富有意趣的构筑材料。
传统材料因其物理特性与有限制的技术手段,在当代建筑中已满足不了结构需求。瓦由于其质地脆弱、运输易损,所以在当代建筑中,其逐步由承重角色转换为“表皮”上的应用,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展现其独有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气质。
青瓦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手法在隈研吾的成都新津·知博物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瓦片通过纤细的钢丝经表面穿孔将其串联一体,虚实结合的构筑手法将瓦片塑造成匀质
图4 瓦爿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5 成都新津·知博物馆的瓦片景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6 绩溪博物馆(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膜状覆盖于整个博物馆外表面之上。悬挂的瓦片仿佛失去了重力作用漂浮于空中,形成了轻盈通透、会“呼吸”的立面效果。形态上悬挂的瓦与传统瓦片几乎一致,却较之更为厚实,制作土坯通过材料改良等手段可经风雨侵蚀而不易损坏,现代化磨具烧制而成却没掩盖其外在纹理,在保留瓦片传统形态特色的前提下将其“新生”。以瓦作景墙的方式同样在建筑中显现(见图5),瓦片被以编织状态排布于相互交叉的菱形的钢丝网之内,光线透过富有秩序感的曲形空洞再透过落地玻璃窗进入室内,营造出了光影斑驳的空间氛围。
在李兴钢设计的绩溪博物馆中,瓦作屋面铺设成山水起伏状,形成了山水“流离复合”的动态感。其做法有别于传统瓦作,为了固定并产生连续感,瓦片均打孔并用木钉固定于下层轻钢龙骨之上(见图6),然后按秩序相互覆盖叠加,其间用钢网铺设,水泥加固才得以构造成型。“屋面屋脊和山墙收口
小县城
一改传统小青瓦竖拼的做法,均采用较为简洁的筒瓦收脊与压边的做法;传统檐口收头处的‘虎头与滴水’瓦被加以简化为‘现代版’。”[6]瓦片的所有制作与构造工艺均由当地施工者完成,在传统技艺并被未忘却的前提下,通过新的手段将瓦片这一传统建筑元素重新建构与定义,在“既古亦新”的建筑中呈现出传统的匠人精神与新旧元素的融合与交替。
材料特性与结构工艺的进步,瓦片的承重与遮风挡雨的纯功能性要素逐渐退化,转而以文化性、造型性功能出现在当代建筑之中,现今其大多作用于建筑表皮之上,但表皮形式的建构不单单局限于形式主义的范畴或者视觉体验为前提,全新的工业构筑技术、前卫的设计理念抑或是新的材料手段都可使其以异于传统的姿态呈现,以批判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材料的应用不是贬低或者否定其价值,而是在其原有基础上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从不同角度看待传统材料的应用,则可避免陷入无逻辑的图案化形式构成。瓦的色泽、质感、肌理、造型、文化,均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扎根于既定的社会意义之中。以传统材料的角度营造地域性或者建造文化意义建筑是无可厚非的,但从其本体角度消解其社会意义从而塑造成“似是而非”的“瓦”也不免是其在当代建筑中的全新转译,数字化建造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或许将瓦以更前卫的构筑体系呈现在当代建筑语境之中。
(下转第64
页)
3.5优化屋顶和外墙形式,突显岭南特色
目前番禺区乡村农房普遍存在屋顶形式呆板的问题,而屋顶形式是岭南建筑核心特征之一,屋顶形式应采用既有利于隔热排水,又可体现广府建筑风格的屋顶形式。新建建筑、现存建筑改造宜采用带女儿墙的平屋顶,或坡屋顶,或平、坡结合的屋顶,坡屋面的坡度不应过大甚至成为欧式尖顶造型。 传
统历史风貌区建筑两侧外墙宜采用传统岭南建筑特有的山墙形式,在立面造型上凸显岭南风貌。采用岭南特色山墙形式的建筑,山墙高度应适宜,山墙顶超出屋脊顶的高度不计入建筑高度,但不得超过3.6  m。
3.6立面装饰应衔接村庄风貌和建筑色调
建筑外立面上所有门窗造型与色彩须做到和谐,不可杂乱。门框、窗框、门板、窗户色彩应与建筑主基色契合。宜适当增加雕花、窗套等装饰元素,推荐门面雕花、窗户格扇、花罩漏窗等能体现传统岭南文化元素的装饰形式。院门、围墙与建筑主体风格色彩和谐,避免色彩杂乱、风格迥异,景观效果不佳。院门宜带雨棚,雨棚可为平顶或坡顶;颜色宜采用饱和度较低的色彩,与围墙颜色相协调。
在满足私密性的前提下,宜采用矮墙,墙上可开漏窗,保持围墙内外适当的通透性;围墙颜色宜与建筑主基色同色系,或采用白色、灰色、淡黄色等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在城郊田园风貌村庄,围墙可采用体现乡土气息的材料,如石材、木材、瓦片。新建建筑的阳台应设置围栏或挡板。建筑外墙给水、排水管影响建筑立面效果的,宜视实际需要进行迁移、包裹或涂色,遮蔽色宜与墙面主基色一致。同一栋楼的防盗网宜采用相同的材料、色彩、样式,颜色宜采用与建筑主基色配合的点缀色。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农房风貌进行分类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和建议。笔者基于番禺区的村庄和农房风貌特点,以农房风貌要素为基础,从整体、局部两个角度落实历史保护和村庄风貌区引导要求,注重建筑空间格局和村落肌理,强化灰色系、白色系、淡黄色系和砖红色系的四类主色系管控。对屋顶形式、建筑外墙、立面等强化岭南特色要素,并衔接村庄风貌区和建筑色调。但目前研究对风貌要素管控的村规民约、建设成本奖励等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未来可进一步加强农房风貌管控流程研究,推进村庄风貌营造,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致谢:本文基于《广州市番禺区深化乡村规划制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撰写。)
参考文献
[1] 董向平.新农村视域下的村庄风貌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26):13011-13013.
[2] 王蕾.乡村风貌整体提升策略及实践:以封开县励志新村改造为例
[J].城市建筑,2021,18(32):43-45.
[3] 李海,白永彬.贵州省乡村风貌建设管控政策路径研究[J].城市
建筑,2020,17(29):34-35.
[4] 王春慧,汤海孺,柳上晓.基于风貌建设的行动规划编制探索:以
公鸡进行曲杭州“风景桐庐”建设总体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15,39(S1):72-77.
[5] 王刚,单晓刚,罗国彪,等.贵州省村庄风貌规划指引思路与策略
[J].规划师,2014,30(09):100-105.食谱营养搭配
[6] 江涛.基于风貌要素控制的广州市村庄风貌规划设计提升思路[J] .
智能城市,2018,4(10):70-71.
[7] 夏雨,李湘茹,张玉芳.县域农村整体风貌控制研究框架[J].小
城镇建设,2015(02):16-18.
[8] 陈悦,曹阳.北京山地村庄景观风貌整治研究:以密云区石城店镇
二平台村为例[J].城市住宅,2020,27(04):20-23.
[9] 高宜程,周俊含.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风貌设计的八项基本原
则[J].城乡建设,2021(03):65-68.
[10] 刘名瑞,江涛,刘磊,等.全要素指引下的广州市村庄风貌管控体
系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1,39(07):94-
103.
2017.
[2] 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M].刘子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3] 王澍.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J].世界建筑,2012(05):
20-21.
[4] 王澍.造房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5] 郑小东.建构语境下当代中国建筑中传统材料的使用策略研究[D] .
清华大学,2012.
[6] 李兴钢,张音玄,张哲,等.留树作庭 随遇而安 折顶拟山 会心不远:
记绩溪博物馆[J].建筑学报,2014(02):40-45.
4结语
瓦的新生与再运用,有助于中国建筑的传统地域性回归,是对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继承与弘扬。现代设计与传统材料的结合,赋予了其更为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芝麻怎么洗[1] 潘谷西,何建中.《营造法式》解读[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上接第51页)
>鳕鱼粥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9:1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015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传统   材料   瓦片   风貌   形式   中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