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现代主义与美国本土绘画的交织

更新时间:2023-05-28 18:58:26 阅读: 评论:0

欧洲现代主义与美国本土绘画的交织
摘要:20世纪初的美国纽约,主要活跃着两派艺术家,一派是以罗伯特·亨利(robert henri)为首的“八人团”,因其常常描绘破败的城市景象而被人讥讽为“垃圾箱派”。而另一派则以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电脑怎么快速关机alfred stieglitz)为代表,追随欧洲的步伐,竭力使美国艺术现代化。
政治思想汇报关键词:现代主义;垃圾箱派
“垃圾箱派”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元素,对美国式的城市生活做出了如实的反映,无论是酒吧,还是码头、贫民窟,在他们那里无一不成为可供塑造的题材。尽管在绘画技巧上,这种探索还显得稚嫩,但无意间,“垃圾箱派”却使得美国艺术逐步摆脱了对欧洲长期以来亦步亦趋状况。而斯蒂格里茨一派,则都与斯蒂格里茨所开办“291画廊”有密切的联系,其内部差异很大,个性突出,只在倾心于欧洲并不断寻找新的起点上有着共鸣。他们积极地向美国引进诸如马蒂斯、毕加索等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家,促进了美国艺术观念的转变。
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对于文化身份的渴求是理所应当的。因此,尽管“垃圾箱派”在当时受到
评论家的种种诟病,他们的作品还是作为美国艺术摆脱欧洲影响的象征,引发了公众的兴趣。1912年,原属“垃圾箱派”的部分画家和其他一些传统学院派艺术家决定举办一场画展。经过筹备,画展于1913年在纽约第25大街军械库举行。此次画展,欧洲的展品无论在数量,还是表现力上,都胜过了美国本土展品。欧洲艺术的浩瀚璀璨又一次淹没了美国,刺激了美国艺术向现代主义发展。20思玄赋世纪20年代美国艺术家开始调整自己的步伐,怀着朝圣者般的心来到欧洲,来到巴黎,感受现代主义的洗礼。
当然,伴随着欧洲现代艺术影响的扩大,美国人对本土艺术建构的憧憬始终存在。艺术批评家罗亚尔·科蒂索斯(royal cortissoz)对当时移民潮涌入及欧洲现代主义盛行的状况提出了批评:“美国正被外国人侵入,这危及到了政治的稳定。现代主义与美国是异质的,它正以同样的方式威胁我们的艺术共和国。”[1]此时的美国艺术界一方面是对欧洲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对本土传统的关注,这种交织的情形贯穿了整个20年代到30扭的拼音年代。从1919年第一家专注于美国艺术的展馆——巴特勒艺术中心(butler institute)成立,到30年代末,共有西装革履167家艺术馆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比20年代时多了百分之五十六。[2] 在多元的艺术融合中,30年代的美国艺术界形成了三种主要的艺术潮流:其一是美国地方主义绘画(民办职业培训学校regionalism),以托马斯·哈特·本顿(thomas hart benton)、格兰特·伍德(我能够grant woo
d)等为代表;其二是社会现实主义绘画(social realism),以菲利普·埃弗古德(philip evergood)、本·沙恩(改变的英语ben shahn)等为代表;其三是受欧洲现代主义影响,承袭毕加索、马蒂斯的抽象风格的绘画,以乔治·莫里斯(is)等为代表。严格说来,在艺术风格上,无论美国地方主义绘画,还是社会现实主义绘画,都同属于当时的美国本土的情景绘画风格,采取写实的技巧面向大众,拒绝欧洲的现代主义。只不过,在政治理念上,前者偏右,主张孤立主义,保守稳健;后者偏左,主张为劳动者创作,激进大胆。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与美国社会状况直接相关。

本文发布于:2023-05-28 18:5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8014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捉迷藏日记
标签:美国   欧洲   艺术   现代主义   绘画   本土   艺术家   影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