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5):822~82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22
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王 沛 刘 峰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兰州 730070)
摘 要 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社会认同威胁的结果包括3类:脱离群体、改变群体的状态、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结果。外显“社会威胁”的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测量“社会威胁”的内隐方法则以心脏血压和平均动脉血压作为测量指标。社会认同威胁的实验研究将群体分化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操纵群体地位的差异,通过模拟社会游戏来了解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生理反应。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下述问题:对社会认同威胁概念的建构、跨文化研究及其内隐过程的分析。 关键词 社会认同威胁;社会创造;社会竞争;群体地位;反社会行为。 分类号 B849:C9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SIT ),通过知觉过程的类化(cat
egorization )机制,抓住“心理群体的形成”(psychological group formation )这一关键过程,主要探讨了个体归属于群体、凝聚为群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有力地解释了各种群体现象。
1 社会认同威胁的界定
在社会认同理论看来,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 )是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历程,因为有比较,有些群体才得到正面评价,有些则得到消极评价。人们往往容易对遭受消极评价的群体在态度上产生偏见,在行为上滋生歧视。而长期受到歧视、无法挣脱鄙视的群体,一般来说都是缺乏政治和社会力量的弱势群体(如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1]。如此一来,那些遭受消极评价的个体就会对本群体产生社会认同威胁(social identity threat )。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除了要获得积极的个人认同,也尽力想得到积极的社会认同,当这种需要不能满足时,便会产生社会认同威胁[2]。
社会认同理论指出,社会认同威胁指,个体通过与外群体相比较,不能得到肯定、积极的评价,
泡泡画收稿日期:2007-04-20
* 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CX03-01)。 通讯作者:王沛,E-Mail :wpchxio@s
<
无法确定自己处于一定的社会群体、社会类别或社会范畴(social category ),对个体社会认同的威胁[3]。Branscombe 等人(1999)提出了4种类型的社会认同威胁。第一种是分类威胁(category threat ),当群体分类的结果与自己的意愿违背时对个体社会认同的威胁。第二种是群体价值威胁(threat to group value ),即内群体价值被诋毁造成个体的社会认同威胁,例如个体所属群体被低估、与外群体相比处于劣势等。第三种是接纳或原型威胁(acceptance or prototypicality threat ),即对个体地位的威胁,当对群体高度忠诚的成员当他们得知自己处于群体的边缘地位时产生的社会认同威胁。第四种是区别性威胁(distinctiveness threat ),指外群体与内群体差异对个体社会认同造成的威胁[4]。Aanne 等人提出了第五种威胁,即合理性威胁(legitimacy threat ),指群际间地位差异的合理性对个体社会认同的威胁
[5]
。
此外,社会认同威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构,
其操作性概念也随实验的不同而变化。而以上定义只是描述一种客观的状态,与主体的心理联系不够
紧密,并没有涉及社会认同威胁的心理结构,以及组成成分。所以笔者认为社会认同威胁是指,在社会比较的情况下,由于群体地位的差异,某一群体的个体在认知、情感上,对自我、所属群体身份的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剥夺感、自卑感。虽然缺乏比较统一的界定,但研究者们普遍主张,社会认同威胁一般包括4个基本要素,即
第15卷第5期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823-
群体认知、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疏离感。虽然认知是态度形成的基础,但是在这4个要素中,态度是最关键的。单就态度而言,其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悲观、颓伤的心态看待本群体的一切,他们对本群体的地位、文化、习俗等充满了自卑,甚至有时以自己身为群体的一员而感到耻辱,因而产生了深深的污名感(stigma)。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有些群体成员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这种认同模式在弱势群体的一些成员中有所表现。但是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各自的内部结构等还不甚明确。
2 社会认同威胁的结果
如果个体发现与外群体相比,无法对自己所属的群体做出积极评价,这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此情境下,个体会对本群体产生社会认同的威胁。此时,个体如何处理这种社会认同威胁呢?SIT界定了两大类的行为反应对此予以说明:一种是脱离群体;另一种则是留在群体中,尝试改变群体的状态。对此,个体究竟如何选择,视其持有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还是社会改变(social change)的信
念而定。社会流动是指,个体心目中社会群体的边界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可以脱离某一群体而进入另一群体。社会改变是指,个体心目中社会群体的相对地位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将群体的消极评价转变为积极评价。另外,还有第三种可能的反应,但不大受研究者的注意,即个体有可能接受群体资格的合理性,但对该群体仍持消极评价[6]。
2.1 脱离群体
当个体对所属群体持消极评价,并确信群际边界是开放的,个体就有可能尝试离开该群体进入其他群体,并且会以努力工作、再教育等方式做出社会流动行为,尝试改善其生活,具体表现为,离开某一较低的社会位置,到达另一高位社会位置。这种“脱离”的选择只对那些可能脱离的群体有效。李路路(2005)认为社会流动并不能消除阶层间的不平等,但是一个阶层封闭的结构比起一个阶层间开放的结构来说,有可能蕴含着更多、更激烈的矛盾和冲突[7]。尽管脱离自己所属的群体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但往往在心理上其可行性却大打折扣。2.2 改变群体的状态
在SIT看来,第二种对于群体消极评价的反应是:个体选择仍然留在群体之中,同时设法改变群体的评价。倘若弱势群体成员觉得社会流动性低,无法挣脱自己的群体背景加入地位较高的群体,在无路可走时,他们会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认同,找寻弱势群体的优胜之处,借此要求社会对弱势群体进行重新评价。Abrams与Hogg(1988)指出两种可以实现该意向的策略: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与社
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8]。即当个体认识到群体之间的边界无法逾越,社会流动性低时,弱势群体为避免消极评价采取的应对策略。个体如何选择这两种策略,取决于群体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稳定(legitimacy)[9]。
2.2.1社会创造的策略
社会创造,是指当群体间关系的现状被看作是合理的、稳定的,弱势群体的成员所采用策略。这种策略包括选择其他的比较维度、重新评估现在的比较维度的价值,即与地位相同或地位更低的其他群体进行再比,对这种方法,优势群体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忍受。具体包含三种策略。
2.2.1.1策略一:群体成员可能引入一些新的比较维度
这种策略只有在下属情况下才能成功地运用:(1)群体内成员接受这些维度是合理的维度;(2)外群体成员接受这些新的比较维度时。其中,群体内成员的接受可能是增强其社会认同的唯一条件。Lemaine等人做了一个很有趣的研究:他给一组小朋友提供了建造临时小屋的材料,其中一组小朋友的材料比较差劣,所造的房子自然要比另一组差。尽管评价房子的标准在比赛开始时就已设定,但该小组中的小朋友却导入了评价小房子的新的维度,如他们所建造房子四周的草地质量、面积等[10]。
2.2.1.2策略二:重新评定消极评价的维度
姐姐妹妹正如Hogg和Abrams(1988)所注意到的,这一策略在相关维度是该群体的重要特质(如肤色或性别等)时,才有可能被使用[11]。其著例为自1960年以后美国对“黑人”的重新评价。在人权运动兴起之前,“黑人”遭受着社会消极评价,在美国,“反黑”的偏见相当普遍而且根深蒂固。要改变黑人的肤色是不太可能的,而对黑色的消极评价又被白人和黑人所接受。怎么办呢?在人权运动以后,伴随着黑人对其隐私和黑色的接受的改变。他们接受了“黑就是美”的观念。
此外,当一个群体的成员与外群体比较时,得到对其群体的消极评价,他可能寻求新的外群体来比较,甚至以个体层次的社会比较来取代外群体比较。正如Festinger的个体层次的社会比较理论一样,
-824- 心理科学进展 2007年
其错误之处在于强调自我价值的动机,而不是“自我增进”的动机。此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只允许向上比较,而后者则可进行向下比较。因此,许多地位较低的群体通常会成为接受比较的参照群体。
2.2.1.3策略三:转向群体内比较
另一种替代的方式是,许多弱势群体的成员,转向了群体内成员之间的比较,而不是群际间的比较。比如相对的,报酬或生活条件等等的合理性是透过组内之人际比较而得到评价。
2.2.2社会竞争的策略
而当人们认为群体之间的边界是固定的和不可通透的,社会流动低,个体不能从一个地位低的群体进入地位高的群体时,这时弱势群体成员甚至以集体行动来推翻社会对弱势群体不合理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这种策略就是社会竞争。如果群体关系的现状被看作是不合理或不稳定的,那么弱势群体的成员就会采用社会竞争的策略。这时,群体成员可能与优势群体进行直接的对抗,如游行示威、政治游说、甚至革命和战争。而优势群体也会采用政治或军事的手段对弱势群体进行压制,以维护其优越地位。因此,这一策略最可能引发激烈的群际冲突。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遭受消极评价的个体,对其状态重新评价的尝试,不管是透过社会创造力或社会竞争,都可能遭遇到主流的外群体的阻力。任何群体都不会自动地或轻易地放弃所占有的优势地位,这可能是为了维护其优势的社会认同的缘故。可以大胆预测,任何尝试改变不同群体之间相对地位的策略,都会增加群际间的紧张。这种紧张只有在社会比较维度或比较结果,被认定是合理的(尤其是弱势群体)情况下,才会消失。但SIT 并未涉及如何在共识的层次上,建立或维护合理的社会比较维度、比较结果的问题。
2.3接受消极的社会认同结果
接受消极评价的结果,其意义十分深邃。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来自Clark兄弟(1947)对美国青少年的研究[3]。在这个研究中,呈现两个洋娃娃(一个黑人,一个白人)给两个小朋友看(一个黑人,一个
白人),然后问他们,他们想跟那一个洋娃娃玩,那个是好的洋娃娃,那一个不好看,那一个洋娃娃的颜色好看等等。白人小孩几乎全部都选择了白人洋娃娃,并认为这个洋娃娃较好。大部分的黑人小孩也选择了白人洋娃娃玩,并认为这个洋娃娃较好,而黑人洋娃娃较差。很重要的是,黑人小孩都知道自己是黑人。Clark的洋娃娃偏好实验曾数度在美国被重做。在Clark研究中的小朋友年纪大约是3到7岁,他们表现出来的是群体内在化的低姿态(derogation)。Jots(1995)认为,内化的群体低姿态的社会和心理的结果,常被社会心理学所忽略,但内化的群体低姿态可能有利于验证产生外群体和内群体相对地位的社会系统,而且这样的情形也可能导致一种宿命论,使得导致社会改变的社会行动受到抑制[4]。
3社会认同威胁与群体地位
Daly和Wilson(1998)认为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人类动机的目标之一[12]。原因在于,通常获取高社会地位,也就意味着获得了较大份额的象征性和物质性的东西(收入、权利、赞誉、声望、自由),然而处于社会地位底层的人得到的是不利的社会生存条件(危险的工作环境、低收入)。Baumeister (1996)等人认为,正是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异所造成的社会心理结果,使得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会竭尽全力使自己免受认同威胁[13]。
基于这样的逻辑,社会认同威胁最有可能发生在社会地位较低的个体身上。实际上,大量研究业已证
明,与外群体相比,个体对自己群体的低劣感会破坏个体的群体自尊(group-bad lf-esteem),引发各种对抗行为,比如个人迁移(individual mobility),即当地位低的群体成员相信群体的边界具有通透性,他就会努力争取加入另一个地位较高的群体,从而获得更满意的社会认同,例如考取公务员进入国家政府机关工作,这种策略被称为个体流动。一般而言,地位高的群体会极力提倡这一策略,因为它并不试图改变群体之间地位的现状,而且可以降低弱势群体的凝聚力,避免其成员集体性的对抗行为。但是,地位高的群体也会对个体流动的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以免对自己构成威胁,例如广州市对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限制。
正因为如此,大量的社会认同威胁研究关注那些暂时处于下层社会的群体[14]。但是,Tajefel(1978)指出,地位等级(status hierarchies)是不稳定的、不牢固的[15]。显然,对于地位高的社会群体而言,由于地位关系的动态性,他们同样难免产生社会认同威胁,这说明,群体的优势地位需要不断加以巩固,才能避免社会认同威胁。尽管对这一问题缺乏系统研究,但Van Knipenberg等人(1984)发现,地
痛风吃什么最好
第15卷第5期社会认同理论视野下的社会认同威胁 -825-
位高的群体贬低现存群际间的地位差异,其实质是想阻止地位低的群体对其优势地位的挑战。同样,在相对剥夺理论看来,不管人们的客观地位如何,当人们评估群体将来的结果未满足原有的期望时,
人们都会趋向于产生社会认同威胁。所以,当评估现存的地位状况时,地位低的群体会产生社会认同威胁;当评估地位状态的可能变化时,地位高的群体也会产生社会认同威胁[16]。
4 社会认同威胁与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是指,指向他人,对他人的身体、经济、心理和情绪产生潜在伤害的行为方式[17]。近年来,关于反社会行为与社会认同威胁潜在关系的研究日益兴盛。Karl等人(2003)的研究表明,个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可以预测其反社会行为,社会认同威胁是反社会行为的一个子类,并为此提出了3个假设[18]:
4.1社会认同威胁与反社会行为正相关,男性的社会认同威胁与反社会行为强于女性
首先,愤怒为认同威胁的最初表现[19]。愤怒是反社会行为的风向标[20]。愤怒产生的行为反应,因性别而异。总而言之,人口统计学变量也许调节社会认同威胁与反社会行为。已有的研究业已证明,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愤怒[21]。因为文化标准规定女性应该控制愤怒,从而女性害怕自己被看作具有攻击性或专横,所以正是由于文化期望的不同,导致男性、女性之间表达愤怒的差异,这也为预测男、女性由于社会认同威胁而产生的反社会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4.2社会认同威胁与反社会行的关系与个体的报复心理有关
通过学习和适应而获得的态度最有可能影响行为。在现实,很多人都会因为遭受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报复心理。而反社会行为也包括那些由社会认同威胁而产生的行为反应。换言之,当个体面对社会认同威胁时,如果个体具有更强的报复心理时,也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18]。
4.3社会认同威胁与反社会行为的关系与个体的社会地位相关
因为高地位个体获得高社会地位,也伴之获得了较多的物质财富和大量的社会机会,而低社会地位的个体由于没有机会得到大量的社会资源(住房、教育、参政),所以会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以维持心理上的平衡、保持自尊[22];另外社会限制(social restraint)的解释认为,也许因为高社会地位个体政治上的优势地位阻止了他们表现出更少的反社会行为。所以,面对社会认同威胁时,高社会地位个体比低社会地位个体表现出更少的反社会行为。
5 社会认同威胁的研究策略
一直以来,对“威胁”概念的测量是个难题,外显“威胁”的测量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并且都有这样一个假设:被试主观上意识到“威胁”产生就是“威胁”。然而这似乎无法不证自明,而且测到的东西未必是被试真实的态度。近年来,Blascovich (2002)等人发展出一种测量威胁的内隐方法,以客观、隐蔽的方式,用心脑血管(cardiovascular)这样的生理指标来评估群际背景下的“威胁”[23~25]。Daan(2005)则以心脏血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和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作为社
会认同威胁测量的生理指标,其中心脏血压代表伴随每次心跳时,动脉中的最大血压,而平均动脉血压代表心脏血压循环过程中的平均血压[19]。总之,以后在这一领域应结合外显与内隐测量的方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手段。但是,时至今日,却还没有一个完整、规范的有关社会认同威胁的测量工具出现,而国内、外的研究者则多是以自编问卷或对某些问卷加以修订、改编进行研究,研究角度、目的的不同致使测量工具并不具有一致性,所以更谈不上做跨文化的比较,及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由此可见,编制一份完善的社会认同威胁的测量工具,对于研究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实属必要。另一方面,用实验法研究社会认同威胁,一般采取Tajfei提出的最简群体研究范式(mininal group paradigm),最简群体的研究范式只是以随机的方式,将个体分类为几个类别,成员之间并无互动,没有相互的依赖,也没有结构,只具有物理意义,不具有心理意义。这一点就遭到了一些批评,一方面这种类别不是最小的,另一方面这种类别过小,与真实的类别不相干。第一,被试可能相信实验者对他们的分类必然有所意图,因而将某种意义渗入分类之中。第二,被试的决策可能受到他们在实验后所得的金钱数目影响。即,被试的决策和他们对于情境中交互依赖的知识有关。社会认同威胁的实验研究将群体分化为内群体和外群体,操纵群体地位的差异,通过模拟社会游戏(simulated society game)来了解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及其生理反应。运用实验法研究社会认同威胁的优点是一方面它可
-826- 心理科学进展 2007年
以探讨因果关系,同时,由于它一般是在外群体参照框架下研究社会认同威胁,因而还可以了解群体成员对本群体、外群体的态度,但缺点是实验情景的模拟性,导致生态效度和外推效度不高。
6 评价与展望
社会认同威胁揭示了群际偏见、群际冲突的内在心理机制。该理论提出之后,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激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社会认同威胁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群际偏见和群际冲突,它的解释主要是在消极的方面。社会认同威胁把“社会的”理解为在群体关系背景之下的,认同威胁是在群体关系中产生的,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放在核心的位置,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群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实质。
综上所述,有关社会认同威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认为,已有的研究显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研究内容方面,以往的研究大都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很少注意优势群体的社会认同威胁。而且随着社会认同威胁概念的发展,研究也应转向社会认同威胁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方面。另外,新近的研究发现,社会认同威胁的表现方式也是不同的,个体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些差异例如:个体对特定群体的认同强度差异,他们的社会优势倾向的不同,表现偏见的意愿的不同。同时应整合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对社会认同威胁的影响研究。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目前使用的实验任务生态效度比较差。未来的研究应寻求更恰当的实验范式和实验任务考察社会认同威胁,以此来加强现场研究可以使研究具有更好的生态效度。同时,以往的
研究范式中,研究者多数以大学生为样本,多采用实验研究,主要在行为水平上展开。而未来的研究除了问卷调查、内隐测量之外,需要在研究策略、实验任务、样本选择、测量方法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进而在行为数据基础上,结合脑成像数据、生理指标数据、结合实验室研究和观察研究,以寻求汇聚性的证据,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认同威胁的发生发展机制。在未来的研究中,社会认同威胁有几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对社会认同威胁概念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在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认同威胁的研究以及对社会认同威胁的内隐过程的分析。
社会认同威胁为解释群际偏见、群际冲突;为调查群际现象发生的条件;为理解群际现象的心理
机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下,在这方面的深入研
究有助于揭示群体偏见和冲突,为研究如何消除群
体偏见和冲突起到积极的作用,将对社会发展、和
谐社会的建构有重要意义。在中国,通过研究本土
的社会认同威胁现象来验证和增补社会认同理论,
画画的好处将推动中国社会心理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群体
偏见和群体刻板印象的研究中社会认同威胁的作用
不容忽视。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流动,弱势群体地位等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社会认同威胁
的观点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
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3 [2] Ellemers M, Spears R, Doosje B.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2,53:161~186
[3] Taj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W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Hall, 1986. 7~24神经松解术
[4] Branscombe N R, Ellemers N, Spears R,etal. The context and
content of the social identity threat. In: N Ellemers, R Spears,
B Doosje (Eds.). Social identity: Context, commitment,
content.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1999. 35~58
[5] Anne M, Mara C, Gaia G, etal. Sexual Harassment Under
Social Identity Threat: The Computer Harassment Paradig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5): 853~870
[6] Ellemers N. The influence of socio-structural variables on
identity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W Stroebe, M Hewstone (Eds.),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Chichester: Wiley press, 1993. 27~57
[7] 李路路. 中国城镇社会的阶层分化与阶层关系. 中国人民
大学学报,2005,2(2):9~18
补肝肾的食物
[8] Abrams D, Hogg M A. Comments on the motivational statue
of lf-esteem i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8, 18: 317~334 [9] Ellemers N, Wilke H,van Knippenberg A. Effects of the
legitimacy of low group or individual status o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status-enhanc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4: 766~778
[10] 张莹瑞,佐斌.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3):475~480
[11] Hogg M A,Abrams D.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 .London:Routledge,1988. 29~35
鸡蛋牛奶羹[12] Daly M, Wilson M. Homicide. New York: Aldine DeGruyter,
1988. 87~90
楼梯标语
[13] 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