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问题
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相继开展了各种复兴乡村的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同时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初级阶段,
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问题,如传统村庄被大拆大建,沦为商业化的对象,失去原有的乡土文化;
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盲目复制先进乡村的“模板”,造成“千村一面”的现象。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在现阶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找到一条符合本土特征的农村复兴之路。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成功运用社区营造进行本土实践的案例,
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与“乡愁”共存的目标。
2社区营造的理论耦合与本土实践黑背犬
社区营造是指以社区区民为主体,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
激发社区民众参与,美化社区生活空间,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复苏,促使社区活力再现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地区面临城市化带来的农村转型问题,借鉴西方的“社区复兴”理论和日本的“造町运动”
经验,开始在农村推行社区营造并得到迅速扩散和广泛实践。
2.1社区营造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性分析
社区营造和乡村振兴的耦合性首先体现在提出的时代背景,同样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带来的乡村建设难题;其次是两者的要求和核心理念具有相通之处,如多主体共同治理,充分调动当地的资源等;
最后两者的目的都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缓解城乡矛盾,使农村地区重现活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诚然,我国大陆地区的农村现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村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同是大陆地区的农村,也有不同的乡土文化,资源禀赋,政策环境等,因此,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亦必须和本土特征相结合,以免引起“水土不服”现象,在此基础上借鉴社区营造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各地区的乡村振兴才具有实际意义。
2.2案例分析:厦门海沧区的“芦塘样本”
烧心吃什么好芦塘社位于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
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社区营造理念下乡村振兴本土化探究的典型案例。在实行乡村振兴前,
芦塘和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一样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空心化、老龄化等发展困境,传统文化流失,家园田地荒芜。当地政府结合该村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引入社区营造“先造人,再造物”的理念,摒弃盲目复制千篇一律的农村“模式”,关注村民的实际需求,谋求村庄的长远发展,打造属于村民的芦塘社。
【作者简介】张倩(1996-),女,广东云浮人,研究生在读,从事政策过程与治理、
乡村治理研究。社区营造理念下乡村振兴的本土化探究
——
—基于厦门海沧区的“芦塘样本”Rearch on the Loc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Building
——
消防主题班会—Bad on "Lutang Sample"of Haicang District in Xiamen 张倩
书法写字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州350007)ZHANG Qi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摘要】我国目前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初级阶段,
农村的转型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存在商业化、重复化、低效化等问题,因此,在现阶段,不断探索和创新乡村振兴的思路和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区营造的视角,论文分析社区营造理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度,探究社区营造下的本土实践案例,提出培养村民的主体意识、重视乡村的文化建设、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等建议,探索符合本土特征的乡村振兴创新路径,使乡村振兴与“乡愁”
共存。【Abstract】At prent,China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Whil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rural areas have made some progress,problems such as commercialization,duplication and inefficiency exist.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tinuously explore and innovate the ideas and measure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this stage.Ba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build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upling degree between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building and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explores the local practice
cas under community building,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such as cultivating the villagers'main body consciousness,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s,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es,and exploring the innovative path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at accord with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so as to mak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coexist with "Nostalgia".
【关键词】乡村振兴;社区营造;
本土化【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community building;loc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1-0104-02
104
2.2.1意识振兴:唤起村民的家园意识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唤起村民建设家乡的意识,记住“乡愁”。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村民从农村流向城市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留住村民和人才,减少人口外流是所有农村在乡村振兴中需要解决的难题。芦塘社通过宣传家乡的历史文化,复兴芦塘书院等方式唤起村民的乡土情结,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整治,主动出让土地建设公共设施,树立共同体意识,“我们参与了,村庄就变了”充分体现了社区营造以居民为主体,激发民众参与的核心理念。村民是建设乡村的主体,关注人的需求和尊重人的意愿是贯彻芦塘乡村振兴全过程的重要主题。
2.2.2文化振兴:弘扬传统的耕读文化
芦塘是一座有着近千年历史的闽南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崇文重教的耕读文化世代相承,同时还是闽台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对传统耕读文化的大力弘扬有助于促进文化振兴,唤醒村民对乡村共同文化的认同。社区营造中“人、文、地、产、景”五大发展理念中的“文”就是指社区的共同历史文化的延续。芦塘的村民在复兴芦塘书院的过程中重拾乡村的悠久历史,在修复的红砖古厝中传承古老文化。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指基础设施等的“硬件”振兴,更重要的是促进乡村文化的“软件”振兴,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内在推动力。2.2.3产业振兴:融合乡村的特色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社区营造理念中的对产业的推动更倾向于依靠社区独特资源建立的产业经济活动,融合农村自然特色和人文特征,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保留乡村本土风貌。芦塘的产业
振兴与村庄的发展路径相契合,除了采用直播带货等方式刺激传统的果蔬种植业,绿植花卉产业外,还结合当地实际建立研学基地带动村庄的长远发展,开展现代农业科普、自主能力训练、乡土文化学习等研学课堂,促进村民转产就业。同时,依靠芦塘深厚的耕读文化底蕴和闽南古厝风韵,吸引许多外来人留在村庄定居或游玩,进一步拉动芦塘的发展。
3社区营造下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我国的乡村振兴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根据不同农村的乡土特色,资源禀赋等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振兴思路和举措是当下的主要任务。借鉴社区营造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探索,创新当下乡村振兴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3.1培养村民的主体意识
乡村振兴的建设关键在人,而培养村民的主体意识是首要举措。受历史传统和体制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建设大多实行政府主导型推动模式,政府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决策者和执行者的角色,村民普遍缺乏主体意识和参与乡村建设的自主性。根据社区营造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理念,应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观念上实现“要我振兴”到“我要振兴”的转变。乡村振兴建设的实质
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新构建新型农村共同体,完善基层治理,培养村民的主体意识以促进自组织的形成则是推动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3.2重视乡村的文化建设
我国实行的乡村振兴地区大部分只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乡村的文化传承,人才培育等内在发展。不同的农村具有不同的人文和地域特征,乡村的改造应强化共同体文化建设,塑造村民共同的价值观,增强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农村文化各具鲜明的特色,应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加强农村特有的文化资产保护与利用,积极举办特色主题文化活动,对内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对外大力宣传乡村文化。
3.3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
借鉴台湾地区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充分利用乡村独具特色的产业、文化、生态资源,多样化、立体式地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游玩、生态观光等多种经济产业模式。融合现代化的技术对农村的产业和产品进行宣传,如发展直播带货、农产品电商、新媒体推介等方式提高村民所得,同时推动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开发乡村特色产业和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从而推动各种产业的融合发展,既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又保持乡村的本土特色和保护
生态环境,留住乡愁。
4结语
大红袍泥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往往伴随着城乡矛盾、农村衰落等问题,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思路和举措仍然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社区营造的视角,分析社区营造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并对社区营造的本土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究,充分体现了社区营造和本土特征相结合的可能性,最后提出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依然任重道远,农村的转型不是对城市的简单复制,而是在振兴的同时保留乡土特色,留住连接城乡的“乡愁”。
【参考文献】
【1】贺雪峰.城乡关系视野下的乡村振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4):99-104.
【2】陈蓓丽,吴佳峻,徐选国.社区营造的本土实践范式: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基于浙江塘村“柴砖银行”项目的经验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03):75-83.
【3】秦悦.社区营造视角下乡村振兴实施路径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2):44-46.
二级警员【4】耿羽,赖仰恩.传统村镇活态文化保护的闽台合作机制——
艾灸肚子
—以福州嵩口镇社区营造为例[J].福州党校学报,2019(06):65-70.
止咳的方法【5】苏耿聪.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及其对大陆乡村振兴的启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5):115-120.
【6】朱冬亮,朱婷婷.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以社区能力建设为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29-137.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