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解
1、理想正常牙合(ideal normal occlusion):Angle提出,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2、个别正常牙合(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3、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间隙,一般称为灵长间隙,这是灵长动物的特征。
4、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
5、必需间隙或牙弓应有长度(space required):即牙弓内各牙齿牙冠宽度的总和,一般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前牙弓内各个牙的牙冠宽度,其总和为牙弓应有长度或必需间隙。
6、可用间隙或牙弓现有长度(space available):即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一般测量下颌六龄牙前部牙弓的整体弧长。
7、拥挤度: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需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的拥挤度。
8、Moyers预测法(P65):Moyers提出的用下颌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
9、Bolton指数分析(P66):通过测量得出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来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协调的问题。
茅以升简介10、Pont指数分析(P67):牙冠宽度与牙弓宽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11、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即SNA与SNB之差,反映上下颌骨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12、SNB: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13、SNA: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上颌相对于颅部的前后位置关系。
舒心苑14、Y轴角:蝶鞍中心与颏顶点联线(SGn)与眼耳平面(FH)相交之下前角,反映颏部的突缩。
15、下颌平面角(MP-FH):下颌平面(MP)与眼耳平面(FH)的交角,代表下颌体的陡度,下颌角的大小,面部的高度。
16、面角(NP-FH):面平面(NP)与眼耳平面(FH)相交之后下角,反映下颌的突缩程度。
17、Tweed三角(P86):1)组成: 由眼耳平面、下颌平面、下中切牙长轴组成的代表面部形态结构的颌面三角形的三角。(2分)包括FMA, FMIA, IMPA(1分)2) 意义: 代表面部形态结构的三角;(0.5分)FMIA65°是建立良好颜貌的条件;(1分) FMA正
畸难改变,达到FMIA65°主要依靠改变下中切牙的位置和倾斜度;(1分) 常应用于病例的拔牙估计中。
18、基准平面:是在头影测量中作为相对稳定的平面,重用的为前颅底平面、眼耳平面、Bolton平面。
19、前颅底平面(SN):由蝶鞍点与鼻根点之连线组成,在颅部的矢状平面上代表前颅底的前后范围。
20、眼耳平面(FH):由耳点与眶点连线组成,大部分个体在正常头位时FH与地面平行。
21、Bolton平面:由Bolton点与鼻根点连接线组成。
22、合平面及确定法(OP):第一恒磨牙的咬合中点与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点的连线:功能的牙合平面——由均分后牙牙合接触点而得。
23、面平面(N-P):鼻根点与颏前点之连线组成
24、矫治器(appliance):是一种治疗错牙合畸形的装置,可产生作用力或是咀嚼口周肌的功能作用力通过矫治器使畸形的颌骨、错位牙及牙周支持组织发生变化,以利于牙颌面正常生长发育。
25、支抗(anchorage):正畸治疗过程中,任何施于矫治牙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同的力,能抵抗矫治力反作用力的结构称为支抗。
26、早期矫治(P186):在儿童早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指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前及高峰期阶段,对已出现的牙颌畸形、畸形趋势及课导致牙颌畸形的病因进行的预防、阻断、矫正和导引治疗
27、预防性矫治(preventive orthodontics):自胚胎第六周(牙板开始发生)至恒牙列(不包括8)建牙合完成前得这段时期,通过定期检查,对影响牙、牙槽骨、颌骨等正常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因素及时发现并去除,或对已有的轻微异常趋势从速矫正,或以各种方法诱导其趋于正常,从而使牙列顺利建牙合,颌骨协调发育,颜面和谐生长,功能健全形成及儿童心理发育健康。
28、阻断性矫治(Interceptive orthodontics):对乳牙期及替牙列期因遗传、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正在发生或已初步表现出的牙、牙列、咬合关系及骨发育异常等采取简单的矫治方法进行治疗,或采用矫形的方法引导其正常生长,目的是阻断畸形的发展过程,使之自行调整,建立正常的牙颌面关系。
29、序列拔牙(rial extraction):替牙牙合期通过有序的拔除乳牙,诱导恒牙进入较好的牙合关系中以矫治严重牙列拥挤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
30、生长区和生长中心:在骨的生长过程中,生长活动更快、更活跃、程度更大的区域,称为生长区。生长区中受遗传控制并独立进行生长的区域称为生长中心。(1.5分)
31、生长型:构成生物体的各部位或组织系统,在不同年龄阶段并非以同样的比率生长发育。从器官或组织系统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四型:一般型、神经系型、性器官型、淋巴系型。
32、生长和发育:生长指体积或重量的增加,由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加出现形态上的体积增大。发育指组织增长的程度,表现为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
33、终末平面:乳牙合从侧方观察,上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面过构成平面关系,大致可 分为三型。垂直型,近中型,远中型。
34、玻璃样变(Hyalinized area):又叫透明样变性,是指牙周膜在受压月经止痛药后所发生的无结构样变性。牙周韧带正常结构消失,血管受压破裂至成分消失,胶元纤维结构不清,形成嗜伊红均质状物质。
35、直接性骨吸收(Frontal resorption):指破骨细胞直接在牙槽骨的正表面进行骨质吸收在无透 明样变或在透明样变组织清除之后两种情况才能产生直接性骨吸收。
36、间接性骨吸收(Undermining resorption):又称“潜行性骨吸收”或“挖掘性骨吸收”,指牙周组织发生透明样变后,破骨细胞在相对于透明样变的骨髓腔内表面及透明样变区周缘进行骨吸收
二、问答
1、矫治力的分类(名词解释)
按矫鼓励语治力的作用时间来分
①持续力(Continued Force):轻力,持续温和、衰减缓慢、比较恒定的力。三口重叠
②间歇力(Interrupted Force):力量较大、持续时间短,衰减很快的力。
③间断力(Intermittent Force):间断的、大小较恒定的矫治力,如戴用口外弓。
按矫治力的作用效果分
①正畸力(Orthodontic Force):只使牙齿移动的力,力量较小。
②矫形力(Orthopedic Force):能影响颌骨形青蛙图态、生长意外的惊喜的力,力量较大。
按矫治力产生的方式来分
①机械力:由矫治器及其附件所产生的机械弹力
②肌能力:利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
③磁力
以矫治力的强度大小分:
①重力(heavy force) -口外牵引力,大于350g
②中力(medium force)-弓丝簧曲,大于60g小于350g
腿脚发麻 ③轻力(light force) -乳胶橡皮圈,小于60g
2、牙移动的类型(名词解释)
♦倾斜移动(tipping movement):牙冠与牙根作相反方向移动(最常见)。
♦整体移动(bodily movement):牙冠与牙根作相同方向等距离移动。
♦控根移动(controlling root movement):牙冠不动而牙根移动。
(1)转矩(torque):唇(颊)舌向控根移动
(2)竖直(upright):近远中向控根移动
♦垂直移动(vertical movement):整体移动另一形式。
⑴伸出移动(extrusion movement):向he方垂直移动
⑵压入移动(intrusion movement):向根方垂直移动。
♦旋转移动(rotation movement):牙体绕牙长轴的转动。
♦平动(translation):当一外力力线通过牙的阻力中心时,牙产生单纯平动,此时旋转中心距阻力中心无穷远。
♦转动(rotation):当一力偶在以阻力中心为圆心在对应的等距离处反向作用于牙体时,牙产生单纯转动,此时旋转中心在阻力中心处。
3、正畸矫治过程中的组织反应
(一)牙周组织的反应
牙周膜的生物学反应
①矫治力适当时(<20-26g/cm3)
压力区:牙周膜血管受压,牙周间隙变窄,细胞分化加快,出现大量破骨细胞(48-72小时)
张力区:牙周纤维拉长,牙周间隙变宽,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类骨样组织
②矫治力过大时
压力区:牙周膜压闭或压破,局部玻璃样变,细胞坏死,细胞分化中止
张力区:牙周纤维被撕裂,细胞分化过程中止
③保持:发生进一步的组织改变
张力区:类骨样组织被骨组织取代,骨样组织→束状骨→通过钙化形成哈佛氏系统的板状骨
压力区:剩余有破骨细胞,骨样组织沉积在吸收区,适当的时候形成束状骨→钙化成板状骨
牙周纤维改建多数在6个内月完成但旋转移动后,游离龈纤维和越膈纤维等改建缓慢。
牙槽骨的改变
受力后3-4天,开始牙槽骨的改建,达到新的平衡受压区破骨细胞增多,破骨形式有两种:
①直接性骨吸收(Frontal resorption)
②间接性骨吸收(Undermining resorption)
矫治力过大易导致间接性骨吸收,常使被矫治的牙齿过度松动、疼痛,减慢牙移动速度,恢复时易发生牙根骨粘连。
牙龈的改变(略)
(二)牙体组织的改变
牙骨质:透明样变清除后,压力区的牙骨质有轻微吸收,牙本质的吸收在加力停止后可很快得到修复。
牙髓: 矫治力适当时牙髓可出现轻度充血,牙髓敏感性增高;矫治力过大时,严重充血、水肿、空泡样变,牙髓坏死。
(三)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改建
下颌骨受矫形力时,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均会产生适应性改建
1.导下颌向前:
关节凹:前壁吸收,后壁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