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叶之庭》影评(精选17篇)
《言叶之庭》由曾执导过《星之声》、《秒速5厘米》、《追逐繁星的孩子》等动画电影的新海诚掌镜,影片于2013年5月31日在台湾、香港、日本同步上映。乐视网也取得了电影的网络同步上映版权。下面是整理的《言叶之庭》影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海诚所擅长的是从生活中剥离细节,然后加以润色,让其成为***于现实生活的另一个空间,剧情推动则是靠大量的对白和旁白来完成。这点从他的诸多作品中都能看得出来,但是这样的结构设计也让他背上了三板斧的称号——天空,流水,智商捉鸡的男主角,大量的景色渲染也像是为了渲染而渲染,为了表现而表现,不乏让人觉得除了美感再无别处。
但是,【言叶之庭】中的新海诚成长起来的,46分钟的全片,没有一分钟是多余,即便是结尾的字幕,也推动了剧情,这在他之前是没有过的。
【言叶之庭】故事很简单,师生恋,依然取材于现实,比往年长的雨季,没有人的公园,凉亭,两个徘徊的心,彼此交汇。过罢,她说: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然后他每次遇到下雨都那里,而她也在那里驻留。8月,雨季终过,没有了雨,他没有了见她的理由,直到后来,他终于明白她一直在那里,他说: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作为古文老师的她一开始吟出的短歌,其实就说明了,她会时刻在此。(为了明白这一段,度娘那补了脑,这对问答歌出自【万叶集】,柿本人麻吕,这人在日本的地位相当于杜甫啊,李白啊什么的~~~囧~~~)最后,男主表白,女主也迈出了步伐,相拥,故事就讲到这里,剩下的一切不需言语。
这不作品虽然不长,画面依旧是每帧都能做桌面的水准(46min,3GB容量~~~伤不起),但是画面不再是单纯的为了渲染主题,而是做到了在画面中隐藏着的推动故事的作用,比如新闻中的雨季延长(废话,雨季不长对这个不知道答歌的男主怎么恋爱啊),拨出两小时后才回的电话(老男人,不可靠啊),以及一开始就交代的男主父母是大年龄跨度恋(12年啊,这不是说咱的男主和女老师能成事么,嘿嘿),还有诸多就不一一例举。总之,用46分钟讲一个对时间敏感的故事(别告诉我爱情和时间无关~~),除了月份是用字幕交代的,其他都是用光线,昆虫,穿着等等来说明,如果深究真可以做一部侦探片来看了(想到了高中老师告诉我们的“索迹派”)。
新海诚在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首次尝试“恋”这个题材,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言叶之庭】和【秒五】的区别,这里的爱意更加浓烈,全片依旧构架在现实世界上的一个***世界,虽然代入感略有不足,但是显然新海诚在两年的蛰伏后成长了,他通过不经意的镜头语言,牢牢的抓住了每个观众。贯穿全片的淡淡的钢琴,加上最后雨过天晴的欢快ed,绝对是好体验。
总之,【言叶之庭】是一部非常值得观赏的影片,夏日小清新啊。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无风雨,我依然在此!
第二次看到楼梯拥抱的那一幕时,终于可以直面雷点、认真体会了。看第一次时没有看懂为什么主题不是成长,不是懵懂,不是青春……而主题看上去居然如此严肃的孤悲。
看了第二遍过后,觉得可能学生就是能够理解雪野老师的那个人吧。很不可思议吧?茫茫人海中,瓢泼大雨中,居然会有人比自己更加了解自己。
“……总是对自己的事只字不提,总是若无其事地露出坚强的那一面,不以为意地孤单一个人……”我们之所以无法逃离孤独的漩涡,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那么多成见、那么多分歧。我们因为各种理由保护自己、不愿意受伤,便因此画地为牢,自己为自己垒起坚硬壁垒,借此来掩饰内心的脆弱和痛苦。我们一边渴望被理解,一边又害怕被看穿。可以说人越成长,似乎就越能把掩饰练习得炉火纯青,但是,这种粉饰太平的做法无法拯救孤独。
而学生在大雨中的坦(lao)率(sao),换来了雪野老师迟来的坦诚以对。
感同身受的理解、来自异性的欣赏倾慕、敞开心扉的话语,这些情感来源于他人的“爱”,尽管如此琐碎,有时候却拥有难以想象的巨大力量。让人懂得爱,体会爱,因此便有了重新爱的勇气。——能够勇敢爱自己、爱生活。
老师与学生的相拥,身后雨过天晴的夕照,两个孤独的灵魂越过了各自的篱墙,找到了彼此的“相同”。——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孤悲”。或许孤独与挫折是我们无法避开的,但我们一生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幸与那么一些人走过一段不太灿烂但深刻难忘的路,一些人成为你要奋斗的目标,而你也可能不为人知地成为了别人的目标。我们相伴着度过那段苍白时光。虽然总有分道扬镳的一天,但我们若能够给彼此一段充实的日子,也算是不枉此行吧。
剧情平淡不乏味,后续悠长且绵延,一个别人的故事,有时候却希望发生在自己的身上,happy end或者bad end我觉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踏出那一步,对对方诉说自己的心扉。
或许这是需要一个契机,一个下雨的阴天,看不到一束阳光,只身一人,默默看着他们,心里百感交集,希望这一个永久的不要结我遇见了你束,一旦结束就要面对拖着发烧就要去上学的无力,一旦结束就要面对周围人的指指点点,一旦结束就要担心自己未来的路到底在哪里。一旦结束就要面对不想面对的一切,无时无刻都在面对别人的目光,有时候会想卸掉所有的伪装,但在这个年代,做回最真的自己,便是我不正常。本该像男主人公那样向前,却不敢向前,本知应该向前,却无力迈出自己的第一步。
这就是我亦或是他人的人生。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不下雨,我亦留此地。
一个特定的地点,一个别样的天气,两个不同的人生,却上演一场美丽的邂逅 。
《言叶之庭》 讲述了15岁少年秋月与27岁教师雪野的恋爱故事。一个以成为制鞋人为梦想的少年,一个因在学校遭受不公平待遇而难以面对生活的老师,原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一场雨而美丽邂逅。在雨中公园里,一个为自己的梦想设计鞋子,一个因生活而喝酒,他们彼此说着各自的故事。他们在这里相知,相识,最后相爱。他们彼此盼望着雨天的来临,就如同片中:每晚临睡前,每天睁开眼,不知不觉中都在祈祷雨天,祈盼和那人的相聚。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虽然彼此都爱着对方,却因为年龄,经历的种种,不得不在彼此之间划开一道沟壑。
雷神小动,刺云雨零耶,君将留。
雷神小动,虽不零,吾将留妹留者。
“一朝风雨落水面,愿君拾得惜相连。”雷雨涌动,风雨交杂,闪电交错,映入眼帘。但在交杂的雨丝中却带着沁入人心的静谧。雨中,手持一把纸伞,引着脚步,漫在青石板,走向那小路延伸的密林深处的庭间…………静谧的画面,变换的钢琴曲,让人在喧嚣中获得一丝明悟。
“我想,我是爱上你了”简单而感人,没有丝毫掩饰谍战片排行榜,直白动人。虽然片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结果,但当雪野追出去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结局……相差12年又如何,经历不同又如何,相爱的两个人可以跨越一切,相爱,没有理由,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有彼此就足以。
一如片尾曲中“……各自仰望的天空,孤单的快要哭泣,紧握他的坚强,如今已不再,只是不愿在看到一如从前那样,心里某个角落_受伤的你……”
回望当初,我们是否一定也在训练自己向前迈步,如果有一天可以走的更远了,就去见她(他)吧!
首先《言叶之庭》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也就是说是一部精致的电影。
讲的是一个姐弟恋的故事。
讲的也是一个虐恋的故事。
男主是个高中生,以制鞋业为梦想。
女主是一个很懂得鞋的女人,也就是说她对鞋子很有品位,电影中她的鞋子总是最漂亮的。
男主也就是那个高中生是个冷漠而又内敛的男孩子,不善于表达感情,也给人感觉不够温暖。可是他真心爱着女主,虽然年龄上比他大好多。看到有人说女主坏话和欺负女主他能挺身而出,因此被打伤了。可见他还是个有点男子气概的男孩子,不是很娘的人妖型变态男人。
生活的磨难自然不用多说,电影中有反应。可是最感人的一幕,自然是电影最后女主和男主在转角楼梯那个拥抱。在男主伤心失望的时候,因为女主说要搬去别的地方,在他绝望生气时,女主因为舍不得男主,而没有穿鞋,跑到男主所在的转角楼梯找男主。男主因为生气,而对女主说了一大串绝情的话,当时女主没有穿鞋,也就是说她需要一双鞋,而男主是以制鞋业为理想职业的,可见那一刻女主感到自己很需要男主,也对他有情义。于是女主能主动冲过去,拥抱了男主。这个拥抱,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到?
我想我是做不到的,也许你可以理解成是我被玩坏了吧。如果一个男人对我无比冷漠,即使我很爱他很需要他,我也会不开心,如果这个时候我跑去找他,他会训斥我10分钟,也就是说些很绝情的话。那么我的心理结构决定,我给不出那个拥抱,因为也许是被玩坏了,我只会无比伤心难过甚至绝望的转身离开。
其实我一直需要的是男主的那个主动的拥抱,温暖的关怀,和对我的理解。而不是仅仅深深的爱着我。而且我也不会像电影里的女主一样,在交往中,在男主对她不错时,说要离开男主,搬去别的地方生活。
也许我的这种爱是一种更温和更贴心的爱吧,我承认没有电影里的女主那种爱更有力量更有起伏。我需要的是一种温暖和理解,是一种爱慕和陪伴!我知道我喜欢过的人,骨子里都是有这些东西的,只是被社会摧残的学会了伪装,甚至彻底的表现出不同的样子。其实我也是一样,你看见的凶巴巴的我不是本来的我,是恨透了的我
电影一开始的设定,雨天总是会两个人相遇,公园的小亭子成了两个人的秘密花园,由一开始的打招呼到倾吐心声,彼此都期待雨天,这份淡淡的情愫蔓延的节奏很是对味。男主身上,让人看到对梦想的执着,对感情的真诚纯粹,默默的多带一份便当里面邀请女主一起品尝,这些喜欢一个人的小心思,在若干年后回看依然美丽动人。
在电影中开头女主角说了短歌上部分:“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在后面男主角知道了女主是学校的老师,在书本万叶集里面找到下文时候顿时解开了答案:“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原来女主很多时候都在那里,并非雨天。两个人于是在晴天日子里,老地方碰面了,但是在突然暴雨那一刻,像是暗号一般。为了换掉湿衣服,两个人一起回了家,同一屋檐下,你切菜,我做饭,但却是两个人都发自内心的感觉,这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了。
男主纯粹热烈的喜欢,对老师表了白,年龄的差距,让女主明白两个人的距离,于是男孩受了伤走开了,而女主此刻正视内心,鼓起勇气萌山水库冲动了一回,冲了出去,听到的是男主假的辱骂,真的喜欢。年少时候爱而不得,大概就喜欢这样自欺欺人吧,掩盖自己受伤的心,这里真的刻画很棒了,女主都听懂了,给了男主一个拥抱,相处虽短,回忆永恒,男主在这段艰难的时期的陪伴,其实给了女主莫大的鼓舞。
结局也许有些遗憾,也许也是最美丽的。男孩继续求学,追逐梦想,老师离开了这里。有些喜欢不一定要在一起,知道彼此心意,放在心底里足够回忆,足够温暖。相信这段时光会在彼此心底永不褪色,永恒的动人。
最后,日漫的背景音乐真的很棒!
最让我在意的是文中的一句对话。“人嘛,总有哪里不正常。”
这句话在我看来简直是点睛之笔,是文眼(原谅我没有把言叶之庭当做单纯的都市爱情童话来看)。这句话也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存在的。
纵观文中的所有角色。无论是渴望长大、不想变得迷茫平庸的秋月孝雄;还是濒临破碎、寻求安慰和依靠的雪野百香里;亦或者梦想被平凡的现实击垮、在女友和弟弟身上汲取热情又因此觉得不安和羞愧的秋月翔太;追求梦想、释放自我的寺本梨花&hel白领英语lip;…等等。
这些角色,或者是在人前扮演着正常,内心却饱受压力与困扰(孝雄,翔太,雪野,阳菜子老师);或者是被人定义为不正常,却坚持自己的神秘(雪野,宵峰,叶子,梨花)。这其中有文化的碰撞,有集体与个人矛盾,有恶意交织,有善意支撑。这些人的内心与外表体现出的差异,和差异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才是这部作品试***去探寻挖掘的深处。
结合日本僵化冷漠集体主义的社会现状,不难发现文中角色的确是社会的剪影。理想缺失的年轻人,沉重的工作压力,校园霸凌,缺乏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种.种现实问题在这篇看似轻松的作品里都有着体现。在加深联系感的同时,也让作品的内涵不仅仅只是单薄的现代童话。
“人嘛,总有哪里不正常。”这是每个人都体味得到的自己。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被不正常带来的虚假的罪恶感所拖累而裹足不前。雪野最后选择回到老家,试着靠自己的力量和思念重新行走;孝雄不再迷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和喜欢的手机电话录音事物,成为了大人;翔太和梨花开始同居,一个开始甘于平凡并做好这样的自己,一个继续坚定不移的追求梦想。他们接受了彼此差异,也学会了互相妥协。各个角色也有他们的成长,这个贯穿整本书的主题,无时无刻不在每一个角色每一点细微的变化中体现出来。
成长,不一定是美好的,但一定是生活必需的。诚哥用一个爱情故事告诉我的东西,大概就是这些。巧妙的糖果包装,吃下去的全是玻璃渣,这就是诚哥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言叶之庭》新海诚作品。其实按日文直译,应该是言之叶之庭。虽然莫名其妙却好是贴切。这是部动画,是画的,画的。背景画得华丽以极。人物却相比粗糙得很,像是刚准备上色,刚上好调子,好像没画完一样。因此,想起陈丹青《局部》里所说,一张画怎样算画完了?作者觉得画完了,表达清楚了,就画完了。
那么现在我们来说表达。整部动画无处不在的都是光,光,光。监督简直像是一个初复明的盲人。对光的感受细腻到分毫。像极了莫奈的印象派作品。天光,水光,叶光,艳阳下小雨蒸腾起的水汽,居然事无巨细地表达出来。
相反人物到更像景色的陪衬。充盈着环境的光影。但,要表达得却已经足够。初观影时只感觉到好似一种腐烂的气息,水草,沉积的池塘,腐坏的人世的味道。而当女主冲出房间的那一刻却神奇般地闻到了雨的味道。清新,凌冽,瞬间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了。我想新海诚真得是相当了不起。我以一个视觉唯美控的角度阐述了这部作品。而电影中表现出的日式传统文化的那种隐忍,隐忍,爆发。
那些个感觉,还是看官自行体会吧。另外,主角这清新的恋脚感真是毫无违和啊。最后,感觉,如果不是清楚明晰地认识自己,洞悉黑暗的人,是不会做出如此,光感满溢的作品的。拍摄画面直接曝光过度好吗。那么,推荐慢慢品味。如上。谢谢。
突然就想在这个阴暗微雨的午后再静静看一遍言叶之庭,然后还是那样,结尾的时候眼泪划过了脸颊。
记得那一年情人节的时候看了秒速五厘米,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从此心里就多了一处若隐若现疼痛的地方。秒5以一种细腻隐晦的表现手法,赤裸裸地揭开了我心里深处的伤疤。我以为不会有人在乎,我以为不会有人明白,直至新海诚的樱花,以秒速五厘米的速度划疼了我的心。我成为了新海诚的忠实粉丝,时时希望能看到更多他的作品。但寒假看了新作追逐繁星的孩子却觉得很是失望。再没有那繁华城市里被喧嚣湮没的悲伤,再没有细腻精致的画面和情感。好在电脑里保存着秒5和言叶的高清版,偶尔我会安静地把电影再看一遍,轻踱着那个繁华冰冷的城市,重温着蓝天下仿佛遥远却贴近心灵的故事,然后看favorites看自己的世界,听听自己的内心。即便是同样的遗憾与伤痛,至少我是透彻清楚地知道了。
关于被距离和时间撕开的情感,还有我一开始没领会过来的恐惧。
新海诚这两部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莫过于用那不紧不慢的节奏悄悄潜入了我的心,一开始感觉没什么,却在继续的生活中不住地想起电影里的情节,渐渐在自己的流淌着的时间里领悟到其中的情感,慢慢觉得难过了,甚至在堕落黑暗的日子里,会痛得无法呼吸。然后重看电影的时候,就会引起强烈共鸣,当中的主旨就深刻得令人惊骇,让人不禁赞叹新海诚的细腻,不只是画面,更多的是他对城市喧嚣背后人性脆弱的挖掘与剖析,看似平凡的故事,却一针见血。
在雨天不愿前进的脚步,驻足在言叶之庭的等待,一次次的停留承载着的那份对未来的恐惧、无奈与困惑。
我在第一次看过言叶之庭时曾说过:"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我祈祷拥有自己的言叶之庭,于雨季中绘清未来的路"其实现在看来,我的心事早已明了,不过是希望在人生的阴雨天里,还能留住最初的真诚,在低谷或是止步不前的时候,有一份能支撑自己不放弃的力量,有一份能支持自己勇敢走下去的信念,所以即便是在言叶之庭踌躇不前时,也一直相信着自己最初的选择。
我站在天空下,坚信雨过天晴的时刻即将来临,即使漠然不语,一直一直相信的,也会坚持下去。
《言语之庭》出现了大量和天气有关的独白,什么时候入梅、期盼下一个雨天……琐碎的心绪也把影片敲碎了,成为一长串的日记流水账,家庭、学业、工作、情感,没有预兆,行进极快。对别的导演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弊病,但新海诚走的就是这种路线,所以看下来并不会太吃力。
紧张有序的轨道交通,黑板上掉落的粉笔屑,池子上的水黾,扑向东京的雨线……新海诚耗费太多气力来营造一个故事情境,就像他在《秒速五厘米》和《云之弊端,约定的地方》做的那样。《言语之庭》的情境是这样的:比往年推迟入梅的东京,下着雨的早晨,没有人的公园。两个逃出现实世界的人,他们相遇了,就像寄身在繁华都会当中的公园。
独自成长的少年,遇上了一个谜一样的女人。影片重复了导演喜爱的主题,关于“两颗心的靠近”。这也是纯爱电影的一大主题,明明近在咫尺,但彼此就是迟迟不动,不愿敞开心扉,不留联系方式。这当然是传统的好事多磨,而且,如果要打破那层隔阂,那么必然需要一次冲突爆发。可以计算下《言语之庭》的再次相遇,两个人隔了整整一个夏季。
如果按照现代社会的速食爱情,他们有默契地相遇,电影早已埋设好足够多的铺垫,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即便有误会有不解,那也可以把情节展开。但新海诚不是这样,他顾左右而言他,让少年画***制鞋,让女人做一些奇怪的举动——喝啤酒配巧克力这样。观众不免会冒出疑问:这个女人到底是谁?真是附近不上班的女白领么?
如果套用真人电影的分析,鞋子象征了女性的内心欲望。远到童话里的水晶鞋,近到高跟鞋之恋和大导演的恋足癖。新海诚不可能不知道这点,当片中出现相关细节,从一笔一划到直接度量,那就可以得出结论:女人的内心有缺憾,迟迟不敢迈出步子。及至下不完的雨,水的意象和电闪雷鸣,那么,导演在这份感情上做的相关文章实在太多,一切景语皆情语。
为了让这种含蓄的心思更有说服力,新海诚又加入了俳句短歌,而且话中有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跟对方诉说行踪,一是向对方透露身份。当然,在一些人看来,这就是自设圈套。然而,如果考虑到他们的身份关系,那么,有这样的对话,好像是再正常不过了。况且,这样的句子出现在电影中,确实也多了一层意境。你所看到和你所想到的,它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东西。
还可以注意到,少年虽然还是个在校生,准备升学考试,但《言语之庭》很少出现学校的主体场景(除了揭开身份的一段内容)。影片故事落在了公园里面,看上去有点像青山真治在《东京公园》描述的那样:菊石的漩涡,世界的起源,爱的原点。别人不喜欢下雨,他们期盼下雨。别人不来公园,他们独占此地。连接家和学校,公园成了另外一个世界,也是真正属于他们内心的地方。
最后,新海诚还是那个新海诚。尽管主人公达成了暂时的和解,然而分开还是这份情感的结局——或许这也是纯爱故事的终极宿命,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从《星之声》开始,新海诚绝对不会让主人公拥抱美好,圆满结束。要让两颗心靠近,也要正视爱的距离,宅男的心果然太过纠结。不过,《言语之庭》算是回到了他擅长的题材上,但愿他会一直画下去。
新海诚是日本近年冒起的动画大师,他的《秒速5厘米》(2007)最为香港人熟悉,诉说两个小生命的相恋与距离,以抒情为调,画功精细,背景画功尤其出众。他对实景十分执着,《秒速5厘米》参照实景,照板的把景物搬到动画里。新作《言叶之庭》(2013)也是如此,动画中景物的精细程度,远远越过前作,主要场境--男女主角相遇的公园--新宿御苑,现在恐怕已经成为男男女女朝圣的圣地了。
自短片《星之声》(2002)始,新海诚动画都有相类的主题,想要处理现代(日本)人的孤独感、人与人的距离,并间问人与人连结的可能。《星之声》与《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2004)的设定让人想起《新世纪福音战士》,都是探讨现代日本年青一代的孤独与封闭。《星之声》时间设定在2046後的未来世界,15岁的女主角被召坐上太空机械人,在宇宙战斗,男主角则留在地球。双方一直以手机传讯,本来即时收到的短讯,慢慢变成半年、一年,後来在一次战争中,女主角的监队彻退到八光年以外的星群中,她的短讯要八年後才能送到男主角的手上。这距离,在新海诚的作品中不断出现,《星之声》是宇宙式的距离;《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是昏迷与清醒的距离;《秒速5厘米》也是实质的距离,虽然没有八光年那麽远;《追逐繁星的孩子》(2011)是生与死的距离;至於《言叶之庭》,就是师与生的身份距离。
人与人的距离,在新海诚的作品中是以异世界来展示的。在《星之声》中,相对於地球的异世界就是宇宙;《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的异世界是昏迷中的梦,男女主角在那儿接通;《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的异世界就是如天堂般的地下世界雅戈泰;而在《言叶之庭》中,异世界不是科幻式的想像,而是实体世界中新宿御苑的「言叶之庭」。那庭被雨水笼罩着,把男女主角隔於外界之外,成就孤独个体生命结连之可能。
男主角孝雄是15岁的高中生,对读书没太兴趣但却极想当造鞋师,每逢下雨天他就会翘第一堂课跑到亭子,并在亭中遇到女子雪野百香里。孝雄後来才发现原来百香里是学校的老师,被学生欺凌而不想上班。他们都是被社会排除出来孤独的人,在言叶之庭中遇上。在孤独和距离中,新海诚探索情之可能,因此抒情不只是一种叙事的手法,而是他尝试结连原子个体的途径。
虽然新海诚的动画往往有很戏剧的元素,但他并没有胡乱的让男女主角走在一起,以为就此可以解决孤独这问题。又或者说,孤独是他外显的主题,但更内在的主题,是成长。《星之声》中的男女主角间的距离是不能跳越的,孤独感是永远存在的,因此他们要学习与孤独和等待相处。《言叶之庭》也是如此。戏中的高潮当然是孝雄向百香里表白那段,他的一段话正正揭开新海诚认为现代日本人(特别是年轻一辈)的问题︰对自我没有信心,不愿意冒险把自己放开让其他人进入他们的生命。这切断了情,使人不能成为有情的主体,因此失了连结的机会。
我相信,新海诚提出的社会现象,并非日本独有,而是全球资本主义底下现代城市所共有的。资本主义把人异化这个论点并不新鲜,至於日本新一代的没自信和孤独感,与他们代际间的问题有关,这情况也是跨国的︰对照战後婴儿潮的乐观进取,陷入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一代自然满有危机感,生活在惶恐中。而情之所以重要,就是能把缺失的主体填满,明白当下的处境也能爱,这就是情之所以能生能死的力量。
成长,不一定是美好的,但一定是生活必需的。这部作品最让我在意的是文中的一句对话:“人嘛,总有哪里不正常。”这句话在我看来简直是点睛之笔,是文眼。这句话也是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存在的。
纵观文中的所有角色。无论是渴望长大、不想变得迷茫平庸的秋月孝雄;还是濒临破碎、寻求安慰和依靠的雪野百香里;亦或者梦想被平凡的现实击垮、在女友和弟弟身上汲取热情又因此觉得不安和羞愧的秋月翔太;追求梦想、释放自我的寺本梨花……这些角色,有的是在人前扮演着正常,内心却饱受压力与困扰:孝雄,翔太,雪野,阳菜子老师;有的是被人定义为不正常,却坚持自己的神秘:雪野,宵峰,叶子,梨花。这其中有文化的碰撞,有集体与个人矛盾,有恶意交织,有善意支撑。这些人的内心与外表体现出的差异,和差异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才是这部作品试***去探寻挖掘的深处。
结合日本僵化冷漠集体主义的社会现状,不难发现文中角色的确是社会的剪影。理想缺失的年轻人,沉重的工作压力,校园霸凌,缺乏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种种现实问题在这篇看似轻松的作品里都有着体现。在加深联系感的同时,也让作品的内涵不仅仅只是单薄的现代童话。
“人嘛,总有哪里不正常。”这是每个人都体味的到的自己。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被不正常带来的虚假的罪恶感所拖累而裹足不前。雪野最后选择回到老家,试着靠自己的力量和思念重新行走;孝雄不再迷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和喜欢的事物,成为了大人;翔太和梨花开始同居,一个开始甘于平凡并做好这样的自己,一个继续坚定不移的追求梦想。他们接受了彼此差异,也学会了互相妥协。各个角色也有他们的成长,这个贯穿整本书的主题,无时无刻不在每一个角色每一点细微的变化中体现出来。
关东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每年必须经历的。秋月孝雄就是这么一个喜欢雨的男孩。在雨天的早晨,他会选择放纵自己去逃课,来到公园里欣赏雨景和研习自己的梦想——制鞋。整部动漫的主色调是淡淡清新的淡绿色,在雨中朦胧嫩绿的公园美丽的无法用语言形容。这里便是邂逅的最佳地点。秋月在这里遇到了喝啤酒配巧克力的奇怪女人雪野百香里,在夏季唯美的烟雨中展开青春治愈的恋爱故事。“小时候,天空总是遥不可及。于是喜欢上了雨,因为它带来天空的气息。”
新海诚的作品十分善于挖掘到观众内心最为隐秘的柔软世界,来寻找人们内心所向往的最美好的景象。像《秒速五厘米》,《云的彼端,约定之地》和《追逐繁星的孩子》,他分别为我们描述了樱花树下小孩子的青涩记忆,柔然而引人幻想的白云的彼方有着我们的约定,璀璨的星河上传来的梦幻般的声音。他总是以那些人们幻想的美好来编成人没幻想的美好故事,让人们的内心沉浸在幻想之中而无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法自拔。在《言叶之庭》的世界里,他为我们描述的是仿佛江南烟雨一般的朦胧,如诗如画。在景色的渲染上,新海诚一如既往的了解人们内心的需求,总是能在最合适的地方插入最合适的画面,我们只能按着他安排的路走,感受到他想让我们了解的东西。 “她的名字、年龄、职业、家庭住址我都一无所知,她仿佛代言了整个世界的秘密。”
对于暗恋的心理描写,言叶之庭可以说做的登峰造极。想去了解而又害怕拒绝,越害怕就越想去了解……对于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的十分到位,这样可以引起不少暗恋的观众心里的共鸣。秋月一直注视着自己梦想的世界,对外界的一切熟视无睹,与这个年纪应该有的美好格格不入,但也因此造就了他和雪野的美妙邂逅。个人十分喜欢这里的设定,可能是从秋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心怀着不一样的秘密的两个人,彼此都在对方的世界里找到了倾诉的窗口,心与心得距离渐渐的接近,蓦然回过神来才发现,两人早已离不开彼此。
“即使没有鞋子,我们也能迈出脚步。”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一场雨天里的意外邂逅拉开了帷幕。15周岁的高中生秋月孝雄逃课来到了一间公园的小亭子里寻找自己的宁静,也就是在此,他遇见了一个边喝啤酒、边吃巧克力的“奇怪”的女人:雪野百香里,她留下了一句短歌“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二人由此结缘。
雪野巧克力配啤酒的奇怪行为引起了秋月的注意,主动向她搭话,对此,雪野不以为意。“反正所谓人类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正常的”一话道出了背后多少辛酸: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所教授的学生的诽谤与谩骂,其他人异样的眼光,以及最亲近的人的不理解。
“在那段呼吸都会痛的日子里,你却只肯埋头收集周围的声音,丝毫不肯相信我的只言片语。”如果说他人的诋毁诽谤是一支支锋利的箭矢,使她遍体鳞伤,那么最亲密的人的不理解和漠视,就如同直插心口的一把匕首,简单却致命。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无奈和辛酸,不论是成年人,亦或是高中生,在人生这条道路上,他们背负着自己的困难踽踽独行。
15岁的秋月亦有自己的烦恼,所热爱的制鞋所需费用高昂,学校老师的不理解和鄙视,家庭状况的不佳,如何继续这一奢侈的梦想成为了他肩上的一座大山。
由此,雪野变成了雨天在亭子里巧克力配啤酒的奇怪女人,逃避流言蜚语,独自积攒迈步前行的勇气;秋月变成了雨天上午逃课在亭子里绘制鞋样的不良学生,逃避老师的批评和指责,以及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独自编织自己的梦想。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
秋月在得知雪野是古文老师,并且了解学校的风波后,找到了造谣者,打了一架,并去公园找到了雪野,说出了暗含心事的答歌“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勇敢表白被婉拒后,却故作镇定地否定之前的表白。直到这里,我才看到了秋月身上的少年意气、那种奋不顾身的.勇气以及青春的美好。
不得不说,雪野突破内心的阻碍,驱散重重考虑后的犹豫,没顾上穿鞋冲出去追赶秋月的瞬间,令我动容。我不禁想起了棱镜的一首歌《这是我一生中最勇敢的瞬间》,“这是我一生中最勇敢的瞬间,远在世界尽头的你站在我面前”。跨过年龄、身份的鸿沟,我来到了你的面前。相信无论未来的结果如何,这份勇气也值得回味一生。
“最开始我就觉得,你不讨人喜欢,一大早就在公园喝啤酒,用搞不懂的短歌糊弄我。”
“你早就知道我们是师生了吧?也太狡猾了,如果知道你是老师的话,我也不会去提做鞋的事情了。”
“你啊,你也就这样了,对重要的事只字不提,摆出一副和自己没关系的样子,孤独一个人,度过一生吧!”
“每天早上都收拾好了,准备去学校,但是被恐惧压的迈不出脚步,怎么样都踏不出第一步,是在那里,是你,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幸好,秋月值得雪野的勇气,他理解她的苦楚,懂得她的不易。雪野说她一直在训练自己迈出脚步,即使没有鞋子。于是秋月给了她一双鞋,给了她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勇气,助她稳稳踏出人生的每一步。让只能尝出巧克力与啤酒苦涩味道的她,再次感受到了人生的酸甜滋味。
而雪野同样给了秋月勇气,坚定自己梦想的勇气,抵抗周围质疑的勇气。在他迷茫、内心不够坚定的时候,鼓励他,让他能在少年正当时,不堕青云志,不负少年梦。
最后我想说的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以勇气之矛,以爱为盾,破人生之阴霾,不负人间一趟。在面临困难、遭受挫折时,请不要忘记:即使没有鞋子,我们也能迈出脚步。
《言叶之庭》的故事发生在现代东京,故事讲述了以制鞋人为目标的少年秋月和神秘女子雪野邂逅恋爱故事。故事源于万叶集开篇的“孤悲”之恋,作品中透露出鞋、万叶集、日本庭园、雨等意象,使人回味许久。
46分钟的《言语之庭》带给我的清新芳香气息沁人心脾,画面绝对是美轮美奂,光与影的完美结合,一帧一格便是画。这部作品延续了《秒速五厘米》的小清新,唯美的风格,全剧都在雨的世界中展开,雨的表现近乎真实并且比真实更具美感,消除了夏日的炎热,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作者巧妙地将故事的地点从喧嚣的城市转移到宁静,清凉的公园凉亭之中,周围随风起舞的郁郁葱葱的树和微起涟漪的湖水,使得气氛更为融洽,为爱情的产生创造了绝佳的条件。画面美,人更美,人物形象生动,作者在人物表现的细节方面更为细腻入微,尤其是女主人公足部及其一系列动作,摇荡人心,给人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结尾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总爆发,足够震撼人心,敲打着我们的心扉。
我觉得这部作品虽然内容俗套,但好在导演通过唯美的画面,忧伤的配乐使整个故逗逼事变得鲜活起来。
看起来整个人仿佛沉浸其中,让一段不伦不类的爱恋似乎都变得合情合理。
在片中的幸福时刻几乎都在下雨天:雨中凉庭的温暖相遇和滂沱大雨的真心相对。
雨,隔绝了一般人的靠近,留给他俩美好的二人世界;雨,也是释放,当她碍于世硬盘数据线人眼光对他口是心非时,漫天大雨彷佛无言的抗议;当她压抑多时的眼泪随着雨声倾盆而下时,也终于释放了内心的情感,放下一切朝他飞奔而去。大雨中的相拥而泣更是两人打从心底的释然,不管以后会如何?至少此刻当下,在心里那个人的面前,不再隐藏自己,不再说谎逃避。这是全片的泪点,因为我们都明白两人真心相对的那一刻有珍贵!而后,他们一起看见了雨过天晴的美丽彩虹。
看完本片后,突然对雨天生出了好感,特别在这炎夏午后,突如其来的阵雨如天降甘霖,清凉了燥热的此刻。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男孩的回答,打破了只有雨天才相见的惯例,也打破了彼此的界线,心灵真正融合。只要想见,就能见,一起走入人群也不分开。跨出艰难的那一步,爱就成了简单的事。时晴交替,其实才是人生常态。若无雨,燥热难耐,若天不晴,阴霾难散。晴雨都相见,也才有机会一起看到难得一见的彩虹。
我喜欢最后他在雪中凉庭读她自远方寄来的信。最寒冷的季节,最温暖的问候,两人在不在一起似乎已不什么的诗是这段感情的关键。 这是一个关于“陪伴”的故事,男孩带着初恋的情意温暖心伤的女子,与爱情有关,更与爱有关。有幸在生命中的雨季遇见真心陪伴之人,内心的阴霾与恐惧似乎也随之散去。短暂的相遇也因长久的牵挂成为生命中的彩虹,能被自己喜欢的人挂念着,即便不在一起,其实也从未分开过。
对于这部影片,单我个人来说,我很喜欢,特别喜欢。
先不说它的画面制作与色彩的运用。就说这部电影的故事,虽然故事乍看不显眼,显得简单,没有那种大场面,但是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事才是最贴近我们的生活,因为生活原本就是简简单单的。秋月与原野我个人感觉不像是爱情,更像是一对灵魂伴侣,在他们各自陷入低谷的时候,遇到了彼此,互相给予鼓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
这部影片对于色彩的运用很好,采用了绿色作为背景色,绿色象征着青春与活力。
在最后的结局中,他们两虽然没有在一起,但是却胜与在一起。在原野给秋月的信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希望秋月快乐,温暖的季节早日到来”。我想是原野是想让秋月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开心,远离如今的生活。秋月说“如果有一天,能够走得更稳更远了,就去见她吧”。是说当他有自己的事业能担负起家里的花销的时候,或许可以给她想要的一生。那时候才是在一起的最好的时候。即使不在一起,也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一直走下去......
朋友说:“你要看《言叶之庭》吗?”没有。于是,我看了第一遍,没有看懂,因为忙着与人聊天,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于是,再看一遍,终于完整地看完了。原来,结尾的片尾曲过后,还有结尾的!幸好,我看第二遍是真的把它完完全全地看完了。看来,耐性很重要,对我而言尤其重要!
与朋友聊起,她说唯美,确实!可我们两人,对于文中的内容——姐弟恋确是不甚赞同!她的说法是两个人年纪相差太大(相差12年),即使秋月仍记得老师雪野,也不会在一起的。我的说法也是不会在一起,但我觉得秋月可能会找一个类似于雪野老师的人作为人生伴侣,因为很多人说初恋总是令人回味的。但讨论到最后,因为结尾秋月说:”回望当初,那时我一定也一直在训练自己迈步。如果有一天,能够走得更稳更远了,就去见她吧!“这个结局留了两个可能性的空白给观众,我们两人说的就是最切合现实的问题;但对于它的另一个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就是他们两人可以在一起,毕竟在超越现实的束缚之下,有这个轻微、微弱的可能性存在。貌似在西方,恋爱不考虑年龄比较司空见惯!
好了,她说让我做第一吃螃蟹的人,就写吧!
抛开我和她的讨论,讲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刚开始,我选择看这部《言叶之庭》只是因为在微博上看到,说——新海诚是继承了宫崎骏的日本新生代动画导演!冲着这个,我才看的。首先,片子开头我看到一点一点的水滴跌落进湖的景象,那一圈圈的涟漪飘荡开来,可惜没有青蛙,不然就可以”青草池塘处处蛙“了,呵呵!接着,地铁的轮转,表示地铁急速地行驶,过了一会儿,画面又回到了湖边的枝条上,这里的绘画,我觉得挺假的,没办法,我太挑剔了!
然后,展现了一幅日本人挤地铁的生活景象。渐渐地,画面定格在故事叙述的重要地点了。
湖中的亭子,相遇的时刻竟是男主角(秋月)撑伞,而女主角(雪野)在喝着啤酒并且甩着中跟鞋,优哉游哉地晃悠着。情节,我就不再赘述了。只是,因为秋月不小心把橡皮擦掉落,而雪野把它捡起,这成为他们两人相识的契机。我不想说太多有关他们两人的经过、结果。
但我找了一下资料说——新海诚的解释:
在万叶假名时代,日本曾有过直接用汉字来表示“大和言叶”的时期,例如“春”(HARU)写作“波流”、“堇”(SUMIRE)写作“须美礼”,这是比现在的“春”和“堇”等汉字更有绘画性的语言表述方法。
而在当时“恋”则写作“孤悲”。在700年代,遥远的先祖就已经对恋的现象有了很深的认识。顺便一提恋爱是近代自西方输入的概念,过去的日本没有恋爱,只有恋。
本作虽然是以现代为舞台,但描写的却是这种恋——在爱到来之前孤独地希求着谁的这种感情,被融入了这部新作中。并非是与谁的爱或羁绊或约定,仅仅是想描写那伫立在遥远的身边的人。虽然暂时还不能传达更多的内容,但至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鼓舞身怀着(过)“孤悲”这种感情的人。
看了这个,再对应结尾秋月和雪野的对话——秋月:”如果知道你是老师,我也不会提起制鞋的事了。反正也做不到,不可能实现。为什么不这么告诉我呢?是不是觉得小孩子的梦话随便敷衍一下就行了?我再憧憬什么,再爱慕谁,也无法传达,不过一厢情愿。你从一开始就知道了(省略几句),你就这样孤单一人度过一生吧!”(节选)雪野:“每天早上,穿戴整齐去学校,但总是被恐惧压得迈不出脚步。在那里,是你,是你给了我前行的力量。”这段话,确实是应了“孤悲”一词的感觉。最后,点出了新海诚给的解释。
但我不懂的是标题,它的蕴含是什么。《言叶之庭》又可译作《语言之庭》。那我姑且做自己的解释吧!“言叶”可译成“语言”,是指人与人应多交流吧,而不是把自己困在自己做的笼子里头胡思乱想,因为“孤悲”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再来,“庭”这个字,在日语只有“家庭”或“(前)庭”之类的意思(我不懂日语,只是百度了一下,有错的请指教哦!),但在中国的谐音中可为“亭”,因为男女主人公的相遇在湖的亭子,若改成“言叶之亭”,没有“言叶之庭”那么好听、优雅。如果,这么想,就大概可以对这部电影解释成这样了。
不得不说一句,新海诚再接再厉吧!希望青出于蓝哦!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08:36: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883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