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原因分析

更新时间:2023-05-26 21:51:02 阅读: 评论:0

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现象及原因分析
春节的介绍
高龄备孕>安分作者:刘晓飞
英语单词学习软件
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8期
    刘晓飞
      近年来,随着各类英语考试对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翻译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国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然而,很多学生的译文无法切题,思路混乱,语言支离破碎,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走出中式思维模式造成的误区,经常出现类似“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样的中式英语,或者叫Chinglish。中式英语被称之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汉语及英语混合而成的合体语言。国内学者一般认同的定义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我国清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翻译的标准应做到“信”、“达”、“雅”,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应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但是由于受到汉语文化以及思维方式的影响,在翻译实践中往往出现明显带有汉语痕迹而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式英语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
香水茉莉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观察绿豆的日记A组词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一种语言都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为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中国学生由于长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熏陶,对不同语言文化的个性了解不足,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信息差,很容易出现“中式英语”。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中被描述成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动物,是权力、财富及祥和的象征是权力、财富、繁荣及祥和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龙被认为成是一种类似巨型爬行动物,长着翅膀口中喷火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因此,如果把成语“望子成龙”翻译成:Eager to 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那么将会使西方人产生何种意象?若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将能达到更好的理解效果。再如,“dog”这个单词由于拼写比较简单,也不涉及什么语法,大多数教师在处理这个单词的时候可能会一带而过。但是笔者认为,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dog”这个单词像学生介绍中西文化的差异。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有贬义,如“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实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例如,He is a lucky dog.(他是一个幸运儿)。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等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课过程中除了讲授英语词汇、语法,还要结合课文向学生讲解西方文化中的社会习俗、历史背景等知识,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特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减少学生的语用失误。
车库英文

本文发布于:2023-05-26 21:51: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87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文化   语言   翻译   中式   中国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