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过犹不及七律长征课件”
作者:刘源
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18期
森林防火黑板报 摘 要带十的字 “归化”是当代译坛讨论的热点问题。但是专门探讨归化的尺度的文章很少。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结合大量的翻译实例,对“归化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尺度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归化”的概念及功能;第二部分介绍翻译中的归化及其优点;第三部分介绍翻译中的过度归化及其三个后果;第四部分简要介绍“归化”的不足;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
关键词 归化 尺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用甚至造句 0 前言
关于 “归化”(Domestication喝酸奶解酒吗)的论文散布在国内各种外语类学术刊物中。每篇文章都提到文化的概念,可见,翻译中的“归化”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相连。在作“归化”研究时,许多文章
都谈到一个“适度”的问题。鉴于适度“归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1 对“归化”的解读
翻译的“归化”来源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于1813年宣读的论文。在文中,他提出“the translation which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him”(Venuti, 2004:19-20)。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即后来的“花枝招展的意思异化”鱼头的做法大全家常菜与“归化”。
所谓“归化”,即“A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which a transparent, fluent style is adopt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trangeness of the foreign text for TL reader”(Mark& Moira,2004: 44),亦可简单阐释为采用地道的译入语来交流,用符合讲译入语民族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来讲述译出语的故事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