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更新时间:2023-05-17 04:54:31 阅读: 评论:0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吕雉,字娥姁,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有正史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及皇太后。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希望大家喜欢!

刘邦和吕雉的故事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治家、战略家、指挥家,刘备虽出身农家,并没有什么学识,但他知人善任,成功击败霸王项羽,统一天下,成为一代君王。但是提起刘煎鸡胸肉邦,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妻子吕后,也是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

吕雉是吕公的女儿,因吕公与人结仇,后到沛县定居,因此结识了刘邦,认为刘邦虽出身不好,但以后必定会出人头地,于是不顾家人反对,将吕雉许配给刘邦。而吕雉也并没有嫌弃刘邦,刘邦外出时,吕雉不仅***支撑家庭,还时常长途跋涉,为刘邦送去衣物,可谓是糟糠之妻。后来,以刘邦为首的汉***与项羽为首的楚***大战,汉***大败,吕雉被楚***所俘,过了两年,楚汉议和才放于归汉。可惜,刘邦并不珍惜这一位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当吕雉归汉时,刘邦身边早有了一位宠妃戚夫人。还因宠爱戚夫人,曾几度想要废黜吕雉儿子刘盈的太子之位,全然忘了吕雉与他的患难之情。

归汉的吕雉,为丈夫薄情而心伤,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开始了杀人立威,走上了谋权夺势之路,最终成为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

起初善良坚强的吕雉在刘邦死后,不仅后宫中把当时受宠的戚夫人做为“人彘”,而且黄大年观后感在前朝临朝称制,行使皇帝之权,为中国太后专***的第一人。是我国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

吕雉杀韩信

韩信死于汉皇后吕雉之手人人都知道,那么吕雉为什么要杀掉韩信,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韩信为人简单,锋芒毕露,吕雉害怕有朝一日韩信策反,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在没有请示刘邦的情况下,私自斩杀了韩信三族。

韩信也可以算是***功臣,大部分的汉室江山可以说是韩信一手打下的,因此韩信威望极高,若有一天要造反,恐怕刘邦也未必是韩信的对手。至于吕雉要杀了韩信,过程如下。

在汉高祖时期,陈稀造反,刘邦外出打仗,吕雉待烧汤在宫内,一次无意间发现,陈稀与韩信秘密书信来往,多是劝韩信策反,韩信十分犹豫。当时刘邦当上了皇帝开始诛杀***功臣,即便这样,韩信仍就决定协助刘邦。

之后韩信的一个手下犯了错误准备诛之,可谁知该手下的弟弟向吕后报信,骗她说韩信要造反。于是吕后找来萧何商量对策,骗韩信说,刘邦灭了陈稀要开庆功会,要求前来参加。当时的韩信并不是知情,便高兴的`前往宫中。当韩信被骗来到宫中,立刻就被抓了起来,于是破口大骂,一位将领才说出来实情。吕后一看时机成熟,便当机立断将韩信杀掉。还灭了韩信父族、母族和妻族。

就这样,鸟尽弓藏,兔死狗亨。有多少***大将被疑心所杀,当初的誓言共患难、享清福,被疑心所韩剧萝卜泡菜扼杀。连韩信这样的开元大将都被诛杀,那其他的就可想而知了父母呼应勿缓。

报名艺考吕雉的妹妹

说起吕氏家族成员,我们食品饮品最熟知的就是吕雉和她的父亲了。在历史安卓解压上还有一位女人和她息息相关。她就是吕雉的妹妹吕媭。

吕媭,是汉皇后吕雉的妹妹,也是樊哙的妻子,并育有一子,取名樊pen怎么读伉。吕后执掌朝廷大权,开外戚干***的先河,她的妹妹也被封为临光候,是历史上第三位被封侯的女性人物。吕氏家族没落后,在诛杀吕氏的斗争中被乱棍打死。历史上的吕媭为人用事专权,几乎每个大臣都很害宁波帮博物馆怕她并且对她恨之入骨。

关于她的丈夫樊哙,曾在镇压卢绾反叛中,由于迟迟没有发兵,惹怒了刘邦,刘邦就派人下了一道圣旨,让陈平处死樊哙。而陈平于樊哙有手足情谊,不忍杀之,于是便命人只是将樊哙捉住,送往了长安。虽然这样做了,但在吕媭心中,他认为陈平是为了向刘邦献计谋,是刘邦的走狗,所以一直对陈平有怨念。在汉惠帝驾崩后,汉皇后吕雉扶持了汉少帝登位,而这时候的吕姓诸侯王的数目已经远远多于刘氏诸侯,于是吕媭就仗着姐姐吕雉皇后的势力,开始作威作福,任性妄为,因此与不少大臣结仇。在吕氏驾崩,家族没落之期,在陈平等人的带领下诛杀了她。

关于吕媭的儿子,名为樊伉,被封为舞阳候。由于吕氏生前垂帘听***,独揽朝堂,大臣都很害怕。在之后9年的时间里,吕后去世,而她的妹妹及吕氏家眷皆被诛杀,而樊伉也不能幸免。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04:5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844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汉高祖   刘邦   皇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