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一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师生现实情况做好准备,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领导重视纳入评估内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特别是德育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具体、触手可及,通过联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从而防止了简单说教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跨过了应试教育的槛,向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进发。体育也同样加强了社会、生理、心理等素质教育,注重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于体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特别是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具体,触手可及,学生联系实际,易于接受,从而防止了简单说教的现象。对于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体现思想品德教育,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从师生现实情况做好准备
1。学生心理条件的准备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认识方面有如下表现:感知觉活动的精确性、概括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已能较为全面深刻地观察事物并剖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情感与意志的发展上,他们情感日渐丰富,容易感染和接受影响,其社会情操初步形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友谊等,另外好奇心很强。教师是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其情感意志加以培养和锻炼,并对于各方面的缺憾加以纠正调节。
2。教师教材、教法等的准备
(1)备课。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备课前应充分钻研教材,注明在哪样活动中具体表现,并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切实把育人的目标落实到每节教学中。
(2)课堂常规。每节体育课都有一定制度化了的教学常规。例如,课前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在教师面前的表现欲和荣誉感,让学生取送器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的好品质,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教学过程。根据教案中教材教法的安排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例如,小组长带队,整队、分组练习,同学们积极响应,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的精神。又如在支撑跳跃着已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对其动作加以肯定,从而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
(4)基础知识课。在基础知识教学时,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振兴祖国的体育事业而学习、而锻炼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责任感。如在教授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时,阐明体育与军事的关系,加强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强身作用防御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只有强壮的体魄才能保卫祖国,才能甩掉“东亚病夫”帽子。又如通过“乒乓外交”“五连冠”“亚洲飞人刘翔”等体坛佳话,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积极的为祖国而学习,学好知识加强锻炼的意志品质。
二、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1。更新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思之于行前”只有头脑中有了一个目标、计划,行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偏离主题。对学生增加素质教育的教材,并对完成效果的评估提高到非应试教育的评估水平上来。
2。利用教师的“光环效应”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传播者,也是德育教育的表现者。在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生动简明的讲解,正确优美的示范,和良好的品德修养、言谈举止,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有敬佩而信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服从教师的领导、指挥,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好品质。
3。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
在体育教材,各项目的要求不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不尽相同。例如,队列队形的教学,就应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并行成坐、立、行的良好姿态。在篮球等球类项目比赛中,不仅要求队员个人技术良好,而且需要队员的良好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有助于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观念。同时,可用反面的打“英雄球”难以取胜,从而对正确的加以肯定,强调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又如,在长跑、超长跑项目教学中,周期性的重复运动,毫无兴趣可言,可适当讲解“马家军”在训练时,磨掉脚趾甲的事例,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同时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
4。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教师应把握契机,随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如课上某位同学做错了动作,部分学生起哄嘲笑他,抓住这一事例,向学生讲些同学之间有错时应该当互相鼓励帮助,而不是冷嘲热讽,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真诚待人的良好品质。又如,在使用实心球时,某个同学用脚踩球,针对这一点,教师应马上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学校财产,珍惜体育器材爱护公物的教育。
三、
领导重视纳入评估内容由于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造成学校比较重视仅有的几项考试项目,其评估时,也仅看升学学生的体育成绩满分率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成绩这一硬件教育,而忽视了思想品质教育,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评估中,应安排适当的德育教育内容,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有教师不断的挖掘,随时指导修正学生的思想品质缺陷,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二
摘 要:教学“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所以语文课堂上,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德育。侧重举例论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方法
在初中教学中进行“传道”方法很多。经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教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有针对性
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和《绿》,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等。
2.可以通过充满爱国主义的文章和诗篇,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做》,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3.还可以通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的文章,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好习惯。如:《老山界》《金色的鱼钩》《草地晚餐》等。
二、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内容丰富而新颖、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读书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性格,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当然,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学生一定要有选择地去读,教师也一定要掌握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给出有价值的书目供学生参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并且及时加以指导,使他们真正地热爱阅读,主动阅读。
三、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从古到今,在学生教材中,有很多非常出名、历史悠久的名言警句,其中包括诗词、散文或小说,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学特色,而且还含有一些诗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还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往往通过其中的几句话或者一段话来体现。面对这些非常有教育意义和思想道德理论的句子,我们更应紧紧抓住其核心意义,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来逐字逐句地分析他们的喻义和作用。举例说明。如,在讲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不仅要求学生领会作者对洞庭湖的美好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时的写作背景。又如,在讲解鲁迅小说《故乡》,在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绝对不可少的环节。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激活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使语文教学工作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王涵。名人名言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04.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三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从以下这两个方面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要明确现在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知道现代的素质教育要以提升民族的教育作为宗旨。教育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不能只注重优秀的学生,不管那些所谓的差生,这样是不行的,必须要考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之下,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2)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都需要进行改变,否则根本难以适应现代的教学发展步伐。
(3)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目标”为了推进素质的教育,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方法、评价、管理,目前,以下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放松双基。第二、课程与课时目标的混淆。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是过程与结果,即实好了三维目标的实现。为了把握好这个“度”,从教学目标的落实开始实施。从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应用的意义,以及其必要性和价值。在课前需要预习,而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就能理解其意义,以及能正确地读写。在结合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采取分层教学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最关键的一环,教师在分之前,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不要让学生心理有任何的负担,觉得自己比别的学生学习差的思想产生,并不是要将他们进行等级的划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措施。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潜力,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整体提高班级的分数。
(二)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将学生按照下、中、上三个层次,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表示:a层表示的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但是对有发散思维的题目不了解。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
(三)在布置作业方面要层次化
教师在教学完一个章节或者一个概念后,要针对这些概念性质的知识进行相关题目的练习,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所以,在上完一节数学课后,要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不能一刀切,如对于a组学生,要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作业,比如课后练习题。对于b层的学生,则要以基础性为主,同时还要留几道有提高性质的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一些优点难度的综合性试题。(四)在课外辅导方面也要做到层次化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及时针对学习由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补习,补习的时间主要是课间或者是课外活动的时间,对于a层学生进行基础补课,对于学习优秀的c层学生来说,要设计一些有难度的试题,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有思考程度的试题,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采用多元化评价;
学生一般对于计算机这门课,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设计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中,由于一节课只有45分钟的时间,学生在练习完基本操作后,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去做其他的,所以,教师要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好的小视频、小动画等,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上完信息技术课后,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多元化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变教学的方式而已。
在评价中,多给予学生肯定,少点批评,激励学生主动研究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坚强、进取精神,从一点小的进步,获取更多的能力。以上都说明。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我们要采取的评价方法必须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四、信息技术教学课要多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上信息技术课,都要在机房进行上课,所以,在操作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如果都问教师的话,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所以,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这种方法的使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那些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利用展示台进行展示,给予他们的成绩的一种肯定,对学生进行安排优秀的学生旁边安排2个计算机技术比较差的学生,让优秀生辅导差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师方式的采用大大减少了教师的课堂辅导,使得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容易的进行解决。
同时这样做,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使得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机构已经将信息技术这门课引入了中学的必修课,这对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素质,这是一项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的一个正确措施。教师要不断对这门课程进行研究,勇于创新,不断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做出更多地贡献。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四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德育渗透工作中,要进行全面规划,结合德育素材渗透德育内容;适当的德育评价,将更有助于德育渗透收到实效。
[关键词]德育渗透;总体规划;德育类型;德育评价
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政治上的信念、信仰,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良好个性、社会公德。《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为全面实现初中物理的教学任务,在物理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本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一、总体规化德育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结合德育内容和素材,选取合适的方法,有机渗透,与教学融为一体,整体规化,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
一是规划德育内容。如世界观、价值观、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行为习惯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崇高的人生信仰,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选取德育素材。不能德育渗透当成一种政治说教,要以德育素材为载体,让学生感知、体验,把德育的思想观念渗透进去,不是把德育的条文摆出来。
三是运用德育方法。德育过程要遵守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和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实验、讨论、讲座、收看电视、多媒体、挂图、网络等,让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让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四是德育内容序列化。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和德育素材按下表进行汇总、分类,按学期整理,把德育内容分层次教学,由浅入深,逐渐让学生理解德育内容,并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品德。
二、德育类型和德育素材
1、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物理学家和科学世界方面的素材,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时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如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将牛顿的一段名言给学生:“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在讲到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从《牛郎织女》人类邀游寰宇的梦想,到今天我国“神七”问天,翟志刚神七完成出舱太空行走任务,组织学生收看电视与网络查询“神七”的报导,激励学生科学探究的强烈愿望,立志献身科学研究的伟大事业。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成就和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磁现象”中,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司南,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就有记载;“地磁场”中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有偏离的记述,最早在宋代沈括已有记载,比西方早400多年;“磁悬浮列车”与中国高铁发展,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磁悬浮只有上海,武广高速铁路采用动车组的高速列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也要告诫学生,我国虽在一些方面赶上或超出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整体上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意志和责任,树立科学报国的理想。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例如:水的故事--生命的延续与工农业发展都离不开水,而工农业的发展又造成水污染等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物态变化、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规律的实例;惯性、摩擦力、电热的利用与防止等对人类有有害一面和有益一面,可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 的辨证观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物质发生熔化和凝固的关键点,其间渗透着量变和质变;密度、电阻深刻表明了表面现象和内在本质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教材,阐明物理概念和规律,由此逐渐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道德品质的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性格和气质,遵守社会公德,教材中有很多德育素材,需要教育工作者挖掘德育思想,积极引导学生。
激发学习兴趣。比如,讲“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通过对比实验以及体验在黑夜看清自己的脸,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乐趣和光的反射的运用。
注意环境保护。如在“干电池”、“ 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中,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废旧电池等物品对环境的危害,教育学生做环保卫士。
养成良好行为。如,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时,教育学生文明燃放烟花爆竹、到夜深时注意控制音响的响度等。
讲文明讲礼貌。如,在 讲授“力的作用是相互”时,引用陶行之的一段话“你打我,我打你,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借别人的嘴骂自己”,以此教育学生不打人不骂人,学会与人相处、相互帮助。
三、德育渗透评价机制
为使德育渗透收到实效,教学中应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以活动、讨论、讲座等多种方式和方法,或者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或者阶段性专题讨论,或者结合一些地方由于工业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分析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种种由学生参与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激励学生真正去体验爱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不仅会读书,还且会做人。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五
论文关键词:德育课 人格 教育
论文摘要: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形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从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内外结合,进行人格教育;坚持日常化教育,形成个人习惯;加强学生友好与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等四个方面进行努力,将会非常有利于中职学生的优秀人格的养成。
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培养出大量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青年一代。学校德育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这一重担。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就如无根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人下去。”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
在传统的德育课上,有的教师仅仅把力气花在正面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很少从人格和心理角度来深化品德教育,使品德教育变成了机械的说教,失去了品德教育的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把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品德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笔者认为,在德育课的人格培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所独有的青春气息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活泼向上的激情,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青年在这一时期表现出逆反倾向。”现今有部分学生喜欢扮“酷”、搞怪、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举动以赢得别人的羡慕与追捧;更有甚者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吸烟、酗酒、拉帮结伙儿来显示自己的“义气”。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老师在人格教育中应以学生为本,多一些宽容和温暖,少一些简单和粗暴。
譬如:我校从20xx年开始,就对学生在纪律、卫生、学习仪容仪表等各方面实行德育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与评优、评先和就业结合起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量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扣分的多加分的少,管理者只管扣分不重视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和说服教育。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
正如肖川先生所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目的是春风化雨般地使每一位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应该说这种“量化考核”教育是强制教育,强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的,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以理服人的心理,中国有句老话叫“压而不服”。
二、内外结合,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
避免武断或一刀切式的作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而外部灌输是社会教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社会个体的人格要素和思想政治内在化,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譬如,在今天的校园里,学生随口说脏活的现象屡见不鲜,消除这种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德育老师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才能妥善地处理好。有的老师悄悄将学生经常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录下来,在德育课上进行播放,希望通过脏话曝光触动学生反思不文明的行为。但是,这并没有起到一药治百病的效果。
笔者认为,不同的情况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恶意漫骂的、故意说脏话的、偶尔说脏话的和习惯说脏话的不同情况,应该区别对待,不应采取统一暴光的一刀切方式来处理。对于德育教师和学校而言,重要的是营造文明的课堂和校园环境,营造人人文明交流语言的环境,同时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的角度教会学生企确的交往方式,真正教会他们学说文明话,学做文明人。
我国传统教育就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三、坚持日常化教育,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
作为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使得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学问,还要人格健全,做人做事的能力强,以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学生人格养成的教育中更应该重视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培育学生的优良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譬如,要培养爱国思想,首先就要从爱家庭,爱父母、爱家乡,爱集体、爱学校做起;要培养感恩之心,首先就要从给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开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
四、加强学生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
和谐的人际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另一种是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更多地喜欢具有温和、谅解、恭敬、谦虚、礼让等性格的人,而不太欢迎象斗牛一样的好斗者。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养成学生的和谐习性作为人格培养的首要目标,尽量消除学生的对一抗习性。即使在成人的人格养成中,对抗也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社会的人际关系就会恶化,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就不可避免,建设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的和谐习性,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极端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努力达到做纯粹、高尚、奉献的人的境界。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作为一个德育教师,我们只要善于把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及学校的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能够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六
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本文主要探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
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难于改变。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对于人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
什么叫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心理学术语,从字面理解就是人潜意识中的自己的形象。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在群体中应居的位置或所属的等次。
具有成功的自我意象的人,在任务面前往往有模糊的成功憧憬,在学习或工作中会自发地调动内在的各种积极因素,顽强地向成功的方向努力,一次次地实现预期目标。
少年儿童正是人生形成自我意象的时期,教师要注意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肯定成绩,恰当鼓励,具体指导,布置任务(近台阶任务,即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果子)”。是一种培养学生成功自我意象的有效办法。
例如,某学生按教师的布置做了四个题:第一题对了;第二个题思路还正确,但只做对了前面一部分;第三个题做错了;第四个题不会做。从这次作业看,该生这次成绩属下等。教师个别辅导时,回避下等的结论,而以肯定成绩、体现鼓励、具体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师说:“很好!第一题你做对了。第二题你的思路是正确的,中间的这一步要这样……你完全能够做对。第三题咱们一块讨论,理理思路……你是有能力做出来的,下去你独立做做。第四题,老师给你讲一讲……。”最后,教师的结论是“你很有潜力”,并结合这次辅导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又布置了几个题。这几个问题有伸手可摘的果子,有踮起脚能够摘的果子,有跳起来可及的果子。由于辅导是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是在成功的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辅导的,学生离开教师后,一般都会按教师的布置做。
一个优秀的教师口中,应无泄气的语言。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学生只要跟老师接触,心理总是愉快的,总能从教师那里获得具体指导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教师应重视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针对不同的学生,巧妙地创造成功情境,使各类学生都能在成功的体验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毅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
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大课题。笔者的短文,目的在于引起更多的教师对这一课题的重视和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四有”新人。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七
1.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
1.1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把德育内容渗透到相应教材内容中,很多体育课程教材中都有田径项目,这是一项相对无聊、枯燥且又累又脏的训练项目,许多学生都不想练习这个项目。体育教师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地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例如,可以在下雨安排学生进行运动训练,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多数学生肯定不能接受,但是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运动训练的话,学生就会学习老师,被老师打动。许多球类运动以团结协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球类运动时,可以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学生中,升华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1.2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组织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把德育内容与教学组织结合起来,利用有组织的教学,取得更理想的思想教育成果,组织得越严密,方法用得越得当,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就会越深刻。做好体育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器材和服装,做好热身运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组织的严密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于摆放健身器材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在体育锻炼之后,求学生整理收拾器材,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
1.3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纪律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必须遵守的准则之一,是保证体育课程能正常进行的唯一途径,所以,在课堂中要多多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学生的衣着、考勤、病假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使学生养成守纪律、不松散的好习惯。如在跑步教学中,有些学生会找借口逃避,一旦有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查明原因,防止学生偷懒,表扬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学生,对偷懒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学会严格要求自己,自发地加入跑步行列。
1.4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师言行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还可以把其渗透到教师的言行中,教师本身最能直观地体现教学内容,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品德,这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同学中才能产生信服力,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那么自己要保证在上课前到达运动场;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穿着运动服上课,那么自己也要穿着运动服;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自己就要文明懂礼,不打骂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从老师身上感悟到道德理念。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榜样,以言行身教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5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师评价中
初中体育课是不断变化的场景,学生一直处在变化中,体育老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各自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用批评和表扬的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如在学习体操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反应很快,动作学习得很快,他会帮助一些学得慢的同学学习这个动作,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学生都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对于学得慢的同学,老师也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勇气,提高学习信心。此外,表扬和批评都应慎重,做到公平,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榜样作用。
2.结语
初中生在心理上大多不是很成熟,思想大多单纯幼稚,还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体育课不仅要注重体质方面,还要注重德育方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为其将来打下良好基础。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应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这是一种责任,也是提高体育课效率的保障。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八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摘 要:新课程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此可见,新课程更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服务,新课程的教育宗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而在终身发展中德育教育更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教育;物质性;发展性
现行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比起旧课程,更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人常说:“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品德,纵有再渊博的知识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那么,在现行的新课程中,体现了哪些德育观点呢?我们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一个公民,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是最基本的思想。在我们的课本中有些小资料:如,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的诞生中,我们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由我国科学家在1958年研究并合成的;在“人类基因组计划”资料中,我们知道这项堪与人类登月计划媲美的工程是由美、英、德、日、法、中六个国家承担的,而我国是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事实,都应当足以使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一定会激发出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
态度决定成败,而科学的态度能使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课本中有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史,如必修i课本的开头,有主编与邹承鲁教授的一席谈话,从中我们知道了对科学的研究要有极大的热情和很大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创新的思维,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再如科学家们对细胞学说的探究过程中,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的精神,而在“细胞世界探微”一段资料中我们知道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三、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环保问题现在已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但我们的学生环保意识差,卫生观念也不强,甚至不知道环保的意义。在我们的课本中从生物与环境,生物的进化这些章节中,我们知道生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变而进化的,生物界的生物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营养结构相互联系的,地球不单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其他生物的家园,而其他生物与人类的生存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敢想象地球上只有人类一个物种的情景。地球这个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在这个环境中长期生存,保护和爱护她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1.世界的物质性
在第一册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知道,没有哪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生物界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而这些元素在构成生物界的化合物后,形成了细胞这一重要的结构。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几乎整个生物界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来完成的。可见,生物界具有物质性。
2.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我们的课本中,这种观点几乎随处可见。如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是有统一性的。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各个结构上是有联系的而其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保证了细胞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结构。能量对生物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但生物界的能量却根本来自于非生物界,光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来进入生物界。
3.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整体由各个局部构成,只有保证了给各个局部的正常,才能使整体和谐。如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由各个细胞构成,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甚至系统。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各自执行特定的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维持是在各个组织细胞、器官、系统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4.发展变化的观点
物质是变化的,没有绝对的,永恒的事物。如生物的进化,新物种的形成,体现了这一观点。再如科学家们对一些现象的研究和认识,在不断地变化、补充和完善。
5.对立统一的观点
在第一册中我们知道,生物都有新陈代谢这一基本的生命活动,而这一基本的生命活动却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对独立的两面构成的。又如一个物种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地存在,是因为遗传,而生物得以进化的本质是变异,一个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必然有遗传和变异。再如任何生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被选择而适应并保留下来的,但生物在环境中生存,必然又会影响环境。
我们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是被娇惯的一代,由于家庭的、社会的原因,使他们养成了一些有偏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不但要教给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这些资料对他们加以引导,使他们一方面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从而很好地达到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九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初中教育的主流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而初中德育,对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内在精神关注不够,德育的痕迹过深,德育活动的功利色彩太浓。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前言:
德育内容的泛化、德育对象的物化和德育方法的非生理化,使我们的教育者自觉或不自觉的、理性或非理性的在以非道德的方式实施着道德教育。原本应极具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盲目的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与机械呆板的行为操练,学生中普遍出现了道德人格的双重性与大量道德行为的两面性,导致初中德育的低效甚至无效。
1当前初中生思想道德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未成年人产生了道德价值观念的困惑和冲突:
我们面对一个充满挑战、困惑与机会的世界,伴随着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其观念的变化对既有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冲击,一部分人日益感到精神上的失落和道德上的无助,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失范。在成人中出现的精神与思想危机通过种种形式又影响到相对封闭的校园,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心灵世界,并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大量的观察和体验,初中学生发现了成年人的言行不一致,发现了书本上写的跟人们做的有很大的差异,包括家长和教师。这种观察和体验,这种差异的发现,使初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变化。使初中生在信仰上产生了困惑与冲突,因此初中德育的实效性逐渐变差的原因就在于此。
1.2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协调性更加突出:
初中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心理问题增加。近年对中学生心理测试发现,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心理治疗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5。1%。初中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高中学生,初中为16。2%,高中为14%。对城市和农村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初中学生进行比较,城市为17。5%,农村为14。9%。少年学生生理上的早熟已是普遍现象。除去物质上的外部刺激因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外部文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影视、各类大量描写“性知识”的书刊、互联网中种种色情信息,都对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初中生学生不仅对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还对人的生存意义产生了怀疑,过早地思考着生命的根本问题。但这样沉重的哲学命题,对未成年人来说,是一个何等沉重的精神负担。因此,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学生自杀、出走的报道多见于媒体。
2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2.1构建学校德育目标新体系: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前后连贯、相互联系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过程又有创新。当前的初中德育,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打破僵局,重新构建多层次、多序列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德育目标的多层次,就是在同一目标下确定不同等级学校、不同年段班级、不同年龄学生高低不同的德育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班级、年龄实际的标准。德育目标的多序列,就是把同一目标中的不同层次,按其高低不同的要求,顺次形成一个承前启后的体系。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初中阶段学生作出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系列要求,认识到单一德育目标体系在现实情景之下的不适,而对已有的学校德育目标体系进行调整以解决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中学德育目标的层次序列可以根据年级分别列出“理想信念方面”、“道德品质方面”、“作风素质方面”等。突出学校德育的两大特点,即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式更强调实践体验,使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学习同思维发展结合起来。使德育目标层次清晰,具体明确,认知和实践相统一,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2.2让德育回归生活:
生活是教育的需要和源泉。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有远离生活的倾向,“口头德育”、“说教德育”丧失了德育的生活性、生动性和实践性,难以真正把学生德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所以,我们要构建起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家庭生活为途径,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中介,以学生日常生活为内容的德育模式,在引导学生学习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成为热爱生活、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2.3强化德育队伍建设:
各校都要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德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德育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共青团、少先队组织配合抓,政教(德育)主任、班主任、全体教师共同抓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试行副班主任制度,增加德育队伍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师德论坛、师德巡回报告等活动,树立师德新形象。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德育数教师的身教最有效,教师是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和直接影响者,一言一行都给学生提供了德育信息,所以教师的身正垂范是提高初中生德育有效性最重要的环节。
2.4下功夫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要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有专人化时间去做这项工作,明确责任、目标和方法。我们提倡初中生实施德育导师制度,让最需要教育帮助的学生都有一位自己最信得过的老师在思想上得到帮助,行为上得到指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文体、艺术、科技、制作等兴趣活动,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消耗在这个年龄必须消耗的能量,实现各自的表现欲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克服自卑心理,然后引导他们逐步把一部分精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上来。“问题学生”的转化虽然很难,但只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有这个意识,明确教育转化责任,舍得化时间精力,运用“问题学生”帮教转化规律,像抓学校的升学率那样抓“问题学生”的转化,是完全可以达到目标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初中德育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再不采取有力措施,我们的下一代就不可能担当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可能成为泡影。因此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创新成为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楚营颖。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xx(72)。
[2]余清训。初中德育教育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xx(04)。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十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新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
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但"可敬"而且"可亲"。在军训期间,我和学生顶着烈日,共同进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在他们入校后的第一次运动会,我和同学们一起写标语、做小旗,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虽然嗓子哑了、晒脱皮了,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治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往往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对于新班级,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月一次的流动红旗既是见证更是进一步前进的动力。
3、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
小学的孩子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给他们讲解各部分的工作要点,组织他们学会指定计划及具体措施,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4、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有三条:自信、专注、条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对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计上,并能认清自己潜在的能力,相信今天办不到的事,经过努力明天一定能办到。由此可见,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恶性循环。我主张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
例如,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反复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帮助人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所以,经常让学生在心里郑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语,比如“我一定能学好英语”,“我的语文成绩越来越好”,考前默念“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等,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了自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就能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开学初,我就邀请了几位学习成绩优异的老生来到班上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介绍他们是怎样较快适应中专学习生活的,一方面请他们从整体讲他们的学习经验体会,另一方面讲学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老生的现身说法,对新生是大有帮助的,使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我还经常与任课老师保持联系,请任课老师进行各科学习的具体指导,包括听课习惯、作业要求、学法指导等,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十一
1、班主任如何帮助初中生在日常中渗透德育教育探析
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案例
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浅析
4、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探究
5、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6、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探索
7、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记
8、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分层次推进探实
9、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见
10、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几点体会
11、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
12、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13、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论与应用
14、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分析
15、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16、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
17、初中班主任德育课实效性探索
18、初中班主任的德育艺术
19、初中班主任兼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特色
20、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21、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
22、初中班主任如何实践班级德育建设
23、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24、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点与创新
25、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关思考
26、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具体讨论
27、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
28、关于做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析
29、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
30、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31、论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策略
32、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33、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34、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学
35、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36、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37、浅析初中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弱化现象
38、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
39、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40、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41、试论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42、试论如何实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
43、试谈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44、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45、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措施
46、谈初中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的德育
47、探究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48、探究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49、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50、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51、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对策研究
52、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53、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的对策
54、乡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与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之思考
55、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56、言传身教身教为先--试论初中班主任日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57、英语班主任在初中英语德育中的渗透原则和途径探讨
58、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
59、走在思想前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关思考
60、尊重学生个性--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61、在中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启示
62、向善教育视角下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63、浅谈中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作用与策略
64、浅谈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
65、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教育
66、论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瓶颈与突破--从教条式德育到逻辑式德育的转型
67、感化与坚持--浅谈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68、从教条式德育到逻辑式德育的转型--论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瓶颈与突破
初中德育论文三款六部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 篇十二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与好奇的年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成熟,缺乏对事物的评判能力,常常“有样学样”。基于此因,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举止得体的重要性,即所谓“言传终于身教”。另外,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王逢贤指出:“德育素质的内涵是随着德育观念和德育实体的不断完善、德育经验的不断丰富、德育理论成果的科学化,不断呈现扩展和严谨的趋势”。因此,班主任应随时代发展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及时巩固既有的经验成果,并能科学的运用于实际德育工作中。初中德育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研讨、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及巩固教学方法,真正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针。
要做一个好的的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这我总结了自己班主任德育工作上的一些做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能长期有意识地注意这三个方面,一个良好道德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
本文发布于:2023-05-23 21:4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501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