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2 23:48:42 阅读: 评论:0

主审
幼儿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
-——以上海市某幼儿园为例
摘要
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幼儿社会化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对30名大班幼儿不同类型告状行为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班幼儿最多的告状类型为检举型告状;大班男幼儿与女幼儿的告状频数无明显差异;大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更容易出现告状行为。
关键词: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告状类型
The Rearch of the Top Class of Kindergarten Children’s
Compliant Against Others
眉毛浓
Abstract
The Children’s complain behavior is one of the common process of children socialization.
This rearch adopts the natural obrvation of the 30 childre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mplaint behaviors do rearch,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top class in a kindergarten complain behavior for most types is accusation type;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hildren in large class of children complain frequency;The top class in a kindergarten in life activities are more prone to complain behavior.
Key Words: The top class in a kindergarten,complain behavior,complain type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选题的由来
微信起名
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里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幼儿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寻常行为之一。幼儿的告状行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已有许多学者对国内外幼儿的告状行为做了许多分析,其中也包括很多个案研究,但是在众多研究中大多都是对3~6岁全部年龄段的幼儿的告状行为的研究,只有少是对具体大、中、小班的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研究,
也缺少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针对性研究。大班的幼儿在心理与生理上已经较为成熟,个人与集体意识也较为强烈,更容易出现告状行为,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也较为多样化,因此选取了大班作为研究对象,方便更好的研究。
(二) 选题意义
幼儿的告状行为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化现象,针对幼儿告状行为不能简单地遏制,应该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对待,通过这个研究可以了解大班幼儿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采取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提高幼儿独立解决大小问题的能力。
(三) 研究目的
本研究对幼儿园中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作一些研究和分析,了解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大班幼儿告状行为表现的具体内容,幼儿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产生与幼儿性别、幼儿园活动背景的关系以及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方法。
二.文献综述
农村的生活(一) 概念界定
1.告状行为
“告状”最初的意思是指“诉说状况”,《北史·秦王瀚传》上说:“逾墙告诉”,后来引申至向官府起诉。而在我们现代汉语中所说的“告状”有两层含义,一是(当事人)请求司法机关审理某一案件,二是向某人的上级或长辈诉说自己或别人受到这个人的欺负或不公正的待遇。
2.幼儿告状行为
刘晶波认为幼儿的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是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
邢少颖认为:“告状行为是儿童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它是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具体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出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
本文的“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以期借
助教师的权威力量阻止同伴继续其不当的行为。
(二) 相关研究回顾
1.幼儿告状类型
已有研究者按幼儿的告状动机报告状行为分为“求助型”、“试探型”、“表现型”、“检举型”、“关爱型”。
求助型告状:是指当幼儿受到同伴攻击或伤害时向教师或家长采取的告状行为,意在寻求保护。
试探型告状:这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态度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时幼儿并未和某人发生冲突, 却告某人的状, 其目的是想试探一下教师对这一行为的态度。假如教师对此持肯定态度, 那么, 告状的幼儿也会马上做出类似的行为来。 检举型告状:是指幼儿在道德发展的基础上,为了维护规则或伸张正义而采取的检举他人不良行为的告状行为。这是幼儿在幼儿园里为了“打抱不平”或者维护规则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有时候有些幼儿发生告状行为是代人告状或揭发他人的违纪行为,为他人“鸣不平”。
关爱型告状:是指幼儿出于对同伴或集体的关心而产生的告状行为。 表现型告状:该类型的告状行为是指幼儿由于自身强烈的表现欲,贬低或打击同伴,以及表扬自己的方式进行告状,试图吸引成人关注,获得心理满足。
本文根据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为借鉴,结合幼儿心理、生理的发展特点,将幼儿告状行为分为“求助型”、“试探型”、“表现型”、“关爱型”、“检举型”,这样更容易让教师分辨幼儿在园的各种告状类型,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
2.幼儿告状动机
刘晶波、杨翠美将幼儿告状行为动机划为七类:寻求帮助、试探教师、表现自己、陈述情况、报复他人、检举对方、嫉妒他人。
刘晓红在刘晶波与杨翠美划分方式的基础上,将幼儿告状动机划分为求助、求赏、求罚、求是非和求公道五种,求助是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主要动机,求赏在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动机中所占比例最小。
袁丽娟、刘晶波在混龄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中将幼儿告状动机分为:寻求帮助、检举他
人、表现自己、试探教师、取笑他人、嫉妒他人、恐吓同伴、寻求帮助、检举他人和表现自己是混龄班幼儿告状的主要动机,其中大班幼儿则多是缘于同其他幼儿的关系发生问题,如受到小班幼儿侵犯、与同伴发生争执,或发现同伴遇到麻烦时代向教师寻求帮助。
曾昵认为幼儿的告状行为动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针对自己所受侵犯的告状行为、针对他人所受侵犯的告状行为、期待肯定的告状行为、从众性的告状行为、“恐吓”同伴的告状行为以及“看热闹”的告状行为。
3.幼儿告状行为影响因素
(1)幼儿告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何彩云认为: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恰好说明了同伴交往的发展性,遇到问题不单凭“肢体动作”解决,而是寻找第三者——教师的介入,调解维持同伴关系。
由于幼儿年龄小,难以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法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也不能理解他人,往往有“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因此,幼儿之间在共同的活动中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建立同伴关系。所以,一旦幼儿与同伴之间因为争抢玩具、某些观点的不同、身体上
有了一点小摩擦等矛盾愈演愈烈,自己无法解决,只能向教师寻求帮助。幼儿离开家庭走进幼儿园, 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促进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 成为其依恋的重要对象之一,因此幼儿一般采用的是“求助型告状”。
写校园的作文(2)幼儿告状行为与规则认知的关系
杨翠美与刘晶波的研究发现:幼儿的告状策略大多基于对规则权威的认知,而并没有内化规则意识。皮亚杰认为,学前儿童道德发展处于他律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规则认知指的是幼儿向教师告状是为了维护班级集体内的规则,幼儿园的规则是体现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平时也会可以提醒幼儿规则的重要性,让幼儿遵守各种规则,因此幼儿对规则可能会出现一种刻板的认识:“规则”是不容质疑和更改的。因此,一旦有同伴出现了违反规则的行为,或者不确定同伴是否违反了规则,他们经常会采用“试探型告状”和“检举型告状”。
(3)幼儿告状行为与道德认知的关系
章乐的研究发现:很多幼儿是由于维护正义而告状的,教师的肯定可以使幼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情绪上强化其正义行为。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行为规范,而且善于观察周
围的事物,其“告状”的内容更多的是关心同伴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大班,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很少见,随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已经渐渐建立起初步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如果他们看到同伴受到了侵犯,心中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幼儿会向教师告状,当然在他们的告状行为中也包含着对规则的维护,此时幼儿会采用的是“关爱型告状”。
(4)幼儿告状行为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他提到了尊重需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承认,尤其是对 4~7 岁的孩子而言,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独立性增强,总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每个幼儿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都会具有“我要做个好孩子”的想法和倾向, 当看到同伴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时, 幼儿会为了获得教师的好感和认同而向教师告状, 以此确保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幼儿采用的是“表现型告状”。
(5)幼儿告状行为与幼儿生活环境的关系
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幼儿的行为发展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此时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之一就是“好模仿”。比较常见的有幼儿会受到自己身边一些“熟悉的人”的影
响,会模仿他们的行为,以及在这个众多媒体充斥的现代社会里,幼儿的行为也受到各种视听媒体的影响,比如现在幼儿比较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里面包含了一些使用暴力的画面,导致了一些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正如班杜拉所指出的那样,即使对媒体或榜样中的反社会行为给予惩罚也不能阻止幼儿对这种行为的无意识学习,只要遇到与媒体中类似的情境,幼儿所习得的这些行为就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再现。上述的两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幼儿几种类型的告状行为的出现。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关注自身的行为是否对幼儿起了积极作用,教师和家长应以尽量正确的方式与他人及幼儿交往,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样可以多少抵消来自媒体的消极影响。家长和教师应多关注幼儿身边可以触碰的各种图书、玩具以及视听媒体,尽量避免一些可能会对幼儿有不良影响的内容出现。
未成年人活动
(6)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的关系
首先,大部分活动背景下,大班男孩告状次数均大于女孩。王小英在对3~6岁儿童同伴交往特点进行研究后提出,女孩游戏中的交往水平要比男孩高,女孩多喜欢进行合作性游戏,对同伴反应积极,而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男孩子生性比女孩子活泼
喝碳酸饮料有什么危害、好动,特别喜欢与同伴打打闹闹,因此发生“碰撞”的几率也比女孩子高。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23:4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380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幼儿   告状   行为   同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