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通用7篇)

更新时间:2023-05-15 11:07:19 阅读: 评论:0

《在沙漠中心》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整理的《在沙漠中心》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通用7篇),欢迎阅读,理想与信念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沙漠中心》七年级必修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3.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2.品味关键句子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着迷?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二、介绍作家作品,了解写作的背景:

同学们在课前进行了课文的预习,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同学们将自己了解的有关作者的情况与大家共同分享。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航空事业发展初期,飞行是十分危险的。飞机性能差,机场设施简陋,天气情报的不完全,从未有人飞行过的路线,数不清的意外,使每一次飞行都像从地狱门口经过。作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同事们为法国开辟了多条邮***航线,为航空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府的嘉奖。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虽然那时航空领域还像是一片未开垦的蛮荒之地,但却给了他全新的生活体验,使他充满了生活的激情。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他的代表作之一《小王子》是人们熟知的,读过的人一定会被作品中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所吸引。作者钟爱着他的事业,他的生命是飞行的生命,在反***战争中,他毅然参战,要求到前线执行飞行任务,在与敌人的空战中英勇牺牲。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虫豸硌犁铧真谛

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短语或成语。

(1)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我的宾格

(2)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四、当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着怎样的危险?又有哪些感受呢?速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梳理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在小组中讨论。

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怎么写总结报告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

心理变化: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勇气重燃

五、全班交流学习心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不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七、课文揭示了探险的意义,联系课后练习三所给材料,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重新开始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八、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脱贫攻坚精神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你怎么看?

九、布置作业:

1、本课字词写三遍。

2、学检课外阅读练习。

3、预习23课。

《在沙漠中心》七年级必修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向幼儿介绍沙漠,扩大幼儿对自然界的了解。

2、认识沙漠里的骆驼,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以及沙漠中的其他生物。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二、活动准备

1、有关沙漠自然风光及防治沙漠化的音像资料。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投影仪一台,人手一支笔。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实物投影仪放大的画面,初步了解骆驼的主要特征。

①教师:画面上有什么?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②教师:骆驼的身上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用处?

③教师:骆驼喜欢吃什么?骆驼生活在什么地方?

④教师:骆驼有什么用途?

教师小结:骆驼生活在沙漠里,骆驼色身上有厚厚的毛,可以防止身体里的水分散失,还可以白天防晒,晚上保暖。

骆驼的眼睛会产生许多眼泪,让眼睛不干燥,而且有长长的睫毛,可以阻挡沙子跑进去。骆驼的鼻子可以闭合,这样可以防风沙。骆驼耳朵里有好多毛。可以防沙子跑进去。骆驼的身上有驼峰。骆驼氛围单驼峰和双驼峰。驼峰可以储藏营养。骆驼的脚底有宽宽厚厚的肉垫,不怕热热的沙子,也不会陷进软软的沙里。

骆驼是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有人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2、组织幼儿讨论:

①教师:你见过沙漠吗?沙漠是什么样子的?

②教师:沙漠里有什么?(仙人掌、蝎子等。)

③教师: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ldqu冰凌花o;沙漠之舟”?

④教师:沙漠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止沙化?

3、组织幼儿观看介绍沙漠的录像。了解沙漠的特性以及沙漠里生活的动植物。

4、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

①观察画面,说说:沙漠里有哪些动物?它们叫什么名字?

②请你用连线的方法帮助骆驼走出沙漠。

《在沙漠中心》七年级必修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巩固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

(2)学习恰当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启发提问,学生自行分析、讨论,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老师适当点拔、归纳、小结,师生互动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4.重点、难点

分类说明、举例说明等方法以及恰当的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

二、教学策略

1.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自主、合作的讨论式教学方法。

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合作学习,在进一步熟悉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教具:幻灯

4.课堂资源开发利用:通过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搜集一些有关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资料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分组交流所收集的材料,并谈谈感想;(4分钟)

2.推选优秀材料在班上交流;教师小结归纳。(3分钟)

(三)、具体研习(幻灯显示设计的问题)

问题

〈1〉:这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说明文要用说明方法。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从文中找出来,并简要谈谈其好处?(设计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1、学生先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分钟)

2、分小组讨论,发表交流看法(5分钟)

3、教师分别提问差、中、好三类学生;并归纳小结。(5分钟)

问题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体会其不同

(1)沙漠是人类的自然敌人。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2)征服沙漠的武器是水。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1、学生自主思考并做在课堂练习本上(3分钟)

2、小组交流意见(2分钟)

3、教师提问式小结(3分钟)

4、分小组合作找出文中能够体现语言准确性的句子。(5分钟)

5、小组间交流看法、意见;教师小结(8分)

(四)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后后教师评价、鼓励。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收集与本文相关的资料,并写出心得体会

2.想象作文,题为《沙漠里的奇遇》(针对优生)

(六)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1.《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

2.《从北极到夏威夷》

3.《方舟***》

4.《物理世界奇遇记》

四、教学反思:

本文的内容比较复杂,作者能把这些复杂的内容说清楚,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准确运用语言,要让学生确实掌握这一点,就应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一系列自身劳动中慢慢地领悟。

《在沙漠中心》七年级必修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治理沙漠有感性的认识。课前,我制作了沙漠地形***的模型,作为道具在课堂上演示。并准备了沙漠风光***课件。

本课学习重点是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解释事理,了解治理沙漠的重大意义。难点是对治沙方法的理解。整堂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明白事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环保。一位记者在一篇题为《中国荒漠化警示录》中写道:“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事实——荒漠化正向我们走来。在中国地***上可以看到,土地荒漠化正在由西北向内地扩展,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环境的恶化。”(展示西北地区荒漠化地形***画面)保护环境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家是否在生活中感到环境的恶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言:春天的沙尘暴天气、洪水的泛滥、地震、冬天里的热效应……

建立绿色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科学工作者正在积极治理沙漠,保护环境。我国著名的气象学专家、科学工作者竺可桢就是一位治沙能手。在他的倡导下,设置了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他曾三次深入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和***的沙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向沙漠进***》。(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

(教师点拨学习方法:抓住每一段的中心句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齐读标题:“向沙漠进***”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如何治理沙漠)以“向……进***”为题目,有何好处?(把沙漠比作敌人,把治理沙漠比作敌我双方战斗,更形象生动。)

3、理清文章思路。

沙漠危害人类抵御

《向沙漠进***》怎样向沙漠进***进攻

向沙漠进***的前途利用

三、模型演示,品读课文。

1、认识沙漠的危害性。

“沙丘”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

教师出示了一个沙丘模型。“请同学们给沙丘定定方位,风往哪个方向吹?”——这问题好像书上并没有写,但同学们还是很有兴趣探讨这问题。

沙漠不长脚,会自己走路吗?——这个问题从来没想过!看看课文里有没有解释。同学们还是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经过探究——

(1)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2)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游击战”和“阵地战”。

(3)推动沙丘,沙丘波浪式前进。(品味语言:波浪式前进。)

(4)沙漠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2、研究治理风沙方法。

假如你是一名治沙工作者,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你该怎么办?——是个难题!学生们很快分组进行商讨。

问题的关键:

(1)挡住风,消灭沙患鸡丝。树能挡风,多植树种草能挡风固沙。

(2)我这里有一些树苗,(教师出示模型)种树有没有讲究?——这可没想过。仔细读课文,才明白——品读: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3、你成为治沙能手后,很多人来找你谈经验,你用什么方法才能把你的做法写清楚?看作者是用什么说明方法把问题说明清楚的?——学生研读课文,体会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好处。

4、现在你已经成为一名治沙专家了。我要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你几个问题。

(1)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要想长效治理沙漠,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得到水源。

(2)作为一名黄河三角洲人,你认为该如何阻止黄河两岸土地沙化?能谈得具体些吗?——提出治理方案,并用合适的说明方法阐述明白。

四、发挥你的创造力,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请你找出人类征服沙漠的可能性和利用沙漠的现实意义。

2、除了利用沙漠地区的日光和风力为人类造福,还可以怎样利用沙漠?说说你的奇思妙想。

《在沙漠中心》七年级必修教案 篇5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沙漠玫瑰的资料和***片。

2.展示沙漠玫瑰在无水和有水浸泡的情况下的样子(可以是多媒体,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片等),用饱满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3.揭示课题,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简介沙漠玫瑰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并写出每段的意思,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

三、细读分析,感受沙漠玫瑰的美

1.学习第1段。

自由读课文,画出写沙漠玫瑰样子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些什么。

2.学习第2、3段。

我按照说明书把沙漠玫瑰浸泡在水里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

(1)勾画出描写沙漠玫瑰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指导朗读重点句子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朋友拿给我时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子?我们看到时的心情如何?说说在朗读时应该如何表现。

(2)从我观察沙漠玫瑰的变化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勾画出描写沙漠玫瑰变化的词语:一把枯草中心有一点绿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真有玫瑰形的***案绿色层层舒展延伸到它所有的枝丫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读句子,谈体会,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与形象的描述。

(3)你怎样看待我们和邻居的不同态度?

在小组学习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谈感受,说体会。从而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3.学习第4段。

(1)抓住重点句子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当你目睹了沙漠玫瑰由一把枯草到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的变化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2)在邻居眼中,很难把沙漠玫瑰与美联系起来,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生命的倔强。理解词语倔强,并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沙漠玫瑰的倔强。

回答这个问题,要联系沙漠玫瑰的发生、发展过程,抓住重点句子于是,它就等待,等待那极其难得的降雨。终于到了这一天,它就急忙舒展自己的枝丫,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来谈体会。

四、有感情地朗读,赞美沙漠玫瑰的美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直抒胸臆,热情赞美了沙漠玫瑰的美,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1)回忆上文,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沙漠玫瑰惊人的美?

(2)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仿照课文写法,写两句话抒发自己的情感。

(3)说说在朗读时,应该如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学生采取自由读、分组读等形式朗读最后一段,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五、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留心观察周围一种事物的生长过程,并把它写下来。

《在沙漠中心》七年级必修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沙漠之行”、“治沙”的录像片段。

2、仙人掌、骆驼刺、骆驼等***片。

过程建议

1、观看录像,了解沙漠的特征。沙漠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沙,如果刮大风,天空上、大地上都是黄黄的一片,沙漠上很少见到动植物,水很少,很干燥,白天很冷,没有人住的房子,也没有人在沙漠上生活。

2、讨论:“沙漠之舟”─骆驼为什么能长时间在沙漠行走?

3、讨论:仙人掌为什么能在沙漠中生长?

4、讨论:怎样防治沙漠的扩大和危害?观看治沙的录像。由于人们不断地砍树,破坏森林,现在沙漠在不断扩大。人们在沙漠的边缘支书,是沙不被狂风吹到农田中,防止沙漠的扩大。

延伸提示

1、绘画:茫茫沙漠。

2、沙盘游戏:植树治沙。

3、收集有关沙漠的故事,相互交流。

设计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沙漠、驼铃、落日,幼儿在媒体上所看到的茫茫沙漠,常常有一种诗意的壮美。然而,沙漠却是无情的,正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来自沙漠的沙尘暴,已对我国北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这种地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样的地形地貌有何特征?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此活动旨在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活动目标

1、了解沙漠的特征及沙漠上动植物的特征。

2、学习讨论的基本方法。

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愿望。

《在沙漠中心》七年级必修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沙漠之舟

教学目标:

1、利用故事及影像资料熟悉骆驼的生活与劳作活动,了解骆驼与人类发展间的密切关系,感受骆驼坚韧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2、知道沙漠之舟——骆驼的造型特点,欣赏骆驼的艺术作品的美感。

3、能用欢快的歌声和形象的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赞美骆驼的歌曲旋律、歌词意境美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用歌声赞美骆驼,从中感受骆驼坚韧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能用欢快的歌声和形象的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1、表现自然界中骆驼的影视资料和***片资料,歌曲光盘等。

2、表现骆驼或沙漠的歌曲、乐曲、诗歌、美术作品等。

3、收集生活中、文化上与骆驼有关的资料,丰富本课的课程资源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课

1、你们去过沙漠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着人类的一位朋友,不畏艰险,为人类走出了一条文明之路,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3、在茫茫大沙漠中,不仅干旱缺水,而且天气多变,白天好热好热,晚上一下子又变得好冷好冷,别的动物都害怕这种环境,只有我们骆驼不怕酷热严寒,不怕饥饿干渴,所以人类又称我们为“沙漠之舟”。

二、交流有关骆驼的资料

1、出示骆驼工艺品:为什么叫沙漠之舟?为什么能在沙漠中存活?驼铃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通过骆驼工艺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的课前查阅和课堂交流,进一步认识骆驼,感受它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并通过驼铃的作用引出歌曲小小驼铃响叮当)

2、请同学们齐声朗诵一下这首儿歌:

头像绵羊颈似鹅,

不是牛马不是骡,

戈壁滩上万里行,

能耐渴来能耐饿。

三、学唱歌曲

1、初次欣赏,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小骆驼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了解歌曲有几段?每段的结束部分在哪?分析歌曲结尾。

2、学生范唱(课前辅导两名唱歌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小助手)

(1)听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

(2)分析每种演唱形式在歌曲中的位置,并板书。

(设计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范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分析并板书海洋生物图齐唱、合唱、轮唱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歌曲的形式特点和结构特征,为下一步处理歌曲二声部奠定基础。)

3、再赏歌曲。用节奏法读词,找出歌曲中的难点。

4、用教唱法和听唱法学会歌曲第一声部。

5、学习二声部合唱

(1)练习二声部节奏

(2)用碰钟、串铃敲击第二声部节奏配合演唱

(3)放下打击乐器加上第二声部唱词演唱。

(4)分小组配合练唱二声部。

(设计意***:直接唱二声部的词对于成人都是比较困难的,容易跑调,先用打击乐器敲击第二声部

节奏代替唱词,等熟练掌握节奏后再加唱词的方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6、学习轮唱部分

(1)小助手范唱

(2)分析节奏谱

(3)分组练习、集体演唱

7、集体完整练唱歌曲

四、了解唐三彩。欣赏《唐三彩骆驼乐人》

1、展示***片:《唐三彩骆驼乐人》

a、说一说这件作品的名字

b、说一说大家眼中的唐三彩

2、作品简介:唐三彩是唐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精华,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唐时多以红、绿、黄为主,所以称唐三彩。“三彩”是统称,并不限于三种颜色,另外还有白、黑、蓝、紫等。《骆驼乐人》又名《骆驼载乐俑》,1956年陕西西安墓葬出土。骆驼昂首朝天,张口嘶鸣,立在长方形踏板上,身施淡黄色,颈部和前胯带有几条赭色斑纹。背上铺有圆形垫子,边饰蓝彩,垫上置支架,架上搭一平台。罩长方形毛毯,毯边呈浅兰色,中间刻画菱形纹,施赭、绿、蓝、白色。七个男乐手持支付宝怎么收款萧、笛、箜篌、琵琶、排萧、笙乐器,面向外盘腿坐在平台四周,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演奏,中间站一丰盈的长袖舞女,边歌边舞。

3、结合以上欣赏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骆驼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朋友。认识骆驼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联系“丝绸之路”的有关知识,了解历史上骆驼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所发挥过的重要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11:07: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7342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教案   沙漠   中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